翻過龍泉山脈,在仁壽縣的西南方,有一個美麗小鎮,它的名字叫做曹家鎮。在那裡的近3萬畝土地上,有10萬多株百年古梨樹和成片的梨樹林,因此它也被稱為「百年梨鄉」。
鳳凰衛視和京東眾籌聯手推出的公益幫農節目《大家來幫忙》,第七期我們走進曹家鎮,一起感受來自那裡的百年梨香。
曹家鎮隸屬於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耕地面積4.2萬畝,其中梨子種植2.6萬畝,年產梨8000萬斤,品種多達20餘個,是川內梨子的主要生產基地。盛夏又至,整個曹家鎮早已是碩果纍纍壓枝低,梨香四溢滿村莊。
梨養育曹家人
梨,創造了曹家歷史,養育了曹家人民。據《四川梨志》考證,仁壽縣曹家梨的種植歷史距今已有400餘年。
曹家鎮老支書餘新民告訴我們,他們的先輩在清朝初期就開始種梨,如今村裡面有很多老梨樹,百年以上的梨樹7萬餘株,400年以上的古梨樹1千餘株。
這棵老梨樹已經400歲高齡,餘支書介紹說以前這棵樹很大,是大風把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即使僅剩了一層樹皮,它依舊可以結果。鳳凰衛視主持人吳韋葶讚嘆道:這真的是樹中堅強。
餘支書說,以前有戰爭或者鬧饑荒的時候,老百姓們會用梨作為口糧,梨子救活了不少人的性命。而現在,梨又成為了曹家人脫貧增收的產業之一,因此曹家一直都保存著敬梨、愛梨的傳統。
每當「累累碩果豐收情,浮瓜沉李萬裡香」之時,曹家都會舉行「敬梨儀式」。在民眾的簇擁之下,村子裡面德高望重的老人摘下每年的第一顆梨。今年的敬梨儀式,餘支書摘下了第一顆梨,他說這是為了讓曹家人不忘敬梨、愛梨的傳統,同時也討個好兆頭,希望梨子可以大豐收,賣個好價錢。
梨膏
梨鮮果不易儲存,因此曹家先輩們把梨熬製成梨膏,以供長期食用。清洗、研磨、過濾、熬製12 個小時,梨就變成了香醇的梨膏。
梨膏是純天然食品,清熱潤肺,食用方法與蜂蜜類似,可直接食用,也可加溫水衝服。餘支書介紹,曹家的梨膏是純天然熬製,不加一滴水、不加一粒糖,100斤梨只能熬5斤梨膏。
為了提升梨子的經濟價值,增加梨農收入,推進梨子深加工,仁壽縣曹家水果專業合作社專門開闢了梨膏生產線,在用工上優先選用貧困戶,優先收購貧困戶的梨子,大大增加了梨農們的收入。
青年返鄉創業種梨技術新老傳承
餘支書近些年來,村裡也有年輕人返鄉創業,加入到種梨、護梨的隊伍中來,陳驍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從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畢業之後,陳驍先在外面打了幾年工,2017年他選擇回鄉創業,承包了200多畝地,開始耕種自己的梨園。村裡的老人們說,現在願意回鄉種地的年輕人不多了,而陳驍之所以願意紮根這片土地,是因為他對家鄉的熱愛。
陳驍說自己祖上祖祖輩輩都是種梨樹,長大之後他逐漸發現了老一輩人在種梨方面的局限性。比如他們不太懂科學種植,現如今也不懂電商銷售。
以前老輩們的只能挑著梨去賣,腳能走多遠,梨子就只能賣多遠,而且梨的價錢賣得也不好,當種植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就有了很大的銷售壓力。
於是陳驍選擇回鄉創業,將自己在外面的所學運用到種梨中,響應縣裡號召,配合種植和推廣新品種的梨,同時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在網上售賣自己的梨和鄉親們的梨。
曹家六月雪
近年來曹家通過選育和純化培育出的梨子新品種,六月雪就是其中之一。六月中下旬上市,果肉潔白如雪,因而得名六月雪。其果鮮美,果面翠綠光滑,肉多核小,甘甜爽口。實為夏日清熱解暑佳品。
此次拍攝,鳳凰衛視節目組成員還發現了曹家六月雪的另一個隱藏功能:削皮之後一天不變色。原來這是因為曹家的土壤富含一種稀有礦物質元素——鍺,鍺元素讓六月雪更抗氧化,可以讓它在削皮後很久都不變黃。
承諾與回報 為什麼眾籌
以前曹家人靠梨子果腹,如今曹家人靠梨子脫貧增收。但隨著梨子產量越來越高,梨子的銷售壓力也越來越大。鳳凰衛視和京東眾籌聯手推出公益幫農節目《大家來幫忙》,幫助曹家人銷售好吃的梨子。勿讓曹家人敬梨、愛梨的心血付之東流,也不讓百年梨香只停留在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