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念就是八十年

2021-01-09 華藏佛學

導讀 她的方式簡單,簡單到我們難以企及——一心念佛,無論何時何地!

她們就像一尊靜靜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陰,靜靜地走過,是那樣安寧;

這尊尊雕塑都有著堅韌的生命力和靈魂。我們只能遠遠地看著她們,

我們只要遠遠地看著她們就是一種力量。雖然是弱女子,但她們對信仰的堅定不移令人心生敬畏。

—— 正慈大和尚

▲95歲高齡的指淨法師

她是富有堅韌生命力的雕塑

從15歲開始,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現在95歲高齡,正是念佛八十年,越念越長壽。

19歲上山出家,即使得過腫瘤,生過病,也堅持不下山,仍然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念著念著,腫瘤也怕了她,身體奇蹟般地康復了,至於山外的世界,已經與她無關。

人們說:「她此生只為修行而來。」也有人說:「她總說自己不懂禪,不會修禪,其實她已經修得很好了。誰能有她這樣的清澈,這樣明了的人生?」

想要更多的了解東方山紫竹林彌陀寺指淨法師的傳奇故事,並不容易,她自己不願說,但凡問她,她就一句話:「問那麼多幹嘛?念佛就好。」說來說去,還是回到「念佛」上來。

為了寫老法師的故事,我們三次拜訪,聽身邊人講述法師的故事;親近法師,感受她的堅持與力量。

走進紫竹林,走近老法師

第一次見指淨法師,是在三月。

紫竹林彌陀寺就在東方山的路邊。殘破、潮溼、陰暗的房舍,如果不是特意來,平常路過,我們恐怕很難注意到這座寺院的存在,也很難想像這裡還居住著老法師,且一住就是大半生。

她是如何在這樣的「陋寺」,寒來暑往,生活這麼久?是什麼令她甘於這樣極致的清貧?指淨法師寧靜地坐在老式藤椅上,口裡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周遭一切都與她無關,滄桑歲月在此留步。就連我們這些「入侵者」也無法打擾老法師的世界,好像只能遠遠地,充滿敬意地看著她。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紫竹林,第一次拜訪老法師的感受。

第二次拜訪老法師正值小暑。

寺外知了永不停歇,或許他們受老法師影響,也在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吧。

寺院後面的竹林只有在偶爾風過的時候,沙沙作響,其餘的時候,就那麼靜靜地立著。也許他們也和這片淨土融為一體,或許,他們甘願守護這片淨地。

老法師依舊端坐在老式藤椅上,聽說我們要拍照,換了一身灰色僧衣後,手裡還是不斷轉動佛珠,自顧自念著佛號,她的神態自帶威儀,仿佛一束光,淡然、從容。「身似琉璃,內外明澈」,不就是這樣嗎?

這位95歲高齡的老法師不僅見證東方山近代以來的滄桑變化,她的一生也歷經了種種苦難,卻仍保持孩子時的樣子,初心不改,如此明澈。她的方式簡單,簡單到我們難以企及——一心念佛,無論何時何地!

第三次拜訪,我與她同住一晚。

不想這兩天一夜的相處,竟然會有新故事:接近傍晚的時候,老法師摳著自己的指甲,我拿出指甲刀,挨了挨她的手指,意思是我幫她剪。老法師明白了我的意思,就把手交給我。我一邊剪,她一邊說:「你麼果會(意思是:怎麼這麼會)剪哪!」說了好幾遍。

剪完手指甲,她還在說,見我沒領會她的意圖。她只好說:「我每天洗腳,腳很乾淨,不做氣色(意思是沒有氣味)。」我這才知道她想讓我幫她剪腳趾甲。

我一邊剪,一邊想著,看來,老法師除了專心念佛,還有「狡黠」的一面,她自己也想著想著就笑起來,那樣子好可愛,竟然像個孩子。

經歷歲月洗禮的人,往往更能返璞歸真,她在孤寂的歲月中,在清淨的世界裡,在聲聲佛號中,沉澱靈魂。而我們在含淚的笑聲裡,細細品味「悲欣交集」的娑婆世界。

她為念佛而來

我們與指淨老法師的侄女交談了許久,聽她講有關老法師的住事。眼前不禁浮現這樣的片斷。

1924年的某一個清晨,鄂州市汀祖劉家畈村還沉浸在睡夢中,一戶在當地還算殷實的小院卻不如平時那樣安靜,即便只是一位女嬰的誕生,也讓這個人丁單薄的家庭倍感歡欣。

身為大學教授的劉先生,高興極了,整天整夜守著這個不哭不鬧,乖巧可人的女嬰,為她取名劉詩慧。他甚至想著,一定要為她讀詩,教她寫字,希望她將來是如詩一般,外秀慧中的女子。

然而,這位大學教授父親,並沒有來得及實施自己的計劃,劉家男丁一向身體羸弱,到他這裡,也是一樣。在劉詩慧很小的時候,劉教授就去逝了。

父親去逝,劉詩慧沒有了父親的疼愛,家中也少了重要的經濟支撐,沒了支撐的家庭,日漸飄搖。很快,她們家成了村裡最清苦的人家。好在,父親在世時,信佛的母親樂善好施,到了他們也一貧如洗的時候,鄉親們常常送些吃的,照顧著他們,這一家人才勉強度日。

因為母親吃齋念佛,劉詩慧似乎自娘胎時期就受影響,出生後,母親時時念「南無阿彌陀佛」,她便安安靜靜地聽著,沒吃沒喝,也不哭不鬧,只要能聽到「南無阿彌陀佛」,她就能安靜地待一整天。

到了會說話的時候,她也跟著母親念「南無阿彌陀佛」,起床念、走路念,沒事做的時候念,有事做的時候也念,做飯的時候念,洗衣服的時候念,打柴的時候念,挑水的時候念,除了睡覺吃飯,她的世界就只剩念佛。有人問:「你怎麼就念阿彌陀佛?」

她說:「我不識字呀,就念『南無阿彌陀佛』。」

她信佛念佛,祈願脫離輪迴,往生淨土。

到了15歲,劉詩慧更加精進,每天念佛至午夜,睡到凌晨3時,準點起來,仍然是無數遍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她還發願機緣成熟之時出家。

父親去世,家中人丁單薄,成家後的哥哥英年早逝,留下孤苦伶仃的侄女需要照顧,還有年邁的母親……但這一切對於劉詩慧來說,不過是無常人生的平常,她依然像小孩子時候一樣,平淡地接受一切,承擔一切。

5時,砍柴、挑水、燒火做飯,漿洗一家人的衣服,想盡辦法為家人解決吃食,出家前,還叫劉詩慧的她,只有一件素色破碎布縫成的棉襖和一件單褂,穿穿補補,補補穿穿。除了念佛,就只想照顧母親和侄女。

19歲,母親去世,安葬母親後。劉詩慧毅然來到東方山弘化禪寺,禮師常樂法師,正式出家。從此,世上再無劉詩慧,她是指淨法師,是一心念佛的出家人。

剛出家的時候,弘化禪寺三房未分,她便住在西房,西房是木質結構,她住的樓下房間幾乎沒有光線,比出家前的家裡條件更加簡陋。出家人也不多。這些都左右不了法師的信念。

每天凌晨,寺院僧眾還未起來,她就早早開始打掃寺院,燒火、做飯、出坡種菜……到了晚上就回沒有一絲光,陰暗潮溼的房間,依舊堅守老實念佛,青燈古佛相伴,白天黑夜,那句「南無阿彌陀佛」從未間斷。

上世紀八十年代,指淨法師來到離弘化禪寺不遠的彌陀寺。當時的彌陀寺,只是一個一連三間的茅庵。

指淨法師依然平靜地接受,還是那句「南無阿彌陀佛」伴著她,從早到晚。直到1990年,因為她一心念佛,待人和善,受到山下,以及鄂州信眾的信任,她才在常樂老和尚的支持下,重建彌陀寺,有了殿堂、客房、寮房。

而她自己住在殿內左側的一間狹小屋內。臥室靠山,終年潮溼,牆上到處是黴菌,她的生活依然是清苦的。有人說,你就不能住得好些?她還是那句話:」說果多話(這麼多話),不如念佛去。」

住持彌陀寺數十年,她沒有舉行過任何法事活動,她,帶著她的徒弟、信眾只做最簡單的事——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除了吃飯、睡覺,念佛,世間瑣事與己無關。也因為這樣,指淨法師的徒弟不是很多,香客一直就有,但也就那麼幾位,彌陀寺也就更加清淨了。

東方山附近很多人都知道指淨法師,人們一邊儘量不打擾她的清淨,一邊又時不時地為她送些吃的、用的。大家想的就是希望她能好好的,人們了解她的清苦,理解她的專注,她也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

正慈大和尚也常常去看她;智維法師逢年過節給彌陀寺送米送油;法藏寺的監院頭智法師總會張羅著給法師送來一些吃食、蔬菜、生活必需品。都知道她不多話,也不做過多打擾,問候到了,就離開了,離開的人,心中對老法師除了敬重,還有深深的牽掛。

清晨,斑駁的陽光漸漸照耀到這孤寂,清貧的小寺院。老法師昨晚睡得很好,她還說,不冷不熱,正好。

我挨著她,待她起床洗漱好,又坐在她的藤椅上,等她吃完早餐,又坐了好久。她又開始數著佛珠,念著「南無阿彌陀佛」。

我知道,我也該告辭了,老法師的侄女陪我走了許久,她說:「老法師其實很喜歡你們來,她口裡不說,但你們來,她是高興的,你不知道,她好久沒這麼高興了。」

好的,我以後會常來,下次來,我依然會靜靜地坐在老法師身邊,還會為她剪指甲,還能看她笑得像一尊歡喜佛。

相關焦點

  • 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它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恍然大悟!
    經常去寺院的朋友應該會發現,幾乎每家寺院的山門外都寫有「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大字。很多人迷惑不解,不知道怎麼讀,也不知其意,只是覺得大家都在念,自己也就人云亦云了。如果只是一味跟風,那樣功德就聚集不了,自身也無法真正受益。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功不唐捐。
  •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
    阿彌陀佛被稱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念一句「阿彌陀佛」就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羅漢一切經咒。到底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還是「阿彌陀佛」,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裡頭有一則,記載著有人向他老人家請教,念佛怎麼念法?他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人家問,您老人家自己怎麼念?他說我自己只念阿彌陀佛。這當中有什麼差別?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不要再無知了!
    無論是否信佛,提到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在佛教寺院裡,這六個字也隨處可見,它們被佛教淨土宗奉為「六字大洪名」,淨土法門主要就是通過稱念佛號往生淨土,因此,在佛教裡,這句「阿彌陀佛」被人稱誦得最為廣泛,幾乎所有的出家修行人都要日日念此佛號,精進道業。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一定要知道!
    雖然許多人常念這句話,但是其中的真實含義鮮為人知,大多數人只是盲目地一味念誦,如此念佛,功德利益是不圓滿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解讀一下「南無阿彌陀佛」背後的深意,希望大家能受益。首先,「南無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而來的,不要將其與漢語混為一談。
  • 往生西方淨土,只念「阿彌陀佛」就夠了嗎,還得加上兩字不是南無
    往生西方淨土,只念「阿彌陀佛」就夠了嗎,還得加上兩字不是南無。念佛的人都知道,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要麼預知時至,就是念到和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知道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接引他,大多數是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淨土。
  • 佛教裡的「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
    不論大家是否信仰佛教,相信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都不會陌生。我們到寺院禮佛的時候會發現到處都寫得有這六個大字,而且許多僧眾的嘴裡也常常念這句話,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信眾並不理解,甚至有許多人讀音都不正確,將「南無」按照習慣性的讀音來讀。
  • 佛學常識:「南無」和南無阿彌陀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不論你去沒去過寺院、誦沒誦過經,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想必你都聽說過,那麼」南無「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南無阿彌陀佛首先,佛教的「南無」這兩個字其實念nā mó,很多人不懂就直接讀出來了,這是會鬧出笑話的。
  •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提起佛教,我想大家最熟悉的便是那句人盡皆知的「南無阿彌陀佛」,許多不明其中緣故的人,會習慣性地將其理解為「南邊沒有阿彌陀佛」的意思,這樣理解是大錯特錯的,「南無」不讀「nan wu」,它是梵文音譯,和漢語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什麼佛弟子總是念這六個字,它們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 佛號「阿彌陀佛」,到底要怎麼念?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已經被人們廣為傳頌。無論修行與不修行的人,都懂得念一句「阿彌陀佛」。有的人可能聽說過「一稱南無佛,罪滅恆河沙。」這裡的「南無佛」就是指的「阿彌陀佛」。很多人念了阿彌陀佛很多年,但是不知道正確的發音方法。
  • 「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不學佛的人很難明白!
    如果我們接觸過佛教,那麼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應該就是那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寺院裡處處可見,僧眾之間見面也會念「阿彌陀佛」以示恭敬與尊重。很多人念了一輩子佛號,但對其含義卻含糊不清、知之甚少,如此念佛,功德利益就大大缺損了。「知其然更應知其所以然」,「南無」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 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現世獲得十種好處
    2.常得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菩薩的任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時常分身無量,遊化十方,普度有緣。念佛眾生和諸佛菩薩有緣,眾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稱名,是向佛菩薩發出的呼救聲。所以古德說:「生死海中,念佛第一」。稱名求救是因,菩薩尋聲救苦是緣,因緣和合,感應道交,自然逄兇化吉,離苦得樂,這就是果。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不要再無知了!
    「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在很多人的觀念當中,念佛似乎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可能有人覺得念佛就是佛教的全部。但是,南無阿彌陀佛念起來簡單,可它究竟是何含義,為什麼出家人要一直念誦呢?可能許多人都說不出所以然,而且坊間還流傳著很多無知的觀點。
  •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啥意思?電視劇裡經常念,但讀音都是錯的
    那些負責守護寺廟的人被稱為佛門弟子,這些佛門弟子剃著光頭,身披袈裟,手裡拿著佛珠,最喜歡念的一句話就是「阿彌陀佛」,當然,這只是佛語中的一句簡語,其全語應該是「南無阿彌陀佛」,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眾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起源地,我國的佛教就是從那裡傳過來的,而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印度釋迦族人,他是該族首長的兒子,像天之驕子一般,生活奢華富裕,日日縱情享樂。
  • 為什要常念「阿彌陀佛」?
    不管是不是佛弟子,想必大家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都不會陌生。各地的寺廟、寺院也處處可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南無」讀音應為「nā mó」,是梵文音譯而來,「南無」是恭敬禮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此二字是恭敬之詞,就是我們頂禮、敬禮、皈依。可直接譯為:歸向於、禮敬於。
  • 「南無阿彌陀佛」聽到耳朵生繭,非學佛之人,根本不解其意
    在悠遠渾厚的晨鐘聲中,我們點上香,輕輕合起雙掌,跪於蒲團上,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然後低頭拜下。跟著妹妹一起過來的外甥女年僅八歲,看著我們念佛覺得好玩,於是一直纏著我,問我剛剛念的那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把我難住了,很多影視劇和書籍裡,「南無阿彌陀佛」一直是出家人或信徒的口頭禪,相信很多人都是從小聽到大,我也是如此。
  • 佛法當中最深奧的,還有超過南無阿彌陀佛的嗎?初學佛看看吧
    如果能稱名念佛,即使不會講演,也不會寫著作,聽聞法義也不像別人那麼聰明,但是就願意一心念佛,仰靠彌陀,這樣決定往生。「非以傳承為決」,不是說你拜了某一位師父,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你是他的徒弟,他給你寫了一個法券,代表你是第幾輩的傳人,這樣你就能往生了嗎?不行。還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除此之外,一切不能決定。
  •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說了你可能意想不到!
    文|歷史挺靠譜「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說了你可能意想不到!佛家是千百年來一直久盛不衰的教派,他勸人向善,遠離惡果,對世俗四大皆空,世界上所有的人幾乎都對佛學都沒有憎惡感,每到一家佛廟都會心存敬意,沒有半點的褻瀆之心。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明白了!
    而這聲佛號,就是世人耳熟能詳的「南無阿彌陀佛」。最初,持誦彌陀聖號為淨宗的專修法門,但在流傳過程中,因其修學起來簡單方便,不論根基高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學會,所以成為信眾最廣的法門。可是,儘管我們天天念佛 ,可能根本不知道為何而念,也不懂能夠在佛號聲中獲得什麼實益。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提起「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這可以說是佛教裡最常念到的一句佛號,我們在寺院的各個地方、角落都能看到這句「六字大洪名」。寺院裡的僧人乃至皈依佛門的信眾居士也常常嘴裡不停念這句佛號。因為「阿彌陀佛」的知名度比較大,很多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與「釋迦牟尼佛」等同,認為阿彌陀佛就是佛祖,這就搞混淆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到底是誰?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首先,咱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亦稱「佛陀」,簡稱「佛」,是佛教的創始人。
  • 阿彌陀佛中的阿字,應該怎麼念
    阿彌陀佛中的阿字,應該怎麼念?我們知道在漢語詞典中,阿字念「a」也念「e」。平常我們看電視劇時,尤其是有出家人的電視劇時,師兄師弟們見面都會道一聲「阿彌陀佛」。注意電視劇裡這個「阿彌陀佛」一般是說,「wo mi tuo fo」或「e mi tuo fo」。「e mi tuo fo」的最為最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