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法師講解《法然上人法語》第5課
「非以體驗為決」,有的人就很誇張,說「我對彌陀救度的體驗多麼深刻」,這一點不能決定你往生,你再怎麼體驗都是凡夫的生滅心。今天有體驗,明天未必有,即使有,何足為貴?你是拿體驗來測度這句名號,可是這句名號不可思議,你要怎麼體驗?又能體驗多深呢?如果一切都在凡夫這邊打轉,肯定像「鬼打牆」一樣,走不出去的。
「非以聽聞為決」,聽了再多淨土宗的教理,再會講演,再會寫書,如果不念佛,仍然白搭。如果能稱名念佛,即使不會講演,也不會寫著作,聽聞法義也不像別人那麼聰明,但是就願意一心念佛,仰靠彌陀,這樣決定往生。「非以傳承為決」,不是說你拜了某一位師父,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你是他的徒弟,他給你寫了一個法券,代表你是第幾輩的傳人,這樣你就能往生了嗎?不行。
還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除此之外,一切不能決定。反過來說,「唯以念佛決定往生人之身份也,心情也,體驗也,聽聞也,傳承也,善知識也,善同行也,淨土宗也;此外一概不論」,這話說得非常乾脆,只有念佛才能決定你是往生人的身份。你只要念佛,誰都不能把你往生人的身份拿掉。「某某人雖然念佛,但是沒有我來助念,他能往生嗎?」沒有那回事,只要念佛,十方諸佛都證誠護念。
阿彌陀佛已經說你決定往生了,以本願給你證明,不需要別人給你一個身份、標籤。念佛了,身份就是「決定往生之人」。「心情」,是念佛來決定,決定往生,決定有信心,決定有好心情,不是心情決定往生,是念佛決定心情。「體驗」,體驗深,體驗淺,都不能超過念佛。由念佛來決定,這是「順彼佛願」。「聽聞」,能專修念佛,就知道這是個善於聞法的人;如果不能專修念佛,就知道還沒聞到佛法的奧義。
「傳承」,只要專修念佛,就是從釋迦佛到龍樹菩薩,到善導大師,一直傳承到今天,就是真佛弟子,傳承清淨。不是說你弄了一個法券,拜在某人的名下,加了一個名帖,這就是傳承,不是的,是以念佛決定傳承。「善知識」,能自己念佛,教他人念佛,這就是善知識。「善同行」,「同行」就是共同修行淨土法門的。如果雜行雜修了,怎麼能叫「善同行」?就會自失誤他。
一個人是不是淨土宗的行人,不是說填了一張表,在誰的門下當了徒弟,就是淨土宗的行人。念佛了就是淨土宗的行人,一切都歸在稱南無阿彌陀佛當中。有人願意在家裡供佛堂,供奉本尊,也是隨口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有條件在家裡供佛堂就供,沒條件還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有人盼望說「我臨終的時候要異香滿室,紫雲遍空」,希望有瑞相,這也屬於妄想,屬於「別種之心」。
一切異香、紫雲都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就讓我們得到無限的安慰,打掉一切妄想。「佛法之深奧者,唯南無阿彌陀佛也」,這句話又簡短又有力量。佛法當中最深奧的,還有超過南無阿彌陀佛的嗎?能讓我們這些愚痴的凡夫「信心淺薄,稱名亦弱」也決定往生,哪有比這更深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