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效能不斷提升
市場活力持續迸發
我市「一枚印章管審批」
改革成效初顯
1
從40枚審批用章到「一章管理」、從多部門來回跑到「一窗受理」、從審批互為前置到信息的互聯互通……2019年12月,我市開啟「一枚印章管審批」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來,不斷暢通審批渠道、再造審批流程、推動各項改革舉措落準落細落實,讓改革紅利更好地惠及群眾和企業。一年多來,我市集中審批事項辦件量達11萬件,辦結率99%,市場主體新增3.4萬戶,總量達到23.7萬戶,同比增長12.6%,其中,個體工商戶增長8%,企業增長21%,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主體活力不斷迸發。
破立並舉推改革,審批體制機制更順暢。改革以來,市級廢止封存了23個部門40枚審批用章,市縣兩級共集中劃轉審批事項3143項,將審批與監管相分離,實現了審批權力的橫向配置、深度整合,徹底解決了以審代管、互為前置、多頭辦理等「老大難」問題,「公章旅行」「公文長徵」成為歷史。同時,我市行政審批中心採取綜合受理區、集中審批區、制證發證區「三區分離」的服務模式,130項事項實行同標準、無差別受理,2個專區快速服務企業開辦和工程項目建設,進一步壓縮自由裁量權,構築起行政審批領域「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出臺《審批運行效能監督實施方案》《行政許可責任制辦法》等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對審批全環節實行終身負責制,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依法審批。
精簡再造審批流程,審批效率大大提升。為發揮集中審批權的優勢,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對原有審批事項的流程進行整體性、系統性優化再造,打造信息共享、內部互動、高效集約的全新流程,特別是針對周期長、環節多、材料繁的工程建設領域,重新制定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從項目立項到工程開工,全流程暢通辦理。同時,大力開展減事項、減要件、減流程、減時限、減證明的「五減」專項行動,對審批服務涉及的全流程、全環節、全內容進行精簡,審批事項減少80餘項,審批環節精簡40%,申報材料減少23%,審批時限壓縮66%,證明材料減少96%,審批效率大幅提升。其中,企業登記最快1個工作日完成註冊、社保、開戶、刻章等環節;推行審批告知承諾制,40項證明材料納入告知承諾範圍,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試行告知承諾,市場準入更簡單快捷。
創新服務方式方法,企業群眾辦事更便捷。聚焦便民類和涉企類事項的「快」與「便」,推出「就近辦、貼心辦、網上辦」等多元服務模式,企業群眾辦事體驗全面升級。「就近辦」全面覆蓋。市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與全市14家銀行廣泛開展「政銀合作」,將企業登記註冊全程電子化幫辦代辦等服務覆蓋至462個銀行網點,覆蓋率達68%;市縣兩級積極推進開發區賦權,各開發區共承接市縣行政管理事項812項,初步實現「辦事不出園區」。不斷推廣「貼心辦」。聚焦「一件事」辦理,開展了藥品零售「一店三證同步辦理」、建築工程6類事項「一窗通辦」等12項「場景式」審批,並提供免費列印複印、證照郵寄和印章刻制「三免」服務,有效降低辦事成本。深入推進「網上辦」,目前集中審批事項三級網辦率達100%,四級網辦率達96.5%,較改革前提升70%以上,企業和群眾實現「隨時報、零跑動」。
來源丨長治日報
記者丨劉曉榮
編輯丨路璐
審核丨韓焰
監製丨嶽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