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末三賢之一的箕子,在其輔佐商紂王之時,見到他日漸暴虐無道,荒淫無度,整日裡不理朝政致使政治荒廢,便苦心孤詣的屢加勸諫,但是每次勸諫都會被商紂王置若罔聞,有的人因此便勸箕子離去以遠禍,從而保全自己的性命。

但是箕子說:「為人臣子,勸諫不聽而離去的話,不是彰顯君上之惡而自悅於民嗎?我不忍心去做這樣的人」,心雖不忍,卻又束手無策,眼見成湯所創的六百年之基業即將斷送在商紂王手中,心痛不已,索性割發裝癲,披髮佯狂為奴,隱而鼓琴以晦藏自己心中的悲痛以避禍,而商紂王以為他真瘋了,也就不去管他了。
像箕子這樣處在一個昏暗君主身邊的人,就像一個陷入隱蔽黑暗之中難以自拔的人,自己雖然居身得正,持守中道,但是想要不受黑暗的濁流所汙染而與之同流合汙,自惹禍端,那麼在被逼無奈之下,借癲狂以晦藏自己真實的心意,在危險之中保全自己的性命,也是為情勢所迫而無奈所作出的智者之舉。

《易經》地火明夷卦中的六五爻,正是以箕子的這種雖然身處暗主之下,卻能持守中正之道而晦藏自己的心意來遠禍的智慧來啟發大家的,如果碰到類似的情況,大家可以用來參考,當然我們今天的情況與之已經大不相同,但類似的智慧還是可以借鑑的。
明夷卦六五爻:箕子之明夷,利貞。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六五爻以陰爻居於陽位,又是本卦中的至尊之位,居位不正,得中,與之相應的六二爻同為陰爻,無法給予其相應的助力,雖然居於上卦之中位,卻不是本卦中的君主,而是臨近昏君暗主的股肱重臣,因為上六才是暗主。

為什麼會這樣呢?在本卦中,九三爻說「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而九三爻與上六爻相應,所以上六爻才是九三爻所欲得到的「大首」,如果用商周的人來比喻。
那麼處在離卦之極的離明之主,唯有周武王可以勝任,而周武王所想要獲得的,自然也就是與之相應的上六爻——商紂王,所以一明一暗,也就了了分明了,如果再用六五爻來柶喻商紂王的話,便是有點不大合適,因為六五爻有柔中之德,所以紂王不能當之而以箕子當之,恰如其分。
六五爻處在至暗之地,臨近至暗之君,幸虧有柔中之德,可以晦其明而正其志,將自己的心志晦藏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哪怕是佯狂裝瘋而受到別人的侮辱,也在所不惜,像箕子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守貞之至之人。

六五爻的貞正之心,是緣於其內心的忠誠和光明,所以臨威而不願意改節,安守心中的貞正,心如日月,天地可鑑,其德行無虧,正道不悖,雖處至暗之世,也完全難以掩蓋其所散發出來的光輝,所以才能得到「利貞」的結果。
箕子之貞,常存而不息,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說的正是像箕子這樣的智慧,光明之心雖然可以晦藏但是不能息滅,因為他內藏而不露,如月光之明,雖隱卻不能息,一息,則天地失常,不得自然之正矣。

物極必反,自然之常規,處此之至暗時刻而能持守中正之道者,非有大智慧之人不能也,可以遠禍全身,以待光明之復返也,有志君子,誰能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