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三大空難:運輸機改民航349遇難,無線電偏差有多可怕?

2020-11-26 網易新聞

2020-11-26 19:04:56 來源: 賀建愛娛樂

舉報

  飛機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從1903年,世界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飛上藍天后,人類社會就越來越依賴這個交通工具,僅中國,根據民航2018年的數據,全年起降的飛機就有1100萬架次。足以可見,如今飛機運輸發展的成功,不過航空發展的史上並非一帆風順,航空運輸如今之所以能夠這麼成功,離不開的是一次次傷亡慘重的空難,每一次的空難,都會迫使人們不斷對航空系統進行調整,就比如1996年發生的印度空難,因為它,人們才學會更好地避免空中撞機事件。

  

  90年代初,印度和其他國家籤訂開放天空的協議,這讓印度空中交通流量大為增加,航空事業得到蓬勃發展,首都新德裡機場也逐步成為印度最擁堵的空域之一,在當時,新德裡機場雖然空域遼闊,但留給客機起降的跑道卻僅有一條,其他統統被軍方徵用。

  

  因此來到新德裡機場的外國客機都只能擠在同一條航線上,這無疑增加了空管人員的工作壓力,他們小心翼翼,避免飛機在此發生事故。然而百密一疏,就在1996年的11月12日,這裡發生了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空中撞機事件。

  

  1996年的11月12日,新德裡機場的空管人員維克杜塔,正在負責晚班的飛機起降工作,當天夜裡,他需要對接5輛飛機的起降工作,而在5架飛機中,有一架是沙烏地阿拉伯航空的763號班機,這是一直往返在印度新德裡和沙特東部城市宰赫蘭的定期航班,於印度時間6點32分起飛,機上載有289名乘客和23名機組人員,多數是要前往中東工作的印度工人。同一時間,哈薩克斯坦航空1907號班機也即將抵達新德裡機場。機上共載有37名乘客,包括13名要到新德裡採購羊毛的商人和10名機組人員。

  

  為了應對兩輛飛機同一時間的起降,杜塔分別對兩架飛機發出了不同的指令,當時沙特航空763號班機剛剛起飛,正處於爬升階段,但知道有航班即將降落。杜塔要求沙航763號班機保持在14000英尺的高度行駛,同時也對正處於下降階段的哈航1907下達指令,要求哈航保持在15000英尺的高度,按照他的預想,兩輛飛機在相遇的時候,兩者之間還有1000英尺也就是304.8米的高度差。等到兩者相遇後,他再允許沙航進行爬升,哈航繼續下降。就能避免飛機相撞,這樣的處理方法無疑是比較得當的,然而在幾分鐘後,雷達圖中兩輛飛機的信號在同一時間消失,新德裡附近的恰爾基達德裡的上空被火光佔據,兩團冒著濃煙的機體在許多印度人的見證下墜入地面,這時杜塔立馬就明白,飛機出事了。

  

  撞擊事故發生後,新德裡機場立馬投入了救援,但等到救援人員來後,兩航機上共349人已經全部遇難,這是航空史上第三大嚴重的空難,僅次於特內裡費空難和日航123航班空難,也是目前傷亡最慘重的空中撞機事件。

  

  發生事故後第一時間,國際團隊立馬開啟調查,他們首先對空管人員維克杜塔進行了審問,杜塔將自己的操作和監控錄音同時交給了調查人員。在他的說法中,由於新德裡的機場只是一次雷達,所以他無法得到飛機的高度信息,只能通過無線電由機組人員匯報高度信息後,在發出指令。在數據和錄音的支持下,調查組也認定杜塔的指令是沒有問題,不過讓他們疑問的是,在杜塔的指令中,原本應該是哈航處於沙航的上空,但根據機體的受損來看,則表明哈航處於沙航的下方,並以抬升的方式,削開了763班機的機身後半部分,最終造成兩架飛機墜毀,那麼,兩輛正常駕駛的飛機,為何會和空管人員的指令相差這麼多呢?

  

  空管指令沒錯,飛機沒有倖存者,調查一下陷入了僵局,目前人們就只能寄託黑匣子中的數據,來還原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最終黑匣子在莫斯科和倫敦進行幾個月的解讀後,事故的起因才被揭開謎題,根據黑盒的記錄,空管杜塔和沙航機長的操作是沒有問題。沙航的機長穩定保持在14000英尺的上空等候下個指令。

  

  問題就出現在哈航1970號班機,這是一架蘇制伊爾76型的軍用運輸機,後來被改造成客機使用,這就代表機組人員中會有一個專職的無線電操作員,他會專門和空管人員對接指令,並進行轉達。然而事故發生的時候,該機組內語言溝通不暢,正副駕駛員的精力又並不集中,無線電操作員伊格雷普將降到15000英尺的指令轉達後。駕駛員精力並不集中 正副機長正在商討入境事宜。反而繼續下降 一直下降到14000英尺 也沒有複述命令,等到無線電通信員發現飛機飛得太低,再度警示機長保持著15000英尺的時候。機長才開始加速拉起 但依舊未能回天乏術,所以委員會最終判定是哈航機組人員的過錯,結束了事件調查。

  

  不過,這事雖然最終以哈航操作錯誤作為休止符,但也引起了人們另一個熱議,那就是印度機場的過錯,印度機場的雷達採用的是1次雷達,僅能提供平面信息,不能提供高度信息,這就代表機場設備存在一定滯後老化。但新德裡機場並非沒有2次雷達,事實上 2次雷達系統已經購買。原定在事故前2周安裝完成,但因為人為的種種原因,機場一直都沒有動工,等到事故後 該機場再度發生3次差點撞機的事故,該機場又歷時2年才安裝完畢,此後,終於沒有再發生過類似事故,但撞擊事件已經發生,誰又該為那些不幸的人買單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民航史上最大空難——1994年西北航空2303航班墜毀26周年祭
    這次中國民航史上罕見的空難震驚了省、市、民航總局及國務院。當天下午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便趕赴現場,到晚上21:00點止,160具遇難者遺體全部找到。在WH2303航班空難遇難的160人中,除西北民航14名機組人員外(飛行員5名、乘務組9名),遇難乘客146人,其中內地乘客133人,香港乘客3人,臺灣乘客1人,外國乘客9人。而內地乘客133人中,絕大多數為西安人。
  • 8.24空難——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VD8387航班失事 民航專題...
    1985年01月18日 38人遇難 中國民航AN24B-5109航班從南京至濟南,在濟南復飛墜地。機組和旅客38人罹難,旅客倖存3人。白雲機場上空有一架廈門航空波音737-300客機(B-2510)遭劫持,並要求降落,白雲機場關閉,停止所有航班升降,靜待事件的發展,此時南航當事的B757已上滿乘客並在停機坪處等候機場重開跑道。
  • 南京大校場機場死亡108人的大空難:1992年7月31日2755號班機墜毀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92年7月31日:由南京飛往廈門的民航客機中國通用航空2755號班機,在南京大校場機場起飛時滑出跑道,撞毀防護堤,機上107人或108人遇難。1992年7月31日下午3時05分,載著116名乘客和10名機組人員的中國通用航空GP7552在跑道滑行。
  • 科技日曆|70年前的今天,民航業邁入「噴氣時代」
    科技日曆|70年前的今天,民航業邁入「噴氣時代」  黃琨 • 2019-07-27 15:00:18
  • 科技史上10月11日聖鬥士星矢動畫首播
    1957年10月11日,世界上最大的無線電望遠鏡在英國約德雷爾河岸建成。它比原計劃提前完成,用來跟蹤前一星期發射的第一顆蘇聯衛星。聖鬥士星矢動畫首播  1989年10月11日,坐落在拉薩的布達拉宮年久失修,已出現多處險情,隱患嚴重。
  • 亞美尼亞總統宣布7月16日為伊朗空難哀悼日
    中國網7月16日訊 ,據亞美尼亞新聞社報導,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7月16日凌晨宣布7月16日為導致40名亞美尼亞公民和亞裔人死亡的伊朗圖-154空難哀悼日,全國各地及駐外機構都降國旗,取消娛樂活動,緬懷死難者。據亞美尼亞民航總局提供的初步數據,在此次伊朗圖-154墜機事故中共有153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遇難。
  • 南航空難黑匣子錄音11年之後重現 慘狀言猶在耳
    這段錄音記錄了1997年南航「重慶-深圳」空難最後12分鐘;重慶一女記者喪生  誰最先把錄音傳上網絡至今仍是謎,民航總局人士稱「不似假造,但不用恐慌」  本報今晨0:10消息一段「1997年南航深圳5·8空難黑匣子最後12分鐘錄音」在網絡瘋傳,聽後令人不寒而慄
  • 印尼空難死亡人數世界第一:窮病的藥引,是人命
    正解局出品 前段時間,印尼三佛齊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墜毀,60餘人不幸遇難。 印尼航空業空難頻發, 再次引發人們關注。 數據顯示,印尼空難死亡人數世界第一,原因是什麼?
  • 運5運輸機服役超過60年,如今還返銷俄羅斯,到底有何特殊之處?
    文/山峰運5運輸機在我國已經服役超過60年了,其機體設計可以說是已經落後於時代了,至今卻還在繼續改進生產。甚至在前兩年還成功返銷俄羅斯,到底運5運輸機有何特殊之處?儘管運-5服役已有60年之久,但它飛行穩定、運行費用低廉,至今仍是中國最常見的運輸機。 運-5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它可以以非常低的速度穩定飛行,且起飛距離僅僅為170米。目前運-5在戰場上恐怕沒什麼前途了,但仍廣泛應用在訓練、跳傘、體育、運輸和農業任務中,還是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選擇。
  • 張仲麟:2021年的第一起空難
    事故還原發生本次事故的印尼三佛齊航空公司是印尼的第三大航空公司,主要運營印尼國內航班以及少量的國際航班,在2018年被印尼鷹航收購,成為印尼鷹航的子公司。失事飛機的機號為PK-CLC,機型是波音737-500,屬於第二代波音737系列,該機的機齡高達26年,系印尼三佛齊航空於2012年從美聯航處購買的二手飛機。
  • 歷史上的5月25日,美國發生嚴重空難,飛行員導致273人無一生還
    在歷史上的今天,1979年的5月25日,美國發生了有史以來飛機上人員傷亡最慘重的數量最多的一次空難事件。美國航空191號班機是從芝加哥為起點飛往洛杉磯機場的一班定期航班。在5月25日這天,進行這項飛行任務的一架DC10-10型號的客機起飛的時候因為左邊引擎的脫落而導致了飛機的失控,再加上飛行員在儀器失靈的情況下錯誤執行了對應處理方案,導致機上271人和地面上的2名工作人員遇難,按照遇難人數統計,這次事故至今仍被稱為美國本土史上傷亡最多的空難。
  • 2019年國內民航十大新聞
    1949年11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原中國航空公司總經理劉敬宜和中央航空公司總經理陳卓林,率領2000多名員工在香港起義,兩公司的12架飛機勝利飛抵北京、天津,回到了新中國的懷抱。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兩航起義。兩航起義的愛國壯舉,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史和新中國民航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為新中國民航事業奠定了物質、技術和人才基礎,成為新中國民航事業的起點。
  • 史上唯一的太空遇難事件
    迄今為止,共有561位太空人曾經去過太空,只有3位蘇聯太空人在那裡遇難(另外,還有15位太空人曾經死於火箭爆炸等航天事故,但死亡地點均位於卡門線以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格奧爾基多勃羅沃利斯基、維克託帕查耶夫以及弗拉季斯拉夫沃爾科夫。這3位太空人共同死於「聯盟11號事故」,該事故也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太空人在太空遇難的事件。
  • 致力民航英語,響應疫情防控!吳土星教授領銜開發的《土星英語》免費開放……
    專供民航人員使用的英語學習和考試平臺《土星英語》免費向民航人開放。此平臺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語言專家吳土星教授領銜開發,歷時2年多,耗資巨大,傾注了其團隊大量的心血,此舉措也代表著吳土星教授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對疫情防控的大力支持。
  • 兩起空難346人遇難,波音罪證坐實:被錢迷了眼,明知有缺陷卻欺瞞全...
    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隸屬新加坡獅航和衣索比亞航空公司兩架波音737MAX飛機先後失事,共造成346人遇難,由於疑點指向了波音737 Max 8的設計問題,中國率先停飛737 Max,全球其他國家迅速跟進,至今都復飛無望,波音公司的信譽也嚴重受損 。如今,持續17個月、涉及5場公開聽證會、24次問訊和60萬頁文件的調查終於結束。
  • 深度解析中國「運-20」戰略運輸機|c-17|伊爾-76|大型運輸機_網易...
    據稱搭載渦扇-20的運-20有可能被命名為「運-20B」,這將是中國第一架由內而外連發動機都是全國產的大型飛機,在中國航空史上註定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此,我們有必要全面回顧一下運-20這款激蕩人心的中國戰略運輸機。
  • 2002年,造成112人遇難的大連「5.7空難」事件
    如果要問這個世界上,什麼樣的災難是在劫難逃,我想可能就是空難吧。一隻大鐵鳥飛在天上,無依無靠,一旦發生了災難,可能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急速墜落,而無能無力了,那種恐懼,足以摧毀每位乘客的意志。今天要說的,就是發生了2002年的,大連「5.7空難」!
  • 在西航 | 致力民航英語,響應疫情防控!吳土星教授領銜開發的《土星英語》免費開放……
    專供民航人員使用的英語學習和考試平臺《土星英語》免費向民航人開放。此平臺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語言專家吳土星教授領銜開發,歷時2年多,耗資巨大,傾注了其團隊大量的心血,此舉措也代表著吳土星教授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對疫情防控的大力支持。
  • 他被算出死於空難,搬到無人區閉門不出,6個月後被遇難飛機砸死
    我們中國人有句古話叫做: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這種說法一般是被大家當作迷信的,但是有時候某些事情卻讓大家感覺很奇怪。就比如我們今天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他因為算命被別人說要死於空難,嚇得他不敢坐飛機,閉門不出半年。可是半年後,他卻被遇難的飛機給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