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1992年7月31日:由南京飛往廈門的民航客機中國通用航空2755號班機,在南京大校場機場起飛時滑出跑道,撞毀防護堤,機上107人或108人遇難。
1992年7月31日下午3時05分,載著116名乘客和10名機組人員的中國通用航空GP7552在跑道滑行。
它起飛的機場,叫做大校場機場,是南京老機場之一。
薩沙對大校場機場很熟悉,以前因為工作原因,經常看到大型軍機在這裡轉場,包括大型運輸機和預警機!
大校場面積高達900畝,在南京城牆外,在古代屬於近郊。
明太祖朱元璋將南京定為首都以後,將大校場定為訓練場地和閱兵臺。
南京的禁軍每天都要出城門,去大校場操練。朱元璋定期會去大校場閱兵。
到了清代,大校場也是八旗兵的駐紮地和訓練基地。
康熙帝和乾隆帝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在此閱兵。
清末太平天國時期,由於大校場連續發生多次激戰,所有建築物都被摧毀、燒毀,成為一片廢墟。
大校場的位置較為偏僻,普通南京人是不會來這裡的,逐步變為荒地。
時間迅速到了1929年,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看中了大校場這塊荒地,徵收了700餘畝土地,作為軍用訓練場,並設立當時全國最大的靶場。
1934年,明白抗戰距離不遠的中國空軍,在大校場開始修建軍用機場,修建了可以起降大型飛機的跑道。
抗戰結束後,大校場機場又進行了擴建,卻還不算國際級機場。
有意思的是,1945年美國特使馬歇爾乘坐飛機在大校場機場降落,結果飛機起落架損壞,差點機毀人亡。
國民政府就徹底改造機場,1947年按國際民航組織B級標準在舊跑道(土跑道)南側新建一條2200米長、45米寬、0.3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跑道,1948年4月29日完工。
解放軍佔領南京以後,同樣發展大校場機場,主要由華東軍區空軍使用,新建了很多設備,包括夜航燈光設備。
到了1956年因明故宮機場位於距離市中心不遠的地方,一旦墜機會導致嚴重後果,決定逐步關閉。
由此,大校場機場也兼做民航機場,反覆擴建。
1985年6月19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擴建大校場機場的批覆》下發,批覆同意擴建大校場機場,機場按起降MD-82型飛機的技術要求擴建,跑道基礎可按起降波音747型飛機的要求處理,機場擴建後產權仍屬空軍。
機場經過多次擴建,在1992年5月25日竣工,達到了全國級標準。
僅僅2個月後,就出現了這次嚴重的墜機事故。
2755號班機是蘇制雅克42客機。
一般被認為,雅克42與波音727同等,主要用於蘇聯民航和俄羅斯航空。
雅克42是1980年才加入蘇聯民航,性能還是不錯的,滿載航程有2200公裡,可以容納120名乘客。
但是,蘇制客機安全性是較差的,雅克42也不例外。
雅克42的尾翼設計存在安全隱患,在蘇聯民航服役初期就出現數次險情,依靠飛行員高超的技術才得以化解。
為此,蘇聯民航一度勒令雅克42全部停飛,並對飛機的設計進行檢討。
在全部出廠的飛機經過改裝後,在1985年前後重新投入服務。
即便如此,雅克42至今共發生過8起空難。
要知道,雅克42早已退居二線,飛行數量很少,它的安全可靠性可見一斑。
薩沙想起在俄羅斯,坐圖154的經歷。
這飛機外表不錯,裡面很爛。
起飛時候,圖154行李艙都會被震開,噪聲大,機身不穩。
而且,這飛機的安全性不好,幾乎每年都要摔一架,關鍵具體哪架失事根本無法預料。
不是說飛機維護的好,安全性就一定好了,還得碰運氣。
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就是死在圖154上。同機的90多人,包括總統辦公廳主任、國家安全局局、波蘭外交副部長、國防部副部長、國防部總參謀長,甚至還有總統夫人,全掛!
有個前俄羅斯客機飛行員,向薩沙吹牛,自稱如果不是俄羅斯飛行員技藝精湛,還不知道會摔掉多少飛機。
確實,他說的有一定道理。
去年8月15日,一架空客A321客機因飛鳥撞擊,迫降在俄羅斯莫斯科市郊的玉米地。
由於飛行員極為牛逼,客機只有20多人輕傷,沒有1人死亡。
這種情況下換成經驗不足的飛行員,基本上就是死定了,十死無生。
我們再說大校場機場空難!
80年代對於雅克32的改裝,並沒有完全解除安全隱患。
最終,在南京大校場機場災難性的表現出來。
此次雅克42的2755號班機滑行1分鐘左右,開始起飛。
機頭剛剛抬高几秒鐘後,飛機突然失速,重重墜毀在跑道上,左起落架折斷,拖地滑行。
機組成員還算沉著,立即試圖打開推力反相器,想讓飛機停下來,但毫無效果。
最終,飛機滑出跑道,衝過草坪,撞上2米高的護場圩堤,爆炸起火。
飛機只要爆炸,生還者就不會太多。
此次事故損失非常慘重,126人中當場就找到93具屍體,3人送到醫院前就重傷不治。
隨後,又有10多人先後死亡。
最終共有108人遇難,剩餘18人全部受傷,其中2名是機組成員。
這也是新中國歷史上的重大空難之一,是南京少有的空難。
需要說明的是,飛機失事後,周邊的南京群眾紛紛趕來,協助機場人員先後從斷成三截的殘骸裡,拖出20多人。
隨後飛機全部燃起大火,溫度極高,消防車趕來使用水龍撲救,水澆上去直接化為蒸汽。
如果不是群眾冒險幫忙,恐怕連倖存18人都是奢望。
事後進行調查,還是尾翼的問題。
在起飛前,雅克42必須將水平尾翼調至與飛機的重心相適的角度。
而機組成員的調節角度不夠,導致飛機起飛時仰角過大,出現失速現象。
自然,雅克42一直存在這種隱患,機組成員應該知道這點,也受過完整的訓練。
根本原因,還是機組人員的違章操作。
需要說明的是,有種說法是,雅克42進入中國以後,我國民航知道他有問題,較為謹慎的使用了西方的報警監控系統。
在起飛之時,這套西方報警系統不斷發出警報,然而飛行員卻認為這是誤報,隨手將它關閉。
此次嚴重事件後,南京政府認為大校場機場並不適合作為民用。
以往大校場屬於近郊,但隨著南京城的擴大,這裡也屬於市區的一部分。
萬一要是墜機不是在機場內,一定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1997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啟用後,南京的民航業務轉移至祿口機場,南京大校場機場重新成為軍用機場,並於2015年7月30日(即事發22年364日後)正式關閉。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