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根據當地風俗,創建的一種軍事制度,未入關前的八旗軍民風剽悍,且滿族男子都擅長騎射,所以這種制度可以把他們聚集在一起,成為滿清入主中原的中堅力量。隨著清朝統治的逐漸穩定,我們可以發現,八旗子弟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了,到了清朝中後期他們都變成了紈絝子弟,甚至連最基本的騎馬射箭都不會了。清朝入關後到底對他們做了什麼,讓這些人變得如此墮落呢?
對於清朝從康熙以後的八旗子弟來說,他們都是沾了祖先的光,他們的先祖替清朝流血,才換來了後代子孫的錦衣玉食。滿清入關以後,為了感謝八旗的流血犧牲,給他們的待遇非常優厚,每個八旗子弟都由國家供養,每個月給予錢糧,具體錢糧折合在一起,每個月大概是一萬多塊。
除了工資高,八旗子弟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待遇,比如免費給房屋、圈地給他們放牧、結婚生孩子給紅包、過生日給紅包、皇帝太后大壽給紅包、兩次季度補貼等等,如此優渥的待遇和生活條件,誰還會想著去出生入死呢?
人一旦習慣了自己的舒適圈,那種懶惰卻不用付出的快感,就會很容易吞噬他們的意志。八旗子弟從入關開始,就享受到了朝廷的優待,因此在清朝前期的平定三藩之亂、大小和卓戰役、金川戰役等戰役中,八旗子弟根本就不願意出力,還不如以漢人為主的綠營戰鬥力強,他們很聰明,知道自己要是戰死了,就享受不到榮華富貴了。
後期的八旗子弟更是墮落的離譜,他們整天就是拈花惹草、招貓逗狗,要不然就打聽北京城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或者去抽抽大煙。這些人早已經忘記了祖先的榮譽,甚至連騎馬射箭都不會了,有一次乾隆皇帝去南通檢閱八旗軍,結果這些人胖的上不去馬,笨的拉不開弓,把乾隆氣得目瞪口呆。
《正紅旗下》記載:「清王朝入關以後,八旗子弟日子過得是快活無比,每天就是放鴿哨、鬥蛐蛐、幹炸丸子……
在朝廷這樣自殺式的優待下,已經享受慣了榮華富貴的八旗子弟,還談何保家衛國,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駐守在廣東的八旗軍看到外國人打進來,居然嚇得掉頭就跑,哪裡還有半點當年滿洲鐵騎的驍勇善戰?過度的滋潤,只會讓人逐漸淪陷,除非整個八旗都有強大的自制力,滿清對八旗的過分優待,使他們喪失了祖先的鬥志,蛀空了清朝的內部,也為清朝的覆滅敲響了喪鐘。
參考文獻:
《正紅旗下》
《故宮博物院》
《窺探紫禁城》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海新嘮家常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