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西湖阿里?殊不知百餘年前,這群浙商曾經睥睨天下

2021-01-10 詫寂明史

浙江自古就是風細水軟,煙雨濛濛的江南之地。

這片土地上曾經誕生出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和商賈巨富,現如今,新時代的浙商也走在了全國商幫的前列。

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坐落於西湖邊上的阿里,這座國內網際網路領域的絕對霸主。

但是,並不為人所熟悉的是,如今的浙江商幫在面對百餘年前浙商前輩們所取得的成績面前,只能算是滄海一粟。

那麼百餘年前的浙商究竟是如何冒出來的呢?他們又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處於何種地位呢?

下面就讓我們去回顧那群曾經睥睨天下的浙江商幫!

浙商堪稱是近百年以來最值得重視的一個商幫,這不是恭維的話語,而是有著充分的歷史依據的。

我們今天所說的浙商,其實就是數百年以來寧波商幫、龍遊商幫、南潯商幫的延續。

一百多年的歷史底蘊,使得浙商能夠從晉商、徽商、粵商、閩商等商幫中脫穎而出,成就當今中國「第一商幫」的美名。

興衰誰人定,勝敗豈無憑!百餘年前的浙商也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而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浙江地處沿海,處在一種得天獨厚的位置,而人多地少如果單純從事農業又恐難以為生,所以從事工商業便成為了當地人們的首選。

自古以來工商業便受到傳統士大夫的輕視,但是浙江卻有著「工商皆本」的思想。

我們發現許多文人的後代皆去從事商業活動,舊上海時代許多浙江商人都通曉外語,被當時人們稱之為「買辦」。

從此可見,浙江雖然名士眾多,但卻不是一個鄙視商業的省份。相反,卻對商業表現出一股最純真的熱情,一直延續至今。

其次,南宋之後,中國經濟文化南移。浙江也成為了「魚米之鄉」、「絲綢之府」。

明代以後,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興起,浙江誕生了聲名遠播的寧波商幫、龍遊商幫和南潯絲幫,史有「遍地龍遊」和「無寧不成市」之說。

隨著鴉片戰爭導致上海開埠,上海取代廣州成為中國最大的對外貿易中心,大大刺激了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的興起,傳統的經濟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大膽聰明的浙江人依靠著敏銳的目光和毗鄰上海的優勢,以家鄉為根基,以上海為中心,上演了一段波瀾壯闊的經商活動,並在隨後的政治經濟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上海開埠後,地處浙江西北部的湖州南潯,這座江南古鎮率先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憑藉著南潯優質的生絲,南潯商人們將其運至上海的各國央行,直接售賣到國外。

優質的絲綢在國外非常暢銷,南潯商人們依靠著家鄉水土的優勢迅速完成資本積累。在晚清年間,清政府財政收入約為7000萬兩白銀,而南潯富商們的資產收入卻高達6000~8000萬兩白銀。

江南小鎮富可敵國,這或許在整個中國的歷史上都是前無古人,也很有可能後無來者。但是,在晚清那個亙古未有的大變局中,卻實實在在的發生了。

清末民初,南潯絲商們屢創奇蹟,誕生了名揚海內外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黃金狗」的商人群體。而其中四象之一的張靜江在歐洲的時候,就為孫中山進行推翻封建帝製革命的活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

孫中山曾經稱張靜江為「民國聖人」,深受孫中山的信任和愛戴。民國建立後,張靜江作為國民黨核心決策人物,歷任多項高級職位。

1914年蔣介石加入中華革命黨時,張靜江便是他的監誓人。後來,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張靜江親自赴廣州向其推薦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校長。

如果沒有張靜江和他身後南潯富商們的支持,孫中山和蔣介石在近代歷史上又會扮演何種角色呢?

相比較南潯絲幫的絲綢生意,寧波商幫卻在金融業、船舶業等領域大力發展。

寧波商人在舊上海「掌握著金融上的權力,而無可與之匹敵者」。

在當時的一份報告中有這麼一段記錄:「全國商業資本以上海居首位,上海商業資本以銀行業居首位,銀行資本以寧波人居首位」。

虞洽卿、秦潤卿、宋漢章......這一串串寧波商人不僅僅刻在了中國近代民族金融業的群英譜上,也在深刻影響著當時的近代中國。

虞洽卿是浙江慈谿人,與蔣介石是同鄉,曾經擔任上海商會會長,是資產階級的代表。

虞洽卿經張靜江介紹與蔣介石相識,此後便一直與蔣介石保持緊密的聯繫。自孫中山逝世後,蔣介石逐漸掌握軍政大權,並在不久之後領導了北伐戰爭。

經過虞洽卿等人的斡旋與活動,浙江商人大力支持同為老鄉的蔣介石,給予了蔣介石北伐和反共提供了充足的軍餉,用來對付北洋軍閥和共產黨。

也正是有了這一層關係,虞洽卿等浙江商人們的生意一直是一帆風順。虞洽卿等人只要有困難找到蔣介石,他都會一一幫忙處理。

直至終老,虞洽卿都與蔣介石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蔣介石在虞洽卿70歲壽辰時,親自從南京趕赴上海來祝賀,還當場委任虞洽卿為國民政府榮譽主席。

虞洽卿逝世後,蔣介石也親自赴靈堂弔唁,並親贈「輸財報國」的巨型匾額。

由此可見,浙江商幫在近代社會的變局中不僅積累了巨額的財富,而且積極向政治靠攏,試圖分享部分的政治權力。

他們中的很多人有的身處幕後提供資金支持,有的站在臺前參與政治決策。

依託著形成紐帶的浙江姻親、同學、老鄉等因素,在近代中國中浙商成為了全國最強的商幫,從而睥睨天下,無所不能。

滾滾長江東逝水,曾經睥睨天下的浙江商幫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但是,新時代的浙商卻是繼承了前輩們的大膽、敏感、勤奮,再次爆發於這個時代,繼續續寫了浙商的不朽傳奇。

相關焦點

  • 商報副刊:數字經濟天際線——評章豐、王逸嘉《解碼數字新浙商》
    他們也像是浙商這個著名商幫的地平線。極目遠眺地平線,代表著浙商圈層的邊界和最前沿。這天地相交的地方,應該就是數字經濟新邊疆的輪廓,也是數字新浙商的模樣。(二)數字時代是什麼時候開始來臨的,就像「江月何年初照人」一樣,恐怕無人說得清。但是,數字倫理的問題,一直被人關注。這個24人的「群」在「群主」章豐和王逸嘉話題的撩撥下,對數字倫理進行了大膽的觸摸。
  • 己亥年浙商十大風雲事件評選正進行,馬雲辭職等事件得票靠前
    1月18日起,浙商博物館與浙江新聞客戶端、浙江在線共同發起己亥年浙商十大風雲事件評選。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入圍事件包括《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出臺、馬雲辭去阿里董事局主席、阿里巴巴重返港交所上市、謝高華去世、魯偉鼎捐贈49.6億元成為「中國首善」、宋衛平辭任綠城聯席主席等15件。1月18~21日,浙江新聞客戶端開啟投票通道,接受網絡投票。
  • 馬雲背後:神秘的浙商集團
    前幾天寫馬雲的文章裡提到了浙商集團,很多讀者都讓我多寫一點。其實沒啥可神秘的,浙商集團,就是浙商的集團。
  • 阿里之外,孰與巨頭共舞
    惟其如此,浙商才能成為世界級的商幫以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的併購大戲為例。58同城和趕集網,滴滴和快的,美團網和大眾點評網,優酷和土豆,一個個當年的「死對頭」喜結連理。最近攜程與去哪兒這對「歡喜冤家」也成為一家人,而旅遊界的這兩大「巨頭」化幹戈為玉帛,造就了佔據市場7成份額的「巨無霸」。
  • 臨仙境、遊西湖、知仙女、遇高僧
    不遠處,幾個老爺子下著棋……「將軍——」只聽「啪——」一聲,隨即王老爺子一樂,大笑「哦哈哈啊啊……」走西湖、賞美景,生活愜意、不枉此生。劉哥隨羅哥來到了西湖岸堤,湖水青翠映襯天色,仙境連綿,紅蓮不絕,數裡有餘,縱有十裡荷花之妙。不由得聽聞遊客暢談西湖名勝。賞魚群遊聚、風荷搖曳、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萬千盛況,不勝枚舉。
  • 最新一批浙商捐贈藏品入駐浙商博物館
    通訊員 王懌婷1月6日,浙商博物館二屆二次理事會在杭州舉行,會上同時舉行最新一批典型藏品捐贈入館儀式。「浙商也是一座文化寶庫,浙商博物館是打開這個寶庫的一扇大門。」浙商博物館理事會理事長周國富在會上表示,浙商博物館在展示浙商文化、總結浙商實踐、弘揚浙商精神、研究浙商發展規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今,浙商博物館也成為了一個「文化打卡處」,不少黨員活動、學生實踐也都會選擇來這裡,希望未來浙商博物館能在展示、交流、教育、研究等方面做出更多更新的貢獻。浙商博物館開館六年來,已經入館浙商文化相關的各類實物藏品近3000件,電子檔藏品萬餘件。
  • 四季青:山頭林立 阿里久攻不下 這是勇敢者的家園
    「有人的地方就有浙商,狼性文化是很重要的一塊,常熟服飾城裡可能本地人兩成都不到,浙商至少就佔了1/4不止」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四季青地區從事服飾批發的商人中40%來自浙江以外的省份,餘下基本為浙江本省的麗水、衢州、台州等地,浙商是絕對的主力。「有時候我自己也在檢討,我們江蘇人在生意場上是不是真的太溫和了?」
  • 荷香時節走西湖:滋生愛情的西湖,如詩、如畫、醉你一生的佳釀
    但無論怎樣,這夢縈魂繞的西子湖,都不能不看,雖然行程只短短的一個下午。景點太多看不完,那就到湖畔走走吧。早就聽人說,這杭州西湖是四時景宜呢!西湖的春天是明媚的,西湖的秋日是斑斕的,西湖的冬季則晶瑩剔透。那麼,西子湖畔的夏,又該有著怎樣的韻致呢?不用急,還在列車上,就聽那杭州本地的居民講,「曲院風荷」內,那「別樣紅」的菡萏,早早地,已是清香遠溢了。
  • 特稿丨改變浙商命運的40個商業地標
    回顧這40年,浙商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敏銳觸覺與商業智慧。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浙商創新創業奮鬥的40年。我們特別整理摘選了40個浙商商業地標,以此作為探索浙商發展史的一個又一個起跑點。6溫嶺中國第一「股」在這裡始發36年前,在溫嶺這個小縣城,有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為了我國股份合作制度的開路先鋒。
  • 浙商證券近7300萬購國開證券9家營業部:擴大區域覆蓋
    原標題:浙商證券近7300萬購國開證券9家營業部:擴大區域覆蓋   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浙商證券」,601878)已經通過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
  • 阿里與新浪微博那點事兒:談談感情談談錢-虎嗅網
    這一次輪到中國中天過半的社交網絡和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之間的合作了,結果會是什麼樣現在還不好說,不過經歷了半年左右的猜測塵埃落定的時候,是鬆了口氣?是揪住了心?是背後偷笑?個中心情,即便當事人自己也未可盡知,外人不過是看三國掉眼淚罷了。
  • 「風清揚」馬雲淡出江湖,回顧阿里帝國二十年傳奇史
    於是,這群沒背景,沒家底,非名校畢業的「屌絲」就開始了創業之旅,用馬雲後來的話就是:「都是沒有人要的。」1999年5月,一名西裝革履的男人出現在了湖畔花園,當他踏進馬雲的公寓,一股難聞的味道立刻衝進了他的鼻子,幾個人頂著黑眼圈茫然地看著他,這個人就是日後被稱為「阿里隱形英雄」的蔡崇信。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對美商品加徵關稅,西湖大學正式成立,阿里收購餓...
    西湖大學正式成立 施一公擬應聘首任校長據報導,西湖大學獲教育部批准設立。校董會成員已經進入實質性提名和遴選階段,在校長到任前,由西湖大學籌委會主任、籌辦工作組組長、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長施一公統籌負責大學日常管理事務。
  • 《聽·見西湖》講給你聽!
    ——《聽·見西湖》 👆點擊即可收聽《聽·見西湖》本期節目內容 從今天起,美麗西湖微信公眾號正式推出《聽·見西湖》音頻欄目,講述西湖的歷史文化,展望全域美麗的未來。各位聽眾朋友可以在微信後臺留言互動,參與我們的節目。今天我們要跟您講述的,就是關於「銅鑑湖」的故事。
  • 阿里的缺口-新聞頻道-和訊網
    在2004年前,網際網路實驗室電子商務網站CISI人氣榜上,還沒有淘寶網的位置。但從2004年2月開始,淘寶網以每月768%的速度上升,僅次於eBay易趣排行老二;在推出1年後,淘寶網排名已經超過eBay易趣,位居第一。  2006年中國網民破1億,就在這一年,淘寶網第一次在中國實現了一種可能——網際網路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應用工具存在,它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夜觀星象,知天下大事
    經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仰觀天象,便知自己危在旦夕;司馬懿夜觀星相,便知諸葛孔明氣數已盡」,司馬懿觀星後大喜,發覺諸葛亮本命星光芒暗淡,判斷諸葛亮有病,於是派軍去蜀軍軍營哨探,提前進行布署。這種觀天象測命運本領,著實令我們讚嘆和羨慕不已。
  • 雍容華貴集南北特色的瘦西湖
    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清代錢塘詩人汪沆的一首詩,概括了瘦西湖的風景特色。瘦西湖一條狹長的河流,蜿蜒曲折,湖面時寬時窄,景色不斷變換,引人入勝。也因為她比 杭州 西湖更具一份清瘦神韻,而由此得名。瘦西湖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所謂「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其名園勝跡,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煙花三月的瘦西湖靈動秀麗,實在是名不虛傳!
  • 1953年5000元買如今3000多萬拍賣西湖邊這房子怎麼了?
    五一假期,基金君膨脹了,和大家聊聊一幢杭州西湖邊上的別墅拍賣。最近,阿里拍賣掛出西湖邊一套別墅拍賣,起拍價3179萬元,折合單價7.6萬元/㎡。目前,距離該房產的開拍時間還有19天,已有1475人設置了開拍提醒,並有超2.4萬人次圍觀。
  • 蝦米音樂消失倒計時:被阿里「耽誤」,沒人為它「充值」
    這原本應該是一個資本加身、猶如神助的開掛故事,但事與願違,2018年11月17日,蝦米音樂官方發微博紀念十周年誕辰時,底下的評論只有寥寥數十條。2018年,行業洗牌。騰訊音樂在美股上市,從此TME一騎絕塵,蝦米只能出現在賣身和合併的傳聞裡。此次「蝦米音樂將關閉」的消息一出,曾經的阿里音樂集團CEO發微博稱,也就五年前還和QQ二分天下呢。
  • 阿里把中臺變薄,背後邏輯是什麼?
    馬化騰沒有想到,10年前的那場「賽馬」,最後跑出來的是一個叫張小龍的人和他所帶領的「微信」團隊,而他們此前,從來沒做過任何通訊工具。總之一句話,時代選擇了張小龍。在阿里,情況有所不同。當年,張勇大膽啟用「新人」蔣凡,這個年輕人把自己創辦的公司「友盟」賣給了阿里,實現了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