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改變浙商命運的40個商業地標

2020-11-29 浙江在線

2018-11-23 23:04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張名豪 姚恩育 詹雪龍 褚睿雅 徐俏俏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拂過中華大地,浙商就邁出了探索的步伐。在那個年代,無數具備商業細胞的不甘平凡者,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懈奮鬥。有人興,有人衰,而他們的奮鬥使一股新興的經濟力量為中國經濟打開了一條新路,走上了新的歷史階段,開始了一場最終席捲全國乃至世界的徵程。

如今,改革開放正式邁入第40個年頭。回顧這40年,浙商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敏銳觸覺與商業智慧。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浙商創新創業奮鬥的40年。我們特別整理摘選了40個浙商商業地標,以此作為探索浙商發展史的一個又一個起跑點。

1

柳市

低壓電器之都

1978年7月,柳市機具廠在后街開設了柳市鎮第一間低壓電器門市部。之後,柳市鎮上一些人紛紛仿效,1981年電器門市部猛增到300餘家。

1984年,中央明確提出「熱情支持,積極引導和管理」的發展鄉鎮企業總方針,柳市的低壓電器門市部發展到一千多家,生產和經銷人員達五萬餘人。之後,低壓電器成為柳市的支柱產業,其產量、市場佔有率、出口創匯均居全國第一,成為了「中國低壓電器之都」。

在股份合作制蓬勃發展的同時,柳市的一些企業開始進行企業與企業的聯合。1994年初,正泰集團以資產為紐帶,以產品為龍頭,銷售為橋梁,組合、兼併了一批企業,組建了柳市第一家企業集團。爾後,德力西、天正、新華、長城、東協等一批企業集團相繼組建。

2

寧波舟山港

東方大港的蛻變

曾作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寧波港,在近代漸漸失去了昔日的輝煌。改革開放之前,寧波港年貨物吞吐量始終未超過200萬噸。

1979年6月1日,寧波港正式對外開放。從那刻起,寧波港重新向世界敞開胸懷,寧波對外開放由此啟航。

為落實「加快寧波舟山港一體化進程」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全省海港一體化、協同化發展。2015年9月29日,由寧波港集團有限公司與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整合組建的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是國內第一家集約化運營管理全省港口資產的省屬國有特大型港口企業。2017年12月27日,寧波舟山港成為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超「10億噸」大港,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

3

橫店

「造夢之城」

橫店原是浙江中部一個資源匱乏、交通不便的江邊小鎮,憑著敢想敢拼的精神,自改革開放以來,迎來了跨越式發展,如今已成為享譽全球的影視名城。

早在1975年,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就創辦了橫店絲廠;1980年徐文榮創辦橫店磁性器材廠,此後,橫店也獲得了「中國磁都」的美譽。1990年10月,浙江省工商局核准成立全省首家鄉鎮企業集團公司——浙江橫店企業集團公司。1993年3月1日,國務院經貿辦下文批准成立東陽市橫店集團。該集團成為全國首家由國務院經貿辦批准成立的鄉鎮企業集團。1996年,橫店集團以幫助導演謝晉建造《鴉片戰爭》的拍攝場景為契機,拉開了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巨幕。

4

溫州

第一位個體戶

是歷史的一次偶然,將章華妹這個普通的女人推到了一個新高度。

1980年12月,溫州氣候與往常歲月一樣,已醞釀著冷暖交替的暗潮,卻遠比不上溫州人心中冷暖感知的變化來得那麼強烈。當地已經明顯地感受到來自北京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那一股超強「暖流」即將席捲華夏大地。12月11日,19歲的浙江溫州姑娘章華妹從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到了一份特殊的營業執照。讓她想不到的是:這張用毛筆填寫的並附有相片的營業執照——工商證字第10101號,竟然成了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她本人則成為中國第一位個體工商戶。

這一年,溫州正式發放了18 44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這1844位領證者成了中國的第一代個體工商戶。此後,個體商戶數量在溫州乃至全國出現井噴式增長。到今天,溫州已經有24萬多位個體工商戶,成為一座「全民創業」之城。

5

義烏稠城

「一號通告」改變整個義烏

改革開放前,義烏還是浙江中部一個貧困的農業小縣,人多地少,資源貧乏。這裡的人自古就有經商的習慣,「雞毛換糖」是義烏貨郎們傳統的謀生手段。

1980年,有5個子女的義烏婦女馮愛倩開始了艱辛的從商之路,在縣城偷偷摸摸地擺起地攤。1982年5月的一天,貨物屢次被沒收的馮愛倩鼓足勇氣站在了義烏縣委門前,來跟新來的縣委書記謝高華討說法。縣委書記謝高華與普通農婦馮愛倩的爭論進行了一個下午。最後,謝高華告訴馮愛倩:你回去擺攤吧,我告訴有關部門不查你們。

1982年8月,義烏縣稠城鎮整頓市場領導小組下發「一號通告」,宣布從當年9月起正式開放小商品市場。這是全國第一份明確認同農民商販和專業市場合法化的政府文件。

此後的30多年間,義烏小商品市場數次易址、擴建,逐步轉變提升為現代化、國際化的商貿城,發展成全國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國際性小商品採購基地。

6

溫嶺

中國第一「股」在這裡始發

36年前,在溫嶺這個小縣城,有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為了我國股份合作制度的開路先鋒。

1982年12月,溫嶺縣社隊企業局同意牧嶼鎮王華森等人聯合創辦溫嶺縣牧南工藝品廠,為台州地區最早登記的股份合作企業。這也是全國首家由工商部門核發營業執照的股份合作企業。

首家社員聯營企業的誕生,在當地引起了巨大反響。至1983年底,溫嶺縣先後批了200多家聯戶經營集體企業。1984年,全縣形成高潮,共批了千餘家這樣的企業。從1984年開始,溫嶺縣將這樣的企業稱之為股份合作制企業。

此舉率先打破了體制禁區,確認企業的性質為股份合作制,這是我國農村經濟體制上的重大突破。

7

溫州橋頭

用一粒鈕扣締造市場傳奇

當一粒小鈕扣遇上改革開放的大背景,當山區農民紛紛放下鋤頭,擺起攤,「橋頭生意郎,挑擔走四方」的傳奇故事就此上演。浙江省永嘉縣橋頭鎮,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閉塞。然而,這個三面環山的文化荒蕪邊地,卻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孕育了中國第一家商品專業市場——橋頭鈕扣市場,並日益成長為揚名海內外的「中國鈕扣之都」。

1983年2月,王碎奶等第一批在橋上擺攤的42戶人家,首次領到了由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1個月後,當地政府在原橋頭鎮小學搭建了一個簡易棚,鈕扣市場正式開業。「東方第一大鈕扣市場」,就這樣誕生在浙南的山坳裡。

至當年年底,溫州形成了著名的10大商品產銷基地和專業市場。此後,商品專業市場在浙江、廣東等地得到快速發展。

8

蕭山寧圍鎮

浙江製造從田野走向世界

1982年的一天,蕭山召開會議,傳達中央關於在農村實行農業承包責任制的政策精神,魯冠球就坐在臺下。「聽到縣委書記說鄉鎮企業也可以實行承包責任制,我立刻站起來,大聲說,我要承包!」

1983年12月,魯冠球以自家地裡的龍柏苗木折價2萬元作抵押,主動提出並與鄉政府籤訂廠長個人風險承包合同,萬向成為國內率先實行個人風險承包責任制的鄉鎮企業。

30多年來,萬向不僅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而且穩步進入金融、農業等領域。1994年1月,萬向錢潮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鄉鎮企業第一股。2001年,萬向收購了納斯達克上市公司UAL,開創中國鄉鎮企業收購海外上市公司先河。

9

海鹽

打破大鍋飯鐵飯碗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滾滾洪流中,步鑫生和「步鑫生現象」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步鑫生在出任浙江省海鹽縣襯衫總廠廠長後,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大鍋飯」。多做的不多拿一分,少做的不少拿一分;幹好幹壞都一樣。1984年,步鑫生進行了勞動用工、工資(獎金)分配、質量管理機制等一系列改革,打破了分配上的「大鍋飯」和用工制度上的「鐵飯碗」。

步鑫生的創新改革之舉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1983年,浙江日報以《企業家的歌》為題,用整版篇幅介紹了步鑫生大膽創新、堅持改革的事跡。同年11月16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了通訊《一個有獨創精神的廠長——步鑫生》。步鑫生火了,海鹽襯衫總廠火了。1984年,短短兩個月,來廠裡參觀的人數就有兩萬多人。浙江省委辦公會議聽取省委聯合調查組關於海鹽襯衫總廠步鑫生情況的調查匯報後,肯定和總結海鹽襯衫總廠改革的經驗,在全省發起了一場怎樣對待改革和改革者的討論。

10

溫州鹿城

民間金融改革的第一步

1986年8月,全國金融體制改革試點城市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決定把溫州列為金融體制改革12個試點城市之一。這個消息讓自辦企業的楊嘉興興奮不已,他覺得向金融業進軍的時機到了。

當年10月15日,楊嘉興領到了溫州市鹿城區工商局頒發的臨時工商營業執照。11月1日,中國首家民間股份制金融企業——溫州市鹿城城市信用社開業。

楊嘉興創辦股份制城市信用社為溫州試驗區的金融改革邁出了勇敢的第一步。當年12月31日,開業兩個月後,楊嘉興拿到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隨後經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分行批准,鹿城城市信用社公開向社會增資擴股,發行了總額50萬元的信用社股票,委託上海印鈔廠印製的股票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行最早、最規範的股票。

11

武林廣場

「四把火」開啟浙江品質

1987年8月8日,5000多雙溫州劣質鞋在杭州武林廣場被焚燒。對溫州而言,這是「恥辱之火」,它燒掉的不只是溫州鞋,更是溫州品牌信譽。

遠在湖北的王振滔也沒能在這場風暴中倖免,價值20多萬元的真皮皮鞋被沒收。

1999年12月15日,王振滔(奧康集團創始人)帶著「中國真皮鞋王」光環回到武林廣場,點燃了「雪恥之火」,不僅令溫州鞋再造信譽、涅槃重生,也喚醒更多企業的良知之心。

2007年8月8日,南存輝(正泰集團創始人)、王振滔分別宣讀誠信宣言書和品牌倡議書,與省市領導一同點燃「誠信之火」。2016年,奧康在貴州點燃「良知之火」,意在把中國傳統文化變成一種內生的源泉動力,更好地為員工服務、為客戶服務。

12

蘭溪

「鳳凰」騰飛開啟國企改革創新路

浙江省鳳凰化工有限公司前身是1914年開辦的祥和皂廠,是中國最早的洗滌用品生產企業,1956年祥和、八達等8家私營肥皂廠組成公私合營「蘭溪化工廠」,擁有的「鳳凰」品牌,是中國洗滌行業最早的品牌之一。

1988年8月7日,蘭溪化工總廠在全省率先試行國營大中型企業股份制試點;同年10月,蘭溪化工總廠正式轉制為股份制企業——浙江鳳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是浙江省第一家實行股份制的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業,尹相泉擔任公司董事長。

作為浙江省首家國營大中型股份制企業,其股份制改革經驗對於推進浙江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產生了積極影響。在這一示範效應的推動下,雙牛、康恩貝、大通、一新等一批規範化股份公司紛紛發行股票,由此打響了國企改革攻堅戰。

13

杭州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浙江首個國家級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位於杭州市東部,錢塘江下遊北岸,距杭州市中心19. 5千米。開發區所在地名為下沙,系喬司農場和餘杭人民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兩次錢塘江灘涂大圍墾而形成的圍墾區。

開發區成立於1990年,1993年4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唯一集工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大學城、沿江居住生態區於一體的國家級開發區,位於杭州東部、錢塘江下遊,行政管轄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48萬,其所在的杭州東部地區是杭州城市副中心下沙新城。

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杭州市委、市政府根據國務院批准的杭州市定位為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的總體規劃,提出在市區之外開發新的工業區的設想。1990年,杭州市政府批准下沙工業區總體規劃,下沙進入實質性的開發運作期。

2017年,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2億元,財政總收入134.4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433.7億元。投資環境綜合評價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十強,多年位列浙江省開發區第一位。

從開發區區志上看,下沙「建區」的核心是引進先進位造業並做大做強,下沙「造城」的實質是中國城市化開發區模式的嘗試與實踐,其特徵是產業經濟的集聚化發展、城市化與工業化的協調推進、多元文化的和諧融合和一個「移民特區」向和諧新城的品質跨越。

14

海寧

皮革時尚之都

海寧皮革產業古已有之,但現代皮革工業起源於1926年,建立了全國最早的三個現代意義的製革廠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公私合營等一系列改制和合併,形成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技術實力最雄厚的製革企業——海寧製革廠,培養了一大批皮革行業技術人才,被譽為中國皮革行業的黃埔軍校。

1994年,是海寧皮革業發展歷程上值得紀念的時間。海寧興建了國內第一家大規模配置皮革產業資源的專業市場——海寧中國皮革城。經過20多年的發展,皮革城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性跨越,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皮革專業市場、亞太皮革時尚的引領者和亞太皮革質量工藝的領軍者。

15

臨海

民企「汽車夢」最開始的地方

1998年8月8日,第一輛吉利汽車正式在臨海下線,命名為「吉利豪情」,李書福和吉利的「汽車夢」從此起航。然而由於當時吉利汽車尚未列入國家規定的生產目錄,吉利只能在嚴格限定的區域內銷售。

轉折點出現在2 0 0 1年,這一年,JL6360、HQ6360、MR6370、R7130四款車登上國家經貿委發布的中國汽車生產企業產品公告,使吉利集團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也成為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開始。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和福特汽車公司籤署股權收購協議,收購沃爾沃轎車公司100%的股權,併購於2010年8月2日完成。

吉利現資產總值超過2000億元,連續七年進入世界500強。旗下擁有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領克汽車、Polestar、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等汽車品牌,規劃到2020年實現年產銷300萬輛,進入世界汽車企業前十強。

16

湖畔花園

阿里巴巴誕生之地

1997年,馬雲買下位於杭州城西的一套房子作為自己的新家。而這套房子也是後來見證與誕生阿里巴巴的發源地,可謂是意義非凡,它就是湖畔花園小區。

1999年3月10日,馬雲等「18羅漢」在他這套房子裡創辦了阿里巴巴。2003年5月,淘寶網上線,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同年10月,淘寶網推出支付寶服務,建立第三方支付平臺,傳統支付模式發生改變。而淘寶和支付寶的成功,使湖畔花園告別了象徵意義,而擁有了一種特殊的魔力。阿里巴巴內部開始相信,湖畔花園是「風水寶地」,能夠去湖畔花園關一下馬雲的「小黑屋」,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好運。

之後,湖畔花園還陸續「孵化」出了阿里媽媽、天貓商城、菜鳥網絡、釘釘等。進駐湖畔花園的項目,一是阿里巴巴集團會進行資源傾斜,全力扶持;另一方面,也代表阿里未來的項目。並不是所有在湖畔花園鍍過金的項目都會成功,只有那些能夠在馬雲的「小黑屋」中保持初心、找到光亮的人,才會找到未來。

17

楊汛橋

中國上市第一鎮

早在1993年,楊汛橋著手對鄉鎮企業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造。1998年,楊汛橋鎮的鄉鎮企業開始實行徹底的股份制改造。為了鼓勵民企上市,到2001年,楊訊橋鎮政府決定把鎮集體的股份從企業中全盤撤出。經過徹底的股份制改造後,楊汛橋企業開始變身為民營控股的企業,大踏步向資本市場進軍。

2001年,泥瓦工出身的馮光成在港交所敲響了開市之鑼,讓浙江玻璃一舉成為境內首家H股民營企業。繼浙江玻璃後,永隆實業、寶業集團、展望股份、長江精工、輕紡城、精工科技等六家楊汛橋企業先後通過主體上市(IPO)和收購兼併在海內外證券市場上市,造就了有名的「楊汛橋板塊」。

2004年,楊汛橋以一個鎮坐擁7家上市公司,被戴上了「中國上市第一鎮」的閃亮光環。

18

新昌

中小板「第一股」

1988年11月,浙江省新昌縣大市聚職業中學與城關中學一起出資的新昌縣有機化工廠成立,這是個校辦廠。1991年6月,新昌縣有機化工廠更名為新昌縣合成化工廠;9月,首次徵用了32.8畝土地,建成自己第一個正規生產車間。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創始人胡柏藩及團隊通過不斷創新、開發高附加值產品,讓新和成從作坊式的校辦廠跨入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行列,甚至掌控了全球維生素市場命門的絕技。

1998年,資本市場醞釀推出創業板,新和成走上了上市之路。1999年5月12日,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但創業板遲遲未能推出,新和成隨即轉向主板中小企業板塊上市。但由於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未滿3年,到2002年10月才向中國證監會申報發行材料。令人意外的是,2004年6月,在中小板正式推出的時候,新和成成為中小企業板發行的第一股,股票代碼002001。

19

杭州灣跨海大橋

首個民資佔一半以上的PPP項目

2008年5月1日,杭州灣跨海大橋正式通車運營。36公裡長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曾保持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世界紀錄,是世界第三長的跨海大橋,並創造了多個第一:為確保大橋壽命,在國內第一次提出了設計使用壽命大於等於100年的耐久性要求;架設運輸重量從900噸提高到1430噸,刷新了世界上同類技術、同類地形地貌橋梁建設「梁上運架設」的新紀錄;在灘涂區的鑽孔灌注樁施工中,開創性地採用有控制放氣的安全施工工藝,其施工工藝為世界同類似地理條件之首等。

杭州灣跨海大橋在建設總投資額的118億元中,民間資本佔到了50.25%,由17家民營企業組建的五家投資公司投入,杭州宋城集團是最大的民營投資方。此外,寧波雅戈爾集團、寧波交通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等也在大橋的投資中佔到了相當比例的股份。

20

海創園

海歸創業根據地

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是全國4個未來科技城之一,於2010年7月掛牌,是第三批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是浙江省「十二五」期間重點打造的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的創新極核。

海創園努力打造自身特色:一是以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為優先目標,尤其重視「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的高端人才及創業團隊的引進,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二是以浙江經濟特色為核心支撐,支持研發項目與民企、民資合作,引導民間資本成為產業資本,形成「人才+資本」的創業特色;三是以全新的引才用才機制為重要保障,通過創新政策和體制機制,引導中央企業、大型民企搭建平臺,發揮引才用才主體作用,構建人才吸收和開發利用體系。

21

桐廬

中國民營快遞之鄉

1993年,桐廬縣鐘山鄉夏塘村村民聶騰飛和詹際盛在偶然的一次機會,摸到了一扇改變命運的門。於是,雙雙從工廠辭職,創辦了一家私人快遞——盛彤公司,之後改名為申通。1994年,申通分裂,詹際盛離開申通,創立了天天快遞。

在此後的十多年裡,桐廬籍企業家創辦的快遞企業迅猛發展,成為中國快遞領域的一支生力軍。1999年誕生了韻達,2000年有了圓通,2002年有了中通,2003年先後有了匯通和希伊艾斯。據桐廬縣商務局統計,在「三通一達」的帶動下,全國由桐廬籍民營企業家創辦和管理的快遞企業達2500餘家。

2010年10月,桐廬縣被中國快遞協會授予「中國民營快遞之鄉」稱號。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桐廬快遞幫建立的「三通一達」已佔據中國快遞的大半壁江山,成為中國快遞第一集團軍的主力,聶騰飛、陳德軍、賴梅松、喻渭蛟等桐廬縣的農民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蹟。

22

店口

浙江資本市場第一鎮

改革開放以來,店口湧現出了海亮、盾安、萬安、露笑以及眾多的五金企業。2011年9月20日,露笑科技成功登陸深圳中小板,並正式掛牌交易,店口鎮也因為實際擁有6家上市公司而戴上了「浙江資本市場第一鎮」的桂冠。

店口企業的上市之路始於2004年。這一年的7月5日,盾安環境成為深圳中小板的一員,並藉助資本市場實現快速發展。隨後,店口企業的上市速度開始加快。2008年1月16日,海亮股份登陸中小板;2011年6月10日,萬安科技在深圳主板成功上市;三個月之後,露笑科技也躋身中小板。

此外,海亮集團和盾安集團通過資本運作還分別控股了*ST金頂和江南化工。至此,店口企業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已有6家。不論上市公司數量還是經濟總量,店口都成功趕超楊汛橋,成為毫無爭議的「浙江資本市場第一鎮」。

23

夢想小鎮

特色小鎮發展模式樣本

夢想小鎮於2014年9月正式啟動建設。以章太炎故居、「四無糧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在出世與入世之間自由徜徉」的自然生態系統為載體,以科技城開放、包容、創新、服務的政務生態系統為支撐,以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和金融資源集聚發展的產業生態系統為驅動,通過建設「眾創空間」、O2O服務體系,「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鏈條,打造更富激情的創業生態系統。

夢想小鎮涵蓋了網際網路創業小鎮和天使小鎮兩大內容。其中,網際網路創業小鎮重點鼓勵和支持「泛大學生」群體創辦電子商務、軟體設計、信息服務、集成電路、大數據、雲計算、網絡安全等網際網路相關領域產品研發、生產、經營和技術(工程)服務的企業;天使小鎮重點培育和發展科技金融、網際網路金融,集聚天使投資基金、股權投資機構、財富管理機構,著力構建覆蓋企業發展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各個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服務體系。

24

烏鎮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舉辦。這是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網際網路大會,也是世界網際網路領域的高峰會議。也正是從這一年的11月19日開始,烏鎮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是由中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世界性網際網路年度盛會。自2014年至今,大會已連續在烏鎮成功舉辦五屆,每場均有1500餘名來自政府、國際組織、企業、研究機構及民間社群等領域的重要嘉賓出席。

25

雲棲小鎮

改變世界的「雲」

2011年10月,浙江省首個雲計算產業園——杭州雲計算產業園在轉塘科技經濟園區掛牌,並決定把「雲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的主打方向。2013年雲棲小鎮與阿里雲達成戰略合作,建設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產業的特色小鎮。

與阿里雲合作後,雲棲小鎮打造了全球雲計算行業高端會展品牌——雲棲大會。雲棲大會前身是阿里雲開發者大會,始辦於2009年,最初的規模是400餘人,2015年正式更名為雲棲大會並永久落戶雲棲小鎮。經過多年發展,雲棲大會已成為全球雲計算領域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開發者盛會。

2018年9月19日至22日,主題為「驅動數字中國」的2018杭州·雲棲大會召開,上千位學者、行業專家及來自64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公司執行長和首席技術官齊聚小鎮分享數字科技創新成果。

雲棲小鎮專注於吸引大企業開放核心能力,搭建服務平臺,為廣大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創新創業服務。2017年,小鎮財政總收入超過7億元,同比增長86.5%。截至目前,小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1億元,註冊企業達822家(其中涉雲企業526家)。

26

杭州國際博覽中心

開啟錢塘江時代

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位於杭州市蕭山區錢江世紀城。根據《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錢江世紀城將與錢江新城共同構成杭州城市新中心和杭州中央商務區,是杭州由「西湖時代」逐步邁向「錢塘江時代」的重大舉措。

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G20杭州峰會是中國近年來主辦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峰會,它向世界傳遞了中國聲音,展示了中國形象,匯聚了中國力量。在G20杭州峰會之前,B20峰會首先召開,全球工商界巨頭雲集杭州。B20為國際工商界領袖和G20成員領導人提供了一個直接交流和對話的平臺,參會的中國企業眾多,中國500強企業中有100多家到會。

27

舟山

開啟「國際油港」夢想

2017年4月1日,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是中國政府在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設立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它是中國唯一一個由陸域和海洋錨地組成的自由貿易園區,也是中國立足環太平洋經濟圈的前沿地區,與「一帶一路」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下的沿線國家建立合作的重要窗口。

浙江自貿試驗區將重點開展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中轉、加工貿易、保稅燃料油供應、裝備製造、航空製造、國際海事服務、國際貿易和保稅加工等業務。目標是經過三年左右有特色的改革探索,基本實現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集聚、法治環境規範、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作用突出,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顯著提升,對接國際標準初步建成自由貿易港區先行區。

28

之江實驗室

民企參與投資的新興科研機構

之江實驗室於2017年9月6日上午正式揭牌成立。浙江省政府發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成立之江實驗室的通知》稱,之江實驗室是開放協同、混合所有制的新型科研機構,按「一體、雙核、多點」的架構組建,即建立以省政府、浙江大學、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之江實驗室為一體,以浙江大學、阿里巴巴集團為雙核,以國內外高校院所、央企民企優質創新資源為多點的組織架構。將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向,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礎學科群,整合一批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匯聚一批全球頂尖的研發團隊,取得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重大共性技術成果,支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積極爭創網絡信息國家實驗室。

目前,之江實驗室的組織架構、建章立制及三年發展規劃的編制已完成,首批5個重大攻關項目啟動,分別是先進人工智慧算法平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智能無障感知晶片與系統、多中心協同的生物醫學智能信息技術平臺、城市大腦科研與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平臺。

29

北京大紅門

「浙江村」的似水流年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經過改革開放洗禮的溫州人、浙江人,已經不再滿足在家門口做生意,他們依託省內基礎,紛紛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辦分市場、連鎖店和加工生產企業,創建了類似「溫州村」「漢正街」「義烏街」等集加工生產、批發經營及居住為一體的集聚區。

改革開放初期,包括樂清、永嘉在內的溫州以及台州等地人來到北京淘金,他們來到房租便宜的豐臺,帶著從事服裝裁剪的傳統,開始了「前店後廠」的服裝生意,逐漸在大紅門形成了主要從事服裝產業、人數達10餘萬的「浙江村」,幼兒園、菜市場、診所、理髮店、修理鋪等相繼出現。

買衣服就到「浙江村」——這是當時北京市民的一個普遍選擇,大紅門更變成了中國北方最大的服裝批發中心。1995年4月,北京開始整頓外來流動人口,「浙江村」也成為了被整頓的對象,浙江地方政府為維護浙江人基本權益也積極進行幫助與協調。

伴隨管理思路的轉變,大紅門從服裝集散地向商貿區轉變。1996年5月,大紅門服裝商貿城破土動工。其後,天海、新世紀、京溫等20個大型服裝批發市場陸續建立起來。曾經的「浙江村」,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

30

上海

浙江企業總部遷移潮

越來越多的外企選擇將區域總部甚至公司總部落戶浙江,一些在外打拼的浙江企業家也選擇了回鄉發展。不過,也有一些浙企選擇了總部外遷。

在跨區域遷移的浙江企業中,有不少都選擇了將上海作為落腳地。1998年,杉杉集團總部遷至上海,這是浙江最早也是影響最大的一次公司總部外遷行為。此後,部分浙江知名企業總部相繼遷移至上海。

1999年,阿里巴巴將總部從杭州遷往上海,不久後回遷杭州。2015年4月22日,支付寶中國總部由杭州搬至上海。2000年,均瑤集團總部由溫州遷入上海浦東均瑤國際廣場。2003年,美特斯邦威總部從溫州搬遷至上海。2009年,飛科電器將公司管理總部從溫州遷到上海。

此外,「三通一達」即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速遞、韻達快遞都發源於浙江桐廬,四家公司目前總部均位於上海,而1994年在杭州成立的天天快遞,1999年也將總部遷至上海。

「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浙商」已成為一句廣為人知的「商諺」。除了總部遷移,也有很多浙商從創業初始就紮根上海,上海浙商亦是在外浙商中的一支勁旅。目前,在滬浙商人數高達60萬,是全球800萬浙商版圖中的重要力量。

31

新疆

20多萬浙商西進

新疆位於亞歐大陸腹地,對於浙江而言是個特殊的地方。1996年《中共中央關於新疆穩定工作的會議紀要》出臺後,1997年2月,全國首批200多名援疆幹部陸續抵達新疆,大規模的對口援疆工作開始了,其中就有來自浙江的身影。此後,浙江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先後對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等地。21年來,浙江作為全國援疆的中堅力量,有力地促進了受援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新疆是著名的資源大省,而浙江則是資源小省、製造大省。援疆21年來,新疆與浙江已形成了良好的資源互補效應,整合優勢明顯。在這其中,浙商已成為援疆的重要力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分布在新疆各地的浙商有20多萬人,浙商近年累計在疆投資1000多億元,解決就業50多萬人,年納稅額超過30億元。浙能、雅戈爾、華孚等知名浙企紛紛布局新疆。不少浙商很早就進疆開發,投資礦產、太陽能發電、果業和其他種植業等,新疆早已成為他們的創業新家園。

32

廣州

浙江自營出口新紀元

1981年4月,浙江交易團首次組織12家單位參加第49屆廣交會。在此之前,始於1957年的廣交會已經有了「中國第一展」的雛形。最高峰時,廣交會年出口成交額佔全國年出口總額的54.41%,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出口主渠道。而浙江自改革開放以來,漸漸成長為外貿大省,廣交會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窗口。1980年前,浙江未組團參加過廣交會,從1981年開始,浙江與浙江企業的身影才出現在廣交會上。

1980年前後,浙江經濟在全國的地位相對靠後。當時浙江不是口岸省,所謂的外貿就是為廣州、大連、上海、青島、天津等口岸城市按照國家計劃統一調配組織貨源,這種模式制約了非口岸省市外貿的發展,也影響了改革開放的進程。在這一背景下,1980年浙江開始自營出口,1981年全面開始自營進口業務,眾多省級專業進出口公司獲批,浙江交易團也首次組織12家單位參加第49屆廣交會,當屆出口成交7619萬美元,浙江外貿從此進入新紀元。

2017年第121屆廣交會上,浙江省共有5316家企業參展,展位11626個,分別佔廣交會全部出口參展企業數和展位數的22.1%和19.63%。會上,浙江省累計出口成交36.48億美元,同比增長7.7%。

33

中國香港

探索的熱土:從寧波幫到浙商

在香港經濟發展歷史上,有不少響噹噹的浙商名字:包玉剛、董浩雲、王寬誠、安子介、邵逸夫,另外還有娛樂業巨子丘德根、棉紗大王陳廷驊等人。以「寧波幫」為代表的浙商一度享有「創造香港繁榮的一支勁旅」的美名。

改革開放之後,香港再一次成為浙商探索的熱土。如今,香港是浙江第一大外資來源地、第一大對外投資地、第一大服務貿易夥伴以及企業境外上市和發債、境外參展的首選地之一。

據香港浙商協會和香港官方的統計,截至2017年底,香港企業在浙江省的投資項目超過2.45萬個,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000億美元。在港的浙江籍人士已超過30萬人,浙江在香港投資設立的企業超過1700家,其中有50餘家企業已在港上市。

34

合肥

「溫州市場」走出第一站

1987年10月15日,以個體專業戶為主的溫州小商品市場在合肥開業,這是溫州民間在外地有組織創辦經營的第一個商品市場。此後,溫商把商品專業市場辦到了全國各地,包括北京、上海等各個大城市。就這點而言,合肥是溫商從溫州邁向全國的重要一步。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溫州人就早早地涉足商品市場這個貿易流通行業。而作為背景的,是溫州製造業的興起。在溫州早期發展的市場中,如橋頭鈕扣市場等曾一度成為中國農村專業市場最成功的典範後,溫州也由此形成五金電器、塑編、鬆緊帶等十大商品產銷基地,並就此拉開中國市場化改革的帷幕。借著製造業的興起與專業市場模式的成功,溫州人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上世紀90年代,溫州進入了製造業飛速發展的「黃金年代」。可以說,溫州小商品市場紅遍全國的背後,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和必然性。

不過,在2008年世界金融風暴之後,溫州製造業普遍進入不景氣的階段。另外,隨著國內商貿流通行業模式不斷更新變換,小商品市場的發展也迎來了衝擊與挑戰。

35

倫敦

浙江英國上市第一股

2000年5月5日,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倫敦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浙江省第一家在該交易所實現股票上市的企業。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倫敦交易所,是歐洲乃至世界歷史最悠久的資本市場之一,也是世界三大交易所之一,更是歐洲金融市場的重要渠道。另外,不少已在香港上市的企業也會選擇倫敦實現兩地上市。概因中國香港和英國的上市制度具有沿襲性,程序和模式基本類似,浙江滬杭甬正是走的這樣一條道路。

對於浙商而言,倫敦不止一個交易所而已。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倫敦本身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是吸引浙商關注的重要原因。在金融業、服務業、製造業、生物製藥、創意等領域,倫敦也是各細分產業舉足輕重的城市。另外,倫敦優秀的高科技及人才資源之豐富,也使得這個城市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的一大孵化高地。到倫敦找項目、投資的浙商為數不少。

除此之外,倫敦亦是浙商在海外資本市場上的重要抓手及跳板。近幾年來浙商在海外併購上頻頻發力,取道倫敦輻射英國乃至歐洲也頗為常見。

36

瑞典

吉利「迎娶」沃爾沃

瑞典對於浙商著名企業吉利而言是個重要的地方。正是在這裡,吉利得以併購世界知名車企沃爾沃,開啟了浙商海外併購新篇章。

吉利掌門人李書福對於沃爾沃的「心動」起源已久。2007年,國際知名的金融家族羅斯柴爾德團隊初次接觸李書福,向其推薦了諸如沃爾沃、薩博等多個可供關注的收購項目。李書福的回答令團隊深感震撼,「我只要沃爾沃,不要其他。」

而「命運」的安排,令這個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汽車行業中的「公主」來到了李書福觸手可及的領域。2008年時,沃爾沃原屬的福特公司因企業自身長遠的戰略,欲賣掉沃爾沃。

這場當年看來地位懸殊的「聯姻」,最終因吉利的誠意與精心準備而成功。2010年8月,李書福以18億美元的價格,獲得了沃爾沃轎車公司100%的股權以及相關資產。

37

杜拜

傳播中國經貿文化的重要窗口

2005年,阿聯溫州商會副會長王偉勝通過朋友了解到阿聯阿爾迪爾衛視收視率很不理想,有出售意圖,這時生意越做越大的他考慮了收購電視臺的可能性。在聘請專家對市場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調查,並寫出百萬字的策劃書,對節目編排、市場運營等作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議之後,王偉勝任董事長的華星集團獲得政府許可與阿爾迪爾衛視籤訂了收購協議。

2006年8月1日,阿爾迪爾衛視更名為阿拉伯阿里巴巴商務衛視後正式開播,總部位於中東經濟中心杜拜,這是由海外華人首次在海外獨立收購私營商務電視媒體。之後臺名又改為阿拉伯亞洲商務衛視。王偉勝的這次收購,對中國經貿、文化傳播作出了很大貢獻,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38

紐約

浙企美國淘金

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碼「BA BA」,價格每股68美元。IPO融資額250.3億美元,刷新全球IPO融資規模。雖然近期阿里巴巴的總市值跌破4000億美元,但仍位居全球前十大公司之列。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2月11日,浙商在美國上市的企業有阿里巴巴、九州藥房、彬彬文具、唯品會、網易科技、百世物流、海亮教育、正康國際、中通快遞、康迪科技、富嶺環球、富來森、晶科能源、瑞立集團、第五季國際、昱輝陽光等16家。

事實上,浙企「集體出海美國」的行動早已經上升到了政府層面。2010年10月底的「浙江—美國中小企業合作周暨項目對接會」期間,浙江省與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在紐約籤訂合作備忘錄,計劃「每年推動10家左右成長性好的浙江中小企業到納斯達克上市」。

39

巴西聖保羅

第一個境外中華商城

1998年7月,由首批32家溫州民營企業為主的巴西中華商城在聖保羅市開業。這是中國在海外開辦的第一個專業商品市場。

目前中國在巴西的浙商共有四五萬人,僅次於中國臺灣和廣東。其中聖保羅就有三四萬人。浙商中又以青田人和溫州人居多。

中國與巴西的故事很早就開始了篇章。1810年前後,第一批500多名中國茶農抵達裡約熱內盧。今天,毗鄰裡約麵包山的中國茶園依舊在,漫山遍野的茶樹記載著一段沉寂於歷史的往事。

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的經濟騰飛也為巴西的華僑經濟發展插上了翅膀,歷經短短的十多年,來自中國的小商品佔有巴西市場上80%至90%的份額,浙商亦在此起到了重要作用。早年,浙商多在巴西從事輕工業製品生意。如今,汽車配件、輕工機械等行業中到處可見浙商的身影。2017年巴西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748.1億美元,中國是巴西第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40

泰中羅勇工業園

浙企在東南亞的立足點

在中泰經濟合作交流中,泰中羅勇工業園是一面繞不過的旗幟。截至2018年6月,泰中羅勇工業園已吸引了中國22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地區的105家企業入駐,其中中國500強企業有20多家;帶動中國企業累計在泰投資超29億美元,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超100億美元。

泰中羅勇工業園的誕生,源於浙江民營企業勇於走向國際的雄心壯志。早在2000年8月,華立集團面對新的經濟形勢和環境,定下了技術創新、資本經營、國際化三大戰略。而到泰國建立華立的海外工廠正是其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在建立工廠的過程中,華立集團萌生了建立工業園幫助中國企業更好走出國門的想法。隨後,華立攜手泰國名企AMATA集團,共同創辦了泰中羅勇工業園。目前,中策橡膠(泰國)、富通集團等浙商知名企業都已在泰中羅勇工業園開辦了工廠,為其在泰國乃至東南亞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542985480000

相關焦點

  • 馬雲背後:神秘的浙商集團
    前幾天寫馬雲的文章裡提到了浙商集團,很多讀者都讓我多寫一點。其實沒啥可神秘的,浙商集團,就是浙商的集團。
  • 紹興故事丨城市地標 記錄古城40年發展路
    魯慧川攝  2018年紹興全景解放南路塔山上 改革開放40年,紹興經歷了怎樣的巨變?在紹興市建設局城市建設檔案館原館長屠劍虹眼裡,與城市的變遷相伴的,是地標的更迭。地標承載的是世人對一座城市的深刻記憶。紹興是一個歷史文化內涵非常豐富的城市,許多積澱了太多文化的地標活在廣大紹興市民的心中。隨著紹興經濟的迅猛發展,許多新的地標又不斷地湧現出來。地標的不斷湧現,見證著紹興經濟的快速發展。
  • 最新一批浙商捐贈藏品入駐浙商博物館
    通訊員 王懌婷1月6日,浙商博物館二屆二次理事會在杭州舉行,會上同時舉行最新一批典型藏品捐贈入館儀式。「浙商也是一座文化寶庫,浙商博物館是打開這個寶庫的一扇大門。」浙商博物館理事會理事長周國富在會上表示,浙商博物館在展示浙商文化、總結浙商實踐、弘揚浙商精神、研究浙商發展規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今,浙商博物館也成為了一個「文化打卡處」,不少黨員活動、學生實踐也都會選擇來這裡,希望未來浙商博物館能在展示、交流、教育、研究等方面做出更多更新的貢獻。浙商博物館開館六年來,已經入館浙商文化相關的各類實物藏品近3000件,電子檔藏品萬餘件。
  • 解構萬象密碼:未來武漢萬象城如何打造商業地標?
    定位為「引領之城」的3.0版萬象城,總建築面積19萬方,分為地上7層與地下4層,項目致力打造滿足消費者情感表達與自我實現的商業地標,將武漢未有之品牌、未有之體驗帶給消費者,引領武漢消費與社交生活回歸主城核心。02 美輪美奐 國際大師之作締造城市美學經典建築的藝術之美,在於讓想像照進現實;購物中心的建築藝術之美,更在於成就了一座城市的氣質。
  • 國際特稿專線11月27日發稿預告
    國際特稿專線今日待發重要稿件: 1、【特稿】韓國單日新增病例數連續兩天超500例 2、【特稿】戴森將斥數十億美元研究新技術 3、【微特稿】日本擬再查民眾新冠抗體情況 今日已發重要稿件:
  • 集信·肆坊盛大開業 打造松崗體驗式商業地標
    集信·肆坊由世界級馬丁獎獲得者香港設計師協會會長葉小卡傾力打造,動靜相宜,以餐飲為主,生活服務中心為輔,打造「雙子」極致體驗式商業地標。它地處松崗最成熟商圈,擁有不可複製的優越位置和完善的商業管理運營,人氣最集中,是松崗唯一特色、多功能體驗化的商業中心。開業慶典上,生龍活虎的舞獅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同時也為集信·肆坊送上了前程似錦、大展宏圖的美好祝福。
  • 殊不知百餘年前,這群浙商曾經睥睨天下
    浙商堪稱是近百年以來最值得重視的一個商幫,這不是恭維的話語,而是有著充分的歷史依據的。我們今天所說的浙商,其實就是數百年以來寧波商幫、龍遊商幫、南潯商幫的延續。一百多年的歷史底蘊,使得浙商能夠從晉商、徽商、粵商、閩商等商幫中脫穎而出,成就當今中國「第一商幫」的美名。興衰誰人定,勝敗豈無憑!
  • 南京超級地標,開局即王炸
    這是南部新城核心區第1個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也是南京主城近10年規模最大的綜合體。 ,真正意義上的雙地鐵上蓋,地鐵交通的便利性將帶來大量人流,未來將成為城市級的地標商業體量。 圖片:南京外國語學校本部示意圖 商業地標: 南部新城被規劃為
  • 浙商匯金聚泓兩年定開債A : 浙商匯金聚泓兩年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
    首個封閉期結束之後的次日起(包括該日)進入首個開放期,下一個封閉期為首個開放期結束之日次日起(包括該日)至2年後年度對應日的前一日(包括該日),以此類推。在封閉期內,本基金不接受基金份額的申購和贖回。開放期為本基金開放申購、贖回等業務的期間。本基金自每個封閉期結束之日的下一個工作日起進入開放期。
  • 資本、運營、科技等引領下一個商業地產十年 ——第九屆(2019)IF...
    在經歷了40年不間斷的城市化進程之後,如今城市的骨架也開始發生巨大變化,舊的城市邏輯開始消解,新的商圈不斷形成,而商業地產由此迎來了最五彩斑斕的時代,最具有活力的時代,這其中也挖掘出更值得期待的價值潛力。2019年8月27日,「第九屆(2019)IF·商業地產年會」在京舉辦,來自業界的專家以及企業代表圍繞著「價值聚能場」,分享了這段時間以來的思考與判斷。
  • 特稿:命運相連 患難與共——不平凡中見證中非兄弟情
    特稿:命運相連 患難與共——不平凡中見證中非兄弟情新華社記者史彧 李言 趙玉和2020年11月,青藏高原上,藏族孩子們迎風跳起鍋莊舞
  • 深圳又添近46座重磅級地標!寶安佔3座!
    、辦公、公寓於一體的濱海商業文化綜合體。.羅湖篇 「湖貝萬象城」 深圳的第三座萬象城 佔地40萬㎡多元綜合體,將結合深圳本土特色,升級和傳承湖貝既有印記,融合古建開放街區、垂直綠化及多元的商業形式於一體,將湖貝片區打造成為多元複合的「華潤湖貝中心」
  • 國際特稿專線11月22日發稿預告
    國際特稿專線今日待發重要稿件:1、【特稿】停屍房容量因新冠告急 美國一城市投入囚犯和士兵應對2、【特稿】在美被判終身監禁的以色列間諜終獲自由身3、【微特稿·時事與軍事】美藥管局批准緊急使用一種新冠「雞尾酒療法」4、【微特稿·時事與軍事】土耳其勘探船作業再延期今日已發重要稿件
  • 「不熟不做」的潮商 實幹低調的浙商 商界名人輩出 誰又更勝一籌
    如今的中國商幫中,主要以潮商、浙商最為耀眼,那麼這兩個商幫都有哪些名人呢?又為什麼能一直長久不衰呢?潮商目前主要的潮商主要集中在中國香港、廣東以及東南亞一帶。潮汕作為潮商的發源地,雖然面積不大,但是誕生的商界大佬卻是數不勝數。近代,由於戰亂影響,很多潮汕人都外出避難,其中前往中國香港的人數最多。其中,李嘉誠作為潮商的典型代表,是中國近代商界中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
  • 扶志又扶智 浙商銀行助力教育脫貧攻堅
    除了幫助留守兒童,浙商銀行一直以來將教育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點:大型公益行動「浙商銀行彩虹計劃」已連續舉辦十四年,累計募集社會各界捐款2470萬元,守護了2.35萬名山區學子成長;浙商銀行從立行之初就堅持「勤儉辦行,公益助學」的優良傳統,節約開業及慶典費用2118.5萬元捐資助學;從汶川地震後幫扶陝西省略陽縣接官亭鎮中心小學,到2019年全面升級為「一行一校」行動計劃,目前結對18
  • 特稿: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 特稿: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新華社記者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600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35萬,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反覆、資源告急……2020年漸至尾聲,而新冠陰霾依然籠罩全球。
  • 區縣特稿丨「智慧寧鄉」APP:「政務+新聞+服務」點亮智慧生活
    目前,「智慧寧鄉」APP 「我要辦」網上辦事大廳已上線39個部門單位的1180項在線辦事,預約取號、叫號查詢、窗口電話、窗口地圖等功能有機融合寧鄉「線下辦事」及「線上辦事」服務;出生一件事、入學一件事、身後一件事等「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實現APP全程在線申報;一次辦事項345個、不見面審批510個,市民僅用一部手機就能輕鬆實現各類政務服務事項的在線辦理。
  • 《人物》主筆謝夢遙:複雜是迷人的,特稿寫作要把握人物複雜性的五...
    來源:財經記者圈文|謝夢遙,原載於新聞與寫作(ID:bj_xwyxz),原題《特稿寫作:把握人物複雜性的五個維度》複雜是迷人的。採寫人物的特稿記者,就像坐上一艘探索飛船,而人性就像一個無窮巨大的宇宙,有著不同型態的星球,有著諸多探索者未曾抵達的領域。就像我們要對宇宙保持敬畏,我們亦要對人物的複雜性保持敬畏。
  •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塔臺「中州之眼」代表河南唯一入選中國城市地標...
    剛剛,中國廣告業協會正式官宣,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塔臺巨幕媒體「中州之眼」入選中國城市地標媒體。這也是此次評選的22家中國城市地標中河南唯一入選的媒體。2020中國城市地標媒體頒獎現場塔臺傳媒總裁李玉傑在論壇現場領取城市地標廣告媒體認證證書廣告是一個城市繁華程度的側影。城市地標媒體,是城市開放和國際化程度的一個標誌。8月22日,中國廣告業協會主辦,中國廣告業協會戶外廣告分會承辦的「2020中國戶外廣告論壇」在山西太原舉行。這是中國戶外廣告業內規格高、規模大、影響力廣的大型行業論壇。
  • 浙商證券上半年扣非淨利潤增36% 業績公布股價仍陰跌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浙商證券資產負債率為76.25%,較上年度末增加4.87個百分點。2020年上半年,浙商證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4.33%,比上年同期增加0.85個百分點;扣非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4.21%,比上年同期增加0.8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