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部童年血淚史,你怨恨父母嗎?網友:長大就是奇蹟

2020-12-01 騰訊網

#你怨恨過父母嗎?#在騰訊新聞引發熱議,2.8萬騰訊網友參與討論,投票超過5000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中國傳統家庭觀念中,父母至於子女,不容置疑。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有時候也是傷害我們最深的人。

以下精選網友評論,每一條都是一部童年血淚史,他們怨恨父母嗎?

騰訊網友:我父親進過監獄,沒什麼文化。母親也文化程度不高,雖然很善良,但是好吃懶做。我父親這個人很殘忍,我3歲的時候,當著我的面,把家裡養了2年的狼狗勒死了,就為了吃肉。那隻狗每天接我從幼兒園回家,還會自己過馬路,走上4公裡去我姥爺家接我。我8歲的時候,父親癌症去世了。世界上少了一個惡人。我母親下崗了,因為讀書少,人又懶,一直靠賣家裡的東西生活。最後家裡幾間屋子都賣光了。我的童年就是貧窮和困苦。19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工作,我從小愛讀書,立志不要像我的父母一樣,無論窮富,一定要講信用、愛他人、努力工作,只有力量大,才能幫助像我一樣的人。現在我32歲了,有兩家公司,生活還算過得去。

木府格格:小時候應該有十多歲樣子,脖子上長一個淋巴結,腫了,我媽迷信,不帶我去醫院,其實到醫院打兩針就好了的,結果帶著我去一個幹姥姥家給我治病,說我的病是歪病,幹姥姥是香頭,後來耽誤治療,腫大化膿了,以至於我接近一兩年時間脖子都是爛的,天天流膿血,我媽就撕一小塊報紙給我貼上,上面有字,同村的人就問我「你媽又給你燒香拜佛,貼的字是不是你媽求來的」,我無言以對。好了以後留下十公分的疤,一直都很自卑,現在都不敢把頭髮紮起來。我就是我家裡媽媽迷信的受害者。夜裡不睡覺,把房間窗子捂的嚴嚴實實,怕別人聽見我家請了幹姥姥來,說是佛祖符她身上說話了,然後燒香燒的滿屋子都是煙,燻得眼睛害眼病差一點瞎了,感覺自己能活著長大都是奇蹟。

無説:恨親生父母,也恨養父養母。家裡超生,一生下來就被奶奶抱回養母家裡,養母不能生育,養父年輕的時候嗜賭成性,兩個人天天打架吵架,媽媽也是把脾氣都發到我身上,造成我的性格從小極度自卑,到現在也不是很能和別人和群,陰影太重。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真的很重要……生孩子容易,養真的是應該慎重,不能給娃榮華富貴吧,但起碼別害了孩子啊。

人生沒有回頭路:有過,中國是一個重男輕女比較重的國家,自從家裡有了弟弟以後,父母都不怎麼管我都是我自己管自己,使我從小就養成了獨立,我很羨慕弟弟,但我不嫉妒,我恨過父母沒有在乎我,但我沒有表現出來。我堅信父母還是愛我的。

★馬啃菠蘿:怨恨!就是三天兩頭吵架打架,反覆折磨我幼小的心靈。我十三歲跟著奶奶表哥表弟去旅遊,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後,回家發現母親已回娘家,再也勸不回來,傷心了一陣,後來豁然開朗,他們就不應該在一起,分開才是我們一家三口的解脫。然後我學習成績在第一的情況下突飛猛進,第二就離我很更遠了。我這樣年年三好生,期期拿第一的兒子,沒有成為父母共同愛護的孩子。如今,在二線有房有車,體面工作,父母也不願來幫我,他們各自找老伴,各自過自己嚮往的生活,但是,現在我不怨恨了,把怨恨放心上,是繼續懲罰自己。我怨恨的是,父母沒有給我正常孩子的童年,現在我非常呵護我的家庭!

米洣:我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三個哥哥。別人要問我,我就會這麼介紹我自己的家庭。作為很傳統的家庭,父母有了三個女兒後,就更想要個兒子。所以出生第二天的我被送到了鄉下的外婆和舅媽家。後來,舅媽舅舅就是我爸爸媽媽,親身的父母成了我姑姑姑丈。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身世,養父母也不故意隱瞞。 姑姑姑丈就是親生父母得家庭經濟比較好,初中後就被接回去讀書。但初中,高中六年,雖然回到家親生父母身邊,但一直有疏離感,甚至寄人籬下的感覺。六年的時間過的很不痛快,小學鄉下長大的很開朗的也變得也不愛講話了。就這樣很疏離地上完初高中,直到考上大學。 大學一畢業就和男友結婚,去了另一個城市。結婚後第五年,姐姐要我改口不要叫姑姑姑丈了。我一直在嘗試改口叫爸爸媽媽,但每次叫出口,自己都很彆扭。我心裡承認,我更愛著自己的養父母。 不怪更不會怨恨姑姑姑丈,那個年代,那是他們的心願。只是這樣的童年經歷,讓我一度不是很懂地如何撒嬌,也不懂地如何和自己的孩子親密。有時候聽著姑姑姑丈和我們四姐弟回憶小時候的事情,但我卻一臉茫然,因為我不曾參與其中,也是倍感遺憾,也有些尷尬。

黃小營:這一路走來,說實話,曾經有怨恨過父母,我那麼小的時候,如果他們不離婚,也許我就不會經歷,和承受這麼多的事情,隨著自己一天天長大,慢慢的沒有怨恨了,反而很感激他們,如果我跟別人的孩子一樣,從小就有父母的溺愛,也許我就不會這麼快懂事,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所以……很慶幸在單親家庭的環境裡長大,比別人更早的經歷了那麼多的事兒,也很感謝這些年的經歷,讓我變得更成熟。

騰訊網友:記得我讀初中的時候,我媽因為開學報名的事當著我們班很多人打我罵我,用在我身上的難聽話這輩子都忘不了,基本上是一路罵我回家,那時候我恨過,非常非常的恨,想過死,我不明白為什麼親生的母親要如此詆毀自己的女兒,那一次之後我輟學出門打工了,因為那件事我有五年沒有回家。

布丁:不怨恨父母。是真的。記憶力就沒有爸爸的樣子。父母感情的問題,所以分開。我跟著媽媽改嫁。繼父對我很一般,和對弟弟差遠了。但是我已經很感恩沒有虐待我。我只想見到我的親生爸爸。問一句:爸爸,我很好,你還好麼?有沒有想過我?就夠了。唯一有的照片就是爸媽的結婚照。只有p圖能p一張全家福。我很知足我有個俊男美女的父母。不怨恨爸媽。感恩他們給予我生命。

寫在最後:重新定義原諒,別讓原生家庭之傷傳給下一代

坊間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要讀懂這本經,可以從近代婚姻家庭治療理論中常用的「原生家庭」角度出發。原生家庭指,生活在父母家中,子女未組建新的家庭。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子女。如若父母情感不成熟或人格缺陷,子女的童年也將陷入原生家庭之傷的陰影中。

當子女長大成熟,可以獨立認識這個世界時,他們往往陷入一種困境——如何面對自己的父母,要不要原諒自己的父母?

原諒並非和解,原諒並非認同,原諒並非縱容。

在心理學上,原諒指的是當我們在生活中無法獲得想要的東西時,我們不再執著於得不到的苦澀感受,而是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現實,接納生活。

在一項實證研究中,心理學家們也發現了原諒對於癒合創傷的關鍵性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國心理學教授弗雷德·拉斯金博士在史丹福大學開展的「原諒計劃」。在十年間,拉斯金博士和他的學生們向戰爭中失去子女的父母、遭受童年性虐待或者肢體虐待的受害者、在職場上遭遇過危機的金融人士等一萬多人提供了「原諒訓練」。結果,他們驚喜地發現,原諒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應對各種各樣的心理痛苦體驗,大部分被研究者表示,原諒既讓他們能夠勇敢直面所遭受的創傷,又不會讓他們感到被困在了「受害者」狀態中,原諒給了他們走出陰霾、開啟新生的希望。

原生家庭並非偶然,若不能正確的認識過去,放不下心中的怨恨與束縛,怎能保證自己的下一代不會遭遇原生家庭之傷?

相關焦點

  • 經歷過童年創傷的人長大後都怎麼了?
    幸運的人一輩子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輩子去治癒童年。在精神分析的理論裡,有一個觀點叫作【客體關係理論】,這裡面的關係,就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童年,並且塑造這個人。童年是每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很多人的性格乃至人格都是在這個時候經過培養而得來。
  • 父母離婚,童年生活悲慘:原生家庭的傷害,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母親經常向女兒訴說自己為養家工作很辛苦,常常對她說的話就是:「你一定要爭氣,你要懂事。」因此女兒只能在媽媽的這種高期盼中學會了遵循媽媽的話來長大,把一個孩子渴望母親能夠來疼愛自己的這種本能欲望給隱藏了起來。生活的坎坷,讓母親疲憊不堪,她把心中的不滿當著傅首爾的面來傾訴,向女兒埋怨前夫的為人,傅首爾聽著母親的話語,心中的傷口卻在逐漸擴大。
  • 如何幫孩子化解對父母的「怨恨」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自認為已經長大、並渴望獨立的重要時期,對社會、對人生有著與父母不同的看法,但這並不是導致孩子叛逆、疏遠、蠻橫、怨恨的全部理由。親子關係的好與不好,與孩子12歲之前的教養環境有很大關係,取決於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模式,而親子之間的很多衝突,恰恰出在這上面。
  •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什麼樣的童年是「好的童年」?
    文|精英爸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奧地利的心理學家Alfred Adler曾經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句話受到很多人的認同,部分人曾經遭遇過童年的不幸,而他們的一生都在以治療曾經的不幸而努力。
  • 39歲楊蓉自曝被「猥褻」:童年受的傷,長大後如何真正走出來?
    出走半生,我還是那個受傷的孩子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底幾乎都藏著一些沒治癒的傷:有的人從小被父母拋棄,童年動蕩不安,吃了太多的苦;有的人遭受校園暴力,生活在不安和恐懼中;有的人遭遇過壞人的傷害,身體的或者精神的;有的人從小見證父母間的暴力,以為愛就是帶刺的;還有的人從小被孤立,沒體會過被溫暖的感覺……不同的經歷和傷害,在我們心底形成不一樣的反應機制,不管過去多少年,我們的外表如何變化
  •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你給了孩子足夠豐厚的物質條件,但是你有沒有給他足夠的愛和尊重?你關注了孩子的智力水平,但是你有沒有關注他的心理健康?每一個人都是在童年時期就打下了未來成長的基礎,而家長要做的,就是重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在小時候就幫助孩子塑造出健全的人格、優良的品德和習慣,這些內容可能比傳統意義上的成功更加重要。
  • 鄧超兒子太會長了,9歲憑長相風靡日本,網友喊話:等你長大
    鄧超9歲兒子憑長相風靡日本,被奉為現實版流川楓,網友:等你長大!前段時間,鄧超的兒子就因為長相被日本的網友瘋傳,很多網友都紛紛發言說這個男孩長得好看,甚至有女網友發言自己會等著鄧超的兒子長大。其實日本網友並不是單單喜歡鄧超兒子的長相,更多的是喜歡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非常討喜。在一次紅毯中,鄧超兒子主動幫身邊的女生提裙子,還主動的讓身邊的女生先走。
  • 潛意識裡想要的與童年有關嗎?
    所有的結果,都是你自己吸引來的,都是你潛意識裡想要的,都與童年有關。一歲之前若被接納、包容和連結,長大後就會有一個很強的心想事成的能力。二歲之前若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愛和認同,長達後就渴望從男人(女人)那裡得到,才完整。是索取!
  • |童年創傷對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網上許多人說藥家鑫「應該判死刑」「沒有人性」,文中提到一個細節,張妙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藥的車牌號,這讓藥家鑫起了殺機,因為這有可能讓父母知道,對他而言「這是天大的事」,柴靜說,讓父母知道,怎麼就是天大的事?
  • 「大人都是騙子」,一個小女孩的心聲受到3400萬關注:你會騙孩子嗎?
    這條話題下面,我們原以為會觀摩到各位父母的「吐槽大賽」,但越往下看,心裡越沉重。 我們沒看到家長們的吐槽大比拼,卻看到了孩子們的一部部血淚史。 有些答主,已經人到中年,依然不能釋懷。
  • 《奇蹟男孩》一部暖心的西方電影
    在看到奇蹟之前,我充滿了恐懼感,因為我將要經歷一場可怕的、過於傷感的戲劇,它將概括有關兒童殘疾的嚴重問題。神奇絕非我所期待的那種情緒控制欲強的火車殘骸,但電影所具有的所有魅力,讓人不禁感到公式化,一個淚流滿面的人,不可能因為它所呈現的陳詞濫調而哭泣。
  •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引深思:孩子童年傷口,要用一生治癒
    近來有一部公益短片很有名,這部公益短片叫《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這在部短片中,有一個小女孩從小就生長在家庭暴力之中,她的爸爸常年酗酒,喝醉了之後,就會打罵媽媽。有一次,媽媽給她買了一條漂亮的裙子,被爸爸發現後,媽媽被爸爸打得很慘,她想上前阻攔,卻也被爸爸狠狠打了一頓,她只好哭著跑出了家門,她的爸爸在後面追趕著要打她。
  • 被父母傷害過的孩子,如何走出童年陰影?
    我們都從童年而來,帶著歡樂或悲傷。童年就像是一個人的人生底色,童年經歷會影響一個人成年之後的方方面面。快樂的童年令人懷念和難以忘懷,而悲傷的童年就像陰影一樣籠罩著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童年陰影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人的內心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可以測量。
  • 櫻桃小丸子都有男朋友了 你還好意思不長大嗎?
    但是我們卻依然喜愛她,因為她天真可愛、活潑善良,而且她特別真實,就像曾經的我們,每個平凡而普通的小孩,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童年。25年過去了,當我們都已經長大成人,在擁擠的人群和忙碌的生活中漸漸遺失了自己最後的童心。當我們第一次在電影院裡看到她,我們也許會驚奇地發現,雖然外表依舊,但是小丸子也成長了!
  • 12歲少年直播養全家,替媽媽還信用卡,網友:下一個紀寶如
    全民皆網紅的時代,不少人看中直播帶來的利益,在金錢和名氣的驅使下,不少人紛紛投身到直播行業中。前幾天一條新聞登上熱搜,引來網友的聲討和爭論。一位十二歲的少年直播唱歌養活全家,少年哭訴直言,如果不直播,就沒有錢,就不能幫媽媽還信用卡,她就會被抓去坐牢!除了要幫媽媽還信用卡,還要給哥哥生活費,甚至是給錢給養父!
  • 童年陰影真的會相隨一生嗎?童年的傷,你的身體會記得
    最近看過這樣一個話題:「童年陰影真的會相隨一生嗎?」,這條話題底下有1萬3千多條回答,超過3500萬瀏覽。 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遭遇過童年陰影。
  • 男明星不滿月就被拋棄,長大後依然耗資千萬孝順父母,原因戳淚點
    文|秘籍君如果你被父母遺棄了,長大後再想認識,你還會孝順他們嗎?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論題,大多數網友的選擇都是「不會」——即使父母有萬不得已的苦衷,但在對方選擇拋棄自己的那一刻,雙方的親子關係已經恩斷義絕,所以,大多數網友都選擇不原諒。
  • 這些與貓有關的經典動畫片,哪一部是你童年時的回憶?
    前幾天小汪突發奇想在童年看過的諸多動畫片中有哪些是和貓有關的呢?結果發現還真不少今天小汪就跟大家盤點一下以貓咪為原型的經典動畫片看看哪一部是你的童年!1.貓和老鼠《貓和老鼠》,又名《Tom and Jerry》,我想這大概是每一位80後和90後的啟蒙動畫片吧!
  • 童年時受過的傷害,父母會給你道歉嗎?成年兒子同母親的真實對峙
    也許不少人在心裡想過跟父母面對面傾訴童年的痛苦和陰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這麼做。紀錄片《不好說特想聽》是一檔,讓互相不理解的父母兒女面對面坐下來聊聊的節目。
  • 被忽略的童年創傷,真的會伴隨一生嗎?
    童年陰影真的會相隨一生嗎?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話題:「童年陰影真的會相隨一生嗎?」,這條話題底下有1萬3千多條回答,超過3500萬瀏覽。原本很多人以為童年不良經歷是一個很嚴重的事,只有被虐待、毆打、霸凌、侮辱才算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