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府新區局「三級聯動」「四化」管理)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績效管理「一年試運行、兩年見成效、三年創品牌」的總布局,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地方稅務局切實把績效管理作為統攬全局工作的主線,以考核促幹事、考核促發展為鮮明導向,吹響推行績效管理的集結號,務求實效,力爭在「實」字上用功,在「效」字上出彩,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基礎流程各環節,奮力打好績效管理推進戰。
三級聯動 推動績效計劃順利下達
據記者了解,為明確績效考評主體職責權限,避免多頭考核、交叉考核,該局建立起績效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考評部門、被考評部門三級聯動的績效管理網絡,形成以績效辦牽頭、協調、監督,各考評部門實施具體考評的組織架構,實現考評層級扁平化,確保績效考核考評工作運轉高效、公正專業。
各考評部門在承接市局系統指標的基礎上,結合新區地稅工作實際,進一步細化考核要求,加入當年自提工作重點,科學分解指標內容,保證考評工作項目化、項目指標化、指標責任化,使指標維度準確下達到各被考評部門,確保績效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被考評部門則按照組織架構框架及績效工作實施細則的要求,多次開展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據悉,被考評部門績效聯絡員全面梳理考評工作節點,按時間節點要求監督提醒被考評責任人及時完成考評指標,保證各部門績效運轉不掉隊,考評工作不失分。
「四化」管理 確保績效工作提質升效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績效計劃順利下達後,績效工作能提質升效,區局設立起「標準化」考評指標、「制度化」操作流程、「規範化」考評方式和「無阻化」反饋渠道,以確保績效管理順利落地。
首先是「標準化」考評指標,區局統一考評指標制定原則,對指標設計堅持明確的、可衡量、現實的標準。在此基礎上,各單位分別對市局下達指標進行承接分解,並轉化為本級考評指標,保證考評指標制定規則的一致性。其次是「制度化」的操作流程,據介紹,該局梳理相關部門職責,列明工作要點清單,實現工作流程平面化、圖形化。同時搭建起績效重大事項提醒平臺,建立起雙向溝通機制,以及時掌握工作進度和重點指標完成情況。
「規範化」考評方式則體現在該局成立績效考評委員會,成員單位每年一換,對綜合及業務類部門實行分開考評。據悉,該局製作績效考評工具盒,將工作檯帳、得失分記錄表等考評工具統一整理使用,保證考評結果有理、有據、有節,並對未能實現差異化評分的考評部門進行約束和扣分處理。此外,該局還建立起「無阻化」反饋渠道,形成反饋解決問題的快速通道,真正使績效溝通協調工作打造成一條索鏈,貫穿績效管理工作始終。
定期「回頭看」 確保績效管理「抓」起來
據記者了解,為確保績效管理工作切實「抓」起來,區局堅持定期「回頭看」,針對上季度暴露出的問題,由績效辦實施「倒逼」整改,集中、分散開展多重績效分析。據悉,該局先後進行了「一對一」績效輔導13次,現場培訓3次。
在定期「回頭看」的基礎上,區局還積極開展績效「糾偏」,確保績效考評指標「正」起來。「對於各考評部門年初下達的指標,在實際運行中出現的『生搬硬套』和『上下一般粗』情況,我們進一步加大了整改力度。」該局工作人員表示,區局將考評部門指標設置的合理性、科學性納入考評,對不符合基層實際的冗餘指標進行批量刪除修正,對系統承接有困難指標實施分解和改進,確保績效指標更貼近工作,計劃更接地氣。
此外,對於考評結果,該局科學設置結果運用,確保績效考評導向「樹」起來。先後召開局長辦公會4次,專題研究討論績效結果運用,對績效運用方案逐一分析利弊,「深挖細摳」運用條款,確定以正向激勵與反向懲戒相結合的獎懲方式。同時人事部門配套做好銜接工作,確保榮譽激勵、培養激勵、晉升激勵及人文關懷落到實處。
本報記者 溫珙竹
作者:溫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