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主席大喜過望的「斧頭將軍」和「白袍小將」究竟是誰?

2021-01-09 網易

2020-12-21 12:04:24 來源: 中國網文化

舉報

  

  由於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利,紅軍被迫離開中央蘇區,開始長徵。時任紅一軍團二師四團政委的楊成武后來回憶說:「遵義會議前夕,紅軍打下牛攔關,佔領松坎……王(黃)開湘被派到四團任團長,我任政委。當時中央正準備在遵義召開會議,我團在松坎擔任警戒,通過這幾天接觸,我才了解他是江西弋陽縣人,是贛東北紅十軍鍛鍊出來的幹部,因在軍委供給部任政委時與李德鬧彆扭,主動要求上前線。他年紀比我大,以往職位比我高,但對我這個政委一直是很尊重的。」

  1935年5月26日,中革軍委發出了一個關係到中共中央、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密電命令———奪取瀘定橋。此時,中央紅軍主力部隊正在大渡河下遊安順場。紅軍雖然佔領安順場,但因渡船少、水流急,全軍渡河需要一個月時間。此時,四川軍閥楊森正調動數萬兵力沿大渡河布防,後面國民黨中央軍薛嶽、周渾元諸部也在快速猛追。蔣介石飛抵成都,親自指揮,妄圖在大渡河畔一舉消滅紅軍,使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由於紅軍攻佔瀘定橋的時間定在29日,而安順場距離瀘定橋還有160公裡,這也就意味著部隊要在兩天半的時間內趕到瀘定橋,軍情急如火。

  由於紅四團在28日早晨5點就已出發,故軍委要求四團於29日奪下瀘定橋的命令是他們在出發後才收到的。1935年5月28日,紅四團接到紅一軍團命令:「王(黃)開湘、楊成武:軍委來電,限左路軍於明天奪取瀘定橋,你們要用最高的行軍速度和堅決機動的手段,去完成這一光榮的任務。你們(要)在此戰鬥中突破過去奪道州和五團奪鴨溪一天跑一百六十裡的記錄。」

  紅四團在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的率領下,頭頂傾盆大雨,腳踏泥濘山路,翻山越嶺,並在猛虎崗打垮敵人的阻擊,終於用一天一夜的時間走完了這段路,於5月29日早晨6點多鐘趕到了瀘定橋西岸。

  瀘定橋是一座鐵索橋,橋身從東岸到西岸扯了13根粗鐵索,底下9根作為橋面託底,上面鋪木板作為橋面,兩邊各2根作為橋欄。此時作為橋面的木板已被敵人撤走,只剩下懸掛在空中的13根鐵索。而對面以逸待勞的敵人,憑藉碉堡和優勢火力,封鎖了橋面。紅四團沒有任何休息時間,必須在當天拿下瀘定橋。已經走了一天一夜山路的四團指戰員表現出了高昂的革命鬥志,人人爭當突擊隊員。最後決定由廖大珠連長率二連22名戰士組成突擊隊,三連連長王有才率後續部隊跟進。

  下午4時,總攻開始了。

  楊成武回憶:「全團的司號員集中起來吹起衝鋒號,所有的武器一齊向對岸敵人開火。軍號聲、槍炮聲、喊殺聲震撼山谷。」廖大珠率領22名突擊勇士,手持衝鋒鎗,背著馬刀,腰纏手榴彈,衝在前面。王有才率三連戰士,攜帶武器,肩扛木板走在後面。面對氣勢如虹的紅軍戰士,敵人膽怯了,放起了大火,妄圖燒毀橋頭堡。此時楊成武、黃開湘率大家高喊道:「同志們,關鍵的時刻到了,衝進去呀!遲疑不得!」這喊聲給了橋上的22位勇士極大的力量,在洪亮的衝鋒號聲中,他們不顧一切地衝進了火海,和敵人展開激戰。敵人拼命反撲。眼看22名勇士彈藥拼光,難以支持之際,王有才連長率領三連衝了過來,隨後黃開湘和楊成武也率後續部隊過了橋。經過2個小時的激戰,黃昏時分,四團全部佔領瀘定城並牢固地控制了瀘定橋。飛奪瀘定橋作為人民軍隊歷史上的經典戰例,被寫入教科書,家喻戶曉。

  無獨有偶,紅四團智取臘子口的戰鬥,也是名垂史冊,膾炙人口。

  臘子口,是綿延千裡的岷山山脈的一個隘口。「臘子口」系藏語之轉音,意為「險絕的山道峽口」。隘口兩邊的山巖陡峭入雲,仿佛被一把巨斧劈開,中間一條小河,河上一座小木橋,要過臘子口,小橋是唯一通道。而臘子口又是川西到甘肅的唯一通道。

  敵人也很清楚這一點。8月25日,蔣介石由南京趕赴成都。當天發出密電給西北「剿匪」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朱紹良說:「川北裡番已克,即四川各縣皆以收復,匪部已無重要據地,在川必不能久立,預料不久必向甘南青東偷竄,務轉甘、青、寧各師、旅、團長加緊準備,並嚴密檢閱堅壁清野之法。如有失陷縣城及重要市鎮者,唯各該防地軍民主官是問,照失地縱匪論罪。」這是蔣介石的「棒喝」。同時,蔣介石又加大「利誘」砝碼。9月13日,朱紹良以「特急令」轉發蔣介石電報:「北竄之匪毛、彭等均在內,飢疲不堪,不難消滅。生擒毛澤東10萬元,獻首級8萬元,彭德懷生擒6萬元,獻首級4萬元,博古、周恩來5萬元和3萬元。」

  蔣介石命令朱紹良督促新編十四師魯大昌部堅守臘子口。魯大昌在臘子口、康多等地布防了8個營的兵力,在臘子口東懸崖上築有石砌碉堡,用4挺重機槍封鎖了隘口前面的開闊地;在碉堡下面和隘口後面的山坡上,修築了許多防禦工事。紅軍北上,必須拿下臘子口。否則,就只能掉頭南下,重回草地。紅二師四團被選為先鋒團,毛澤東命令:「3天之內奪取臘子口,掃清前進中阻攔之敵。」

  1935年9月15日晚11時,二師四團全體指戰員集合,經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動員後,大家高呼「堅決奪取臘子口」「迅速打到西北去」等口號,鬥志昂揚,奔向戰場。9月16日晚7時許,臘子口戰鬥打響。

  楊成武率領二營從正面主攻,黃開湘則率2個連攀巖從側後迂迴。楊成武回憶:「已經打了大半夜,再有三四個鐘頭天將破曉,魯大昌擁兵五六個團在岷縣縣城,只隔一座大山,他們來援局面將更加嚴重。」由於敵軍輕、重機槍火力太猛,紅軍正面強攻5次,都沒能成功。

  與此同時,按照戰前原定計劃,黃開湘率部在上遊砍倒兩棵大樹,渡過激流,攀爬對岸懸崖陡壁。一位17歲的苗族小戰士自告奮勇當開路先鋒,他在一根長竿上面系住鉤子,利用巖石縫隙爬上去,再放下繩索,讓更多戰士跟著爬了上去。

  9月17日凌晨4點,右側高峰突然升起一紅一綠兩色信號彈。這是黃開湘率領的勇士們已經爬上山頂佔領了有利攻擊位置的信號。楊成武立即下令發出3發紅色信號彈,這是戰鬥發起前約好的總攻信號。

  楊成武回憶說:「攀爬上右側懸巖的部隊,在王(黃)團長指揮下,看準下面沒有頂蓋的炮樓、陣地,扔下一個接一個的手榴彈,六連突擊隊飛快衝上敵軍陣地,我們一口氣追殺到敵人的營房、倉庫,佔領了敵人縱深陣地。」勝利的消息飛快傳到紅軍陝甘支隊指揮部。當天早晨7時,毛澤東接到四團已經突破天險臘子口的電報,大喜過望地讚揚:「有『斧頭將軍』『白袍小將』,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摘自《黨史縱覽》2020年第四期

  來源:文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白袍小將都有誰,第一位眾所皆知,第二位是梅長蘇的原型
    白袍小將都有誰,第一位眾所皆知,第二位是梅長蘇的原型大家看古代戰爭電視劇時,一定對這個詞不陌生——「白袍小將」。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兩軍對陣中,一身白盔銀槍的將軍往來衝殺,勇猛無敵。而敵對陣營總會喊上一句「白袍小將,報上名來」,或許是刻意營造白袍將軍的神勇,白袍將軍登場時,敵軍總是不知此人是誰,故而以白袍小將稱之。久而久之,白袍小將的大名就傳開了。其實歷史上,有很多立下赫赫戰功、神勇無敵的白袍將軍,他們每一位從武藝到品行,都有著近乎完美的形象。小編猜想,大家看到白袍將軍,首先想到的應該都是趙雲。
  • 白袍小將和瘦小子之間的決鬥,到底誰能勝出?
    白袍小將心裡邊兒拿定主意。我跑到姑蘇城來幹什麼?自然是要當先鋒的。我要是敗了的話,這兩年苦功我就白瞎了,我也沒臉回去見我的師父。今天無論如何我都要拼死到底,我認可拼死累死,我也不能夠輸了活著,就在這時,侯某人旁邊有人大喊一聲放開,原來,有一員戰將,把白袍小將和瘦子之間那一條軟藤槍給分開了。
  • 驍勇善戰的「斧頭將軍」
    贛劇《斧頭將軍》 他是追隨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的「箍桶匠」,在創建和擴大贛東北蘇區的艱苦環境中,用一把斧頭屢建奇功,威猛難擋; 他是長徵「開路先鋒團」紅四團團長,那是一個不怕死的團 他,就是被周恩來、朱德等中共領袖人物親暱地稱為「斧頭將軍」的黃開湘,一位差點被湮沒在歷史雲煙中的驍勇戰將。 追 隨 在方志敏幹部學院的《可愛的中國》圖片展上,黃開湘的圖像出現在第一板塊,明亮的燈光投射下,黃開湘頭髮根根豎立,眼睛裡有著無法阻擋的勇猛。
  • 歷史上著名的四位白袍小將,不僅秀氣,其中一位更締造了白袍神話
    建立下這諸多功績的趙雲,便是一個白袍將軍。 2.馬超 後來馬超又和虎痴許褚大戰上百回合不分勝負,又和張飛挑燈夜戰而不分勝負,可見他真的是勇武非凡。馬超和趙雲同為蜀漢五虎上將,同樣他也是一位白袍將軍,並且長得俊美,因此人稱錦馬超。就連劉備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也都連口稱讚。 玄德在關上看時,門旗影裡,馬超縱騎持槍而出;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結束非凡,二者人才出眾。
  • 中國歷史上四大白袍小將,三個是虛構的,只有此人最真實!
    在我國歷代的評書、戲曲、演義等文學作品以及民間傳說中,常用「白袍小將」四將來形勢那些長相俊美、文武雙全、年輕有為的將軍。稍微聽過一些民間傳說的人都知道,在我國流傳最廣的「白袍小將」有三位:一是常勝將軍趙子龍,二是冷麵寒槍俏羅成,三是白袍戰神薛仁貴。不過,這些都是文學作品或民間傳說經過大量的加工、粉飾、誇張、變形而成的文學形象,虛構的成分沒有九分也有七分,與史實並不相符。
  • 「白袍小將」楊成武
    楊成武將軍,中等身材,眉清目秀,英姿勃勃。將軍軍政兼備,舉手投足,武有松柏之姿,文有蘭竹之韻。  楊成武十五歲參加革命,十七歲任團政委,以忠勇聞名於紅軍初期。據云,民主人士李公樸先生曾見之,贊為「白袍小將」。  楊成武,福建長汀人,小名能俊。家貧,叔伯見其聰慧,湊錢供其上學。
  • 李世民夢見白袍小將和一首詩,徐茂公解夢真是絕了,句句經典
    而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忽然竄出來一位手拿銀槍,胯下戰馬的白袍小將,當即打敗了那賊人救下了唐太宗。唐太宗也是感恩,就問小將的姓名以便來日報答,只見小將念出四句詩:家住遙遙一點紅,飄飄四下影無蹤。三歲孩童千兩價,保主跨海去徵東。話音剛落,連人帶馬縱入龍門而去。
  • 都說「千軍萬馬避白袍」,白袍將軍到底有多牛?專家:你看看戰績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是一句非常拉風的詩句,為了這句詩,後世許多武將都喜歡穿一身白袍,騎一匹白馬,以希望自己也有詩句當中白袍將軍的魅力。那麼詩句當中白袍將軍究竟指的是何方神聖呢?他又究竟有多牛呢?我們看一看他的出身和戰績就清楚了。
  • 歷史人物與戲劇人物:白袍小將——薛仁貴(下)
    讓我們接上之前的文章,繼續來了解一下歷史人物與戲劇人物:白袍小將——薛仁貴,除了東徵高麗,薛仁貴還有兩次重大軍功。一次是反擊鐵勒貴族的襲擾,有次唐軍與鐵勒軍突然遭遇,有.幾十名鐵勒袋勇兵士來挑戰,醉仁貴連發三箭,射死三人,共餘人大驚失色,下馬請降。
  • 武功遠勝呂布的曲阿小將究竟是誰?有人說他是黃忠年輕的時候
    後來曹營六將典韋和許褚等人也頂多是打跑了呂布而已,縱觀三國戰將,能在眾多能將合攻之下全身而退大概只有呂布一人了。武功遠勝呂布的曲阿小將究竟是誰?有人說他是黃忠年輕的時候。有不少忠實的三國迷發現了其實還有一位非常勇猛的將士,他的武功甚至遠勝呂布。很多人都不太相信,居然會有人比呂布武功還要高,他就是曲阿小將。
  • 白袍小將挺瀟灑,不敵人民好警察,繳槍不殺
    白袍小將當街舞槍弄棒,影響社會秩序,特警對其進行說服教育獻血小哥豪邁論斤稱,美女護士被震驚自豪日俄軍演,直升機迫降海面精選搞笑圖文:去買肉,不知道哪一塊肉好,就讓賣肉的大叔給我推薦一塊。大叔拿起一塊肉,告訴我,這是最好的肉。
  • 他被稱為「白袍將軍」,憑三箭降服九個部族,卻因女人留下汙名
    在作戰期間,將軍劉君昂被敵人包圍,薛仁貴前去救援,於千軍萬馬之中斬殺敵將,並且將敵人的首級掛在馬鞍上,嚇得敵軍紛紛投降。經此一役,薛仁貴頓時名聲大噪。李世民率軍攻打安市城時,高麗大將高延壽率領二十萬士兵前來抵禦。兩軍交戰,薛仁貴身穿白袍,手持劍戟,腰間別著兩張弓,,驅馬衝鋒,可謂是所向披靡,嚇得敵人紛紛潰逃。
  • 神兵小將:盤點「聰明軍師」絕天機及其三大魔獸,誰是最強?
    神兵小將談起電視動畫《神兵小將》,我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神兵小將》改編自香港漫畫家黃玉郎的作品《神兵玄奇》,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國產動畫。誰的魔獸是最強的呢?我是作者蠟筆小新喔,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一下哦!(註:本文旨在娛樂,作者在文章整理過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失誤,希望大家予以指正,感謝大家!)
  • 高橋陽一和他的《足球小將》:殺人足球和過目難忘的大長腿
    除了立花兄弟之外,一系列的年輕球員的位置變動,其實都是非常科學的,畢竟在現實中,俱樂部和國家隊之間的球員,也往往因為球隊的需求而適應多個位置。  除了「殺人足球」之外,足球小將最大的槽點恐怕就是那極不符合人體比例的超恐怖身高,比如下面這些圖,你完全無法區分出他們都有多高。
  •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 《金斧頭銀斧頭》
    《金斧頭銀斧頭》簡介有一個小孩到山裡砍柴,不小心將鐵斧頭掉到水潭裡,水潭裡的老神仙出現幫他撈上來的卻是金斧頭和銀斧頭…(No.1174)導讀親愛的小朋友,《金斧頭銀斧頭不但沒有得到金斧頭和銀斧頭,連自己扔到水潭裡的破斧頭都丟了。歡迎家長朋友來留言,和小猴子姐姐一起探討關於家庭教育的那些事,也歡迎小朋友語音留言來告訴小猴子姐姐你從故事中領悟到了什麼。聽到你的聲音,說不定小猴子姐姐還會邀請你來講故事呢。
  • 賀卿——小將軍死了,死在他的大喜之日
    所以天子便要想個法子,除了大將軍。只是可憐將軍府的一百二十多口人,不過萬幸小將軍活了下來。只是可惜啊,這下連小將軍都要死了。丞相府的李大公子身著大紅色的華服,與小將軍四目相對,小將軍的臉烏黑一片,他看不清小將軍的臉,或許他再也沒有機會看清了。
  • 張本智和向劉國梁表示祝賀!用中文寫道:恭喜劉主席
    眾所周知,17歲的日本桌球小將張本智和近年來對國乒威脅甚大,打敗過除許昕以外的所有中國男隊主力,是我們明年東京奧運會的重點防範對象。不過在私底下,這位父母均來自中國的年輕運動員還是對國乒比較的尊敬——就在不久前,當得知劉國梁當選WTT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理事會主席後,張本智和也迅速對其表示祝賀,並在推文結尾用中文寫道:恭喜劉主席!由此可見他與中國之間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家暴多年,斧頭殺妻
    工廠元旦放假,迎春從武漢悄悄回到這裡,想要取點東西,進門的一個抽屜裡,放著一把鐵斧頭,斧刃長十幾釐米。迎春聯想到丈夫「離婚就殺了你」的恐嚇,其丈夫的殺意,清晰可怖。大約10分鐘後,房產評估完成,法院的人先行離開,迎春和開鎖師傅更換了鎖芯,稍後走到電梯口,準備下樓。電梯門裡,餘曉斌帶著頭盔、背著包出現了,他把剛準備進電梯下樓的迎春拉出來,開鎖師傅見狀,把男人扯開,突然,男人又從背包裡拿出斧頭。開鎖師傅被嚇到了,進了電梯,想把保安叫上樓。29層電梯往返的時間裡,孤立無援的迎春經歷著世界上最深的黑暗。
  • 習主席超暖舉動:和代表握手用雙手 顯愛兵情懷
    央視網2月3日消息,2月2日,習近平在京接見武警部隊第三次黨代表大會全體代表,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武警部隊第三次黨代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各位代表和武警部隊全體官兵致以誠摯問候。當時,習主席面帶微笑,伸出右手,從右向左,同站在第一排的代表逐一握手,代表們一般先鼓掌,輪到自己握手時,先用右手敬軍禮,再用兩手握住首長的手。 但經過這位時,代表先是靜靜站立,見習主席走到面前,馬上舉起左手敬禮,右臂卻一直保持立正姿勢並緊貼身體右側。習主席則伸出左手和代表相握,並用右手輕拍代表手背三下,與此同時,向這位代表點頭致意。
  • 他是李德的翻譯,跟主席暢談半個小時後,從此對主席忠心不二
    在紅軍時期,李德來到中國,擔任紅軍的軍事顧問,因為他是德國人,不會說漢語,誰來給他當翻譯呢?就是今天介紹的這位王智濤,1955年被授予開國少將。王智濤是河北滄縣人,因家境貧寒,14歲就去了馮玉祥的部隊當兵,因為他作戰勇敢,很快就得到了馮玉祥的提拔,還被馮玉祥送到了蘇聯,先後在基輔紅軍學校和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