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永定,祭祀天神,祈禱豐收,京城中軸線的南端很熱鬧

2021-01-10 騰訊網

每一個著名的城市

都擁有一條城市中軸線

城市的現代化以它為中心

市民的生活空間以它為坐標

置身中軸線

領略城市的文化底蘊

提到老北京的中軸線

這裡蘊藏著太多的城市建築之美

《呂氏春秋》書中寫到:

「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

這是一國都城營建的原則

那在北京的中軸線上

都有哪些獨特的建築

他們背後又有

哪些歷史典故與文化內涵呢?

今天我們就帶您從

北京中軸線的最南端講起

鎮守中軸線最南端的永定門

在北京的這條中軸線上

作為京城外城最重要的城門

也是南中軸線起點的永定門

作用至關重要

而永定門因為獨特的位置

呈現出別樣的韻致

永定門是北京南城出入要道

為適應不斷增長的人流和車流需要

老永定門城樓在1957年時被拆除

現在的永定門城樓

是2004年重建的新城樓

值得一提的是

重建之前有關部門找到了

遺失達三百多年的

「永定門」石匾。

這塊石匾長2米

高0.78米,厚0.28米

楷書的「永定門」三字

沉雄蒼勁,保存完好

是明嘉靖三十二年

始建永定門時的原件

如今復建的永定門

門洞上方所嵌石匾的

「永定門」三字

就是仿照這塊石匾雕刻的

永定門城樓建造歷時約200年

跨越了明、清兩代才完全建成

建成的永定門成了

北京外城七座城門中

最大的一座

永定門雖然是外城城門

但建成後的城樓形制

依然如同京城內城的建築格局

以雄偉姿態矗立於中軸線的最南端

走到天橋

難見「天橋本橋」

我們順著永定門一路向北

就來到了

當年北京最熱鬧的地方「天橋」

提到「天橋」

很多外地的朋友來北京

都是慕名而來

但是在這裡既看不到

「天橋本橋」也看不到河

這不是「名不副實」了嗎?

這天橋到底有橋嗎?

元大都麗正門外天橋一帶

當時這塊地方大多是水鄉和沼澤

清代震鈞所著《天咫偶聞》有云:

「先農壇之西,野水瀰漫,荻花蕭瑟

四十一致,如在江湖,過之者輒生遐思」

這片野水還有個名字

叫「野鳧(fú)潭」

清代吳長元在《宸垣識略》裡說:

「野鳧潭在祈谷壇西北,積水十餘頃,四時不竭

每旦有野鳧遊泳其間,因名之」

所以您現在逛天橋時

千萬不要忘了

就在700年前

您的腳下還是一片瀰漫的汪洋呢

天橋這個地方開始繁榮

是在清朝末年

永定門外修馬家堡火車站

鐵路取代大運河的地位

成為新的南北大動脈

火車站的作用就是

大動脈上的通衢據點

讓周邊在交通和經濟方面受益頗多

馬家堡火車站更是

津浦鐵路(京滬鐵路前身)

的北段終點站

1902年1月8日

慈禧和光緒坐火車「迴鑾」

就是在這兒下的車

清末民初

天橋是最火熱的平民娛樂場所

集吃喝玩樂、遊覽購物於一地

無數民間藝人來這裡賣藝設場

它的興起既是一個經濟現象

也是一個文化現象

逐漸形成了獨特的

天橋平民文化和藝人江湖

天壇原來也祭地!?

說到天橋附近的著名皇家園林

那就不能不提天壇了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天壇

剛剛過完自己600歲的生日

這裡曾經是

明朝和清朝兩代帝王

祭天祈福的場所

既然是這樣一個重要的場所

中軸線為什麼不在

天壇的中心線上呢?

最初明成祖朱棣

在修建天壇時建造的是天地壇

共同祭祀天地

位於中軸線東側

同時在西側修建了山川壇

也就是今天的先農壇

天地對山川

是中軸線東西兩側的對稱關係

但是到了明嘉靖年間

嘉靖皇帝將天地壇改為天壇單獨祭天

同時將北京城北的方澤壇改為地壇

也形成了現在的

天壇、地壇、先農壇

「三角而非對稱的關係」

所以天壇並不在北京的中軸線上

皇上COS農民伯伯的先農壇?

先農壇建築群

是明清兩代皇帝

祭祀先農諸神和太歲諸神

以及舉行親耕的地方

位於南中軸線西側

與天壇東西相對

神倉院是先農壇內的一組建築

它建於明嘉靖十年

當年建在了先農壇旗纛廟東側

乾隆十八年撤裁旗纛廟

把東側的神倉院

平移到旗纛(dào)廟

雍正祭先農壇圖

我國古代是農業大國

祭祀先農和帝王親耕

是重視農業生產的體現

明清兩代

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百官

到先農壇祭祀先農神並親耕

是國家重要的祭祀典禮

皇帝在先農神壇祭拜過先農神後

在俱服殿更換親耕禮服

隨後到親耕田舉行親耕禮

親耕禮畢後

在觀耕臺觀看王公大臣耕作

秋天親耕田收穫後

再將穀物存放在神倉院

供北京九壇八廟祭祀使用

今日嘉賓

中國科學院大學 客座教授

東方出版社 文博顧問 張軍

相關焦點

  • 最美中軸線 | 太廟與社稷壇:左祖右社,敬天法祖
    編者按丨最美中軸線一條中軸線,一部中國古代史。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全長達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被譽為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本欄目將帶領讀者遊走這最美中軸線,一起了解北京中軸線的歷史變遷、建築遺蹟,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
  • 訪談︱李孝聰:不要用風水附會中軸線
    從二里頭到商周時期的城址,最初是以祭祀建築為主,所以現在發掘的都是大的祭祀的宮殿基址。這些宮殿,考古發掘發現它的門都是朝南開的,背後是不開門的,是坐北朝南的房子,而不是東西向的或者朝其他方向的,更不會門朝北背過來。為什麼呢?冬天冷風從北面刮過來,陽光、採光最好的是朝南的。到了東漢以後可能演化為風水觀,所以,最初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順應。
  • 【東京深度遊】龜戶天神社舉行獨特的「鷽替神事」活動
    原標題:東京龜戶天神社舉行獨特的「鷽替神事」活動 1月24日和25日,位於日本東京江東區的龜戶天神社舉行一年一度的「鷽替神事」祭祀活動,吸引了眾多參拜者。「鷽替神事」是日本全國供奉「學問神」菅原道真的神社舉行的祭祀儀式。「鷽」在日語中與表示謊話的「噓」的發音相同,「鷽替神事」就是每年換一個新的鷽鳥,祈禱將我們平時不經意間所說的謊話替換為天神的誠心,將謊話變為真實的事情,此外讓過去一年不吉利的事成為「謊話」,從而帶來新一年的吉兆。
  • 解析北京地鐵8號線永定門外站:水中施工緣於位於14號線站點之下
    2020年4月下旬嗎,北京地鐵8號線的永定門外站在水中施工,這個永定門外站也是8號線與14號線的換乘站,從地圖結構來看,8號線的據點位於14號線的站點下面一點,這個地方也由於地形的特殊,因此需要進行水中的施工。
  • 中華古代民俗:古代政治禮儀-宗廟祭祀
    在古代,最宏大、最重要的典禮及其建築,都與祭祀有著密切的聯繫。按《周禮》記載,祭祀的對象天神曰祀,地祇曰祭,宗廟曰享。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它是供奉歷朝歷代帝王牌位、舉行祭祀的地方。
  • 【這裡有龍】永定尋龍記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世界地圖 坐標永定,近日有媒體報導,撫市黃先生在撫溪河邊散步撿到37斤恐龍蛋一枚!今日,小編並不是要與大家探討這枚恐龍蛋到底歸屬國家還是個人,而是要帶諸位在永定尋龍,一起探尋龍在土樓王國留下的足跡。
  • 中軸線的故事 | 北端點鐘鼓樓:暮鼓晨鐘敲擊出北京時間
    >站在景山萬春亭上向北望,可以看到一條延伸到鐘鼓樓的筆直馬路,即是北京中軸線北段(張紫玥 攝)這條直線,正是北京的中軸線。北京鐘鼓樓就位於馳名中外的古都中軸線最北端。相向而立,中軸線上的獨特風景歷史上,北京鐘鼓樓曾屢次被火燒毀,又屢次重建。
  • 2020年開運魔法之祈福許願
    新年伊始,又臨近春節,大家都會許願祈福,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意。今天來說說許願那些事。常見的許願方式:流星許願這種祈福方式常見於對愛情的追求,尋找陪伴自己的伴侶。流星的出現是轉瞬即逝的,許願的速度越快,收到的效果越好。
  • 日本三大祭典──盛夏燦爛的大阪天神祭
    日本有許多三大,其中關於祭典也有三大有名的祭典,分別是大阪天神祭、京都只園祭、東京神田祭,這次小編要為大家介紹大阪的天神祭,能在炎熱的夏季帶來滿滿的活力呢!▋關於大阪天滿宮天滿宮祭祀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公,在日本各地有許多天滿宮,其中大阪天滿宮在每年七月會舉行天神祭,是著名的日本三大祭典之一(另兩個為京都只園祭與東京神田祭),同時也是大阪夏日三大祭典之一(另兩個是住吉祭和生玉夏祭)。大阪天滿宮位於大阪市北區,又稱為天滿天神、浪華菅廟、中島天滿宮等,與京都北野天滿宮、九州太宰府天滿宮合稱日本三大天神。
  • 燒香祭祀祈福,你一定要知道這些事!
    LANTERNFestival元宵佳節元宵佳節來臨,熱鬧高興之餘更要注意消防安全,燒香點燭時,一定要有專人看守,與易燃物保持安全距離,並做到人走火滅,防止火災事故發生。2018年3月31日上午,浙江杭州某小區一女子違規在10樓樓道祭祀焚燒紙錢,燒好後,未及時將紙錢灰燼妥當處置,煙霧湧入11樓過道,導致正在樓道中的91歲老人死亡。
  • 9月2日黃曆宜忌,宜:祭祀、祈福
    十二生肖丨每日運勢 七月十五 庚子年 【鼠年】 甲申月 戊申日 宜:祭祀、祈福、求嗣、開光、出行、解除、上梁、蓋屋、移徙、納財、安葬
  • 2020︱庚子年︱清明節︱祭祀祈福增運篇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這個節日是後人用來懷念先祖,祭祀先人的日子,大多數孝子賢孫都會到墳地、或骨灰庵施行祭拜儀式,以寄託對列祖列宗的一片哀思、紀念和緬懷之情。子孫們從活動祭祀中受到的中華習俗教育,身教勝於言傳,記住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祭奠一下你的先人們吧,這可是個上接已故先人,下承子孫後代的最佳時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意外的好處,好運。二、踏青也可以改變運氣這個也是千真萬確的話題,清明之後,天氣轉暖,植物紛紛返青透綠,陽氣旺盛,呈現出勃勃生機。
  • 一起暢遊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大阪天神祭吧
    關西知名的祭典大阪「天神祭」是日本三大祭典之一,舉辦期間為每年的6月下旬吉日開始至7月25日為期一個月,期間會舉行各式各樣的神明祭祈行事,而整個期間之中最熱鬧的部分就是壓尾的7月24日及25日兩天,尤其是7月25日的奉納花火大會更是每年吸引130萬人爭相一睹其盛景的壓軸盛典。
  • 來安徽過大年 年過完了,齊雲山一路熱鬧到元宵!
    來安徽過大年 年過完了,齊雲山一路熱鬧到元宵! 時間:2019-02-18 16:30:00 來源:休寧縣旅遊委員會 作者: 編輯:嶽思源   咻咻咻!  春節過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黃金周假期一瞬就沒了  你「發福」了嗎?
  • 肖戰玄學,粉絲為其全身掛祈福紅繩,就差跪拜了
    祈福用的紅繩,香囊,還有亂入的錦旗,捧花,還有祈禱性質的言論,堆滿了肖戰立牌的全身,頭上還有王冠,各種不倫不類,不少網友評價粉絲的這種行為,像是在祭拜祖先,主要是看起來也不是很吉利的樣子,對於這種情況,有網友給出了解釋。
  • 西藏人大代表京城歡度「原汁原味」火狗藏曆新年
    只見,一隻足有半人多高的彩繪「五穀鬥」擺放在餐廳進口處,這種叫作「切瑪」的鬥內堆滿了豐收的五穀,上面則插滿了五彩的麥穗和秸稈。「五穀鬥」的表面精雕細刻,包括老壽星、梅花鹿、白象、仙鶴、龍、鳳等,象徵吉祥祈福之意。工作人員正忙著懸掛一幅幅別具一格的「唐卡」藝術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