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在贛南三年遊擊戰爭中如何百折不撓、絕處逢生?

2021-01-14 北京日報客戶端

回顧陳毅元帥在贛南三年遊擊戰爭(1934-1937)中百折不撓、絕處逢生的歷史,總結黨團結帶領人民戰勝艱難險阻、化解危局困境的成功經驗,能夠得到許多重要啟示。

信念堅定,襟懷坦蕩:就是剩下我一個人還要幹

由於國民黨軍隊的瘋狂「清剿」,紅軍遊擊隊被迫風餐露宿、晝伏夜行,過著「野人般的生活」。

再加上「北山事件」及此後發生的幾次叛徒事件,極少數意志不堅定的人便牢騷滿腹:「革命,革命,革到大家都沒命!」「革命,革命,革得大家鑽山洞!」

陳毅聽說後,鼓勵大家坦誠交心,並且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通過科學分析形勢,幫助大家消除悲觀情緒,堅定革命必勝的信念。

無論是在戰鬥間隙,還是在轉戰途中,陳毅經常給遊擊隊員分析形勢,講解政策,指明前途,激勵鬥志。

關於政治形勢,陳毅講「我們現在躲起來,長期堅持,完全是保存自己,鞏固遊擊區,給時局若干影響。」「到時,抗日戰爭必然到來……我們這裡就成了一個中心。抗日戰線要加強,國民黨一定會派人來找我們合作,派軍樂隊來歡迎我們下山。」

關於革命的發展前途,陳毅和戰士們談心,讓大家知道現在處在革命的低潮時期。「但是只要剩下一個人,也要頑強堅持下去。共產黨的紅旗不能倒,遊擊隊的旗幟不能倒。革命的火種是消滅不了的,黑暗總會過去,革命必然會到來!」

關於個人,陳毅堅定地說:「紅軍的幹部戰士都應該是革命的英雄。勝利的時候要當英雄,困難的時候更要當英雄。」「我是不能走,我的任務在這個地方。我走,到上海,馬上穿起西裝,很舒服。再到西北找關係很容易,我的關係很多。但我不能走,我的任務在這裡。」「黨交給我個人的任務就是在這裡堅持遊擊戰爭,就是剩下我一個人還要幹,共產黨的紅旗不會倒,革命的火種是撲滅不了的,毛委員在井岡山時就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的火種一定會燒遍萬裡江山!」

正是因為陳毅有著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才能在危局困境中生發出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才會「在革命鬥爭中所經歷的最艱苦最困難的階段」發揮出卓越的領導藝術,以昂揚的奮鬥精神出色地完成黨交付的任務。

一個人蛻變、一個政黨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越是身處危局,越要加強黨性修養,堅定心中的信仰,去戰勝千難萬險。

實事求是,服從中央:承認失敗並不是悲觀失望,而是政治上堅強的表現

面對挫折與失利,陳毅對形勢的判斷比較客觀準確,他認為要承認紅軍暫時的失敗,當務之急就是及早部署和開展遊擊戰爭,他還多次提出建議:「失敗就是失敗,承認失敗,還可以不失敗或少失敗些,現在要趕快部署打遊擊」,「大家穿便衣背起快槍,脫下軍裝,打遊擊去」。

面對其他領導人的錯誤主張,陳毅實事求是地指出,正是陣地戰這種死打硬拼的戰術,把中央根據地搞垮的。

他說,「承認失敗並不是悲觀失望,而是政治上堅強的表現。應當冷靜地面對現實,認真地組織這次退卻,迅速地、堅決地適應形勢,拋棄舊有的一套,實行徹底的轉變。

在政治上,要準備迎接大風暴,進行艱苦的長期的敵後鬥爭;在軍事上,要堅決分散,展開廣泛的群眾性的遊擊戰爭;在組織上,要改變我們的領導方式、工作方法。」

陳毅在回憶當時情況時曾說,我們要保存自己,到抗戰時「我們有幾個人就可以成立幾百人的隊伍,有幾百人就可以成立幾千人的隊伍,有幾千人就可以成立幾萬人的隊伍。」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南方紅軍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的事實已經證明,當時以保存自己、積蓄力量為主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

這些實踐表明,越是身處危局,越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科學研判形勢與任務,分析和評估危局困境的根源、形式、態勢和可預見的後果。正因為黨始終保持自我批評、修正錯誤、追求真理的勇氣,才始終擁有應對危局、走出困境的力量和能力。

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我們自己很節省,而對群眾卻很豪爽

贛南三年遊擊戰艱苦卓絕,「我們的全部地盤,就是這麼幾個『島子』,但是我們有著浩瀚的海洋作依託,那便是廣大的人民群眾」。

考慮到「遊擊戰爭是長期的,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為了避免「遊擊隊到群眾家裡,反動派就殺人、燒房子。搞久了,人民生活不下去,老百姓遭殃」,陳毅提出「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搞黃色村莊、搞兩面派」,以「爭取群眾的支援,鞏固我們與廣大老百姓的團結」。

根據陳毅這個策略,紅軍遊擊隊派了一些沒有暴露身份的共產黨員、革命群眾和開明人士去擔任保甲長,使其名義上聽命於國民黨,實際上支持共產黨,為共產黨辦事,此為白皮紅心的「兩面派」。

同時,在赤白交界地區建立「黃色村莊」,遊擊隊與老百姓配合默契,一個打空槍、一個假告密,使敵人確信「黃色村莊」的可靠性。「兩面派」和「黃色村莊」的策略擴大了紅軍遊擊隊的生存空間,正如陳毅所言:「敵人根本的致命傷,就是我們與群眾相結合。敵人採用種種辦法來對付我們,都是白搭。」

對於受到敵人迫害的老百姓,紅軍遊擊隊雖然自己食不果腹,但仍然盡其所能給予經濟上的幫助。

陳毅說:「那時我們有很多錢,但我們自己卻很節省,而對群眾卻很豪爽。敵人把老百姓的房子燒了,遊擊隊給錢幫他修起來;坐了班房,共產黨幫他保出來;老百姓被打死了,我們送錢去救濟。」視人民為「重生親父母」,視己為「鬥爭好兒郎」,實乃「革命強中強」。

習仲勳曾說:「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特別是在危局困境中,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形成戰勝艱難險阻的根本力量。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繫,是黨應對和化解危局困境的根本保證。

嚴於律己,立黨為公:我們是靠政策得人心的,在百姓中的信譽,是我們的命根子

大家都知道,陳毅生活儉樸,多次提出反對遊擊隊某些領導同志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的作風。尤其是陳毅第五次反「圍剿」時大腿坐骨負傷,長期風餐露宿傷口時常復發,一路上咬緊牙關堅持行軍。

但他沒有多花一分錢治傷,僅靠一盒萬金油鎮痛。當警衛員勸他花錢買一點好藥治傷時,他總是搖搖頭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錢一定要花在該花的地方。我的腿在突圍前,黨中央給我用最好的藥,軍委周副主席親自關心給做手術,已經花了組織上不少錢了。現在,腿已經好多了,能堅持就不要亂花錢嘛!」「錢是人民的財產,拿到錢不浪費、不私用、不自由支配。」

儘管部隊內部困難艱苦,紅軍遊擊隊卻始終嚴守革命紀律。有一次,交通員給南雄縣遊擊隊送來上百套單衣,說是委託大塘圩縫紉店胡老闆做的。陳毅問給錢了沒有。交通員說:「財佬的錢,我們用了就算了。他一個資本家,也不缺這200塊銀洋。」

陳毅聽了立刻嚴肅地說:「同志,這可不光是錢的問題,是黨的工商業政策。我們是靠政策得人心的,在百姓中的信譽,是我們的命根子!」

他派交通員把200塊銀洋裝在毛竹裡給胡老闆送去。胡老闆誇讚說:共產黨遊擊隊講信譽,確實信得過!

這些實踐啟示我們,危局困境是對黨的自身建設的考驗,沒有什麼外力能夠打倒我們黨,能夠打倒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只有以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增強應對和化解危局困境的能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堅強領導核心。

(作者單位:北京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王雪竹

編輯:袁昕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看看2月10日-16日贛南發生了什麼大事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過零丁洋》詩中詠出「惶恐灘頭說恐惶,零丁洋上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句。坐船經過十八灘的宋代大詞人辛棄疾在《題造口壁》詞中云:「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其中的「行人淚」有多少是因為灘險流急而造成的。
  • 江西村婦隱姓埋名51年,74歲時突然向公眾表示:自己是陳毅妻子
    結果之後三年時間裡,農夫發現了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家裡的飯菜,總有人自動做好,於是,農夫這天假裝出門,但其實是躲在暗處暗中觀察,結果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田螺裡面走出一個姑娘,為自己做家務。於是後世有了田螺姑娘這個比喻,比喻勤勞的女子。
  • 抗壓能力最強的3星座,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總是能夠絕處逢生
    有一句歌詞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而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也始終充滿著驚喜,唯有我們努力克服,跨過這些難關,才有可能迎來勝利的希望,但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都不懂得堅持,一遇到困難就想要放棄,這樣的人也是註定很難走到成功的,但也有一部分的人,他們抗壓能力非常強,總是百折不撓,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僅不會退縮
  • 陳毅「詩意」概括
    後來的諸多影視作品及歷史資料中,軍服的顏色也一變再變。比如亮劍中的「李雲龍」在抗日戰爭時期身上穿的衣服總是黑黢黢、油得發亮,可實際上沿用的還是深灰色調。當時由於經濟困難且長期處於戰爭環境之中,一直無法大量生產軍裝。  此時,就連紅軍指戰員也只能穿著繳獲的國民黨士兵的軍裝和打土豪得到的衣服,雖然有過改進,要麼打補丁、要麼改顏色,但著裝卻五花八門、各式各樣。  1929年3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從贛南進入閩西,解放長汀縣城,取得了入閩第一仗的勝利。長汀,頗有傳奇色彩,被稱為「紅軍故鄉」。
  • 此人救過陳毅的命,20年後當了俘虜,特準騎馬來相見!
    解放軍中,四川出了四位元帥,而在國民黨軍中也有不少的大人物,郭勳祺就是一個。1948年時,他為國民黨第十五「綏靖」區副總司令官。但是,他這個副總司令沒當多久。為什麼?1948年7月,解放軍六縱司令員王近山發動襄樊戰役,在襄陽一戰中,十幾個小時郭勳祺就當了俘虜。
  • 新四軍自產香菸,陳毅取名「飛馬」,銷路緊俏,排隊購買
    導讀:新四軍自產香菸,陳毅取名「飛馬」,銷路緊俏,排隊購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歷史上的今天# 1901年8月26日,陳毅出生。陳毅是四川...
    #歷史上的今天# 1901年8月26日,陳毅出生。陳毅是四川樂至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建國後,他曾任上海市市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 1901年8月26日,陳毅出生。陳毅是四川...)
  • 越南戰爭中,美軍在叢林中舉步維艱,當時為何不放火燒山?
    作為二戰之後美軍參戰人數最多,歷時最長的一場戰爭,美國先後投入了50多萬兵力,使用了當時最好的武器裝備,前後打了近二十年。然而直到最後,仍然沒有實現戰略勝利的目標。  整場戰爭,美軍死亡人數高達58220人,受傷30.4萬人,是二戰後傷亡最高的一場戰爭。
  • 關於是否搞原子彈,陳毅和金庸的辯論有意思,要核子,還是要褲子
    早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毛主席就提到了原子彈,他說「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戰略上藐視敵人。但是同時,毛主席也深刻認識到了「沒有現代的裝備,要戰勝帝國主義的軍隊是不可能的」。於是,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們就在軍事工業上努力發展不斷進步。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講到「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 榴槤騎馬我騎驢,回頭看看贛南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車釐子
    贛南臍橙,也是應季水果,被稱為中華名果。因為江西贛南獨特的紅壤土壤,較大的晝夜溫差,造成了贛南臍橙色澤鮮豔,鮮嫩多汁,橙香濃鬱,入口即化的口感。可是今年,新鮮的贛南臍橙即使成本價出售,銷售依然不容樂觀。贛南臍橙自由了,車釐子也自由了,我們消費者自由了嗎?顯然沒有,要不然,銷量不會上不去。
  • 周易六爻絕處逢生,克處逢生之精解!
    當卦遇到絕處逢生是指絕境、困境中轉出一種希望、獲生的機遇,是一種寒谷逢春的轉機。克處逢生也是受到挫折坎坷之後逢到受生受益機遇,都是先難後易,先兇後吉之兆。但是這裡是有條件的,不管是絕處逢生,還是克處逢生都要其一是卦爻有根,無根之木難受水生,餘仿此,其二是要分清是卦的絕處逢生,還是爻得絕處逢生,它們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其三是絕處逢生有大生於小生,大生力量大,小生力量小,福份就有大小厚溥之分。其四是受生以後趨勢是不同的,要根據具體情況邏輯推理,如受生動化何爻與本爻的關係,還有受幾個爻生。
  • 二戰最後投降「鬼子兵」,躲入叢林30年堅持打遊擊,91歲去世!
    但是由於沒有收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小野田和其他的人員一直在島上打遊擊戰。 在隨後的日子裡,一名戰友在襲擊當地村民的時候被打死,另外一名在和當地警察交火中被射殺,最終只剩下小野田一人孤軍奮戰。
  • 絕處逢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絕處逢生,絕處:死路。在陷入絕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出自: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喜得絕處逢生,遇著一個老者攜杖而來。」近義詞有:起死回生、死裡逃生,反義詞有:束手就擒、坐以待斃,絕處逢生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生命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