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神話愛情美了千年,卻忘了「織女」的蕙心

2021-01-13 時尚忘了跡

從猿開始進化成人,這一漫漫的人生之路上,人類融合於自然、與自然之惡作鬥爭,創造了許多動人的神話故事,然後對圖騰的崇拜,再到宗教的信仰,滋生出我們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述。人類在那無科學知識觀念的」稚嫩「期,總把自然變化中風、雨、雷、電等歸於神的意志和力量;隨後在生產勞動過程中依照心中的英雄人物又幻化出許多神的故事。

再過不久就到七夕節了,這個節日中最常被提及的便是家喻戶曉的千年神話之一」牛郎織女「。這是由我國古代平凡家庭中自然分工的」男耕女織「以唯美浪漫的方式擬化成的愛情神話故事。我們最初產生的都是農民,所以我們骨子裡都有農民的特點。借用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的名言「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類束縛在土壤上,把他們捲入無窮的依賴性之中。」在平凡的世界裡,最美好的生活莫過於簡單的「男耕女織」。

「男耕女織」之典故

「任何神話都是想像,是藉助想像來徵服自然,支配出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馬克思曾經的格言也在表明神話是人類與自然鬥爭原始性的幻想故事。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常常掛鈎「內學」之說,簡單例子-中國功夫,最關鍵的要點不就是注重「內功」學麼?常言也道」人的生命被劃分為身、心、靈三個方面,分別對應於中醫學的精、氣、神。在那處處受束縛的男權封建時代,心靈慰藉的」偏方「可能得歸於《詩經》這部古典文學。按整個傳統文化的根基來說,這古典文學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源泉和根莖。從解字角度去理解,「經」這個字隱含有兩個基本的意義,一個是以部首「糹」代表臍帶,代表嬰兒出生時的臍帶、蠶吐絲的自然規律,有「根本」之義;另一個是指在織布時被固定的「經線」,有「永恆」之義。《詩經》是收集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時期最早民間詩歌的總集。因而,後來大部分誕生出的愛情神話傳說幾乎取之於它。

談到詩,更多的牽扯是愛情的主題。有一常言「天下什麼最養?情最養。天下什麼最傷人?情最傷。自古,男子可以毫無顧忌地戀愛,可女子在那男權時代卻不能自己掌控命運,對父母、兄弟、當時社會的條條框框有諸多的憂慮。《詩經》中幾乎在貫穿一條情感線--關於女子靈動、豐富的一生。從春心萌動到情愛纏綿、從步入婚姻到求穩求子懷子、由恩愛變成怨婦...她們的一生又宛如一年的四季象:春之盎然-含苞待放的花蕾、夏之火烈-高度綻放、秋之蕭瑟-搖搖欲墜、冬之沉寂。

《詩經》應是最早將」織女「神話說,在<小雅.大東>中「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此句譯本為」天上有一條銀河,閃閃發光。三角星座上坐著一個織女,終日忙於女工。雖然忙著,卻織不成美麗的華章。因為她一心遙望牽牛,不斷地浮想(思念),不得相見。「這首詩歌的歷史背景據《左傳》的」齊師滅譚「,是寫於譚國滅亡之前,是暗喻東方人民遭受壓榨之苦的圖景,還有憤慨戰爭。

隨後不同時代出現了不同版本的織女神話,但最後轉述最多的是東晉時期的《西京雜記》,這是一部西漢雜史的小說筆記集。此書集將農曆七月七日描寫為「七姐(織女)誕」的「乞巧「節習俗」虛擬出」牛郎與織女「的愛情神話故事。七「與」吉「諧音,」七七「則是雙吉。我國古代先民認為」重日「是」天人相通「的喜日。這一日,姑娘們除了祈求神靈讓自己心靈手巧外,還是祈盼愛情婚姻的美滿、對生兒育兒的保護。

人們之所以會祈求上蒼庇佑,必與當前的社會形態、政治局面相關。就以《西京雜記》編撰的背景為例,東晉一個分裂割據的時代,有學者描述為」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此時代發生了」八王之亂「(階級統治之爭)、」五胡亂華」(胡人侵佔後野蠻殘暴、戰火連連、民不聊生)、婚姻更加嚴格地以門第高低來衡量...這就創造出許多令人傷感的民間神話。據說,另一個可歌可泣的著名愛情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背景也是在此代發生。

古代男子心繫天下,女子心懷家事。封建時代中,女子要想維護一個家,她必得賢惠,而賢妻的首要準則--穿針引線之巧技。

其實,七夕節更主要的是關於」織女「這個女神,而不是愛情的紀念。儘管諸多版本「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也都離不開講述織女的紡織手藝。許多民間傳說,都以描述織女如何養蠶、繅絲、織綢為基反映社會現實狀況。這乞巧節習俗不也是讓人間少女祈求織女神的心靈手巧,以獲男子垂青。

細細品讀古典《詩經》,雖然以女子一生情感為主幹,但另一主分也都在描寫女子手工紡織。風篇的第二首《葛覃》,是寫已婚女子回家探親前的種種準備。它之所排在詩經的第二首,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出嫁後的女性回娘家是件大事,有句傳統俗話不是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此詩描寫了一女子採葛煮葛(葛是一種藤植,它的莖皮可供於織布和造紙,葛製成的衣服均為平民所用),然後織成粗細葛布,再做成衣服;徵得公婆與師母同意後,清洗整理完衣物便可回娘家。再者,古人從小就被灌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思想觀念,男子立業之前先要有家,家有賢妻,家才興旺。

歷史上人間的織女,最著名的是來自於宋末元初的棉紡織專家--黃道婆(上海籍貫)。她的前生遭受悲催的命運摧殘,十二三歲就被賣給別人當童養媳。白天耕地,夜晚織布,而且時不時還要受公婆與丈夫非人的虐待。終於有一天她再也忍受不了這種折磨,勇敢地撬開封建的枷鎖,決心出逃另尋生路。

在那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可想而知,一位長期被埋於深宅的女子流落他鄉,她所要面臨的種種困難。或許是感動了上蒼,她遇到了淳樸熱情的黎族。他們不僅給她提供安身之所,還在共同的勞動中傳授她紡織技術。

通過勤學苦練,她練就了一雙精湛的紡織巧手。隨著時光流逝,她開始念家。於是便重返故鄉,並改革紡織器具,推廣先進的軋棉機、彈棉弓、紡車、織機等,同時傳授人們」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能。終於她的大無畏精神與學識深受百姓的愛戴敬仰,有了」布業始祖「的尊稱。她的精神永遠鼓舞人們大膽向科技知識攀登!上海徐匯區華涇鎮為她築建了一座黃道婆紀念館,紀念她澤被故裡、造福一方,我們棉紡業做出了偉績,紀念館裡展示了她一生所做的貢獻。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刪圖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刪圖

所以在七夕節,我們除了頌揚愛情的同時,更應該朝織女獨當、能幹、無畏、質樸的那一面賞識並學習,這也是一種時尚精神!

相關焦點

  • 牛郎與織女:凝刻在漢畫像石中的美麗與憂愁
    愛情是浪漫的。在浪漫的愛情裡,正如歌詞裡唱的:我們的天空是河流山川,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給我無遮無攔的雙翼,前行路上從不會孤獨,吞下雲彩就學會了飛行。於是天上的牛郎星與織女星,也被插上想像的翅膀,飛入藝術的境界,成為一對夫妻。他們隔銀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日方得一會。數千年來,「牛郎織女」牽動著中國人的心。
  •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中國人自古以來以嚴肅規矩著稱,相對於西方人的浪漫熱情來說顯得十分保守。然而在古人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也不乏有一些突破世俗的愛情故事,被傳頌了幾千年。在那個婚姻和愛情被藏在屋子裡不能拿出來見人的時代,那些愛情故事就像天空中一顆顆璀璨耀眼的星,讓人心懷神往。
  • 今日七夕,如何才能看到織女星、牛郎星?
    張暉 攝)今天(8月2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提到七夕,人們就會想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初秋,銀河清淺,不如尋片夜空,重溫古老的神話故事,與古人看同顆星星。故事:牛郎織女+七夕,經歷了多次「再加工」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在先秦時代就有流傳。古人們抬頭看著璀璨的銀河,想像著銀河中也有波浪。還將隔著銀河的兩顆亮星做了人格化的想像,「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視為相愛相望卻不能團聚的悲劇。
  • 牛郎和織女每年七夕見一次?想得太美太簡單
    央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關於這一天,有個牛郎和織女的神話傳說,仙女和凡人男子相戀,只被允許在七月初七一年相會一次,喜鵲搭橋,跨越天河。一個玻璃渣裡找糖的故事。
  • 明日七夕,農村有什麼習俗?牛郎與織女在哪裡相會?答案來了
    說到明天到七夕,今天是不是很多少男少女都開始激動起來了,今年大家錯過了「2.14」西方的情人節,我相信明天七夕節賦予了更多的含義吧,我也相信,明天牛郎一定能打動織女成功相會的。七夕節,在民間有很多叫法,比如說七巧節、七姐節、牛公節、牛婆節還有叫女兒節和乞巧節的,總之這個節日與男女之間的愛情有關。
  • 天文專家:七夕夜別忘了尋找「牛郎」與「織女」
    新華社南京8月25日專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又是一年七夕夜,「牛郎」「織女」再相會。26日正值農曆七月初七,這是中國傳統節日裡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也是傳說中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在銀河鵲橋相會的日子。那麼,如何在夜空中尋找留下千古佳話的牛郎星、織女星呢?
  • 請設定好您的鬧鐘,今晚,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下七夕時的織女牛郎星
    所有的天空中最美麗的神話故事之一,就是圍繞這一顆恆星的,「在七夕之夜......」傳說讓今年的8月7日定義為中國的情人節,也就是「七夕節」。去年的七夕節是2018年8月17日 ,即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每年7.31到8.29這段時間裡有一天就是七夕節了。
  • 七夕節中的「牽牛」和「織女」兩個星宿來自何處?
    七夕、七夕節或牛郎織女故事作為文化原點是基於古老的星曆之學和哲學演化增殖出來的。,從民俗文化上,七夕或七夕節的文化祈向是乞美、乞巧、乞子、乞富、乞壽、乞無疾、乞美滿婚姻,漢代初年以來不絕於史載,論者也很多。
  • 《太空探索》七夕將至讓我們看看真實 牛郎星與織女星相距多遠?
    事實上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距離是16.4光年,要知道從太陽到地球1.5億公裡才8光分,距離我最近的恆星才4.22光年,我們的旅行者一號出發幾十年才飛了20光時,由此可見牛郎星和織女星相隔之遠,如果在牛郎星向織女星打個電話,雙方會有16.4年的時差,牛郎說一句話,織女要16年後才能聽見。
  • 2020年七夕情人節祝福語大全
    2020年七夕情人節祝福語大全  1. 天有牛郞織女,地上金童玉女,唯吾與爾。  2. 七夕如願盼今朝,紅葉香殘怨可消。朝朝暮暮圖永久,纏纏綿綿訴心焦。  3.織女不用斂蛾眉,前度牛郎今又回。鵲橋執手望淚眼,良晨美景不思歸。  10. 我在等屬於我們的七夕之夜。你會來嗎?我會等的!!!  11. 我們不做牛郎織女,因為他們相距太遠而相見又太短;我們要做我們自己,因為有你在我身邊把我的心牢牢拽住!  12. 外國的情人節送玫瑰,中國的七夕日獻月餅。  13. 親愛的,今天是中國情人節。
  • 七夕後的牛郎織女,又「異地」了?
    七夕結束,牛郎織女又要恢復「異地分居」了嗎?   還有網友戲稱,不知今年牛郎織女相見,有沒有測體溫、驗健康碼?   其實,牛郎和織女,人家今年嚴格地保持了「社交距離」——就跟千百年來一樣。而且,七夕過後的兩顆星星,壓根兒沒有漸行漸遠。不信?請您朝天上瞧。
  • 七夕節丨藝術與愛情最相配
    一類,表現神話的。傅抱石七夕 立軸設色紙本 1944年現實畫|七夕表現現實的,主要是畫當時大家怎麼過這個節。現在都說七夕是「中國情人節」。原因就在於牛郎織女在這一天「鵲橋團圓」。但是古代畫裡的「七夕」,和織女關係很大,牛郎很少出場。表現現實的畫裡有一個主題,叫做「乞巧」。「乞巧」,就是「乞求靈巧」。
  • 今天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怎麼形成的
    還有明代羅頎《物源》曰:「楚懷王初置七夕。」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並無後面我們所說的愛情故事。直到漢代,其愛情故事的細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如東漢應劭撰的《風俗通》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僑。」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也就是說到這個時候,七夕故事已經有了雛形。
  • 淺談中國古代的七夕鵲橋誕生與發展
    並且和牛郎織女相關的鵲橋,也在現實生活中引起了很多人的遐想,儘管這只是美好的神話,但卻承載著中國人對愛情的嚮往之情,那麼古人是如何看待牛郎織女的呢?鵲橋的來歷又是什麼?《淮南子》中記載:「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這是最早記載鵲橋的文字資料。在《風俗通義》中也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的描述,儘管這兩則故事中描寫的動物一個是烏鵲,另一個是鵲,但都可以肯定的是,鵲這種動物已經與七夕關聯起來了,所以鵲才會成為牛郎織女相會時的一員。南宋詩人範雲在《望織女》中寫道:「盈盈一水邊,夜夜空自憐。不辭精衛苦,河流未可填。
  • 七夕為何叫「七巧節」? 牛郎織女的神話如何形成的?牛郎的真名叫什麼
    ——(南北朝) 宗懍《荊楚歲時記》網絡供圖熟悉古代文化的讀者都知道,織女和牛郎都是星宿的名稱,這個神話故事,就是古人對於日月星辰的原始信仰其實這首詩,運用織女星、牽牛星,就已經使用了擬人的手法,使侍女、牽牛有了形象。
  • ...壽命|拜魁星|夏季大三角|七夕節|牛郎星|夜空|織女|生日|銀河|...
    七夕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七夕的由來與傳說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
  • 說說七夕的小故事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生,是發源於中國周朝時期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有關,它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被推斷為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大約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社會制度限制個人自由,故託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
  • 七夕,原本與愛情無關的節日,是怎麼變成中國情人節的?
    作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的名氣已經很大了。但當我們回顧歷史時就會發現,七夕原本與愛情無關。 滿天繁星,對於現代人而言,只是記錄於天文學讀物中的抽象概念,人們不僅不能像古人那樣如數家珍般指出星星的位置、認出星宿的圖形、叫出星星的名字,甚至連那些千百年來世代流傳、古人像話家常一般時常念叨的星空神話、星辰故事,也早已付與忘川逝水了。
  • 七夕節的傳說 牛郎織女的傳說永流傳
    七夕節乞巧,這個節日源於漢代,沿襲至今就成了我國傳統的情人節,關於七夕還有很多浪漫的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你一定聽說過吧。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 七夕•詩節丨最美的情詩送給你!
    七夕•詩節丨最美的情詩送給你! 今日七夕,願所有的愛情都能被歲月溫柔相待。賞析:《秋夕》是晚唐詩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賞析:這首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抒發了詩人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