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人價值,不在於他有多少錢,而在於世人怎樣評價他

2021-01-08 禪說國學

很多現代人認為古人所提倡的那些價值觀是遷腐的、不現實的、過時的。實際上,是狹隘地理解了其中的深刻含義。很多現代人不愁吃不愁穿卻不開心,天天喝酒唱歌卻不快樂,為什麼?就是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缺乏精神上的追求。

只有明確了什麼是自己應該追求的,什麼是真正的人生價值,人才能活得明白、活得開心。

在《論語》裡,孔子對齊景公和伯夷叔齊有個評價: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

這段話沒有講什麼道理,是對三個人、兩類情況做了一個評價。一個是評價齊景公,齊景公當時是齊國的國君,他說齊景公「有馬千駟」,駟,是指四匹馬,也指一輛兵車。

有馬千駟就是說齊國有一千輛兵車,是說這個國家有這麼大規模,是一個不小的諸侯國。齊景公是齊國國君,有財、有權、有勢,什麼都有。但是孔子對他的評價只有一句話:「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下面講「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伯夷、叔齊是殷商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他們在父親去世之後互相推讓繼承權,弟弟讓哥哥,哥哥讓弟弟,都離家出走,到了周的領地。當時周還是商朝下面的一個小邦。

後來武王伐紂,周把商滅了,建立了周朝的統治。伯夷、叔齊為保持氣節,不為周朝服務,就隱居到首陽山上,吃野菜為生,最後餓死在山裡。

這樣一個情況,現在一般人看來,他們是完全失敗了,什麼都沒有了,甚至還會說他們有點傻,好好貴族不當,跑掉不說,最後還餓死了。

但是孔子怎麼評價?他說「民到於今稱之」,老百姓到現在還稱道他們,稱頌他們,把他們當成是道德的楷模,堅守氣節的典範。他們是西周初年的人,到孔子這個時候,已經幾百年過去了。

不僅到孔子這個時候,再往後,韓愈還寫「伯夷頌」,古代一直把他們作為堅持氣節的典範。這裡孔子對齊景公和伯夷叔齊的評價,不是看他們生前擁有的財富和權勢,而是看百姓對他們的評價。這就體現了中國人對個人價值的一種理解。

我們常常講百姓心中有桿秤,公道自在人心。每個人的價值都要在後人對他的評價中體現出來,要在老百姓心中的這桿秤上稱出來。百姓對一個人的評價不是自己可以決定或爭來的。

老百姓怎麼評價人呢?就看他對百姓做了什麼。對社會、對百姓做了好事,百姓就擁護他,紀念他;儆壞事,禍害百姓,百姓就反對他,否定他。死後「民無德稱之」,把他遺忘了,甚至「不盡罵名滾滾來」。

這就是中國人說的不朽。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看他從社會得到了些什麼,而是看他為社會做了些什麼,看人們是怎樣評價他的。

一個人的價值是從他對社會的付出來體現的,對社會所做的一切,老百姓自然會給出一種相應的評價。這是中國傳統的對人生價值的看法。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就是這樣想的。

相關焦點

  • 人的差別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怎樣使用自己的智商
    續上一篇「竟然是這樣一件小事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小編帶領大家一起繼續走進有關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大圈子!人的最大差別不在於聰明不聰明,而在於怎樣使用自己的聰明。——張亞勤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上,羅傑斯大學的古魯伯博士說,很多研究都在顯示,天才兒童身上那種神奇的自信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來培養出來的。
  • 一個人的層次不是在於金錢地位,而是在於修養格局
    中國有古諺講「愛聽小語」,以及「遠重衣冠近重人」,就是說,一般的人都是用這些小事來評論、衡量一個人的高低、善惡,甚至成為了道德人格的砝碼。 既然沒能力去解決問題,所以他們只好將注意力集中在人上,以傳統世俗觀念為依據,去批判和非議一個人,也就是所謂的「對人不對事」。
  • 鄭強教授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目前社會上對他的評價褒貶有之!
    目前,社會上對他評價褒貶有之,怎樣定位一個人的好壞,目前,沒有統一的科學標準。但下面有關鄭強的一些信息在你了解後,或許,你自己就有了答案。比如說到出國留學,他就建議小學中學不要去出國留學,因為小時候要在自己的家鄉讀書,你會留下感情記憶,你才會有家國情懷。有網友說:假如中國有十個鄭強教授這樣的人,不用再多,中國的大學教育就跟現在不一樣。傳道、授業、解惑,他都做到了。不為自己,只為了莘莘學子;言語犀利不犀利,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表達的意思!他旗幟鮮明,絕對是教育界的柱石,網紅界的清流。
  • 一個人,財運旺不旺,往往在於有沒有這幾個特徵
    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是不會你為錢工作。據統計,全球最富有的100個人,其中95%從小就樹立起來發財欲望,57%的巨富在16歲之前就想到以後要開公司,43%的富人在成年之前已經做成一筆生意。
  • 愛情不在於浪漫,而在於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他叫曹正清是四川達州宣漢縣的一名民警,5年前的一次出差途中,一場車禍把他變成了植物人。他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因為那次車禍,四個人裡,只有他一個人生還。可他卻成了植物人。相信這個消息對於任何一個家庭而言,都如晴天霹靂。
  • 真正的智慧在於隱藏,真正的才華在於沉默
    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人。只有心虛害怕,過於自負的人才會想盡辦法去突顯自己的才能。所以說,遇到危險時,切忌心慌意亂、意氣用事,不僅要學會藏拙,還要學會忍耐,不管受到多大的屈辱,只要還活著就有希望。泥無華彩外衣,且整日無聲無息地委身在地,受人踐踏,似乎毫無用處可言,於是有人便嘲笑泥的一無是處。泥不卑不亢,答道:「誰說我一無是處?
  • 朋友相交在於誠!
    朋友相交貴在於誠!不要耍小心眼,不是不知道,只是不跟你計較。昨天一個朋友打電話,非要讓去他門市,我說上午一個人在店裡忙,中午過去,中午過去的時候發現他店裡前天失火了,空調電源未關,房頂需要鋁扣板吊頂了。
  • 聖人與常人最大的差距不在於智慧,而在於……
    面對錯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些人選擇文過飾非,進而重蹈覆轍,積少成多,最終招致更大的禍患;另一些人勇於承認過錯,不斷自省反思,及時改過,最終完美解決問題!其實,即使是聖人也會不斷犯錯,聖人與常人的最大差距在於,是否能自省,並及時改正錯誤。正如王陽明先生所言:人「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 楊志殺不殺牛二,其實完全在於他自己。他殺了,暴露了他的缺點
    臉上生有一大塊青記,人稱青面獸。其自幼流落關西,武舉出身,官至殿司制使。一個將三代混得這麼樣,應該是和當時宋朝不重軍事所至。後楊志押送花石綱,何謂花石綱:花石綱是中國歷史上專門運送奇花異石以滿足皇帝喜好的特殊運輸交通名稱。讓一個大將去送這個玩意,這個國家還經得多少風雨就可想而知。偏偏楊大人運氣不怎麼好,別人都沒事,他卻遇到風浪,把花石綱給丟河裡去了。
  • 錢就像一個金字塔,只有站在巔峰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
    現在的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誰誰今年賺了幾百萬,誰誰又買了幾套房子,難道只有錢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嗎?在我小時候,我就聽身邊的長輩經常說,你們要像隔壁家老王的孩子學習,長大了一定要考上一個好大學,那樣才能出人頭地。
  • 人生的真諦在於付出,大成就者,必有大格局
    人生的真諦在於付出,大成就者,必有大格局。我們經常說,人要有自己的事業,但是什麼才可以稱得上事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事業是這樣定義的,孔子所著的《易經系傳》中有一句話,叫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 疆哥有話說|招聘平臺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找工作更簡單」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趙志疆 近日,有媒體記者在BOSS直聘上向20餘家招聘企業發起求職申請,申請職位包括「助理」「秘書」等職位,有7家企業與記者取得進一步聯繫。無一例外的是,他們與應聘者聊不了幾句,就迫不及待露出廬山真面目——所謂「私人助理」「生活秘書」,不過是赤裸裸的色情交易。更有甚者,直接伸出了急不可耐的「鹹豬手」。BOSS直聘變成了「色情直聘」,這樣的場面令人既驚且怒。驚的是,如此直白的「色情直聘」何以招搖過市?怒的是,有多少「職場小白」誤入歧途,甚或遭人暗算?
  • 2016猴年紀念幣收藏價值分析:多少錢一枚?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7月25日訊  2016猴年紀念幣收藏價值分析:多少錢一枚?  隨著越來越多的錢幣愛好者加入了集藏隊伍,生肖紀念幣價格的升值率在近幾年也顯得非常突出。2016猴年紀念幣是一種生肖紀念幣,是第二輪猴年紀念幣。那麼,猴年紀念幣多少錢一枚呢?
  • 卡佛的「極簡」在於不耍花招
    所謂極簡,在於他不耍花招,最大限度地呈現生活的樣貌和感受。相比之下卡佛的小說較為灰暗,詩歌更加溫情。其原因在於他的兩段婚姻和兩段不同的人生。一點自傳加上很多合理的想像,再佐以平靜親切的語調,就構成了卡佛作為小說家和詩人最為獨特的魅力。 初識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1938—1988年),緣起於他的小詩《一天中最好的時光》。
  • 愛,不在於靠嘴說多少,而在於靠心做多少
    ,「天天愛不愛的,煩不煩?」,愛對於男人,就像吃喝拉撒睡一樣平常,少了它照樣活的有滋有味、生活精彩無限。女人卻不行,就像《河東獅吼》裡的柳月娥對陳季常所說的:「你只許對我一個人好,要寵我,不能騙我,答應我的每一件事情,你都要做到,對我講的每一句話都要是真心的,不許騙我、罵我,要關心我;別人欺負我時,你要在第一時間出來幫我;我開心時,你要陪我開心,我不開心時,你要哄我開心,永遠都要覺得我是最漂亮的,夢裡你也要見到我,在你心裡只有我。。。。」
  • 李玫瑾教授:如果你不替孩子尋找他的天賦,可能他一輩子都不知道
    小時候經常聽到一個「木桶理論」,說一個人的成就就跟一個木桶裝水一樣,木桶裡能裝多少水,是由最低的這個板子決定的,所以一定要補上自己的短板,要查漏補缺。然而美國蓋洛普公司(Gallup)在過去的50年對全世界200萬人進行的研究發現——世界上所有成功的個體,都是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是通過彌補自己的短板來實現成功的。
  • 王陽明:人生的智慧在於進退之間,莫要賭天意,不要猜人心
    但是我們依然要明白,人生的智慧在於進退之間。人生的智慧在於進退之間人這一輩子說短也不短,說長也不長,時間有限,精力有限,想要讓自己的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要懂得:人生的道路就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意義的事情和人應該珍惜,無意義的事情要懂得捨棄。有一個人就參透了這種想法,活得通透,活的豁達,他就是明代的思想家、軍事家、心學家集大成者——王陽明。
  •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專訪研究生推免資格獲得者訾政元
    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專訪研究生推免資格獲得者訾政元
  •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後半句更精闢,卻鮮有人知
    春天是復甦的季節,一切都生機盎然,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時間莫過於春天,因為春天是一年的開始,要好好籌劃;在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時間莫過於早晨,因為早晨是一天的開始,要好好利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的計劃要在春天考慮安排。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開頭就要抓緊。
  • 中庸之道,不在中不在庸,在於適度,在於恰當
    昨天簡單寫了一下大學的一些看法,通過評論看出有人有著很大的不同意見,甚至以為孔孟之道已經過時,更有甚者認為儒家之道是帝王之工具,對於這點各位有何見解?今天看一下四書之中庸。《三字經》對中庸進行了論述為:「中不偏,庸不易。」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是適中的意思,不易是不改變的意思。即中庸就是堅持適中,不偏不倚。中庸二字並不是字面上理解的我們做人要平庸,不要太高不要太低要在中間做事;中庸二字其實更是說讓我們做事要有一個衡量的標準,我們不是簡單的折中,而是要做到適度、做到恰當、做到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