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4日,A股開始上演反彈行情,截至昨日,上證指數已飆漲了16.8%。正當機構、股民們對今年的行情充滿美好期待的時候,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新浪財經專欄作家尹中立撰文指出,本輪行情與1994年「三大救市政策」類似,12月份股市的上漲是政府採取措施救市的結果,投資者需要警惕新的「大熊」重新光臨。對此觀點,有部分股民認為,歷史的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今年的股市形勢難言樂觀,但也有一些股民怒斥其忽悠人,看不到現在的新利好,對今年的行情充滿信心。
專家對比1994年
與現今股市形勢
尹中立在文中稱,2012年股市跌破2000點並不出乎他的估計,但12月份的迅速反彈則完全出乎他的預料,這次反彈打破了這三年來股市反彈不過200點的「魔咒」,他認為,這些反彈特徵似乎說明,股市的這次上漲與市場的正常反彈有很大差異。於是,他想從歷史中尋找答案。
尹中立先是分析了1994年前後股市與經濟基本面大事件,再列舉出1994年7月底政府出臺的「三大救市政策」,即暫停新股上市融資、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融資規模、採取措施擴大入市資金範圍。他總結指出,這「三大救市政策」其實是兩個要點,一是控制資金需求,二是擴大資金供給。在「三大救市政策」刺激下,股市從1994年8月1日開始出現井噴,僅用幾個交易日,股指就漲到700多點(當時沒有漲跌停板制度),漲幅近100%,在該點位稍作整理,隨後指數又漲了一倍。
再把目光移回現在,尹中立說,從政策動向看,11月份新股發行上市的數量開始大幅度減少。十八大後,新股完全停止發行,上市公司的再融資也基本上停止。同時,迅速擴大QFII的額度,放開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私募機構發行公募基金的準入條件,積極促成養老基金入市等,「這些幾乎都是1994年『三大救市政策』的翻版!」
由此,尹中立得出了結論「12月份股市的上漲是政府採取措施救市的結果」。他提醒,1993年之後的宏觀經濟走勢及股市運行軌跡十分值得當前的投資者借鑑,投資者需要警惕新的「大熊」重新光臨。
悲觀派:歷史或驚人相似
對於該專家的觀點,不少網友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但也由此對今年股市的走勢表示擔憂。「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簡單的機械化類比只能誤入歧途」,重慶網友「阿司蘭」如此評論。高山流水投資工作室也感嘆道」歷史是驚人的相似!」,卻認為「第五牛來了」。網友「徵用萬歲」則對政策的重演感到困惑,「十年前的招數還再用,是說明政策好還是不好?」。甚至有網友悲觀地表示,現在基本面上沒看出大漲的理由,對今年的股市形勢充滿擔憂,這樣的觀點得到了十多名網友點擊的「支持」。
樂觀派:如今有新利好
儘管不少網友發出了悲觀的聲音,仍有部分網友對今年的行情充滿信心。浙江金華網友「好望角xjy」不認同「12月份股市的上漲是政府採取措施救市的結果」的觀點,該網友認為,「明確地說,這波行情是十八大行情」,「行情是從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概念開始的」。另一名網友「miaodifu」也表示,專家的觀點只看到了表面,「其實現在最大的利好是加快城鎮化發展,看看水泥、建材早在這波之前好長時間就啟動了。這個帶動經濟的力度可遠不止四萬億或四十萬億」,該網友認為,真正的利好就擺在眼前。貴州遵義網友「嵐清蜓」更是直指撰文專家「思想太片面太偏頗」,反問道「看不到經濟的回暖、看不到股票有多便宜、看不到中國的發展潛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