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平北路是南京最早的景觀路之一,這條兩側種著高大挺拔的水杉樹的馬路,曾是頗受南京情侶青睞的「戀愛路」。昨天,市民蓋星石給南京「市長信箱」及本報記者寫來電子郵件,稱正在修復的綠化側分帶與慢車道之間的路牙石竟然緊貼著大水杉的樹根,部分樹根甚至被水泥包裹著,「難道修路就不能給大水杉讓路嗎?」
大水杉的根嵌在了路牙中。江南時報記者 秦懷珠 攝
太平北路是南京最早的景觀路之一,這條兩側種著高大挺拔的水杉樹的馬路,曾是頗受南京情侶青睞的「戀愛路」。昨天,市民蓋星石給南京「市長信箱」及本報記者寫來電子郵件,稱正在修復的綠化側分帶與慢車道之間的路牙石竟然緊貼著大水杉的樹根,部分樹根甚至被水泥包裹著,「難道修路就不能給大水杉讓路嗎?」
城市建設的各種細節,其實折射著城市的品質。縱觀南京城市建設,類似水杉「家園被佔」的細節缺失,還真有不少。
江南時報記者 黃勇
「市民規劃師」反映
水杉「家園」受到「侵佔」
因多年一直關心南京城市建設及規劃,且向政府提的相關建議非常有見解,南京市民蓋星石有著「市民規劃師」的美譽。
經常到南圖查閱資料的他,昨天在路過太平北路時,看到了讓他有些痛心的一幕。蓋星石在來信中寫道:南京太平北路正在進行地鐵施工後的綠化補植和道路修復。可是我看到,正在修復的綠化側分帶與慢車道之間的路牙石緊貼著大水杉的樹根,甚至要切掉部分樹根,才能將路牙石全部鋪到位。
「是路太窄了嗎?」蓋星石說,「不是。綠化側分帶旁的慢車道寬度有近10米,非機動車行駛並不擁擠,難道就不能給大水杉讓出10-20釐米的生長空間嗎?」
由於建設地鐵三號線,這裡的道路因施工破壞及工程帶來的沉降,曾經坑坑窪窪。根據計劃,這裡將對全線道路進行恢復改造和景觀改造提升。這本是好事,但正是由於路牙石的施工,水杉的「家園」受到了「侵佔」。
記者實地調查
樹「腳」出路牙易絆騎車人
水杉是世界上最珍貴、古老的樹種之一,有「植物大熊貓」之稱。60年前被認為已經絕種,後被南京林業大學老校長鄭萬鈞等人發現,在南京大面積培育成功後,目前已在世界60多個國家種植。據《南京園林志》記載,太平北路闢建於上世紀50年代,是當時南京14條林陰乾道之一。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太平北路的綠島內,曾先後種植過龍柏、海桐、刺槐、薄殼山核桃。1970年,鄭萬鈞在學校培育成功的、全世界最早的一批水杉行道樹移植到太平北路。
由於環境幽靜、美麗,位置靠近東南大學等高校,不少年輕情侶喜歡在此散步。太平北路於是成了人氣很高的「戀愛路」。
記者昨天趕至太平北路現場看到,道路兩側齊刷刷地挺立著水杉,映襯著1912街區民國範的建築,別具風情。「文德裡橋—四牌樓」一帶,水杉最密集。粗壯的老水杉,胸徑都有35-40釐米。
然而,太平北路水杉的處境的確很「尷尬」。記者在現場驚愕地看到,綠化側分帶的新路牙石鋪設非常奇怪,一邊的路牙石竟然跟不少水杉樹是平齊的。這直接導致水杉樹「齊刷刷」地「站」在了路牙石的一邊,路牙石仿佛跟水杉搶地盤一樣。路牙石也沒辦法粘合在一起,因為中間每隔幾米,就有一棵水杉樹擋著。
更讓人不安的是,不少水杉的部分根基被水泥包裹著,甚至突出了路牙石。自行車及電瓶車不時擦樹而過,安全隱患不小,一旦撞上去就是人跟大樹的刮擦。
住建局知錯願改
重新鋪設不合理的一側路牙石
對水杉與路牙石「搶地盤」的窘迫現狀,南京玄武園林綠化工程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按照生長規律,水杉根系往下生長,並不靠單側根系生長。但路牙石這樣「搶」水杉單側根部的生長空間,水杉要想長得好也非常難。
道路交通與綠化佔地之間本身就是個矛盾,上世紀90年代南京大砍行道樹,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道路交通壓力過大,但是隨著生態環境形勢漸趨嚴峻,生態空間越來越重要,大樹宜居問題被提升到重要位置。那麼太平北路是樹讓路,還是路讓樹?
蓋星石建議,太平北路樹與路的矛盾其實並不太突出,可以充分考慮道路綠化空間,從10米寬的慢車道上讓出15-20釐米的空間給行道樹。
值得慶幸的是,昨天,負責該道路市政施工的南京市玄武區住建局接受了蓋老的好建議。該局總工程師王繼寧表示,在現場他們也發現了水杉根部頂著路牙石的問題。如今的路牙石鋪設的確擠著樹根了。「他們考慮將重新鋪設不合理的一側路牙石,給水杉留下充足的生長空間。」
據悉,為了恢復太平北路昔日的景觀,南京市園林局打算補植55株水杉、100株法桐,還有各類灌木。預計明年開春綠化將徹底完工,屆時,便能一路觀賞鬱鬱蔥蔥的水杉林了。
【盤點】
看看城市建設中
被忽視的小細節
路寬了,環境美了,新街口高樓越長越高……這些年伴隨著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南京城有了巨大變化。然而,就像新鋪路牙石竟然跟水杉「搶地盤」一樣,南京城市建設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完善。
昨天,一位多年從事城建的業內人士給記者做了一次盤點。
窨井蓋
「肚臍眼」讓車輛吃盡苦頭
南京各條道路上存在的大量窨井蓋因各種原因漸漸下沉,成為城市道路上的一個個「肚臍眼」。這些「肚臍眼」不僅讓駕駛員和車輛吃盡苦頭,還帶來不同程度的交通安全隱患,也直接影響了道路的使用效率。有時開車人不得不打著「S彎」,繞開窨井蓋。
其實,這種問題完全可以避免,該業內人士介紹說,部分城市以及南京的個別道路已經將窨井蓋規劃在了綠化帶之中。
人行道
人來人往易遭破壞
用方磚拼起來的人行道,人來人往,幾個月之後很容易損壞。美國的人行道就非常簡單:將一塊塊2米×1米的大水泥預製件(不是簡單的水泥板)拼接起來,結實又便宜,再按照需要增加弧度等花紋細節。把預製件吊起來,就會發現下面是管線槽,以後鋪設線路就不需要再「開膛」了。
蜘蛛網是最破壞城市天際線的,有市政電線,電信公司電纜,無主的電路……這也成了南京部分背街小巷的一大景觀,很多電線桿甚至搖搖欲墜。用了上面的方法,就可以將各種線路下地。
道路
各種「補丁」給市容減分
道路整治、雨汙分流、管線鋪設……這幾年,越來越多涉及道路的工程在南京老城區大範圍鋪開。放眼望去,老城區不少道路成了大花臉:「大補丁」、「小補丁」、「長補丁」、「短補丁」,黑灰相映,長短無序。
與其各種工程遍地開花,不如做一條路好一條路,對「補丁」太多的道路實施瀝青重新攤鋪,把錢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