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養生,膽經當令

2021-01-11 坤善堂韓大夫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

——《靈樞·經脈》

對應臟腑膽

對應經脈足少陽膽經

別稱夜半、子夜、中夜

子時23:00~1:00

子時最需要安靜子時(晚上23點到凌晨1點),是陰陽轉換的時候,陰氣最重,陽氣始生,是一天陰陽的臨界點。《靈樞·營衛生會》指出:「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夜半即子時,陰隴指陰氣極盛。子時陰氣最盛,過了子時陰氣轉衰,陽氣開始生發。此時為營衛之氣皆歸於髒之際,稱為合陰,正所謂陽主動,陰主靜,此時需要安靜。子時陽氣初生,猶如新生的嫩芽,這種初生的陽氣是維持整個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力量,但也最易受到傷害。因此,子時不要熬夜,要及時上床安靜入睡,以保護初生的陽氣。

相關焦點

  • 十二時辰養生—子時
    子時(23:00-1:00)又稱夜半、子夜、中夜,是一天當中太極生命鐘的陰極的時候,按照陰陽消長的規律,讓身體處於休息的狀態。《黃帝內經》載:「夜半為陰攏,夜半後面為陰衰。「指的就是,半夜陰氣由盛轉衰,陽氣由弱漸強。此時為膽經當令,是養膽護陽的最好時間。
  • 膽經堵,全身都不通,養生要從通暢膽經開始
    中醫認為,膽在子時(晚上11點~次日凌晨1點)最先啟動,身體其他十一條正經受膽經啟動而開始它們的運動。因此,可以說,「膽經堵,全身都堵」,故養生要從通暢膽經開始。首先,膽為清淨之府,膽之汁主藏,膽之氣主洩,故喜通不喜塞。但膽氣很「嬌氣」,偏偏最易堵塞,尤其遇到外寒時,很容易瘀滯不通。
  • 一天十二時辰養生法
    凌晨保肝 正午養心 傍晚護腎   在中醫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是如此。由於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因此這套養生之法又被清代養生家尤乘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
  • 經常「崴腳」,也許和膽經不通有關,試試一處,幫助打通膽經
    經常「崴腳」,也許和膽經不通有關,試試一處,幫助打通膽經。生活中,尤其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哪一個關節比較容易受傷?估計大家都會說是「腳脖子」、也就是我們的「踝關節」。不錯,腳踝是我們身體上的一個大關節,卻又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關節之一。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十二時辰養生法助您健康養生
    古人將一天24小時劃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最旺,當令「值班」, 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古代養生家根據晝夜陰陽的變化規律,制定了尤其適合老年人的「十二時辰養生法」, 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 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才是大智慧,12個時辰對應的最佳養生方法匯總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智慧的老祖先早就找到了12個時辰對應的養生方法,我把它匯總了一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1、子時,夜裡11點~凌晨1點。膽經當令。最適宜的養生方法:上床睡覺。我們經常說的子午覺中的子就是指子時,也就是夜裡11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候不是才上床睡覺,最好是已經進入睡眠狀態。
  • 看夜醒時辰 知內臟狀態 專家教你調養膽經肝經肺經,做好順時養生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趙剛介紹,古人將一晝夜分為12個時辰,這12個時辰又分別代表著人體的12個臟腑、對應12條經脈,如子時(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對應膽經;丑時(凌晨1點到3點)對應肝經;寅時(凌晨3點到5點)對應肺經,氣血在十二經脈內流動不息,並按照特定的時間和流注次序循環灌注,構成十二經脈的氣血流注。
  • 藥師佛法門的十二時辰養生法
    藥師佛法門的十二時辰養生法  文:大願法師  子時養膽經法  二三到一點,子時開一天。當令經為膽,陰陽始轉換。千萬莫熬夜,最好熟睡眠。膽清精神足,脾胃才舒服。且看少白頭,無非膽不足。呼吸小歸根,睡眠大歸根。此辰睡一覺,勝似至寶藥。  子時養生 照顧好膽經  子時是指晚上23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是一天中最黑暗的適合,《靈樞·營衛生會》指出:「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
  • 肝經當令在凌晨1點,其實,一個時間三個穴位,不熬夜也養肝養心
    肝經當令在凌晨1點,其實,一個時間三個穴位,不熬夜也能養肝養心。肝是身體最大的解毒工廠,對它的養護,素有「養肝就是養命」的說法。所以,如何養護好肝,對身體的健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我們常接觸到的很多養肝方法,「吃」被作為最常用的手段。因此,一說到養肝,必然就會提及要「吃什麼」或者「怎麼吃」。所謂「天食人以氣,地食人以味」。
  • 膽經堵,全身都不通
    中醫認為,膽在子時(晚上11點~次日凌晨1點)最先啟動,身體其他十一條正經受膽經啟動而開始它們的運動。因此,可以說,「膽經堵,全身都堵」,故養生要從通暢膽經開始。首先,膽為清淨之府,膽之汁主藏,膽之氣主洩,故喜通不喜塞。但膽氣很「嬌氣」,偏偏最易堵塞,尤其遇到外寒時,很容易瘀滯不通。
  • 養生十二時辰:順天時,應物候,安身心
    養生十二時辰:順天時,應物候,安身心 2021-01-02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二經絡之膽經與肝經走向圖,趕快給朋友看看!!
    11足少陽膽經
  • 這份養生時間表,簡單實用,可以了解一下
    導語:在這個科技越來越發達,社會發展越來越好的情況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比幾十年前改善了很多,不再愁吃穿,然而也有在這個物質欲望極強的社會,科技發達,生活的正常運行離不開科技,I就拿手機而言,影響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用手機工作還是熬夜看劇等,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I先社會年紀輕輕就一身毛病的人太多了,不得不引人思考,養生工作要提前了。
  • 足少陽膽經對人體健康的重要
    平時我們大家說的子時睡覺,就是讓膽經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代謝的過程,子時是足少陽膽經運行的時間,這個時候如果能躺下休息,膽經就能正常工作,對身體進一步代謝,可以防止膽結石和膽囊炎的發生。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相表裡,肝之餘氣,瀉於膽,聚而成精,膽經不通暢肯定肝經也會受影響,肝經一樣會影響膽經的運作,早晨敲膽經,晚上敲肝經我們都知道的保健方法。《內經》中講「凡十一髒皆取於膽」,膽經具有主生發,通陰陽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見膽經的重要性,更不能隨便去傷害它。除了按時敲打外,我們更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生活方式,該吃飯吃飯,該睡覺就睡覺。
  • 十二時辰對應臟腑圖,養生有規律(推薦收藏)
    1、子時: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膽經當令,「當令」 就是當班的意思。 子時,最宜睡覺保護陽氣 這個時間段應該是一天當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裡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於膽」。這也就是中醫裡說的「子時,膽經當令」。
  • 養生十二時辰表!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養生與時辰的密切關係,即每個時辰對應人體一條經脈,每條經脈又聯繫著相應的臟腑。     每天按照十二時辰養生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時辰來保養其所對應的臟腑,規律生活,科學養生,就可以收到強健身體、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讀懂「十二時辰」(上篇),或可了解眾多健康養生的方法
    作為現代人,只要讀懂這「十二時辰」(上篇)的經絡養生之道,就能知道眾多道家養生的秘訣,讓你遠離疾病,長壽很簡單!1.子時,膽經,宜入睡夜半是十二時辰中的第一個時辰。說起夜半,腦袋裡便出現了張繼的永恆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這時的夜半,據《黃帝內經》中記載,認為子時是陰氣最重的時刻,是最宜入睡的時刻。
  • 經絡養生之特定穴「五輸穴」應用七:足少陽膽經之五輸穴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中醫講求人是一個整體,而不是由各種零部件孤立的構成的,而很多我們身體的功能是無法用現代醫學來解釋的,人體的經絡也是如此,通過經絡養生,我們確實可以調理我們的身體,這冥冥中一定是暗合了某些規律。既然經絡是科學且對人的健康那麼中醫,而穴位就相當於經絡上的一個個開關,因此學習穴位的知識就是為我們開啟了健康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