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記《論語》第三句話,可以減少很多煩惱

2020-11-24 騰訊網

圖文 / 曾鑑輝

孔子在《論語》中,說了很多話句,但似乎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和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我沒有調查研究,不知為何如此。

在我看來,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遠遠比前兩句更有指導自我的意義。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用現在的語言來說,就是「別人不理解自己,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你看,孔子說得多好啊,多麼灑脫。

受制於每一個人的閱歷、知識及理解能力的不同,你的言行舉止所作所為,別人理解不了,這本來就是極之尋常的,如果你非要別人理解,甚至認同,顯然就是你的不對了,若這樣,只不過是你自尋煩惱罷了。反過來看,別人的言行舉止,你又能夠理解多少?結果還不是一知半解。所以,理解固然萬歲,不理解亦是可理解的。

身處社會人際關係中,只要做事和說話符合法律道德及公序良俗,憑良心去做人做事,不傷害別人,就是了,何必強求別人理解,豁達一點吧,大家開心。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已經說得非常透徹,但可惜,千百年來,偏偏諸多有人拘泥於「人言可畏」四個字,以致付出沉重代價。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言驚醒夢中人,當真是快樂箴言也。

(2020年6月15日 寫於觀水山莊)

相關焦點

  • 《論語》裡這句話可以可以讓我們進退有度!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以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其實最早看到這句話,不是在《論語》這本書裡,而是在《北平無戰事》裡,這是方步亭說的一句話。當時深感這句話很有道理,所以記在了自己的本子上,後來讀《論語》才知典自此處。
  •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講的到底是什麼?
    01《論語》的歷史地位有句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為什麼能治天下,這還得從歷史說起。《論語》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誕生於春秋末期,而《論語》成書於戰國初期,可以說《論語》是名副其實的春秋戰國時期的一部著作。
  • 《從心讀論語》第一講 學而時習之
    今天我們一起開始學習《論語》,這部經典,古往今來無數的學者都講過,我這個人學識淺薄,也沒看過那麼多的版本,只能從我個人理解的角度,來聊一聊,我對《論語》的一些理解。咱們這裡聽課的有很多高人,學傳統文化很多年的,我這也算是班門弄斧了,讓大家見笑了。
  • 2021年初,天降鴻福,財運奇佳,煩惱減少,賺取萬貫家財的3星座
    今天的星座主題是:2021年初,天降鴻福,財運奇佳,煩惱減少,賺取萬貫家財的3星座。第一、白羊座白羊座十分認真努力,他們不會因為小挫折而喪失信心。2021年初,好運降臨,財神將會十分關愛白羊座,會替他們驅散所有的黴運。
  • 《論語》很短,才11705字,道理卻很深
    眾所周知,《論語》是儒家的經典之作,孔子和儒家的主張、倡議、如何做人、如何做官、如何為民都寫在了上面。這些對於我們做人、做事都具有積極指導作用。但是,很多人除了在課本裡學了一些「子曰:學而時習之」之外,對於其他的部分就不甚了了了。不過反過來想一下,如果《論語》要是那麼好理解的話,也就不會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孔子也就不會成為中國的聖人和萬世之師了。
  • 《論語》:「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究竟有什麼含義?
    在《論語.學而第一》裡面,有一句名言:「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以前理解的比較膚淺,今天再稍微深入的分析一下。按字面意思,可以這樣簡單的理解:巧言善辯、油嘴滑舌,阿諛逢迎,善於表面做作的人,很少能達到仁的境界。
  • 女孩取名:25個人見人愛的《論語》女孩名字,你值得擁有
    《論語》一直是學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智慧名言,可以指引你的人生,用來給寶寶起名1.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要多聽各種意見,覺得可疑的地方避開,謹慎的說出其餘的,這樣就能少犯錯誤;要多看各種情況,覺得有危險的事情避開,謹慎的去做其餘的,這樣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謀求官職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 咬文嚼字:「暴虎馮河」解,兼談南懷瑾先生和他的《論語別裁》
    南先生的很多書都是他講課的錄音整理,甚至「講課」都算不上,算是一種「佛教布道」的場合,就是叫我去講,我可能會時不時忘記遺漏,講到興致上,難免信口開河和犯錯誤。  (二)《論語別裁》的紕漏錯誤不能一一例舉,只說一個錯得比較典型很多人都談論過的「暴虎馮河」。
  • 《論語》「君子不器」,這句話什麼意思,其中的「器」是指什麼?
    「子曰:君子不器」,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為政「為政」是什麼呢,就是去做官孔子說學而優則仕嘛,你的學識足夠豐富,就應該走向仕途,因此古代讀書人也把學而優則仕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論語·為政》篇講的什麼呢,簡單明了地說就是求官、為官的基本原則,一言以蔽之——「以德為政」。那好,我們知道為政的意思,就好理解君子不器了。君子君子一詞,最先的意思是君王的兒子,但後來在詞彙的發展過程中,君子一詞被賦予了道德層面的含義。
  • 跟著論語明世事學而13 真正的智慧在於有可親
    看到論語沒有因為所以不但而且,又加上本人實在不知論語所言何事,變激憤地說到,論語連邏輯都沒有,怎麼會是經典,是統治者推崇的罷了,進而上升到中國的典籍都沒有邏輯,不科學。我現在經常講邏輯。就是普及下到底什麼是邏輯。中國的典籍邏輯在哪裡。比如本章,若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摳字眼,顯然會不明所以。本章也很簡單,無非是講了信和義,以及禮。這是儒學的核心內容。
  • 今後10天,日子安穩有奔頭,收入增多,煩惱減少的3個星座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星座主題是今後10天,日子安穩有奔頭,收入增多,煩惱減少的3個星座。第一,白羊座白羊座的人充滿高貴的氣質,他們的性格單純,善解人意,友好樂觀,對周圍的人都有積極的影響。白羊座寶寶們很感性,但是不會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他們對別人的好會得到雙倍的回報。
  • 2021年初,煩惱減少,壓力減輕,翻身走大運,能賺大錢的3個星座
    本期的星座主題是:2021年初,煩惱減少,壓力減輕,翻身走大運,能賺大錢的3個星座。第一、摩羯座摩羯座誠實友好,他們能積極幫助身邊的同事,有很強的俠義精神。摩羯座的自尊心很強,他們不願意依靠別人做任何事情。
  • 我讀論語小記:學而第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於個人公眾號,也請你多多指教。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論語:「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君子德風,小人德草」,是何意
    ,這是《論語》的開篇第一句。宋代的朱熹對此評價很高,認為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南懷瑾解讀論語時,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認為這裡的「學」,不僅僅指書籍上的知識,還包括為人處世的道理。知己難求,志同道合的人,就像是遠方而來的人,南懷瑾認為,這裡的「遠」不僅僅指空間上的遠。《論語》中另一句應用廣泛的句子,便是「以德報怨」,以德報怨的意思是不去記恨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 女孩名字大全:10個才貌雙全的論語女寶名字,不染世俗
    從漢代開始就有了「文論語,武周易」的說法,那是因為《論語》中有很多彰顯文化內涵、又文雅智慧的詞語,這些詩詞歌賦中不缺乏適合寶寶起名的字眼,同時可以讓名字不僅寓意好,還有著文雅氣度。 一、《論語》中才貌雙全的女寶名字1. 然書出自《論語》: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取名「然書」寓意孩子知識豐富,學識文博,文化修養高等美好內涵。
  • 《論語》:「君子德風,小人德草」,是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嗎?
    「君子德風,小人德草」,這句話原文出自《論語·顏淵》,在這一篇裡,季康子同學向孔子老師請教了三個問題,都是問政方面的道理,原文如下: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 讓人開心的3句話,能夠瞬間忘記疲憊與煩惱,你記住了哪句?
    生活就像是一個訓練場,在這個場內,有的人活得開開心心,每天都洋溢著笑容,好像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讓他很高興,與人交談,他們也都是說著讓人開心的事情。真的有人這麼快樂嗎?他們的快樂是怎麼來得?為什麼能持續那麼長時間?快樂還能積攢嗎?
  • 怎樣讀經典 《論語》
    這是讀經的通例,讀《論語》也概莫能外。但是《論語》作為語錄文獻,又有其特殊性,必須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特異方法來閱讀。例如我在拙著《論語本解》引言中曾說:「《論語》是一部思想著作,此書在古文獻中看似語言平實,但含義深奧,各條語錄的具體語境又多不明確,必須對語言文字、思想內容,乃至歷史背景作全面注釋、考述,才能有助於真正讀懂。」
  • 《論語》中暗藏的115個成語典故,都是中華文化精髓!|論語·先進|...
    【出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8、不恥下問  【解釋】: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六經皆史」說《論語》
    《論語》作為流傳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對中國乃至世界影響至深。從古到今,對《論語》的注釋解讀就沒斷過,相關文本數以百千計。在今天國內「讀經熱」、「國學熱」的背景下,坊間關於《論語》的圖書也日漸增多,北大學者李零的《喪家狗——我讀〈論語〉》是眼下最受關注的一種。說一百人心中有一百種《論語》讀法或許並不為過,比較這些不同讀法,應當是件有趣味也有價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