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如何在事奉中力上加力

2021-01-09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在聖經中提到:「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11:25)」牧者一職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與負擔。這好比校園裡的老師,家庭中的父母,牧師則是集老師與父母的職責於一身,既要在神話語上醇醇教導信徒,又要在生活中細心觀察信徒的情況。

牧者在信徒與神之間起著很大的作用,牧者是神旨意的遵行者,也是傳達者,不但自己要遵行神的旨意,也當帶領信徒,同遵行神的旨意。治理教會,牧養信徒是牧者的職責,忠心盡職的牧者會竭力滿足神在自己身上、信徒身上及教會中的旨意,調和信徒與神的關係。然而這並不輕鬆,牧者一面事奉的是至高至大的神,一面服事的是紋絲不動的信徒,很多牧者會感到力不從心。

在事奉的道路上有艱難、有坎坷,當然也有喜樂與安慰。牧者事事奉中若不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與目光,就會感到自己在事奉中被透支。越服事越灰心就越沒有力量,最後甚至有放棄事奉的念頭。倘若在事奉中積極調整心態及面對事情的看法,結果則會不同。

在事奉中,熱心是最寶貴的,沒有熱心服事會很難堅持下去。對於服事的人來說,如何保持服事的熱心與力量最為關鍵,要持守住幾個重要的點,才能在事奉中力上加力。

首先,事奉者要與神保持密切的關係。牧者要認清自己真正事奉的對象是神,只有這目標是正確的服事的方向才會對。

另外,牧者在事奉中當事無巨細向神傾訴,因為牧者所服事的信徒並不是自己的,而是屬於神的。牧者是神的僕人,奉神的旨意看管群羊,所以當把所有的事無論是好事還是壞的事情,都要向神傾訴,交託給神,每一件事都由神定奪。這樣一來,牧者就會輕鬆很多。因為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是牧者自己在承擔,有神與牧者同在,加添力量。

無論在事奉中遇到多少困難挫折,或是信徒及同工的不理解都沒有關係了,因為牧者不再是孤軍奮戰,事奉上神會負完全的責任。心裡有依靠時服事才有力量。

實際上,在事奉中想要力上加力,聖經裝備是必不可少的。牧者要把神的話語紮實地記在心中,並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操練,最後再傳講給信徒,這是很重要的,這樣傳講出來的信息才會有力量、有恩膏。

筆者常聽到一些牧者說起在講臺事奉上的貧窮,因為現在傳講的信息還都是年輕時所裝備的,也就是俗語「吃老本兒」,這很不利於教會的發展。傳講神話語的人應當是活水的管道,常清潔、倒空、裝備,如此才能供應時代的需要,而且牧者自身也因此得滋潤。

牧者與信徒之間的交通也是牧者在事奉道路上的加力點,牧者實際服事的對象是教會,既是每一位信徒。常與信徒交通,了解他們的想法與訴求,再將教會的發展方向及神的旨意與他們交通,這樣互相交通才能更精準地服事到位。信徒雖然沒有牧者知識性強,沒有像牧者一樣受過專業培訓,但他們有表達想法的權利。實際上不管是牧者還是信徒,都希望自己被坦誠相待。

教會是合一的,牧者與信徒也當合一,作為牧者要心理強大,本來在服事中就要面對很多難題,加上有時信徒們的不理解、仇敵的不甘心,會使牧者心裡憔悴。

牧養教會不是簡單的事情,復興教會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加上現在普遍現象是弟兄姐妹沒有熱心、不愛聚會,不願意聽道,牧者的事奉就很難見成效。因此有些牧者會感到疲憊、焦慮、灰心,甚至不想事奉了。就如筆者有時就會有這樣的經歷與感受,看到教會荒涼很心急,但卻不知道怎麼才能改變這樣的局面。看到信徒不願意聚會,聽道也沒有觸動,甚至在聚會時睡覺會很受挫,很沮喪。一面生氣大家不好好聽道,一面覺得自己很沒有用不能幫到大家,心裡很難過失落,不想講道,因為覺得講了也沒用,大家也不放在心上,也不悔改。這種負面情緒是服事道路上的絆腳石,也是仇敵的詭計。

實際上牧者放平心態,這一切雖然看上去很不理想,但也正常。屬靈的路本來就不好走,服事的路也是千辛萬難,我們正是選擇了這世界上最難走的路,所以慢一點也正常,但卻不可灰心,而是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上去。雖然艱難卻不可逃避,要迎難而上。

筆者有一段時間也很灰心,一面覺得在教會講道大家不聽,聽了很多真理卻還是老樣子,一面又覺得自己沒有悔改,沒有好好沒聽神的話,又有什麼權利要求他人?因而很懊惱自己,內心常常很矛盾。

實際上當牧者有這樣的想法時,就已偏離了服事的路線。在事奉中有高山也有低谷,這很正常。牧者要做的是常與主交通,免得陷在自負或仇敵的網羅中。當然,牧者也要時刻保持警惕,發現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不對時要及時調整,經上說:「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親愛的牧者、弟兄們,這就是我們服事的動力以及依靠和憑證,我們所做的主都看在眼裡,主都會紀念。所以我們不要灰心,要剛想要戰力。阿們!

相關焦點

  • 牧者感悟丨唯有事奉,乃是生命中最美之事
    保羅曾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每一個蒙恩的基督徒,從蒙恩得救的那一刻起不僅是生命得到救贖,同時也承擔著服事上帝的使命。而這個使命乃是神對人格外的恩典,借著服事神的過程,使自己變得更完全。
  • 交差與事奉!
    如果你完全委身,甚至願意放下其它的事情去承擔,不離不棄,那就是事奉。如果即使沒有人認同你的努力,你仍然堅持到底,那就是事奉。交差,難以叫人興奮;事奉,卻肯定會叫人興奮難眠。如果我們只注目於事情的成敗,那就是交差。如果我們關注的是處事的忠信,那就是事奉。平庸的教會,充滿交差的信徒:偉大而不斷增長的教會,充滿事奉的信徒。
  • 《聖經》中完整事奉的「三重因素」
    事奉是每一位跟隨上帝之人的服事,合神心意的事奉能促進事奉者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這就導致每一位事奉上帝之人都要思想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何事奉才能蒙上帝悅納?立足聖經我們會看到,每一位事奉上帝之人,需要把握三個基本因素。
  • 「侍奉」與「事奉」的區別
    「侍奉」和「事奉」兩詞,經常出現在《天風》等基督教讀物中。國內新近出版的聖經一律用「侍奉」,靈修書中「侍奉」和「事奉」通用,而海外教會多用「事奉」,究竟用哪個詞更正確呢?「侍奉」或「事奉」的詞,在聖經及靈修著作的原文中,並無差別,都是同一個詞。那麼,為什麼會有「侍奉」和「事奉」兩種不同的寫法呢?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侍奉」和「事奉」屬於「異形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兩詞是可以通用的。但是,按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2002年之後已經不再提倡用「事奉」,而應該用「侍奉」。
  • 東南亞佛教文化盛行 短宣後牧者見證:除他以外,別無拯救
    近日,北京一教會牧者和信徒一行十餘人結束了東南亞短宣18日的旅程。期間,他們走過越南、柬埔寨、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城市。看到當地佛教文化盛行,牧者心中不禁充滿主的憐憫和負擔,告白:「除他以外,別無拯救。」短宣結束後大家感受到當地福音需要的迫切,教會信徒因此也頗受激勵,受感動立志為東南亞宣教付上自己的禱告和力所能及的奉獻。
  • 從義大利神父「疫情下的服侍」看牧者的教會觀和服侍觀
    二、選擇逆行的神父們整個義大利動員起來抗擊疫情,醫護人員自然首當其衝要進入戰場,但在義大利還有一個選擇「逆行」的特殊群體,這就是義大利教會的牧者們。由於義大利是一個傳統的天主教大國,這些牧者們有一個正式的稱呼:「神父」。
  • 我的成長背景對現在的事奉有影響嗎?(奇瑞)
    (《詩》25:15)當耶穌來到世界上時,人們都迫切地希望耶穌成為他們心目中的救世主:有能力、威嚴、讓世人都敬畏、降服,將猶太人從羅馬統治下拯救出來。可是耶穌來,並不是為了成就猶太人心中的夢想。祂來,是為了把人從罪中拯救出來,而不是作猶太人的復國君王。當代基督徒心中也許沒有對耶穌作軍事化救世主的盼望,但是每個人都有對主的期待。
  • 《如何釋放火車火馬》保羅MS_2021.1.10
    如何釋放火車火馬?1. 跟對牧者,跟對領袖,就能得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以利亞一定得著火車火馬。2. 尊榮的心,以他為父,才能得著    要有屬靈的遮蓋,才能有屬靈的傳承。    以尊榮的心尊榮你的領袖牧者,並且內心與牧者領袖是父子的關係。3.
  • 2021年傳道人在事奉上將面臨的挑戰
    從傳道人的角度看,在特殊時期傳道人所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線上聚會的挑戰,也面臨著教會許多工作開展的壓力。比如說一些學生事工、婚姻事工、輔導事工,如果轉到線上,必然是會受到一些影響的,而且也會出現人員流失的情況,所以說這給傳道人的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與選擇。特別是在講道事工上,傳道人每一次的講道分享都是值得珍惜的,也應該是盡上最大責任的。
  • 牧者感悟丨面對不被理解的事奉人生,當堅定仰望神
    因此既然目標已在遠方,那今天將如何選擇生活呢?
  • 百基拉和亞居拉的婚姻:關於婚姻與事奉的六個教導
    這人已經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訓,心裡火熱,將耶穌的事詳細講論教訓人」(徒 18:24-25)。接著,「他在會堂裡放膽講道,百基拉、亞居拉聽見,就接他來,將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徒 18:26)。 他們聽見亞波羅講解聖經,就把他帶到一邊,將神的道給他們講解更加詳細——不僅是亞居拉,而是夫妻二人共同出現。
  • 一傳道人的服事小記:牧者在事奉與生活中的磨練
    摘 要傳道人服事生活不是單方面的,不僅要面對教會中不同職分的人,還要面對社會上、家庭中的群體,然而做榜樣和改變自己是重要的。文 | 沐風牧養的確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它涵蓋著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多個層面的內容。當下教會的牧養工作無不透露著許多的不足和問題,無論是教會內部中的問題,還是個人的危機,都在影響著教會的進程。
  • 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加力!北京為高質量發展配上「金鑰匙」
    在新的起點上,北京將以「壯士斷腕,刀刃向內」的勇氣,持續加力、不斷提升,繼續做好改革的先行者、領頭羊。  弄潮兒向濤頭立。為了謀劃好下一階段的改革,北京市發改委會同56家單位,對營商環境重點改革任務進行逐項研究討論,並廣泛徵求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中小企業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確定了近三年北京營商環境改革的時間表和「施工圖」。
  • 15條關於順服的經文——學會如何順服神
    如何達到順服神?以下15條關於順服的聖經經文和相關文章,為你指明順服神的實行路途。經文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記上15:22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敬畏他,謹守他的誡命,聽從他的話,事奉他,專靠他。
  • 如何用錢才合神的心意?|微讀問答
    很明顯,他的問題不是賺太多錢,而是害怕被貼上貪婪的標籤。那麼聖經如何看待金錢呢?神是否反對基督徒掙得高薪?許多基督徒對財富變得謹慎,或隱藏他們關於金錢的問題,因為害怕被貼上成功神學的標籤。當然,我們必須堅決地稱成功神學是邪惡的;但在我們對財富的理解上,我們必須保持聖經中的平衡。神是一位關心我們生活細節的父(路12:7),我們不能因為成功神學過分強調了聖經關於金錢的教導而開始害怕。
  • 通過公式了解如何控制九節鞭的「旋」
    練習時,以手臂的搖動和運用臂、肘、肩、頸、 腰、 腿等身體部位為支點的轉帶、撥打來增加鞭的旋轉速度, 能否在不斷變換支點的運動中,把力有效地實施到鞭體上,從而使運動員在快速的旋轉中來完成各種動作,已成為衡量運動員水平的標準之一。在力學中,欲使任何物體旋轉,必須具有轉矩( M) 。轉距等於作用到該物體上的力(F)和重心到支點的垂直距離(L)的乘積。寫成公式: M=F·L。
  • 中美媒體輿論戰互撕……基督徒如何清醒地討論問題?
    這兩天,隨著疫情在美國的蔓延,以及川普在推特上引起爭議的言論、驅趕留學生的小道消息等,中美之間的互撕互黑不斷。網友們也紛紛站隊,群情激憤,真相在各色媒體的渲染中變得越來越光暗難辨。理性的探討被情緒所綁架,甚至蔓延到基督徒群體中。面對這些現象,基督徒應該如何合乎中道地探討,在公共領域活出美好見證呢?說起政治,很多基督徒都「談虎色變」,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