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紅線」紮根 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2021-01-10 中國文明網

  一根「紅線」一條根。老百姓是根,一條「紅線」則是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2018年以來,湖北省鄂州市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將這根「紅線」深深紮根於民、情暖於心,逐步形成具有鄂州特色的「1+N」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制度體系,構建起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機制創新,「紅線」接了地

  2020年11月24日,作為鄂州市兩名獲評全國勞模之一的曹伊靈,赴京參加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

  曹伊靈是鳳凰街道瀾湖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2002年到社區工作,至今已有19年。將社區服務下沉到居民小區,實現社區服務小區化,曹伊靈推出的「1234」溫馨工作法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將心比心,站在居民的角度考慮,多為他們想一想,說話做事注意方式方法,解決問題就比較容易了。」曹伊靈被社區居民稱為「貼心管家」。

  長期的社區工作,有一點讓曹伊靈的感觸很深,那就是社區工作「三無」,即無人、無權、無資源,社區服務功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很有限。其實,並非曹伊靈一人有此感受,這成了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如何使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能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為解決曹伊靈他們心中的這個能力有限問題,2018年,鄂州謀劃推進「黨旗領航·社區創新」工作,常態化推進機關單位和在職黨員參與區域化黨建。

  於是,一條創新社區治理的「紅線」串起五級組織體系,「紅線」接地,黨的組織體系植根在廣大基層群眾之中,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區域化黨建格局。即,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地基固則大廈堅。然而,再好的機制也要靠人的執行。

  如何讓想幹事、敢幹事的社區幹部能幹事、留得住?2020年4月,鄂州在全省率先開展面向疫情防控一線城鄉社區(村)主職招聘街道、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這則看似極普通的招聘公告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看來,在社區工作,只要努力也是有奔頭的。」

  這是鄂州探索推出的為社區工作人員提供事業編制和晉升通道的激勵辦法。那麼,又該如何選到一位居民認可的「小巷總理」呢?這次鄂州市招聘事業崗位管理人員,通過「考核+面試」模式,採取考核評分制,並引入群眾滿意度評價,其佔比20%。

  當年6月,經過嚴格的程序遴選,鄂州市聘用了10名城鄉社區工作者為事業編制人員,「貼心管家」曹伊靈就是其中之一。

  建立便民服務站,正是曹伊靈獲編後做的第一件事。「省市就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社區工作者管理等文件的制定,徵求了我們的意見。這解決了我們社區工作一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有人、有資源、有激勵,非常鼓舞人。」她說。

  這個服務站是社區、物業、業主委員會三方共同商議搭建的平臺。「電視機、熱水器、電冰箱壞了,只要打一個電話,就有懂專業技術的鄰居上門幫忙維修,很方便,社區都想到我們前面去了。」居民說。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幹部要激勵。」這是句實在話。「2020年,我們全面推行社區黨組織書記事業崗位管理,相當比例的社區黨組織書記將享受『事業編』。同時,建立社區工作者『四崗18級』崗位等級和薪酬體系,對社區工作者根據考核和表現情況進行崗位等級晉升。」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0年,主城區完成620個社區工作者員額核定,區級統一招聘、街道統一管理、社區統一使用,考核招聘社區工作者319人,公開考試招聘58人,社區工作者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社區賦能,「紅線」固了本

  與打仗一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也需要一個好的陣地。「說直白點,就是要有一塊立足之地。連立足之地都不穩,工作起來怎麼發力?」有社區工作人員曾這樣笑問。

  黨群服務中心是租借的民房,「隱身」服務,居民摸不到大門。多年前,這曾是社區陣地的真實體現。如今,走在大街上,一身「紅裝」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不僅顯眼,且顯活力,「這是為基層賦能最重要的體現,在這裡工作,很有尊嚴感。」一位社區工作人員感慨。

  為社區賦能增效,自2018年起,鄂州市創新「413機制」,以黨建引領基層工作向縱深發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便是其中一項。

  「四個清單」減負。上面千根線,底下一根針,為社區減負賦能首當其衝。鄂州市明確了社區黨組織工作事項清單、社區居委會依法履行職責事項清單、社區居委會協助政府工作事項清單和社區便民服務事項清單等「四個清單」。同時,針對社區活動場所掛牌過多過濫、只掛牌不服務等問題,集中開展掛牌清理,切實為社區減負。

  「一個意見」準入。減負不等於切割剪斷,如何避免一刀切的簡單做法?鄂州市制定《關於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的實施方案》,用制度規定為社區減負「保駕」。規定,除法律、法規和規章明確規定應由社區依法承擔和協助辦理的事項外,凡擬進入社區的組織機構、工作任務、檢查考核、社區掛牌、出具證明(蓋章)、開展調查統計等事務,全面實行準入制度。同時,明確核准進入社區的事項,應明確授權內容、對象、權限、時限和撥付的工作經費。

  「三個加法」提能。社區減負不是最終目的,而是為了聚焦主責主業,增能增效增服務。「加陣地」,全面推進全市33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將政府部門辦公樓「讓位」給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把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社區之家」。「加項目」,在全市「放管服」改革推進過程中,將25項與居民息息相關的政務服務辦理權限直接下放到社區,讓居民實現在家門口辦事,體驗「一站式」服務。「加資源」,建立「雙報到、雙報告」機制,推動在職黨員在社區、在小區,在八小時外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率先推動市直機關與社區共建共治共享,讓社區有更多人、更多資源為居民服務。

  同時,在街道改革過程中,配套制定向街道放權賦權、「街道吹哨、部門報到」、街道統一指揮延伸派駐機構、統一指揮轄區綜合執法、「多網合一」、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等10餘項政策措施,向街道下劃102個編制,整合街道資源要素,協同各個方面規範制度體系,為街道賦能。

  另外,鄂州市正在科學搭建網絡平臺,建設智慧網格。以城市社區為重點,全面整合市、區部門在社區設置的各類網格,搭建統一的綜合信息管理平臺,構建「巡查—發現—採集—篩選—上報—分派—辦理—核查(評價)」權責明晰、程序規範、運行高效的基層治理服務工作閉環。

  協同共治,「紅線」暖了心

  庚子之年,史上特殊。疫情未了,汛情又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根「紅線」是否牢固結實,面臨大考。

  疫情突襲。全市2675個黨組織和6.8萬餘名黨員,以「社區」「戰區」和「帳篷」「卡點」等為載體,成立248個臨時黨支部、425個臨時黨小組,成為抗疫中堅力量。

  汛期到來。全市各級黨組織、2.1萬名黨員幹部和數萬群眾,日夜奮戰在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一線。

  一名黨員一面旗。紅色戰鬥堡壘的作用同樣體現在鄂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黨員志願者進社區活動率先在全省開展。他們亮身份進社區,已有註冊志願者11萬餘人,建成30餘個志願服務分會(團隊)。

  實踐證明,基層黨組織體系越健全、越嚴密的地方,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越能得到進一步彰顯。

  脫貧攻堅,黨員結對包保,讓扶貧對象在困境中感受到黨的溫暖;下沉社區,在職黨員帶頭「敲門」問需、「對話」問症、「座談」協商、「吹哨」解難,讓居民在「微」治理中感受城市溫度。一個網格幸福一個小區,一名黨員溫暖一個樓棟,「黨員中心戶」共畫黨群「同心圓」。

  在月畔灣社區。建立在職黨員服務信息檔案,舉辦黨員「一月一沙龍」活動,制定黨員先鋒模範標準和積分激勵辦法,對每名黨員進行星級評定並「上牆」,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單位)搶單—社區(居民)評單「四單」模式,激發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活力。

  在濱湖社區。堅持黨旗領航,引導黨員積極主動維護居住環境,組織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懇談會、項目聽評會等一系列意見徵集活動,全方位徵求民意、了解民情,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題。

  在北門社區。黨員敲門徵求居民「微夢想」「微心願」「微訴求」,居民反映興城花園小區水壓偏低,社區黨委便在該小區召開居民議事會,召集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等30餘人協商安裝二次增壓泵。

  在江城社區。棉花小區71歲的老黨員吳運良,是社區「五老」志願服務隊的一員。為拆除違建推進「40工程」,半個月裡,吳運良跑了20多趟,做通居民的思想工作,讓出了公共空間。

  在茅圻村。11名黨員志願者成立「餘巧工作室」志願服務團隊,幫助有需求的老人繳納水電費、充值電話費、代拿快遞、代辦證件、協助照看留守兒童、輔導作業等,當地群眾都說「有煩惱,找餘巧」。

  在平石村。堅持黨員「一聯二亮三評」工作小效方,使黨員服務群眾變「無形」為「有形」、變「一時」為「隨時」、變「軟要求」為「硬措施」,架起了黨群幹群「連心橋」。

  在華容區。選樹18名優秀黨員典型,用微電影的形式傳播「華容情」,用身邊的故事感染身邊的人,帶動全區8600餘名黨員「比學趕超」。

  ……

  把群眾的嚮往作為治理的方向,把群眾的需求作為治理的追求,把群眾的痛點作為治理的重點,把群眾的感受作為檢驗治理成效的標尺。一根「紅線」紮下根,同畫黨群「同心圓」,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鄂州方案」仍在續寫。(鄂州日報)

相關焦點

  • 【新時代紀行】厚植執政根基:湖北宣恩縣創新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
    改革開放43年來,伴隨著深刻的經濟體制變革和社會結構變動,城鄉分割的傳統二元制戶籍制度日益鬆動,社會流動性明顯加快,加之思想觀念的變化和利益格局的調整,導致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城鄉基層治理開始面臨新問題、新挑戰。
  • 王思斌:社會工作在構建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是政府和全社會的任務。社會工作在構建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過程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對此做一些基本的分析。
  • 構建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戰略布局
    (一)  構建新發展格局  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聽取基層幹部群眾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
  • 桐城市文昌街道:創新「基層+」治理 謀實「十四五」規劃
    進入新發展階段,在實現基層治理初步目標的基礎之上乘勢追擊,開啟街道現代化治理新徵程。將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創新治理,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相統一。把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規劃編制中來,為全面謀實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基層在召喚。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領導一切,協調各方。基層需發展,黨建必先行。
  • 防控一線湖北鄂州:幕後英雄 戰鬥在城市「生命線」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幕後」英雄,戰鬥在城市「生命線」(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湖北鄂州市的「西大門」葛店鎮,與武漢光谷幾乎連為一體。作為武鄂協同發展先行區,國家級的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規模以上企業238家。
  • 數字「新基建」構建中國「新時空」,智慧城市 數字孿生新高地
    數字「新基建」構建中國「新時空」,智慧城市 數字孿生新高地 發布時間: 2020-11-03 10:54:2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網  作者:   這裡是2020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現場,會場內座無虛席,一派熱烈景象。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基層「繡花針」繪就共治共享新畫卷
    以創新為楫,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正朝著現代化大步邁進。近日,吉林省舉辦「新時代吉林小巷總理」創新案例集中評選展示活動,通過「打擂比武」方式,有力提升了社區黨組織的城市治理「繡花功夫」。  做好群眾工作關鍵在基層黨員幹部貼心細緻的服務,需要幹部磨亮基層治理的「繡花針」,在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上下功夫,共繪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的新圖景。
  • 數字治理助推城市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智慧化
    城市大腦是為城市生活打造的數位化界面,市民可以通過它觸摸城市脈搏、感受城市溫度、享受城市服務,享受數位化民生便利,城市管理者通過它配置公共資源、做出科學決策、提高治理效能,享受數位化政務效益。雲棲小鎮是杭州城市大腦的發源地,也是浙江重點數字經濟產業平臺之一,逾8000平方米的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不僅採用大量數位技術前沿應用,也催生了數字賦能新產業。
  • 陝西省寶雞市:深化「一核雙聯四化」模式 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條塊融合、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路子,有力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雙聯」聚力,構築城市基層黨建「共同體」 城市基層黨建是「全域黨建」,涉及到區域、單位、行業等方方面面、情況複雜。寶雞市堅持系統建設、整體建設的總體思路,充分調動各級組織、各類群體等多方力量,同心同德,同向發力,為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注入強大動力。
  • 文昌:提高基層黨建水平 助力國際航天城建設
    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鬆。提高基層治理效能,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
  • 大疫大汛之下交上「大治答卷」 2020年平安湖北建設走筆
    編者按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政法戰線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疫情當前,政法當先」。湖北2178個公安檢查站、治安卡點、臨時檢測點,第一時間承擔起城市封控、防疫物資運輸保暢、醫療機構安保等任務。忍著父母相繼感染新冠病毒離世之痛,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分局碧石派出所民警曹振堅守106國道迎賓門卡點。面對組織強制休息命令,他說:「請不要讓我下崗!」
  • 深論|走出一條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子
    走出一條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子——四論學習貫徹市委六屆十七次全會精神「十三五」時期,深圳現代化城市功能和品質大幅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國際影響力實現大躍升,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市委六屆十七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深圳要在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方面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我國立足自身發展需求的重大戰略選擇,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
  • 湖北鄂州雷山醫院出院患者突破300人 在院治療患者降至24人
    湖北鄂州雷山醫院出院患者突破300人 在院治療患者降至24人 2020-03-17 18:45:02石小傑 攝   (抗擊新冠肺炎)湖北鄂州雷山醫院出院患者累計突破300人 在院治療患者降至24人  中新網湖北鄂州3月17日電 (石小傑)3月17日,湖北省鄂州市雷山醫院又有5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自此,雷山醫院累計治癒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人數達300人,還有24名患者在院治療。
  • 黨建引領,實現社會治理新突破
    ,開展「基層黨建攻堅突破年」活動,攻堅重點,突破難點,在強化服務功能上出實招、下功夫,緊貼基層實際,緊跟群眾多元化需求,增強政治引領,突出服務導向,推動資源整合,有效「補位」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改革創新發展、城市綜合治理能力,為阜橋街道高質量全面發展強基固本、凝心聚力。
  • 「四化四治」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樣板
    記者 李明 通訊員 劉福春 報導本報廣饒訊 在廣饒縣李鵲鎮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中心指揮大廳的屏幕上,每天滾動著全鎮3萬餘人的「喜怒哀樂」。每條民生信息採集、處理背後,都連著「兩張網」,一張網在線下:全鎮59個村級網格劃分成1337個「微網格」,80餘家企業細化為6個專屬網格;一張網在線上:依託「大數據」建起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系統平臺和服務中心,實現了基層社會治理數位化集成、研判、指揮、調度、實戰等功能。
  • 紮根基層 無私奉獻(暖聞熱評)
    李夏同志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紮根奉獻皖南山區,多次放棄到縣直機關工作的機會,甘於在最艱苦、最偏遠的鄉鎮基層奮鬥青春,勇於在抗洪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中衝鋒在前。他心繫群眾、一心為民,服務群眾隨叫隨到,當地群眾都知道「有事情、找李夏」,貧困戶稱讚他「比自己孩子還要親」。他認真負責、有情有義,總是盡心盡力幫助他人,用高尚品行感染和溫暖著身邊每一個人,前不久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 【高端訪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當好領頭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格局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在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進程中,浙江如何完善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構築現代化經濟體系?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餘淼傑。
  • 葉紅專:融入新發展格局彰顯湘西新作為 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葉紅專指出,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
  • 完善治理體系 提升治理能力
    推動共建共治共享 夯實基層治理基礎9月11日下午,剛過放學時間,霍山縣佛子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就走進三三兩兩背著書包的孩子。佛子嶺鎮轄區內企業職工較多,為解決職工學齡子女放學後、家長下班前無人看管的問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打造「四點半課堂」特色文明實踐項目,組織志願者帶孩子們學習、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