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教授:龍不是什麼好東西(圖)
核心提示:正在韓國工作的上外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金立鑫,在自己的博客上力挺上外黨委書記吳友富。
雖然吳友富已否認要取消龍圖騰,但金立鑫教授還是明確提出了龍確實並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而是封建專制的符號,崇拜龍對中華民族並無好處。他提出了五點理由。「龍圖騰」事件再起波瀾,教授與網友網上激辯批評媒體報導不實
目前正在韓國光州的朝鮮大學工作的金立鑫是上外語言文學研究所的教授,多年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因為積極反對學術腐敗在網絡上也有一定名氣。10日,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力挺上外黨委書記吳友富。
金立鑫認為,最開始《新聞晨報》的報導標題就不實,因為「通覽這篇報導正文部分,並沒有一句提到要取消『龍圖騰』的說法。後來吳先生也通過媒體表達了他並無取消龍圖騰標誌的意思。」
教授認為龍是帝王屬性
雖然吳友富已經否認了要取消龍圖騰,不過金立鑫教授還是明確提出了龍確實並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而是封建專制的符號,崇拜龍對中華民族並無好處。他提出了五點理由:
一,龍的基本構詞中,多與封建專制的帝王相聯繫,證據:如果一說「龍顏」,絕對不是你我的臉面,而是皇上的臉面;「龍種」那當然也是皇帝老兒的後代,與你我無關。
二,龍的一個重要屬性是殘暴。證據可見何新《「龍」的古音、字形考及神龍真相》(漢字文化,2006-1),據何新的考證,龍的雛形就是鱷魚。
三,對作為象徵帝王的龍的崇拜必然導致對帝王(所謂「真龍天子」)的膜拜,是對兇殘的忍讓乃至認同。這對生活在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下的民族的性格,其影響有害無益。逆來順受,缺乏血性,已經是中華民族集體性格中的一大人格缺陷。
四,所謂龍的祥和的解釋是從龍能夠呼風喚雨引申而來的,只有對他頂禮,便能風調雨順,其背後恰恰是龍的專制。
五,對更多的人來說,龍不是個現實的對象,不像美國鷹和俄國熊那麼具體可見,其屬性和特質眾說紛紜,甚至可供人任意解釋(強姦?),對一個空洞對象的崇拜,說明我們自己缺乏明確的精神偶像。
最後他表示:「既然龍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們為什麼要崇拜它?」
網友說龍比帝王誕生得早
金立鑫的說法引起網友強烈反彈。網友「ensun」12日在天涯論壇反駁:一,「龍」文化的誕生早在七千多年前,遠遠早於「封建專制帝王」的出現。至於「龍」在後來成為「帝王」象徵,也並不能證明龍文化是「壞的」。二,「龍」是圖騰,圖騰是部落的守護神,肯定具有「呼風喚雨」等等的神性。對圖騰或神靈的祈禱來渴望從自然災難中獲得救贖是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共性。三,俄羅斯的國徽還是雙頭鷹,看來金先生該給普金寫封信,勸俄國人不要崇拜子虛烏有的東西!
金立鑫隨後跟帖道:因為龍兇猛、殘暴,因為龍象徵皇權、專制,所以我不喜歡龍。這是我的喜好,你喜歡不喜歡,跟我沒關係。我不喜歡也沒妨礙你把它作為圖騰。說服我才是你的本事。
作者:譚人瑋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劉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