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教授力挺取消龍圖騰 稱龍不是什麼好東西

2021-01-19 搜狐網
[提要] 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文學研究所的教授金立鑫教授明確提出,龍確實並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而是封建專制的符號,崇拜龍對中華民族並無好處。他稱,龍兇猛、殘暴,因為龍象徵皇權、專制,所以自己不喜歡龍。並就此話題與網友在網上進行激辯。

  上外教授:龍不是什麼好東西(圖)

  核心提示:正在韓國工作的上外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金立鑫,在自己的博客上力挺上外黨委書記吳友富。

雖然吳友富已否認要取消龍圖騰,但金立鑫教授還是明確提出了龍確實並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而是封建專制的符號,崇拜龍對中華民族並無好處。他提出了五點理由。

  「龍圖騰」事件再起波瀾,教授與網友網上激辯批評媒體報導不實

  目前正在韓國光州的朝鮮大學工作的金立鑫是上外語言文學研究所的教授,多年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因為積極反對學術腐敗在網絡上也有一定名氣。10日,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力挺上外黨委書記吳友富。

  金立鑫認為,最開始《新聞晨報》的報導標題就不實,因為「通覽這篇報導正文部分,並沒有一句提到要取消『龍圖騰』的說法。後來吳先生也通過媒體表達了他並無取消龍圖騰標誌的意思。」

  教授認為龍是帝王屬性

  雖然吳友富已經否認了要取消龍圖騰,不過金立鑫教授還是明確提出了龍確實並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而是封建專制的符號,崇拜龍對中華民族並無好處。他提出了五點理由:

  一,龍的基本構詞中,多與封建專制的帝王相聯繫,證據:如果一說「龍顏」,絕對不是你我的臉面,而是皇上的臉面;「龍種」那當然也是皇帝老兒的後代,與你我無關。

  二,龍的一個重要屬性是殘暴。證據可見何新《「龍」的古音、字形考及神龍真相》(漢字文化,2006-1),據何新的考證,龍的雛形就是鱷魚。

  三,對作為象徵帝王的龍的崇拜必然導致對帝王(所謂「真龍天子」)的膜拜,是對兇殘的忍讓乃至認同。這對生活在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下的民族的性格,其影響有害無益。逆來順受,缺乏血性,已經是中華民族集體性格中的一大人格缺陷。

  四,所謂龍的祥和的解釋是從龍能夠呼風喚雨引申而來的,只有對他頂禮,便能風調雨順,其背後恰恰是龍的專制。

  五,對更多的人來說,龍不是個現實的對象,不像美國鷹和俄國熊那麼具體可見,其屬性和特質眾說紛紜,甚至可供人任意解釋(強姦?),對一個空洞對象的崇拜,說明我們自己缺乏明確的精神偶像。

  最後他表示:「既然龍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們為什麼要崇拜它?」

  網友說龍比帝王誕生得早

  金立鑫的說法引起網友強烈反彈。網友「ensun」12日在天涯論壇反駁:一,「龍」文化的誕生早在七千多年前,遠遠早於「封建專制帝王」的出現。至於「龍」在後來成為「帝王」象徵,也並不能證明龍文化是「壞的」。二,「龍」是圖騰,圖騰是部落的守護神,肯定具有「呼風喚雨」等等的神性。對圖騰或神靈的祈禱來渴望從自然災難中獲得救贖是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共性。三,俄羅斯的國徽還是雙頭鷹,看來金先生該給普金寫封信,勸俄國人不要崇拜子虛烏有的東西!

  金立鑫隨後跟帖道:因為龍兇猛、殘暴,因為龍象徵皇權、專制,所以我不喜歡龍。這是我的喜好,你喜歡不喜歡,跟我沒關係。我不喜歡也沒妨礙你把它作為圖騰。說服我才是你的本事。

  作者:譚人瑋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劉婭楠)

相關焦點

  • 龍圖騰的變遷:起源於天象崇拜
    萬建中說,在人類漫長的繁衍歷史上,最早的崇拜就是天象崇拜,中國也不例外,在遠古時期,我們的先民對很多自然現象感到不解,對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及災害更是感到恐懼,因此對它們就出現了敬畏的心理。但是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天象崇拜的呢?有人類學家推測,人類的這種崇拜至少要前推到數萬年以前。  「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我們的先民產生了最為原始的龍形象。」
  • 中國龍圖騰海外形象調查 法國:沒人認為中國龍猙獰
    我能夠理解中國將自己國家圖騰「現代化」的做法,其實龍、熊貓、長江、長城等都能代表中國,中國政府可以根據不同場合選用不同的「國家標誌」。愛娃:不是所有法國人都喜歡自己國家的圖騰——高盧雄雞,但也沒有什麼人想到要找個別的什麼東西替代它,這是歷史,我們無法迴避。亨利:法國曾在世界上大肆擴張,但從來沒有人把法國的軍事擴張同公雞這個形象聯繫起來。
  • 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龍圖騰,是中國漢族的民族圖騰。漢族的民族圖騰是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圖騰來由龍的形象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說來源於鱷魚,一說來源於蛇,也有人認為來源於豬,甚至有說法稱最早的龍就是下雨時天上的閃電。現在多數專家認為龍是以蛇為主體的圖騰綜合物。它有蛇的身、豬的頭、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須、鷹的爪、魚的鱗。
  • 西安長歌行研學|龍圖騰
    龍圖騰圖騰詞源自印第安語,是「親屬」「標誌」 的意思。圖騰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其他自然物同氏族有親緣關係,因而用來作為本氏族的標誌,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一種文化現象。中華民族的圖騰是龍,就像歌裡唱的「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 龍圖騰,息息不滅的華夏精神
    龍是中華文化裡的主要圖騰、主要象徵,很多華人等自稱龍的傳人。在華人文化圈裡,龍文化蘊涵著中國人所重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龍圖騰至今約有八千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則是中國天文的四象。神話傳說裡龍是神異動物,能行雲布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太空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 隨處不在的身影,亦正亦邪的龍圖騰,東西文化差異塑造龍邪善兩面
    遊戲中,即使遊戲類型不同,玩家缺依舊能在不同遊戲中看到同一個身影,那就是龍。龍,是一個神奇的物種,歷史科考並沒有發現類似生物,龍的形象卻在各種神話傳說中被描述得栩栩如生。而在東西文化中,龍代表的意義又完全相反。在中國等東亞國家,龍代表祥瑞、吉祥,在古代,皇帝身穿龍袍,象徵天子之服。在中國,龍可以呼風喚雨,為百姓帶來安康,帶來收成。
  • 龍圖騰的由來之拜火的啟示
    自夏族之時,就已經有龍旗產生。那麼,龍旗之中的龍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難道是對蛇的崇拜?對鱷魚的崇拜?還是對蠑螈的崇拜?甚至在坊間還有認為是多種圖騰合一而成。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如今的龍形是非常完整且成熟的,從歷代變化來看,龍形一開始並非我們目前所認知的樣子。是否可以這麼想:封建社會的人們也是不知道龍的具體來路,只是一直傳承而來,繼承下去。
  • 中華民族龍圖騰是怎樣產生的
    黃河上遊的黃帝部落以熊為圖騰,下遊的炎帝部落以牛為圖騰。東夷部落自認為是神鳥的後代,南方的三苗部落奉女媧為始祖,便以蛇為圖騰。經過無數次的戰爭,黃帝部落使以熊、貔、貅、虎等野獸為圖騰的氏族歸自己所有,海打敗了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緊接著又打敗炎帝部落,佔領了整個黃河流域,一統中原,成為黃河流域最大的部落聯盟首領。
  • 醫院管理中的龍圖騰
    筆者:衛生院屬社區層次,鄉村一體化;中國龍,醫改要擺龍門陣。王院長:在大陸政體下,必須福利性、公益性和商業性,各歸其位,各負其責,三系並舉,相輔相成。福利醫療兜住底,公益醫療保基本,商業醫療管多元。筆者:龍頭和龍尾是關鍵,市場身大不可怕,就怕頭尾不好看。張院長:更需要有高水平的舞龍人哦。
  • 龍真的存在嗎?簡析中華龍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據出土文物發現,每個時期龍的形象並不一樣,早期的相較簡單,越後期越豐富,更加生動形象。從文字記載來看,龍的形態最早是黃帝時期出現,華夏部落以龍為圖騰。《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打敗蚩尤、炎帝之後,逐漸統一中原地區,並統一了各部落軍令符信。
  • 《龍圖騰》弘揚龍的精神 追溯華夏文化根源
    中廣網北京1月16日消息(記者鄭佳林、通訊員韓偉華)大型上古傳奇小說《龍圖騰》近日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龍圖騰》以五千年前,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徵服東方、統一萬國、創舉龍圖、肇造中國、劃地九州,實現中華各民族大融合的英雄史實為背景
  • 蜀山區發改局、科技局領導蒞臨龍圖騰參觀指導
    8月30日上午,合肥市蜀山區發改局局長徐明、蜀山區科技局(數據資源局)局長鄧傑義、發改局副局長陸莉、科技局(數據資源局)副局長張冬梅一行抵達龍圖騰參觀指導,龍圖騰總經理劉光、副總劉備、董秘張俊俊陪同。
  • 蛇圖騰與龍圖騰/李英豪
    蛇圖騰與龍圖騰
  • 千年古遺址,挖出約19米「龍的圖騰」,上古時期是否真有龍?
    五千多年前,華夏民族的先祖黃帝打敗各部實現了統一,於是就從當時的九個強大部落中分別取了部分的圖騰標誌,組成了「龍」的形象,從此以後這種神獸就被華夏子孫世代奉為神明,用來祈福消災。這就是關於「龍」的最早記載,但是這是否就是真相呢?
  • 龍為何能成為整個華夏民族的圖騰
    龍或起源於北方地區,而北方地區一直是華夏文明的政治文化中心,這對於起源於北方的龍文化有積極的推廣作用。遠古時期的部落經過吞併、融合,勝利者往往會將被降服的部落文化抹除一部分,吸收融合一部分。而龍這個形象恰恰無比幸運的一直在被融合、發展、變化和擴散。直到奴隸制王朝的建立,人口基數進一步擴大,這個時候再想要完全抹除某一個文明的文化,已經變得不太可能。
  • 龍圖騰——中國文化對龍的執念
    龍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形象,兼具馬、蛇、魚、狗、牛等多種動物的形象。從龍圖騰的起源或它的動物形象來看,龍是中國神話中的瑞獸。People paint the dragon’s shape with a horse’s head and a snake’s tail.
  • 有趣的甲骨文,談談華夏的龍圖騰
    但是在遠古時期,祭祀的涵義和形式較為簡單,那就是對神明的祭拜,並把這種神聖儀式的祭拜對象簡化成為部族的圖騰守護神。中華民族以炎黃為始祖,並稱為炎黃子孫,但是蚩尤大帝在歷史傳承中同樣重要,三位遠祖並稱為中華三祖。而在上古時期,炎帝部落的圖騰是牛,皇帝部落的圖騰是熊(而且當時的皇帝部落就稱呼為有熊氏),蚩尤部落的圖騰也是牛。
  • 華夏民族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崇拜龍圖騰的?上古時期就可能有了
    大家知道,在我國古代,龍紋服飾是身份尊貴的人的象徵,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一般人是不能隨便用龍圖案的,龍是存在於神話中的一種生物,龍圖騰一直是華夏民族崇拜的主要圖騰,但是,華夏民族又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對龍圖騰開始崇拜的呢?
  • 圖騰、巫術、禮儀,代表男性的鳳凰,為何成了龍的「附屬品」?
    俗話說「龍鳳呈祥」,提起鳳凰總是與龍相對。最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龍,最初是由蛇加上各種動物而形成的,這代表著以蛇圖騰為主古代華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它部落,並將它們的圖騰不斷融合到自身而形成所謂的龍。同時,鳳鳥也變成了中國另一個圖騰符號,成為東方集團頂禮膜拜的對象。詩經中說「鳳,神鳥也」,可見鳳是一種鳥的神話形態,是當時人們幻想的對象。
  • 每個姓氏都有自己專屬的圖騰,你姓什麼,看看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圖騰,就像美國的圖騰是鷹,我們在當時背鍋的徵兵廣告中就能看見,上邊有一隻老鷹,俄羅斯的圖騰是北極熊,而我國的圖騰,是龍。但其實除了國家,許多東西也會有相對應的圖騰,在我國連姓氏也有,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專屬圖騰,這其實和甲骨象形字有很大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