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灑脫的一首詩:浪跡江湖白髮新,浮雲一片是吾身

2021-01-09 謝小樓

李商隱一生命運多舛,其詩多悽苦語,但也偶有灑脫之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李商隱寫得最灑脫的一首詩:《贈鄭讜處士》。

贈鄭讜處士浪跡江湖白髮新,浮雲一片是吾身。寒歸山觀隨棋局,暖入汀洲逐釣輪。越桂留烹張翰鱠,蜀姜供煮陸機蓴。相逢一笑憐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鄭讜(dǎng),其人不詳。處士,指隱居不做官的讀書人,也泛指未做過官的讀書人。這首詩是李商隱寫給好友隱居的好有鄭讜的,詩的前六句都是以鄭讜的口吻,描寫他「浪跡江湖」的生活。

首聯總括鄭讜「浪跡江湖」的生活。鄭讜無心官場,一生在江湖四處遊歷,在浪跡江湖的生活中,歲月漸漸流逝,白髮漸漸生長出來。

時光流逝,白髮漸生,在古詩詞中一般是較為傷感的情緒,但李商隱用了一個「新」字,將傷感的情緒轉變成閒適的情緒。內心逍遙,時光流逝也就沒有什麼可傷感的了。

《顏氏家訓》有云:「吾今羈旅,身若浮雲。」《顏氏家訓》中用浮雲來形容人生形跡,強調的是漂泊之感,而李商隱則強調的是身如浮雲一樣無拘無束,逍遙自在。

第二聯寫鄭讜隨遇而安,天氣涼了,就回到山觀中,下一兩局棋,天氣和暖,就去沙洲上釣釣魚。世人大多隨波逐流,追逐名利,而鄭讜卻是「隨棋局」,「逐釣輪」,突出了鄭讜高雅的志趣。

第三聯用了許多典故。

越桂、蜀姜:《呂氏春秋》:「和之美者,(蜀郡)楊樸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桂是指肉桂樹的皮,有香味,可作調料。

張翰膾:《世說新語》中記載,西晉齊王司馬冏(iǒng)執政時,徵辟張翰為大司馬東曹掾(yuàn),張翰在洛陽見秋風起,思念起家鄉吳地的美食菰菜、蓴羹、鱸魚膾,他說:「人生求的就是讓自己活得開心,何必漂泊千裡做官追求名爵呢?」於是辭官離去。後來,齊王司馬冏在爭奪權力的「八王之亂」中被長沙王司馬乂(yì)所殺,張翰因為早早離開而未被牽連,當時人都稱他懂得見機行事。後人常用「蓴鱸之思」來指思念家鄉的心情。

陸機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雲﹕'有千裡蓴羹﹐但未下鹽豉耳。'"後因以"陸機蓴"借指家鄉特產。

鄭讜因為浪跡江湖,因而能享受到各地美食,而這些典故背後,則是說高官厚祿,不抵人間美味,與其費盡心機往上爬,不如浪跡江湖欣賞生活中各種美好的事物。

最後一聯是說,你我相逢,一笑相知,彼此都是放浪形骸的人,他日扁舟偕隱,有故人相伴,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疏放意為放浪形骸,不拘常格。

李商隱的這首詩,寫出了一種自在逍遙的生活方式。人生於世,有名韁利鎖,有人情網羅,總有各種各樣的束縛,讓我們不得自在,每個人的內心,都或多或少的嚮往過浮雲一片浪跡江湖的生活。能看盡世間美景,口味人間美味,豈不快哉。更快意的是,能有知己相逢,彼相憐,也是人生幸事。

不過,李商隱最終並沒有過上這樣的生活,我想,世間大多數人也沒法過上這樣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李商隱「最大方」的一首詩,開篇5字下筆不凡,其中一句千古名句
    「有一種詩,你說不出它哪裡好,但就是會被它的美不自覺地吸引」,這話不是誇張,這就是李商隱的詩帶給世人的感受。在那群星璀璨的唐朝,再也找不到像李商隱這樣將「朦朧」用得如此得心應手之人。然而在這一首首朦朧的詩背後,李義山的一生不得志卻那麼明顯、令人惋惜。隱入「牛李之爭「讓他半生漂泊,始終難以施展抱負,窮困潦倒。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風雨》,就是困苦的李商隱」窮裝大方「之作,開篇5字氣勢不凡,最後一句卻令人斷腸。《風雨》悽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愛讀詩的人往往會注意到,每個文人的筆下都有一個常用的意象,如山、水、雲、月等,以之寄託對生活的獨特認識、思考和感受。在文人墨客筆下,同樣的一片雲,也能有著不同的情韻:「何時共到天台裡,身與浮雲處處閒」,浮雲喻指閒適的生活;「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天空中的一抹浮雲,隨風飄動,就像遠行的遊子從今而後將任意西東,浮雲的漂泊無跡恰似遊子的行蹤不定;「白衣蒼狗變浮雲,千古功名一聚塵」,本是白衣般潔白的浮雲,頃刻間變成了蒼(灰白色)狗的模樣,浮雲仿佛人生的無常;「眇眇天涯君去時,浮雲流水自相隨。
  • 蘇軾最具江湖氣的一首詞,灑脫從容,讀後令人豁然開朗
    於是有了這一首《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醒復醉」三字,透露出的蘇軾,此時是鬱悶的、悲慨的、痛楚的。一場「烏臺詩案」,令詞人的功業抱負轉瞬成空。
  • 那些因為一首詩而流傳千古的人,你還知道誰?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不得不說,可以讓李白生出一較高下之心的詩人,實屬罕見。而崔顥其餘雖有詩流傳,但卻唯有這一首,讓其名流傳千古!高蟾——《金陵晚望》這是一個很冷門的詩人。而且他有一個毛病,寫詩太過於隨意。以至於唐朝還有一個不知名的詩人薛能就說過:「如果讓我見到高蟾,我非得大嘴巴子扇他。」
  • 李商隱的一首諷刺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值得一讀
    李商隱,字義山,晚唐時期非常重要的一位詩人,相信大部分的人,只要一提起李商隱,那麼一定是會想到他那些纏綿悱惻的愛情詩作;在他的筆下,那令人嚮往的愛情,變得非常的憂傷,也非常的感人,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他的那些愛情詩,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為了唐詩裡愛情詩篇中的經典。
  • 李商隱的一首夢境詩,亦真亦幻妙不可言,最後2句成為千古名句
    說起李商隱,大家都不會陌生。李商隱是晚唐的大詩人,在歷代文壇上也是久負盛名,其名聲和白居易、孟浩然、王維一樣,並和杜牧合成「小李杜」。晚唐時期,詩壇沒有了李白的瀟灑奔放,也沒有了杜甫的憂國憂民,但是卻有李商隱追求美的眼光。
  • 李商隱很委婉一首詩,短短56個字,卻震動古今
    下面一起欣賞李商隱很委婉一首詩,短短56個字,卻震動古今。馬嵬唐代:李商隱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李商隱的這首詩描寫的是安史之亂中的馬嵬事件,詩中涉及一些典故和有關的歷史事實。
  • 史上最工整的一首七律詩,句句押韻,至今無人能超越
    要說到我國古代的詩詞,詩肯定繞不開盛唐,詞必跳不過兩宋。唐詩的種類有很多,我們目前流傳的數量最大的,一般都是格律詩,這種體裁格式固定,押韻上口,所以流傳的比例很大,但是唐詩中其實還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古風詩等,還有一些萌芽階段的長短句。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七字即寫盡了女子的千嬌百媚
    今天給大家分享李商隱的一首詩,《為有》寫富家女子對丈夫的抱怨。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為有雲屏無限嬌」,雲母屏風後面的美人格外的嬌媚。官宦人家,華堂高屋,錦衣玉食,說不盡的榮華富貴。在鑲嵌著雲母裝飾的屏風後面,美麗佳人笑靨如花,特別的嬌媚。身居閨房,富麗堂皇的裝飾,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珠簾垂掛,清新淡雅。
  • 李商隱寄給妻子的情詩,只是詩未到,人以亡,滿腹思念皆成空
    那讀詩的人,自然是能夠讀得懂你的心思。而說到詩了,自然就又想起了這樣的一句形容概括的話,那就是唐詩宋詞,要是寫詞看宋朝,要說到這詩的話,那就自然是要說到唐朝了,具記載在唐詩最輝煌的時候,每一百位唐人裡面,就有著一位詩人,就是因為當時的詩人太多了,每一位能夠在詩歌史上留下姓名的,莫不是震爍古今的人物,就先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等等,這些偉人的詩人,都聚集在了唐朝。
  • 李商隱經典愛情名句20句,句句深情綿邈,感人至深,全是詩中精華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他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所以元好問說「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李商隱的愛情詩,尤其為人關注。他的以《無題》為代表的詩歌中,表現出一種撲朔迷離而又精緻婉轉的感情,被人視為豐富的愛情體驗的表達。
  • 李商隱最纏綿悱惻的10首詩,傾訴幽情,讀來口齒生香
    李商隱是大唐詩歌界一個響亮的名字,其詩歌刻意追求意境之美,自成一派。商隱詩構思新奇,風格瑰麗,尤其是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十分動人。李商隱和杜牧合成「小李杜」,與溫庭鈞合稱「溫李」,與李白、李賀合稱「三李」。商隱詩最大的特點是纏綿悱惻,令人難於琢磨;以下10首,便是代表。1.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李商隱:悽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紅樓夢》中林黛玉曾說:「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歡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不知黛玉為何不喜歡李商隱的詩?或許是因為他們有著相同的經歷,幼年失親,寄人籬下,李詩中那種悽涼哀婉,讓黛玉如同身臨其境?李商隱在《祭裴氏姊文》中說道:「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 天地之大,他已經沒有一個可倚仗之人,沒有可立足之地。
  • 李商隱在詩中吐槽樹木無情有何寓意,無立身之地,可謂進退兩難!
    李商隱平生曾兩次入官秘書省,但卻因陷入黨爭漩渦而未能得志,處境也是每況愈下,在一個夏天,他聽到高樹上的鳴蟬聲,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來表達自己雖仕途不順,卻堅守清高之志。蟬唐代: 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 李商隱的一首「七夕」律詩:這一次,他沒有「莊生曉夢迷蝴蝶」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這一首「七夕」古詩,卻透露出李商隱陷入黨派之爭,仕途不順!七夕節,又稱七巧節,是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相傳,牛郎和織女會在這一天的鵲橋上相會,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現代人又賦予她「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內涵。
  • 李商隱這首詩只有28字,誕生兩個成語,其中一個兩次出現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和杜牧一起合稱「小李杜」,又和溫庭筠合稱「溫李」,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情深詞婉、語言清麗、句式多變、對仗工整、工於比興、巧於用典。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對後世影響非常深刻。
  • 李商隱《九日》,仰人鼻息,何等的卑微
    ——唐代:李商隱《九日》李商隱少年時才華出眾,受到令狐楚的青睞,將他收到帷下,親手傳授他應舉用的駢體文。因為這層關係,李商隱自由出入令狐家,與令狐楚兒子令狐綯的關係也非常好。李商隱對老師令狐楚非常感激,曾作詩一首表達感激之情,題為《謝書》,雲「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自蒙半夜傳衣後,不羨王祥得佩刀。」
  • 最能體現詩人釋然灑脫情懷的五首詩
    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詩可以分為很多種,按內容可以分為敘事詩如《琵琶行》《木蘭詩》等,邊塞詩諸如《從軍行》《關山月》等,抒情詩像《天問》《離騷》等,懷古詩《後庭花》《蜀相》等。按音律分,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主要是指唐代之前的詩歌,如《楚辭》、樂府詩等;近體詩只要是指晚唐和宋代之後的詩,包括絕句和律詩。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4句有2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王安石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與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他的詩,則以擅長說理與修辭著稱,並且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王安石的經典詩作《登飛來峰》。《登飛來峰》是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憶住一師》。這是李商隱懷念好友住一高僧所作,年少時李商隱曾跟著他求學,全詩短短28個字卻誇人不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