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17日鎮江訊 (餘寬平 王 偉)坐落於茅山腳下的句容市後白鎮,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區。在新時代大背景下,如何發展?後白鎮黨委書記貢月明表示,工業「三籠」發力 、農業「稻」「草」並舉、旅遊賞「花」觀景,努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後白答卷」。
「三籠」發力 工業邁上「快車道」
「好,停車。下周三再進行調試。」在後白工業園內,江蘇楊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智能項目正在進行調試。楊銅智能總經理孫國飛說,楊銅智能項目總投資2.98億元、佔地110畝,主要生產500千伏及以上超高壓、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設備及關鍵部件,年產相關配套零部件設備5000套。目前,項目正在調試中,預計明年正式投產。
「許多像楊銅智能一樣的高精尖項目,紛紛向後白集聚。」後白鎮鎮長張明飛說,通過「砸籠換綠」「騰籠換鳥」「開籠引鳳」, 打出「砸」「騰」「開」三位一體 「組合拳」,倒逼低端業態疏解騰退,推動產業結構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
砸籠換綠——「砸」的是工藝低端落後、附加值低、風險隱患多的落後產業之「籠」,安全沒保障的要堅決關停,環保不達標的要堅決整治,「殭屍企業」要加快出清。張明飛介紹,近年來,後白堅持「工業做點、農業做面、旅遊做線」的整體部署,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總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注重總體規劃引領,控制工業園區發展規模。優化產業布局,後白園區功能提升向精密製造轉型、張廟園區優化整合向生態環保轉型。與此同時,做好「洗白」和「留白」的文章,為後白髮展「留白」,為環境建設「留綠」,為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騰出更多環境容量。
騰籠換鳥——按照《句容市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實施方案》,建立產業負面清單,摸排「殭屍企業」、落後產能,科學評價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水平,建立淘汰轉型時間表,倒逼低端低效產業轉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壯大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調動企業創新主動性,對照企業引進時的協議,通過退、轉、租、換等方式提高「一畝三分地」生產效益;對有不良貸款、大額拖欠職工工資、列入不誠信名單企業,主動介入,引導該破的破、該關的關,避免越拖越深、政府兜底,小問題變成大包袱;對輕資產來租賃廠房、設施的企業,建立登記備案制度,嚴把產評、環評、安評「三評」關口。
開籠引鳳——加大招商力度,重點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引商、科技招商、駐點招商,緊盯南京、蘇州外溢企業駐點招商,面向滬杭線上日資企業以商引商,儲備一批新項目。多渠道盤活存量土地,採取嫁接、購併、合作等方式,為新上項目騰出發展空間。通過盤活閒置資產和增資擴股等途徑,對破產的企業用地、閒置廠房等進行整合利用,著重引進附加值高、產出高、科技含量高、佔地資源少、無汙染的優勢企業,實現土地的高效利用。落實幫辦代辦制和領導幹部掛鈎服務企業制度,評比「金牌招商員」和「五星服務員」,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同時鼓勵廣興集團、新利源服飾、海天針織等企業「走出去」設廠擴能,把後白打造成自己的「根據地」「大本營」。
後白鎮正積極打造「一園一區」發展格局,規劃建設總面積4500畝的精密製造產業園區。張明飛說,後白鎮現有各類企業300多家,逐步形成以智能科技、新材料和新能源、電子、農副產品深加工、電磁線、輕紡工藝為主導的製造業體系。
據統計,今年後白鎮有7個項目列入市級重點產業項目,均順利投產達效。截至10月底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66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8%;完成工業應稅銷售24.7億元,預計全年完成30億元。
「稻」「草」並舉 農業產業有特色
去年,後白鎮在中國華西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蘇省級會場,被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評為「味稻小鎮」。貢月明說,作為農業大鎮,近年來後白堅持以爭創省級綠色優質水稻生產基地為契機,通過做優產業鏈、築牢品牌鏈、提升價值鏈,全面深化「味稻小鎮」建設。
味稻小鎮雛形初現。後白鎮現有稻田6.38萬畝,正全力打造3個以上錯位發展的優質稻米生產基地:高端稻米生產基地(生產天香米1號、東方紅1號、金陵胭脂)、優質食味水稻基地(主打綠色、有機、無公害稻米產品)和稻米文化公園基地(農旅結合、「稻花香裡說豐年」)。張明飛介紹,目前,「後白味稻」已香飄國內外。2017年以來,後白鎮先後引進優質優價高產水稻品種8個、提純復壯繁育品種4個。主要優質品種有南粳9108、南粳5055、寧粳8號等,進一步優化了優質稻品種結構。其重點培育的優質綠色稻米品牌「後白悠品」「杜氏天香米」「綠源稻米」「恆馨米業」「四零大米」等已成為華東地區居民熟知的知名品牌。其中,「杜氏天香米」「綠源稻米」曾獲得江蘇省「好大米」金獎和江蘇省「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四零大米」獲評為第二屆江蘇省「十大誠信標兵」、鎮江市知名商標。
如果說「味稻小鎮」讓後白聲名遠播,那麼「西馮草坪」則是後白的另一張名片。張明飛介紹,經過20多年發展,後白草坪從當初的三分地發展到現在的2萬畝,從名不見經傳到享譽國內外,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
——南農草坪試驗基地加快建設。完成了南農350畝試驗田土地平整、鋪沙、基地給排水系統建設、黑麥草建植以及部分道路建設。引進了平移式噴灌系統、卷盤式噴灌系統、三聯多功能剪草機、草坪打孔機、草坪打藥機、草坪拖拉機等草坪機械,基地現代農業裝備水平得到大大提升。
——草坪主題公園國內鮮見。截至目前,設立了草坪主題公園建設指揮部,按照規劃設計,所有土建機械已進場施工,完成了部分道路、水利基礎設施的整理和建設。
——草坪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目前基地6米寬路基和所有土地平整已竣工,即將進入種植沙鋪設和草坪建植階段,部分水利設施管線已預埋,場內已完成部分綠化種植。
賞「花」觀景 「鄉遊後白」美譽高
3月13日,「豔鬱後白醉美巖藤」——中國句容鬱金香旅遊文化節開幕。從2015年開始,後白鎮已經接連成功舉辦了5屆「鬱金香節」。
巖藤農場總面積3060畝,總投資1.5億元,建設花卉苗木1000畝、3000平方米的花卉景觀溫室、200人小型會議中心和50個標準客房及特色木屋、300人同時就餐的生態餐廳,種植鬱金香、含笑、紫薇、波斯菊等名貴觀賞花卉苗木20多種,面積500多畝,配合種植100畝坡地草坪。建有一個50米高的大型風車、15米高的變形金剛和大型海盜船、二層觀景臺等標誌性建築,設有賞花區、採摘區、戶外燒烤園、兒童樂園及農產品銷售區,形成集農業生產及農業觀光種植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性體驗園。
張明飛說,近年來,在句容市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大背景下,後白鎮在鞏固傳統生態優勢的同時,積極尋求實體經濟振興、農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走出了一條生態發展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的特色發展之路。
舉辦節慶活動,提升「鄉遊後白」美譽度。成功舉辦為期2個月的2019「豔鬱後白醉美巖藤」鬱金香文化旅遊節,強勢推出歌舞雜技、民俗展示、抖音網紅大賽、好聲音歌唱比賽、遇見愛情相親大會、漢服讀書會、兒童風車風鈴DIY、手機攝影攝像大賽等主題活動。旅遊節慶活動的打造,不僅吸引了大批遊客,也引來了央視媒體的高度關注。在這期間,「巖藤農場遊人欣賞百萬株鬱金香」的畫面,先後在央視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國際財經頻道與央視《美麗中國鄉村行》播出,讓全國人民通過屏幕共賞後白鬱金香盛放美景。
與此同時,5月至9月啟動後白名品鮮果採摘節,10月-11月迎來金秋田園花海節。雙節聯動,以花為媒,以節會友、以果待客,進一步推動後白的鄉村旅遊,吸引遊客前來觀光體驗,享受鮮果採摘帶來的愉悅感受,帶動果品種植戶增收致富。活動以來,累計吸引遊客63萬人次,「後白三百」農旅產品銷售達7600萬元。
文旅互相彰顯,全力做好「+」文章。隨著文化、旅遊的融合發展,文化和旅遊這種「詩和遠方」的結合水到渠成。著力挖掘張家钂舞、王莊古街等資源稟賦,開展「張家钂舞」的傳承與保護、啟動「王莊古村落」的規劃與開發,守住非遺,傳承文脈,留住鄉愁,為「鄉遊後白」注入厚重的人文內涵,使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