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億元「同案不同判」民事案件引關注 法學專家論證「應再審」

2021-01-13 人民網

原標題:涉億元「同案不同判」民事案件引關注 法學專家論證「應再審」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龐貴唐)近日,雲南一房地產項目因股東間利潤分配問題,遭遇相同法院相同法官「同案不同判。對此,法學專家論證認為,應予再審。

  雲南「博欣採蓮灣」項目是2011年由董學和、王玉洪和雲南博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欣公司)共同出資合作開發的房地產項目。

  2011年1月9日,董學和、王玉洪與博欣公司籤訂的《合作協議》約定,博欣公司、董學和、王玉洪出資比例分別為50%、47%和3%,因博欣公司直接操盤項目並對董學和、王玉洪及項目負責,所以董學和給予博欣公司10%的分紅份額,三方利潤分配比例為60%、37%和3%,最終利潤分配比例以各方實際投資確定。《合作協議》籤訂後,三方共計投入10761.3萬元(法院生效判決確定),王玉洪投入372.839萬元(法院生效判決確定)、董學和投入6615.661萬元(博欣公司、董學和、王玉洪均表示認可)、博欣公司則投入3772.8萬元。

  由於博欣公司遲遲不按照《合作協議》約定對共同投資人進行利潤分配,王玉洪於2018年1月22日將博欣公司訴至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要求按《合作協議》約定返還投資本金及分配相應利潤,董學和作為第三人參加了該訴訟。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為了查清採蓮灣項目可分配利潤、各方投資金額及利潤分配比例,依法委託雲南雲嶺司法鑑定所於2019年1月10日完成《雲南博欣採蓮灣建設項目司法鑑定報告》(以下簡稱:《司法鑑定報告》),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兩級法院審理,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認定,以採蓮灣項目利潤為3.76億元的鑑定結果對王玉洪進行分配,王玉洪實際投資額372.839萬元,利潤分配比例為3.46%。最終判決博欣公司應向王玉洪支付利潤1299.54萬元,並返還王玉洪投資本金372.839萬元,共計1672.379萬元。(以下稱:王玉洪案)

  根據《司法鑑定報告》及其中《合同銷售明細表》顯示,在2017年11月25日前,博欣公司已經將採蓮灣項目不動產的86.53%對外出售,並且將剩餘的13.47%不動產全部辦理至博欣公司名下並用於抵押貸款。

  也因為有了王玉洪案的《司法鑑定報告》,作為共同投資人董學和才知道了採蓮灣項目的真實利潤情況,而在此之前,董學和已經和博欣公司籤訂了《備忘錄》和以《備忘錄》為基礎籤訂的《協議書》。

  《備忘錄》約定:將採蓮灣項目六號樓(產權已在博欣公司名下)及對應地下物業作為分紅收益分配給董學和(自始至終未將六號樓產權過戶給董學和),剩餘物業則全部歸博欣公司所有。由於《備忘錄》剝奪了王玉洪的利潤分配權,王玉洪將其訴至法院,昆明中院於2018年1月25日作出(2018)雲01民終217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備忘錄》無效。

  在籤訂《備忘錄》時,博欣公司自稱「採蓮灣項目利潤僅有五千多萬元」,並且在之後的訴訟過程中,博欣公司為了隱瞞採蓮灣項目真實利潤情況,2019年11月3日特意委託中喜會計師事務所云南分所對採蓮灣項目出具專項審計報告,稱採蓮灣項目利潤僅有5410萬元」。

  而基於《備忘錄》籤訂的《協議書》約定:博欣公司將六號樓作為涉案採蓮灣項目的分紅分配給董學和,現在以1.15億元的對價向董學和回購六號樓物業,即博欣公司返還給董學和投資本金6615.661萬元及分配利潤4884.34萬元。這與《司法鑑定報告》鑑定的利潤董學和分得利潤被隱瞞了1.4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博欣公司在與董學和籤訂《協議書》之前,博欣公司就已經通過政府單一來源採購程序將六號樓的部分物業以市場價1.55億元出售給昆明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2018年11月,董學和將博欣公司訴至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要求撤銷上述與博欣公司籤訂的《協議書》並重新分配利潤。但是經過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兩級法院的審理,均判董學和敗訴。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董學和在2017年11月25日籤訂《協議書》時就應知道被欺詐和顯失公平,因此超過了一年的除斥期間而無權撤銷。而最高人民法院卻認為董學和籤訂《協議書》時不存在受欺騙、顯失公平情形。

  這起典型的涉及民事「同案不同判」案件因涉及金額巨大,而引起了法學界和媒體的關注。

  記者了解到,在11月26日的「董學和與博欣公司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的相關法律問題的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最高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楊立新在對上述案情進行分析後表示,首先《協議書》的籤訂存在欺詐,屬於可撤銷合同。他認為,在採蓮灣項目中,博欣公司、董學和、王玉洪均認可董學和的投資金額為6615.661萬元,按照2011年1月9日三方籤訂的《合作協議》約定,董學和的最終投資比例為61.48%、利潤分配佔比為51.48%,應獲得的利潤總額為1.93億元。然而博欣公司通過《協議書》連本帶利分配給董學和1.15億元,利潤僅有4884萬元,董學和的應得利潤減少了1.45億元。可見,在《協議書》訂立過程中,博欣公司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故意隱瞞採蓮灣項目的全部獲利真相,使董學和陷入錯誤認識,進而作出了錯誤的意思表示。

  在研討會上董學和案的代理人北京盈科(昆明)律師事務所律師武義程結合《司法鑑定報告》和王玉洪案的相關判決算了一筆帳,他表示,採蓮灣項目的可分配利潤基本確定為3.76億元,董學和投入為6615.661萬元,投資佔比為61.48%。按照《合作協議》約定給予博欣公司10%的份額後董學和的利潤分配比例應當為51.48%,所以按照《合作協議》約定在2017年11月25日前已經能基本確定董學和應當分得的利潤為1.93億元,連本帶利應當付給董學和2.59億元,但是博欣公司通過《協議書》連本帶利僅給董和學1.15億元,僅分給董學和4884萬元利潤,董學和的應得利潤瞬間減少了1.45億元,這1.45億元利潤被博欣公司佔有。

  董學和與博欣公司之間利潤分配顯失公平情況表

  「如果我知道這個項目得利潤是3.76億元,我會籤這個《協議書》嗎?」在研討會上董學和表示,「我多給了博欣公司10%份額,就是讓他管好項目,事實求是,公平公正。這是我讓利10%份額得初衷,博欣公司有義務如實向我告知項目利潤,而不是欺騙。」

  根據《合同法》第54條規定,博欣公司的行為構成欺詐,由此,經合同一方當事人申請,《協議書》應該予以撤銷,而且對於《協議書》撤銷權的行使還在除斥期間內。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兼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李永軍表示,當董學和通過王玉洪案件發現博欣公司利用自身操盤優勢和項目信息優勢隱瞞了項目的利潤情況,同時發現博欣公司將涉案採蓮灣項目的部分房產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出售給了第三方,致使自己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了《協議書》。發現上述事實後,董學和便向雲南省高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與博欣公司籤訂的《協議書》。可見,董學和關於撤銷權的行使還在除斥期間內,法院應予支持。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法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孫選中表示,相同的採蓮灣項目,相同的利潤分配訴求,從王玉洪案的生效判決(2019)雲民終1057號民事判決書,由王玉洪、董學和以及博欣公司籤訂的《合作協議》、《補充協議》系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規定,各方當事人應當按照該兩份協議履行各自的義務。且生效裁判確認的事實系免證事實,後續裁判應予充分尊重。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副教授、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胡思博作為訴訟法方面的專家,他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由昆明中院和雲南省高院裁判所確認的基本事實,在本案中應該同樣適用,應按照同樣的規則和方式對董學和的應得利潤進行分配。

  經過參與論證的專家們仔細推敲了本案全部事實,認真研究了相關的法律規定和國家政策,經過深入的討論認為:根據《訴訟法》相關規定,本案(2020)最高法民終256號民事判決符合再審的情形,應予再審。

(責編:夏曉倫、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民事訴訟法學真題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民事訴訟法學真題課程代碼,有權籤發搜查令的是A.法院院長B.審判長C.執行庭庭長D.執行員9.代理權限為一般授權的委託訴訟代理人,可以A.提起上訴B.反訴C.申請迴避D.申請和解10.甲縣人民法院將某案件移送乙縣人民法院管轄,乙縣人民法院認為該案應由丙縣人民法院管轄,乙縣人民法院應當A.將案件移送丙縣人民法院B.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 《清華法學》2021年第1期要目
    馬克思主義法學由於其內在的對歷史性和世界性的關照可為理解、適用並補足法的歷史性和世界性提供啟示和支持。 關鍵詞:法典編纂;歷史性;世界性;歷史法學派 6.類案檢索在何種意義上有助於同案同判?
  • 最高法擬著手破解民事與行政交叉案件審理難題
    據記者了解,這兩個司法解釋討論稿是《關於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和《關於審理房屋登記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前一個司法解釋目前正在徵求行政法學界、民法學界及實務部門的專家意見。
  • 債權人認為已生效判決所認定由被告夫妻一方承擔的債務應系其夫妻...
    再審申請人黃連香因與被申請人衷惟國、一審被告申華平夫妻共同債務確認糾紛一案,不服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贛民終55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黃連香申請再審稱:一、原審判決將夫妻一方擔保之債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適用法律錯誤。(一)案涉擔保系申華平個人的意思表示,與黃連香無關。
  • 破解「同案不同判」「官官相護」等難題 行政複議體制改革今年正式...
    行政複議改革進行時核心閱讀:制約複議工作的體制機制問題,如「同案不同判」「官官相護」等嚴重影響行政複議公信力的問題,都是今年正式啟幕的行政複議體制改革所要著力破解的。為加快地方推進改革的進度,司法部將適時提請中央依法治國辦開展階段性督查,對落實不力的及時督促整改。
  • 《中國法學》2020年總目錄
    》已加入「北大法寶」法學期刊資料庫,請登錄www.pkulaw.com查看期刊全文。  金成波2-220  71.民事非法證據排除的規範解釋與實務觀察  周翠3-223  72.二審上訴問題重述:以認罪認罰案件為例  郭爍3-244  73.類似必要共同訴訟適用機制研究  湯維建4-240  74.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權籤署的擔保合同效力規則的反思與重構  劉俊海
  • 最高法修改的十九件民事訴訟類司法解釋(上)
    5.將第二十條修改為:  「人民檢察院對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犯罪行為提起刑事公訴時,可以向人民法院一併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由人民法院同一審判組織審理。  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審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
  • 故意逃避生效刑事裁判財產性判項 履行的調解協議內容應予撤銷...
    豐都法院作出(2017)渝0230民初4176號民事調解書對該協議予以確認。調解書生效後,案涉房產辦理了轉移登記。因案涉生效刑事判決書的涉財產部分即財產性判項於2019年5月9日移送執行,楊某至今未履行該判項,且其未舉示充分證據證明除調解書所涉財產外其另有其他個人所有的財產足以履行該財產性判項,豐都法院遂依職權對案涉民事調解書啟動再審。
  • 「牧羊案」終審:看守所籤訂股權被判返還,法院指企業家應走正道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稱江蘇高院)在終審判決中表示,該案系發生於民營企業家之間的紛爭,作為共同創業的股東因經營理念不同產生矛盾糾紛在所難免,但企業家在提高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做強做優企業同時,也應注重企業家的形象,講正氣、走正道,使矛盾與糾紛在法治的軌道解決。
  • 淺談民事訴訟法中的自認規則
    ①是民事訴訟中一項重要的制度規定。自認根據不同的標準可被劃分成不同的種類,其中比較重要的分類有以下幾種:(1)根據自認做出的時間和場所不同可將自認分為訴訟上的自認和訴訟外的自認。《民事訴訟法適用意見》第75條規定「一方當事人結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和提出的訴訟請求明示承認的,對方當事人無須舉主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八條規定:「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但涉及身分關係的案件除外。」
  • 遭遇家暴起訴離婚法院怎麼判?
    存在家暴調解無效應判離按照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同時,婚姻法列舉了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的五種情形,其中包括「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 2007年中國民事案件盤點 "民法帝國"基礎已奠定
    另外的不同是,一審判決理由針對的是普遍性問題,而二審判決針對的是個別問題。因此,從意義上說,儘管都是判決王某勝訴,但一審判決的意義顯然高於二審判決。如果這個案件的一審判決理由放在二審判決理由中,這個案件的社會意義就會更加重要。
  • 案件案例--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馬超 王志堂「檢察長巡訪就是由檢察長親自帶隊,緊盯歷史遺留難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潛在隱患風險大的涉法涉訴信訪問題,深入縣(區、市)相關部門,下沉鄉鎮農村、街道社區、工礦企業等基層一線,特別是人口聚集城中村、社會矛盾多髮帶,進行定期巡察走訪,充分運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推動涉法涉訴問題解決。」
  • 蘭州市西固區首例涉公益林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祭祀...
    西固區首例涉公益林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祭祀失火領刑罰:種樹三年每年至少40天  每日甘肅網12月23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姚智)12月22日,西固法院刑事審判庭依法公開審理了由西固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劉某涉嫌失火罪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
  • 通遼一房產糾紛案5年未結:一審法院三次審理兩度認為涉犯罪
    對於該案是否涉犯罪,通遼市科爾沁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科區法院)和通遼市公安局科爾沁區分局(以下簡稱:科區公安分局)曾有不同意見,科區法院以涉犯罪為由將該案移交科區公安分局後,該局經偵查認為該案系經濟糾紛;田玉傑再次起訴至科區法院,該院仍以涉犯罪駁回起訴,田玉傑對此不服,經歷上訴被駁回、蒙古高院指令再審、通遼中院撤銷原裁定,案件又回到科區法院。
  • 兩孩子虎牙充值萬元案僅判賠3成 恐與最高法精神相悖
    近日,廣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虎牙公司」)連續曝出2起因為孩子充值而被判賠付的合同糾紛案件。在這2份案件中,都是原告家中的未成年人偷偷利用家長的帳戶進行充值,而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即家長和虎牙公司均存在過錯,最終在2份民事判決中都確定被告虎牙公司向原告方返還充值總金額的三分之一。
  • 《當代法學》2020年總目錄
    馬新彥(1.3) 2.論監護人處分被監護人財產的法律效果 朱廣新(1.15) 3.民法典應明確未登記不動產抵押合同的雙重債法效力 ——「特定財產保證論」的證成及展開 石冠彬(1.28)
  • 法途法考公開課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附練習
    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係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故從普遍適用角度進行排序:平等原>同等原則>對等原則三、辯論原則《民訴》第1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