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三戰全勝的驕人戰績,中國女籃近日在塞爾維亞貝爾格勒舉行的奧運會預選賽裡順利地拿到了進軍今年東京奧運的資格。無論是面對歐洲霸主西班牙隊還是去年曾輸過的對手韓國女籃,中國隊姑娘們的表現都堪稱完美。除了技戰術方面準備充足外,每個隊員的精神面貌都愈發穩定成熟,這也使得外界注意到了本次隨隊出戰的一位新成員——運動心理學者、助教黃菁,他在更衣室裡的激情演講被播出後,讓更多人見識到了運動心理學為職業體壇帶來的積極作用。相信在今年的奧運會上,會有相當多的代表隊帶上心理學家一起出徵。
A
女籃的兩位「喊話員」火了
「當需要一個人站出來時,那叫勇敢;當一個團隊挺身而出時,那叫擔當;當一個國家身處逆境呼喚一種精神時,那就是使命,就是信念,就是一往無前。今天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能量傳遞。我們要打出中國女籃的精氣神,敢打硬仗,遇強則更強。」這是2月7日中國女籃奧運資格賽首戰對陣英國隊前,黃菁在更衣室裡向全隊說的一段話,這段話被央視直播出來後,當晚就火了。
「球場如戰場,上場就得拼和搶。」在那個鏡頭裡,隨後助理教練賈楠進一步為隊員加油鼓勁,激昂地喊道。
「拼是什麼?」
「防守!」
「搶是什麼?」
「籃板!」
「我們是誰?」
「中國女籃!」
「為了誰?」
「祖國!」
而後,隨著中國隊在貝爾格勒三戰都取得了勝利,提前拿到奧運入場券,黃菁和他的職業更加引起了外界關注。
事實上這並不是黃菁第一次為職業運動隊服務,此前網上流傳最多的,就是他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時,被電競LOL中國代表隊請去做心理教練的經歷,當時中國隊就拿到了金牌。而電競也是目前體壇中邀請心理學者參與到隊伍日常中最多的項目,幾乎所有頂級電競團隊,都會在大賽前後甚至日常訓練時引進心理學者。
此外,黃菁還在亞運會上服務過中國女排和中國男籃、女籃,最終他輔導的4支隊伍也全都拿到了冠軍。
B
運動心理學不是簡單「打雞血」
保持隊伍的團結和樂觀,是職業運動隊引入運動心理學家的目的,而真正做這份工作的學者,並不像想像中那樣只靠「打雞血」或「灌雞湯」就能做到,而是有一套科學嚴謹的專業理論。
去年在深圳舉行的斯坦科維奇杯男籃洲際賽上,克羅埃西亞男籃的隨隊心理教練卡塔琳娜·瑪丁諾維奇曾接受過南都記者的採訪,她說道:「這在克羅埃西亞也是一份很新穎的工作,要從事這份工作,除了要在大學接受運動心理專業的教育外,還需要參加認證考試,拿到運動心理學者的證書,才能上崗。」
卡塔琳娜介紹說,運動心理學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學科,有很多可靠證據能夠證明運動心理學家的工作對於職業運動員、教練員等相關從業者很有幫助。「和隊醫以及體能師這樣維護運動員身體健康的工作類似,我的工作就是幫助運動員們在心理上保持健康狀態,」卡塔琳娜說,「因為職業運動員真的要承受很多精神上的壓力,包括教練員也是,他們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都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場上發揮,而我需要隨時觀察到他們情緒上的變化,並向主教練匯報每個人的心理狀態,以便及時幫助隊員調整,始終讓大家以一個樂觀、積極的情緒去比賽。」
「至少在克羅埃西亞,職業體育界越來越認可我們的工作,越來越多人認為運動心理輔導是很有必要的存在,所以只要當球隊意識到它的幫助有多大時,一定會很歡迎運動心理學家跟隊。」卡塔琳娜說。
C
運動員精神健康越來越受重視
事實上職業運動員的精神健康問題近年來也受到了更多關注,2017年NBA勞資談判中,NBA聯盟就設立了全新的職位用於關注球員的精神健康狀況,很多球隊也聘請了自己的臨床心理學家或運動心理學家出任治療師的角色,一方面處理球員們的抑鬱、焦慮或悲傷的情緒,另一方面改善球員在場上出現的專注度或溝通等方面的問題。
「我們並不想讓球員產生『我必須得投籃』的想法,我們希望他們能這麼想,『我想要接球投籃,我得讓自己處於一個好位置』。一旦他們能集中注意力,並且更加專注於這個過程,也就能夠消除所謂的壓力和焦慮。」曾在達拉斯獨行俠隊擔任過心理顧問的專家唐·卡爾克斯曾這樣描述過他其中的一項工作。不過也有心理教練承認,他們的工作沒有得到主教練的充分支持,甚至「從未在球隊面前發表過超出5分鐘的講話」。
而這些不重視的現象,會隨著如今越來越多隊伍意識到運動心理學的重要性而減少。「職業體育界越來越認可我們的工作,越來越多人認為運動心理輔導是很有必要的存在,」卡塔琳娜說,「所以只要當球隊意識到它的幫助有多大時,一定會很歡迎運動心理學家跟隊,未來你們也會引入更多運動心理學家的。」
南都記者 汪雅雲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汪雅雲 責任編輯: 喬元雷_NS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