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群:「女籃5號」原型是鍾南山夫人?這背後另有其人

2021-01-10 騰訊體育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蘇群

在抗擊肺炎的一線,有一位受人尊敬的鬥士鍾南山,我們不僅欽佩他的學問、經驗和社會責任感,而且對他84歲高齡還能擁有這麼棒的身體,由衷讚嘆。

隨著鍾老先生鍛鍊身體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接著問題就來了:都在說鍾老先生的夫人李少芬是電影《女籃5號》的原型,是不是真的呢?

李少芬是我國第一代女籃國手,也是第一代北京女籃主力,不過,嚴格說來《女籃5號》的原型是同為國家女籃和北京女籃的5號隊友楊潔。藉此機會,我們還可以了解一下中國這第一部體育題材的電影。

《女籃5號》1957年上映,我也是小時候看的露天電影。影片的故事很簡單:部隊裡下來一位籃球教練田振華,奉命組建一支女籃,但隊員們基礎不好,有的很嬌氣,隊裡打球最好的5號隊員楊小潔一心想上大學,打球只是玩玩。田教練早年是上海職業球員出身,因為不願意打假球被老闆打,還失去了戀人。終於他發現楊小潔就是當年自己女友的女兒,舊愛重逢,兩人幫助楊小潔重新認識了籃球,併入選國家女籃。

看了這部電影後,你會知道其實《女籃5號》真正的「原型」是當時第一代女籃國手,是她們群像的濃縮。所以,我認為只能「嚴格意義」上說,原型是楊潔,因為她在國家隊就是穿5號,電影片名由此而來,連主角林潔、林小潔母女的名字也與她有關。

《女籃5號》是建國初期為反映體育領域朝氣蓬勃的場面而拍的,是導演謝晉領的任務。那時候拍電影都要深入生活,謝晉請喜歡打籃球的劉瓊當主演,扮演教練田振華。女一號教練的戀人林潔由40年代就出名的影星秦怡扮演,演林小潔的曹其緯是女排隊員。

那時候的影星都不整容,各有其美,因此辨識度很高。而且那個年代全國上下搞建設,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向上的熱情。

秦怡

第一代中國女籃在北京組建,楊潔是隊長,李少芬是副隊長。關於她們兩人如何會加入北京隊,得請教中國籃球新聞界的老人孫保生。他跟我這樣說:

「我前年去廣東拜訪過李少芬,由廣東省籃協安排見了面,當時和湯壽琪(廣東男籃元老)一塊兒。老太太身體挺好,還挺能說。她身高1米70多,廣東人都能跑能跳,當年三個位置都能打,從裡邊打到外邊。

「1955年賀龍(當時任體委主任)就催北京成立專業隊,但一直沒組建成。到了1956年,編制有了,就是沒有人。後來聽說國家隊要解散,就申請把籃球、足球、排球、桌球的國家隊都留在北京,待遇不變,還是國家隊待遇。賀龍他們研究後就批了,說留在北京既能代表北京,一旦國家隊有什麼任務也好召集,要是回了各省市,再召回來也不容易。

「當時國家隊解散的原因,是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我們抗議(國際奧委會允許臺灣以『中華民國』名義參賽)沒去,直到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之後,國家隊才重建,這樣李少芬、楊潔她們又去了國家隊。在全運會上,她們參加的北京隊拿了冠軍,實際上從1956、1957到1958年拿了甲級聯賽『三連冠』,然後是全運會冠軍,四連冠。」

1956和1957年全國女籃甲級聯賽北京女籃陣容,李少芬15號,楊潔5號。(孫保生提供)

李少芬和鍾南山的故事,目前最翔實準確的版本來自《廣州日報》2009年的採訪,記者許蓓:

李少芬與鍾南山運動場結緣

16歲成中國女籃首批隊員

李少芬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前,翻出了她在球員時期留下的影集,在數百張老照片中,李少芬最喜歡的一張是她在1963年於印尼雅加達舉行的首屆新興力量運動會開幕式上,作為中國代表團護旗手的留影。「那時還是『兩個陣營』鬥爭的年代,新興力量運動會是跟奧運會齊名的國際大賽。」李少芬回憶道,「中國代表團當時選擇護旗手也很慎重,我是代表集體項目、由國家籃球隊推選出來的,另一位護旗手是代表個人項目的女子跳高運動員鄭鳳榮。

那一年,李少芬所在的中國女籃獲得了首屆新興力量運動會的冠軍,中國籃球在世界範圍內嶄露頭角。1964年,中國女籃在瑞士和法國舉行的邀請賽中大獲全勝,所向披靡。李少芬當時正值個人運動生涯的巔峰期,在1959年舉辦的新中國首屆全運會上,她還作為北京女籃的主力隊員幫助球隊奪冠。

李少芬開始自己的籃球生涯還要追溯到她在廣州度過的少年時期。「我是在真光女中畢業的,當時真光女中的籃球隊在廣州市很出名。到1951年,廣東女籃去參加了在武漢舉行的中南區籃排球選拔大賽,那時我才15歲,是隊裡面年紀最小的,後來被國家隊的教練看中了。」李少芬說。1952年10月,年僅16歲的她成為中國女籃首批隊員之一,隨後便開始了長達5年的留蘇學習。

「我剛進國家隊到北京那時,周恩來總理和當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元帥就有個想法,要通過中國人在體育賽場上的表現洗刷『東亞病夫』這樣的說法。」李少芬說,「因為那時蘇聯是『老大哥』,我們就被派去學習,蘇聯也派出國家級功勳教練來指導我們。」

1953年,李少芬第一次代表中國女籃出戰國際大賽,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世界青年友誼運動會上,她們的成績非常糟糕。「回國後,周總理要求我們必須提高水平,讓我們去學習俄語,接著就開始在蘇聯留學。那幾年我每年都在蘇聯訓練至少四五個月,除了訓練,還在東歐各個地方打比賽。」李少芬回憶道,「那時東歐球隊的實力很強,歐美國家反倒不是很重視女子運動項目。」

1954年至1958年間,李少芬和隊友們一方面留蘇學習,一方面連續參加了幾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和世界青年友誼運動會,直至1958年,她們的競技水平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提升。「1958年我們在法國巴黎比賽,成績慢慢有提高。1959年,我們已經戰平了當時的東歐冠軍保加利亞隊,1960年訪問蘇聯時,我們跟對方的水平已經很接近了。」李少芬說。

在說起電影《女籃五號》時,李少芬回憶起一件趣事:「那時候我們還借給劇組一批道具,當了一次群眾演員。」原來《女籃五號》在製作時要拍攝一幕球隊準備出國比賽的場景,恰好真正的中國女籃當時正準備出國打比賽,「因為只有我們才有正式的比賽用隊服,隊服上面是有國徽的,劇組就趁我們準備出國時一起到了機場,借了我們的隊服給演員穿。」李少芬說,「演員穿著有國徽的隊服登上飛機,我們隊員就在外面當歡送她們的群眾。演員上了飛機,飛機起飛後繞了一圈又回到機場,劇組才把衣服還給我們。」

一大家子都是運動健將

在隨國家女籃到各國徵戰期間,李少芬曾遇到法國人的「糖衣炮彈」:一家由法國軍火商掌控的籃球俱樂部開出極其誘人的條件吸引她加盟。「法國人當時給我開出了很高的薪水,還許諾帶我們一邊打比賽一邊週遊世界。不過國家不會讓體育人才流失,而且我也不想去。」李少芬說,因為種種原因,她一口回絕了法國人的邀請,「那時我跟鍾南山已經很要好了,所以也捨不得走。」

1963年底,李少芬與鍾南山在北京結婚。李、鍾兩家原為世交,李少芬與鍾南山自小相識,但兩人開始談戀愛還是在第一屆全運會前後。「我們兩家家長原來是醫院的同事,後來鍾南山到北醫讀大學,我們才熟絡起來。」李少芬說,「鍾南山在當時是北醫裡很厲害的田徑運動員,後來他要參加全運會,為了加強訓練,他申請到訓練條件較好的國家隊訓練基地,那時我也在國家女籃,兩人經常一起訓練,慢慢就好了。」

李少芬與鍾南山組建的家庭是廣東乃至全國知名的體育、醫學世家,鍾南山在首屆全運會上以54.4秒的成績刷新了男子400米欄全國紀錄,並奪得男子10項全能冠軍;他們的女兒鍾帷月在上世紀90年代是國內優秀的遊泳運動員,獲得過世界短池遊泳錦標賽100米蝶泳冠軍,在1994年還打破了短池蝶泳世界紀錄;他們的兒子鍾帷德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科醫生,也是院籃球隊的主力;鍾帷月的丈夫、美國人費利倫曾參加過美國大學男籃聯賽。

「我跟鍾南山有不少共同語言,特別在體育方面,他認為體育運動能鍛鍊一個人的承受力和上進心,我很贊同。」李少芬說。他們家中有一間「鍛鍊房」,裡面有整套健身器材,他們還在走廊的房梁上專門裝了一條鋼管,用來當做引體向上的「單槓」。「現在我們全家還經常一起打球,鍾南山、兒子、女婿還有孫兒打比賽,我在旁邊做裁判。」李少芬說,「我現在年紀大了做不了對抗性強的運動,但還是堅持去打太極和遊泳。」

1966年,李少芬在國家隊退役,回到廣東後又一直打到1973年,到38歲才徹底退役。李少芬說,她在生下兒子後還一直活躍在賽場上。「延長運動壽命」也是她在退休後投入體育運動科研工作的研究方向。退役後,李少芬曾任廣東女籃教練、省體工大隊副大隊長、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副院長以及中國籃協副主席、廣東省籃協副主席。至今,李少芬仍是廣州市籃協的顧問。

(上左)第一代北京女籃,教練員程世春、楊福鹿,15號李少芬,5號楊潔。(上右)李少芬在2018年。(下左)參加新興力量國家運動會歸來。(下右)鍾南山、李少芬夫婦。

不過報導中談及鍾南山破全國400米欄紀錄,籃球新聞圈內幾位老記者認為與事實有出入。

新華社退休的體育記者梁希儀說:「根據2018年9月採訪李少芬前輩,我們在《華夏籃球》一書中有這樣一段介紹:『1963年李少芬與鍾南山結為伉儷,為了籃球事業兩年後才有了自己的孩子。鍾南山在北京醫學院上學時是一名優秀跨欄跑選手,首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創造了400米跨欄跑的全國大學生紀錄,對李少芬的事業十分理解、支持。』這完全是根據李少芬老師提供的材料。所以,當年鍾老的400米欄紀錄應該是全國大學生紀錄。」

孫保生也說:「在參加一運會的北京田徑隊名單中沒有鍾南山,當時管400米欄叫400米中欄,一運會此項冠軍是北京的梁仕強,破全國紀錄,53秒6。」

但無論如何,鍾南山和李少芬的故事已經非常傳奇和感人。

楊潔(左二)同捷克斯洛伐克女籃的比賽中。

楊潔的故事也很傳奇。她出身蘇州的書香門第,姐姐楊濛是香港影星夏夢,也是金庸的夢中情人。

楊潔作為第一代女籃國手,球打得好,戲也唱得極為出色。《新民晚報》的副刊《夜光杯》曾在去年3月刊登過一篇關於她唱戲的報導《夏夢胞妹「女籃五號」的票友傳奇》,裡面有這樣的記述——

楊潔29歲退役後當了幾年國家二隊的主教練,再後來就進了體育科研所。可是楊潔不甘寂寞,想在後半生有點突破。按原籍江蘇吳縣的楊家是書香門第,出過狀元,而且全家都是戲迷。姐姐楊濛藝名夏夢,是紅極一時的香港電影明星;弟弟楊銘新拜馬連良的琴師李慕良為師學京胡;姑姑嫁給「正字輩」的名鬚生汪正華。楊潔在五十幾歲接近退休時,竟如青春少女般精力充沛,把專業老師請到家裡來教戲,度曲喊嗓,撕腿練功。她每學會一出就在自己辦的票房裡實習。她辦的票房叫「勝友會」,勝友如雲,檀板金樽,每周定期聚玩時,必有粉絲不請自來作壁上觀。

中國籃壇真的有說不完的故事,除了驕傲於她們早年打球為國爭光,也為她們的多才多藝感到嘆服。

看老電影別有趣味,雖然當時也是擺拍出來,但一個個場景都在還原歷史,包括籃球比賽的細節,當時的人們說話的腔調。在我們堅守家中抗擊肺炎時,不妨拿出來看一看。

下面是《女籃5號》的全本,有些場景非常珍貴:比如上世紀40年代職業隊跟外國水兵隊比賽,我們可以了解當時的場地是什麼樣;50年代我國專業運動隊訓練、比賽和生活的情形;甚至從楊小潔和教練的對話中,可以得知「體教分離」在當時便已經存在——

免責聲明:騰訊體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焦點

  • 催淚視頻:84歲李少芬孤身打球 等鍾南山回家吃飯
    網易體育11月14日報導:近日,央視新聞綜合頻道的一檔節目中,鍾南山院士的兒子鍾惟德,當眾播放了一段感人的視頻。他那84歲的母親李少芬,在空蕩的球場上投籃,等著鍾南山回家吃飯。
  • 李震中、《女籃5號》、姚明、3對3中國女籃……上海竟都有著這麼...
    1916年出生的李震中和這兩個城市有緣,他是天津人,14歲開始打球,1948年入選上海市籃球隊,參加過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退役後先後在上海體育學院和上海師範大學任教。一部電影:《女籃5號》的故事當我們談到體育電影的時候,《女籃5號》是繞不過去的一部電影。
  • 鍾南山的夫人:勸是勸不住的,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
    中新網廣州1月31日電 題:鍾南山的夫人:勸是勸不住的,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作者 蔡敏婕 韓文青2003年,非典肆虐,時年67歲的他說:「把病情最重的病人送到我們這裡來!」1月28日,鍾南山院士接受媒體採訪,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提及武漢時,鍾南山院士幾度哽咽,眼含淚光。1月29日,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組織下,由鍾南山院士擔任組長的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會診專家組對廣東省5例危重症患者進行首次遠程會診。這次會診,持續4個多小時。
  • 鍾南山的年終獎,我給不起丨百家號
    ——鍾南山今天,距離2021年1月20號,還有22天。站在這一年的年末,回看過往,如果說有哪一天是值得被記住的,那麼2020年的1月20號,必然在列。那一天,鍾南山院士坐在鏡頭前,沉著冷靜地面對全國觀眾說出:「沒有特殊的情況,大家儘量不要去武漢。」「肯定存在人傳人。」
  • 賽季已經開始,小丁仍無下文,這賽季能打嗎?蘇群給出具體時間
    對山東隊來說,實力跟遼寧隊還是有差距的,但是,他們戰鬥到最後一刻。這樣的山東隊,令人敬佩。同樣的,球隊的外援哈裡斯,也是碾壓了對方的外援梅奧,以至於楊鳴主帥不得不長時間用全華班。但即便如此,全華班還是擊敗了山東隊,這背後所見證的,其實是絕對的實力優勢。這一點,應該是沒有懸念的。畢竟,遼寧隊上賽季是進入總決賽的球隊,距離奪冠,也只差1場比賽的勝利。所以,遼寧隊的底蘊,的確是很深厚的。
  • 蘇群:掘金以弱勢開局,然後玩大逆轉嚇你一跳
    數據方面,掘金隊的穆雷21分5助攻,約基奇21分6籃板,格蘭特9分,哈裡斯5分,米爾薩普5分6籃板,小波特14分10籃板4助攻,普拉姆利9分,莫裡斯8分,特洛伊8分,多齊爾6分,克萊格6分;湖人隊戴維斯37分10籃板4助攻,波普18分,詹姆斯15分6籃板12助攻,格林8分6籃板,霍華德13分,庫茲馬11分4籃板,莫裡斯9分,朗多7分9助攻,卡魯索5分4助攻。
  • 蘇群給出看法:我認為是東契奇
    在目前為止的新賽季常規賽,東契奇場均能夠拿到27.6分9籃板8助攻,投籃命中率則是46.5%,如果按照目前的個人場均數據,東契奇確實已經達到聯盟常規賽MVP的檔次級別。 蘇群說道。雖然東契奇的自身數據相當漂亮,但是現階段獨行俠的球隊戰績並不是非常出色,新賽季已經打了8場常規賽的獨行俠,他們的球隊戰績如今只是4勝4負,按照西部賽區戰績榜的球隊名次,獨行俠現在甚至還無法位列前8名,而這也是東契奇衝擊MVP道路上的一大難題。
  • 84歲鍾南山演唱會現身,唱哭觀眾,鍾惟德:我母親等他回家
    那個人的嗓音輕輕地響起,我就知道我的眼淚將交付於這深藏於心底的對我的祖國的依戀之中去。鍾南山院士,他唱著人人都會的歌,唱著無數人的心聲,唱著自己的家國大義,唱著人民的無盡希冀。我和我的祖國,一刻都不能分割……他是中流砥柱,也是我們的心中永恆的歌。似乎是上天註定了要這樣鑄就一個人才。或許大家都知道他的家庭吧?
  • 這些吸血鬼其實真有其人!
    這說明了人類從幾千年就開始犯中二病了。  不過真正現代意義下的吸血鬼的原型是來源於18世紀時東歐地區口頭流傳的民間傳說中。 不同於流行文化中的吸血鬼強大,充滿智慧,有超自然的能力,並且富有魅力,最早的傳說中的吸血鬼是只會吸血的邪惡又低等的生物。
  • 32歲女籃許諾近況!臉蛋大變看上去彆扭,身體一部位比男生還大
    隨著魏秋月、惠若琪走進婚姻禮堂,何雯娜在近日公布新戀情等,中國體壇的「黃金剩女」都是滿滿擺脫單身狀態有人愛,但是有一位女籃女神想談戀愛卻一直找不到人,她就是前女籃國手許諾。32歲的她是由於臉蛋大變成為焦點,其中身體上一部分是完勝一眾男生!
  • 強弱格局分明 命中率少得可憐--九運女籃無人喝採
    回顧九運女籃比賽,首先想到的只有三個字——不好看。  九運會女籃共十二支隊伍參賽,解放軍隊幾乎全是國家隊成員,實力絕對高出一籌,遼寧隊去年就打進全運會決賽,屬於第二集團,其餘的十支隊伍水平相當,歸在第三集團。從最終的比賽結果來看,強弱格局分明,除了北京隊在八分之一決賽中意外失手輸給河南隊外,整個比賽沒有任何懸念和冷門。
  • 看鐘南山的成長史,才知道家庭真的影響一生!請把這8個故事講給孩子聽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登上了開往武漢的列車。他在擁擠的餐車一隅,蹙眉闔目休息的照片,令人心疼又感動。《人民日報》官微評價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而這樣的故事,必須被記錄、被書寫。
  • 雪藏苗立傑 女籃主帥孫鳳武玩了一出心理戰
    籃管中心主任信蘭成選擇了來到女籃半決賽督戰,而不是另外一個賽場的男籃四分之一決賽,他一個人冷酷地坐在場地邊,正好與中國隊的替補席隔場相對,沒有比這架勢更像督戰的了。  比賽開始一分半鐘的時候,中國隊被中華臺北隊打了個5比0,孫鳳武多少有些慌,馬上叫了暫停。按說,既然決定要打心理戰,是應該對混亂局面有心理準備的,主教練不該這麼早就介入比賽。
  • 首鋼女籃無暇休假 馬不停蹄備戰全運會
    「我年都沒過好,本以為聯賽結束可以好好休息,稍微放鬆一下,但突如其來的全運會預賽任務打亂了所有人的部署。我們沒有時間休整了,必須儘快進入狀態,全員緊張起來。」這是1月7日中午,重新集結的首鋼女籃在首鋼籃球中心的訓練課結束之後,主帥張雲松透露給記者們的信息。
  • 事態緊急,美國人請來鍾南山
    對於如何防止境外輸入,鍾南山表示,很多境外輸入病例並沒有明顯症狀,也不一定發燒,有些人剛開始出現感冒症狀,但是不當回事,後來回國、在隔離過程中才發現患有新冠肺炎。這和一開始中國收集的大約1100例病例的情況類似。這說明國外普遍對疫情不太重視,需要我國做更多的檢測,加強對輸入患者的管控,避免他們成為新的傳染源、傳染途徑。
  • 疫情背後,老去的中國神醫:84歲鍾南山,90歲屠呦呦,97歲吳孟超……
    為了你腳下的這片土地,為了你身邊親人的安康,為了與你同呼吸共命運的同胞,請努力學習,成為鍾南山、屠呦呦這樣的人!少年強則中國強,致因疫情而在家學習的年輕人:為了你腳下的這片土地,為了你身邊親人的安康,為了與你同呼吸共命運的同胞,請努力學習,成為鍾南山、屠呦呦這樣的人!
  • 《鐵達尼號》火遍全球,可幾人知道,露絲後半生是怎麼過的?
    一個是鐵達尼號,這種龐然大物的奇蹟我們難以遇到,另一個就是鐵達尼號的毀滅夾雜著愛情的衝動,這種糾葛我們在現實世界基本上不可能遇到。這就不由得讓我們在後來的生活中有一種錯覺,影片中的神奇永遠都只是文學的塑造,現實中的骨感更加讓人無奈。那麼問題來了,鐵達尼號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
  • 鄧超加入女籃遭拒事件始末 鄧超內心OS我不要面子的啊
    女籃世界盃上中國女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鄧超就直接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喜悅之情,直接表示,自己想要加入中國女籃。都知道這只是一種加油鼓勁的方式,很多人也是非常樂意看到娛樂圈和體育圈的互動。還是很精彩的。大家應該不知道」老鄧頭「還是演藝圈最愛打籃球的明星和之一,之前還與郭艾倫有過很多次的微博互動,近段時間女籃世界盃在西班牙舉行,在決賽資格賽上,中國女籃擊敗了對手日本女籃,成功晉級八強,女籃這次的表現了引起了超哥的注意。
  • 鍾南山強調了這兩點
    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是好事針對有記者提出的「廣州目前報告13例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是否說明廣州疫情有所反彈」的問題,鍾南山表示,反彈是出現比較大群體的暴發,這叫反彈。出現一些輸入病例以及一些與之密切接觸的病例,更說明我們需要對出現症狀的人採取防控措施。廣州能夠發現這些關聯病例是好事。
  • 粵媒:向中國女籃學習 不少隊會帶心理學家去奧運
    無論是面對歐洲霸主西班牙隊還是去年曾輸過的對手韓國女籃,中國隊姑娘們的表現都堪稱完美。除了技戰術方面準備充足外,每個隊員的精神面貌都愈發穩定成熟,這也使得外界注意到了本次隨隊出戰的一位新成員——運動心理學者、助教黃菁,他在更衣室裡的激情演講被播出後,讓更多人見識到了運動心理學為職業體壇帶來的積極作用。相信在今年的奧運會上,會有相當多的代表隊帶上心理學家一起出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