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的年終獎,我給不起丨百家號

2021-01-15 最人物

#百家故事#

「我想來想去,只不過還是個醫生。」 ——鍾南山

今天,距離2021年1月20號,還有22天。

站在這一年的年末,回看過往,如果說有哪一天是值得被記住的,那麼2020年的1月20號,必然在列。

那一天,鍾南山院士坐在鏡頭前,沉著冷靜地面對全國觀眾說出:「沒有特殊的情況,大家儘量不要去武漢。」

「肯定存在人傳人。」也是那一天,整個中國拉響了抗疫的警報,彼時,沒有人知道,前方有什麼,正等待著我們。

1月20日《新聞1+1》上白巖松現場連線鍾南山

許多年後,當我們回想起2020年,或許很多細節早已忘記,

記住的,可能只有人們臉上的口罩,屏幕閃爍的測溫槍,

不斷更新的疫情信息,以及那個在鏡頭前反覆號召大家:

「做好預防,少出門,別恐慌」的84歲老人——鍾南山院士。

01

時間回到2020年1月18日,下午5點45分,鍾南山院士出現在廣州開往武漢的G1022次高鐵上。

這一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四,火車站裡擠滿了正準備歸家的人們。

後來,鍾南山的助理蘇越明在戰疫日記裡寫道:「踏上旅途的人們,滿臉喜悅,幾乎沒有人戴口罩,歡樂的海洋裡,又有多少人知曉已有暗礁深藏?」

鍾南山是那個不怕「觸礁」的人。

7個小時前,正在開會的鐘南山接到國務院通知,請他立刻前往武漢,查明在武漢出現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彼時正值春運高峰期,機票和火車票均已售空。

鍾南山和助理說:「國家需要我們,我們一定要去。」

終於,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鍾南山登上了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因為沒有座位,乘務員只好將鍾南山帶去餐車休息。

在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中,鍾南山幾乎沒有說話,期間只喝了兩口水,花了10分鐘用來閉目休息,剩餘的時間,他一刻不停地對著電腦和資料研究疫情。

在助理蘇越明的印象中,雖然鍾南山已經84歲,但是身體狀態一直很好,有時走起路來,自己甚至需要小跑,才能跟上他的步伐。

後來在一次採訪中,蘇越明說:「我從來沒看過他這麼累,在火車上要閉目養神。」

2020年1月18日,在高鐵上閉目休息的鐘南山

下了高鐵已是深夜,鍾南山馬不停蹄趕到武漢會議中心,在聽完國家衛建委專家的匯報後,回到房間,已是凌晨。

第二天一早,鍾南山去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和武漢市疾控中心,進行實地調查。

1月19日,鍾南山前往武漢金銀潭醫院

當晚10點,他又坐飛機去往北京開會,會議在凌晨2點結束,短暫休息4個小時候,鍾南山在6點醒來,為當天要開的3個重要會議做準備。

這一天,是1月20日。在這一天的晚上9點半,鍾南山出現在鏡頭下,接受白巖松的視頻直播採訪:

「肯定是有『人傳人』」

「沒有特殊的情況,大家儘量不要去武漢……」

1月20日《新聞1+1》上與白巖松連線的鐘南山

在這期間,面對白巖松連續拋來的問題,鍾南山曾經有過幾秒的遲疑。採訪結束,鍾南山和助理說:「當時我腦子已經木了,好像沒能聽到白巖松老師在問些什麼。」此時,是他連續工作的第52個小時了。

02

2020年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這個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城市,正式封城。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鬥,拉開序幕。封城第三天,是大年初一。鍾南山一早就出現在醫院內,向工作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拜年。

之後又立刻召集大家開會,研判當下疫情發展,並研究相關對策和建議。鍾南山下班時,已經是晚上11點了。這一天,是大年初一,是鼠年的第一天,也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本命年的第一天。

1月25日,鍾南山與相關專家研究疫情防控政策和救治方案

此後的日子,隨著疫情人數不斷攀升,鍾南山的眉頭,也越發緊顰。每當想到病人所承受的病痛,他的心情,就會跟著下沉一點。

=1月28日,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鍾南山聊起前幾天,自己在武漢的學生曾發來信息,說小區居民們自發唱起了國歌,邊唱邊高喊著「武漢加油」。

說到這裡,鍾南山哽咽了一下,眼中漸漸泛起了淚光。他說:「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

這是疫情以來,鍾南山第一次在鏡頭下落淚,而這一天,是武漢封城的第5天了。鍾南山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談及武漢疫情落淚

03

或許,沒有人曾經想過,2020年這個看起來充滿希望的年份,會以這樣的形式開局。

甚至沒有人曾設想過,我們會經歷這樣一個2月:無法走親訪友的新年,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和遙遙無期的復工。但是對於鍾南山而言,那個二月留存下的,是他與疫情分秒必爭的無數個瞬間。

1月30日,鍾南山院士在飛機上處理工作

2月1日,全國感染人數破萬,為了更好地研究病情,鍾南山不顧旁人勸阻,親自進入重症監護室,對病人進行會診。

會診結束,助理告訴他,廣醫附一醫院第二批支援武漢的醫生正要出發,鍾南山立刻前去相送,這一批醫生的領隊,是跟隨鍾南山近30年的學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副院長——張挪富。

鍾南山拍了拍他的肩:「一定帶著所有人,平安歸來。」

鍾南山的助理說,那段時間鍾南山的午飯,一般不會發生在中午12點之前,具體時間,要取決於當天上午的工作何時完成。

連軸轉的生活裡,他既要敲定診療方案,又要討論救治策略,還要參與遠程視頻會議,除此之外,面對前來採訪的記者,他儘量詳盡回答對方的問題,他說:「理解大家迫切想要獲取信息的心情。」2月12日,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15152例。

鍾南山在自己的辦公室,接受了路透社的採訪。採訪持續了近2個小時,鍾南山先後回答了26個問題,對當下國內疫情現狀,他坦誠介紹,對國際上流傳的不實傳言,他一一回擊。期間,鍾南山始終保持著客觀且權威的態度,只有在聊到李文亮時,他哽咽了。

他說:「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李文亮)是中國的英雄,我也是,我為他驕傲……」此時,是李文亮醫生去世的第4天。

鍾南山談及李文亮

在那些日子裡,鍾南山很少情緒激動,大多數時候,他都奔波在各個會議與病房之間,疲憊而沉著,匆忙而鎮靜,深夜下班是常事,更別提周末。

2月16日,連續忙碌了半個月的鐘南山,結束了又一天的操勞,下班的時候,他想著明天是周日,打算好好休息一下,但實際上,明天是周一。

1月23日,助理拍攝的鐘南山背影此時鐘南山剛剛結束了一天工作,正要回家

04

鍾南山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那段時間,鍾南山的情緒,一直都不太高,看著每天增長的確診病例,他留在醫院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拐點在2月中旬到來。

2月18日,鍾南山出現在廣東省疫情發布會上,開會之前,鍾南山對在坐的專家團說:「把口罩摘了吧。」

之後率先將口罩摘了下來。在發布會最後,鍾南山和大家聊了幾句家常,並久違地笑了。這是他參加抗疫以來,第一次在媒體鏡頭下漏出的笑容。

這一天,是武漢封城的第26天了。

2月18日,廣東省疫情發布會上的鐘南山

2月27日,在連續抗疫37天後,鍾南山在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說:「疫情預計在4月底得到控制」,短短一句話,分量如定海神針。

3月6日,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後,鍾南山回到辦公室,給一群「特殊的朋友」回信。疫情期間,各地小朋友先後給鍾南山寫信,在信中,這些年齡不同的孩子們,親切地叫著他「南山爺爺」,文中寫下了對他的感謝,也向他描述著自己的夢想。

鍾南山認真地看著這些信,寫下一封回信,並題詞贈了一首「寄少年」給這些孩子們。

此後,抗疫行動漸顯成效,喜訊接連傳來:

3月10日,湖北武漢實際投入使用的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3月19日,國家衛健委宣布,國內新增病例清零。

圖源:人民日報

4月4日,全國舉行新冠肺炎疫情哀悼活動,上午10點,在接受完採訪後,鍾南山站在自己的辦公室內,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表達深切哀悼。

他說:「這次默哀,人們能從心裡真正肯定這些戰士們的貢獻。」

這一天,是鍾南山連續加班的第79天了。

4月4日在辦公室默哀的鐘南山

4天之後,武漢正式解封。離漢通道紛紛打開,武漢東大門第一輛車駛出,武漢75個離漢卡點一起撤除。

整整76天,1814個小時,武漢的春天,落英繽紛,車水馬龍。

05

疫情中,除了鍾南山,他曾經的學生們也奮戰在抗疫一線。比如,來自山東濰坊維恩醫院的醫生魏春華,曾在1995年廣州呼吸健康研究所,接受過鍾南山的指導。

而疫情期間,她曾帶隊馳援武漢。指導搭建新治療區。

魏春華與鍾南山

又比如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張挪富,作為第一批到達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醫療隊,廣州醫療隊又被稱為「鍾南山團隊」,因為醫療隊的領隊張挪富,正是鍾南山的學生。

張挪富曾在2003年的「非典」中,與老師鍾南山一起,奮鬥在一線,只不過,那時,他還是鍾南山的助手。17年後,他以領隊的身份,出現在了武漢抗擊新冠疫情的一線,並主動要求接手重症加強護理病房,他說:「把最危重的病人交給我們。」

而這句話,也是17年前,他的恩師鍾南山,在非典現場說過的話。在那些日子裡,鍾南山遠程指導自己奔赴一線的學生們,告知診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與對策。也關心著他們的身體健康。

與支援武漢醫療隊連線的鐘南山院士

後來,張挪富在自己的工作手記中寫:「隧道盡頭,終會有光。期待我們的戰隊能早日回歸,也期待久別重逢時鐘老師的溫暖懷抱。」4月22日,在武漢整整戰鬥68天之後,張挪富帶著57名醫務工作者回到廣州,在隔離結束後,回到了崗位。鍾南山站在樓下,擁抱了每一位抗疫歸來的同事們。在與恩師鍾南山擁抱的一刻,張挪富——這位在抗疫一線從未怕過的醫生,流下了熱淚。

鍾南山迎接張挪富歸來

站在人群中,鍾南山和愛徒開了一句玩笑:「張挪富,你的肚子又大了一點。」說完,鍾南山笑了。

06

從鍾南山的家向下看去,能看到一片巨大的籃球場,那是鍾南山常常鍛鍊的地方。

然而,因為這場疫情,忙碌的鐘南山,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籃球場上了。鍾南山的兒子鍾惟德的手機裡,至今還留著這樣一個視頻:

那是今年五月的一個中午,母親在樓下空蕩蕩的球場上,獨自拍著球,等待父親回家。

等待鍾南山回家吃飯的李少芬

兒子鍾惟德說:「母親平常是每頓飯都要等著父親一起,而我的父親一般是一點鐘之後,才回來吃午餐,所以每天中午十二點,太陽最烈的時候,我母親都會在樓下,一邊打球,一邊等待著父親。」

彼時,國內疫情日漸趨緩,但國外確診病例的飛速增長,讓鍾南山又開始擔心起來。

他開始頻繁參加中國新冠疫情防控經驗國際分享交流會,並坦誠分享了自己在對抗新冠時,所獲得的經驗與知識,他說:「希望國外防疫少走一些彎路」。

鍾南山分享新冠防控經驗

而在他忙碌的身影背後,是妻子數十年如一日的支持,與兩人多年以來的默契。看著忙碌的鐘南山,李少芬也常感心疼,但她卻從不會勸阻,她說:「勸是勸不住的,他心中裝著病人的生命,肩上背負著國家的使命!」

鍾南山與妻子李少芬

但是,在工作中,鍾南山無論多忙,如果不能按時回家吃飯,他都會打電話提前告知妻子:「不然,她會擔心。」這段鍾南山妻子在烈日下打球的視頻,是兒子鍾惟德在一次訪談中分享的,在此之前,他從沒有給鍾南山看過這段視頻。

主持人問他,有沒有什麼話,想借著這個視頻,說給父親聽,鍾惟德停頓了一下,說:「希望父親看到這個視頻後,能夠早點回家。」早點回家,是這一年裡無數人的願望,最大的願望。

07

6月20日,時隔150多天,CBA聯賽順利重啟,成為疫情發生後,國內第一個重啟的全國性大型體育賽事。

13天後的7月3日,鍾南山與妻子出現在廣東東莞籃球中心CBA 現場,姚明親自為鍾南山與妻子送上球衣。球衣上印有兩人的姓名與數字「36」。

之所以選擇這個號碼,是因為鍾南山與妻子都生於1936年。

從左至右:鍾南山、李少芬、姚明

姚明說,疫情之下:CBA聯賽之所以能夠重啟,鍾南山院士和他的團隊出了不少力。

CBA還特別邀請他作為聯賽疫情防控首席專家,為重啟工作提供更加科學、專業的建議。而鍾南山與籃球之間的聯繫,遠不止於此。

上世紀50年代,鍾南山的妻子李少芬,曾是中國女籃國手,並在之後擔任中國籃協副主席。她的事跡曾經被拍成電影《女籃五號》。

年輕時的李少芬(右一)

而鍾南山,也是一名運動健將,他曾經入選北京市體育運動隊,並且在1958年打破了當時400米欄全國紀錄。

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十足的「籃球迷」,所以,很多球迷也將鍾南山院士親切地稱為:「自己的籃球人」

年輕時的鐘南山與李少芬

在CBA現場,當被問到球迷們何時可以進場看球時,鍾南山預測,決賽時或許有部分球迷可以進場看球:「有這個可能,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入場)因為球迷真的是很想看球。」

說完這句話,鍾南山又補充道:「因為疫情,大家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非常迫切。」

7月20日,中國電影院在關閉6個月後,正式復工,那些曾經屬於生活的美好瞬間,正在一項項重啟,而在這背後,是無數人的奉獻與守護。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上,83歲的鐘南山被授予了「共和國勳章」。 站在臺上,鍾南山說:「我叫鍾南山,是一名胸肺科醫生。」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言的鐘南山

下臺後,在接受中青網的採訪時,鍾南山說:「今天這個禮遇,是我根本沒想像到的,像這種摩託車開路,以及走紅地毯(這種禮遇),我根本想都沒想。」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前走紅毯的鐘南山

頒獎典禮後的10個小時,鍾南山出現在廣州醫科大學內,學校內的同學們紛紛站在街邊,用閃光燈迎接著鍾南山。

站在人群中,鍾南山分享了自己走上紅毯時的想法:「當時我故意加快了速度,來顯示我沒老,還能幹點事。」

84歲的鐘南山,確實沒老。

被廣州醫科大學學生圍在中間的鐘南山

08

至今,在鍾南山的辦公室裡,都掛著一幅字,那是在他80歲那年收到的一塊牌匾,上面寫著4個大字:「敢醫敢言」。

鍾南山辦公室牆上掛的四個字

而這4個字,也正是鍾南山治病救人的寫照:對待病人,他全心全力,對待病情,他堅持真理。

或許,今年如果沒有這場疫情,鍾南山的84歲生日,依然會和過去一樣:曾經的學生們分別從各地趕來,為老師慶生。

與學生合照的鐘南山

10月20日,鍾南山迎來了84歲生日,因為疫情原因,在生日前一個月,鍾南山就讓助手通知各地的學生,今年不辦生日會。在生日當天11點,鍾南山的學生們準時出現在線上,以視頻的方式,簡單舉辦了一場短暫的生日會。

生日會後,鍾南山又轉身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這一天,是鍾南山84歲的第一天,也是他成為醫生的第60年。

彼時已是深秋,隨著天氣漸冷,關於疫情是否會在冬季反覆的猜測,逐漸變多。10月30日,鍾南山出現在一場會議上,直面回應了這類猜測,他說:「中國爆發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因為我們有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機制。」

在這條新聞的留言區裡,點讚最高的一條評論這樣寫道:「只要鍾南山說不會有,我就覺得不會有。」

09

12月1日,「鍾南山說自己是80後年輕人」這個話題,被推上了熱搜。

話題背後,是源於11月30日,鍾南山在澳門科技大學建校20周年校慶典禮上的一席發言,演講中,鍾南山向年輕的同學們,

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與感想,演講最後,他說:「作為一個『80後』的年輕人,我希望,30周年我也能來。」

澳門科技大學建校20周年校慶典禮上的鐘南山

12天後,鍾南山出現在廣州華師附中,參加母校132周年校慶,面對夾道歡迎的學生,鍾南山說:「你們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

鍾南山給廣州華師附中題的字

同時,作為「大師兄」的鐘南山,還鼓勵更多的小「師弟」「師妹」學醫:「當醫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大家。」

出現在廣州華師附醫的鐘南山

這並不是鍾南山第一次呼籲大家學醫,早在七月底的一次採訪中,記者和鍾南山聊起彼時正進行的高考志願填報,鍾南山就曾說過希望大家報考醫學專業:「中國現有的醫護人員數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夠選擇學醫這條道路。」

10

這是一位84歲中國人的一年,也是疫情下,一位醫務工作者的一年。這一年,從年初疫情爆發,他逆行去往武漢。再到這一年間,每一個重要的疫情節點,他都會站出來,答疑解惑,撫平人心。

出現在大眾視線之中的鐘南山,總是專業、沉穩、從容不迫,是有如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而私下裡,鍾南山說自己:「是一個感情比較脆弱,甚至有的時候會出現一些消沉」的人。

這一年間,在看不見的地方,這位84歲的老人,有過多少壓力與辛勞,擔憂與悲傷,人們不得而知。但是,人們知道,這一年,鍾南山真的太累了。

如今,鍾南山院士已經回歸到一位醫生的日常。比起疫情期間,他開始越來越少出現在媒體的鏡頭下,而是更多地出現在他那間堆滿了文件的辦公室裡,但是人們知道,他永遠在。

時間回到2019年10月20日,鍾南山83歲生日會上,站在臺上他說:「今年是慶祝國慶70周年,我的願望就是,能夠慶祝國慶80周年,希望80周年的時候,還能和大家說說話。」轉頭,他指向學生送給他的一幅畫上「耄耋」二字,開玩笑地說:「這兩個字,我不大承認。」何止於米,相期以茶!

再過20天,就是鍾南山逆行去往武漢整一年了,對許多人來說,2020註定成為他們人生中難以被忘懷的一年。

這一年裡,我們有過失去與無助,傷心與彷徨,但好在,我們熬過去了。

站在這一年的年末,或許,很多人都想對鍾南山說一句:

謝謝,您辛苦了。

逆行而上,國士無雙,這盛世,感謝有您!

相關焦點

  • 「天空下起了小細雨」百家號星座運勢領域排行-百家號收益分析如何...
    「天空下起了小細雨」百家號星座運勢領域排行-百家號收益分析如何賺錢?天空下起了小細雨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155113名,星座運勢分類排名位列3656名,領先了86.0%的百家號。
  • 鍾南山:我的醫學事業,其實是從36歲那一年才開始
    當年那個誓言錚錚的戰疫老兵,如今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還能擔任起這份重任嗎?鍾南山還是出現了,老兵不死,也拒絕凋零,他仍然肩負著國家的重託,肩負著人民的期望,來了。中國14億人,也許不缺水平跟鍾南山一樣的專家,缺少的是跟鍾南山這樣有公眾信服力,"一句頂一萬句"的專家。如果說,以上我們看到的只是他老人家的奔波和呼號,都是全面性的工作,那麼我告訴你,1月29日,鍾南山作為專家組的組長,首席專家,對他坐鎮的廣東省的5例危重症患者進行了會診,會診時間長達4個半小時。
  • 鍾南山給出9個最新...
    5月4日晚,外交部和國家衛健委聯合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美國、俄羅斯等疫情高發地區的留學生答疑解惑。連線一個多小時,信息量很大!不贊成群體免疫,因為要犧牲很多人在直播連線中鍾南山表示,不贊成「群體免疫」,因為要達到「群體免疫」需要犧牲很多人。
  • 百家號,讓我歡喜讓我憂——我的百家之路
    2018年10月底,我十分幸運的邂逅了百家號,成為了一名百家作者。說起來有些臉紅,進入自媒體行業,初心只是弄幾個零花錢。動機雖然不是盡善盡美,但也情有可原,畢竟日常用度都離不開它。首選百家號,也是經過一番縝密地調查和比較的。理由很直接,在各家自媒體中,百家的單價是最高的。
  • 鍾南山連線美國專家團隊;香港漁護署證實:一松鼠狗新...
    每經編輯:張弩1丨美國"羅斯福號"航母上25人已確診新冠肺炎 感染地點仍未知據海外網援引美國CNN報導,一名海軍官員證實,目前在「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已有25名水兵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海軍方面表示,他們預計船員中還會有更多人檢測結果呈陽性。
  • 螞蟻莊園1月8日古代年終獎 古代年終獎是什麼
    螞蟻莊園1月8日問題問的古代的年終獎,古代官員們的年終獎都是皇帝賞賜,根據官員的職位來劃分年終獎的多少,官位越大所劃分的年終獎越多,答對的可獲得獎勵,那麼古代年終獎是什麼呢,小編整理了答案,一起看看。
  • 十個鏡頭告訴你:鍾南山是這樣的老師!
    鍾南山: 教師是蠟燭,照亮了別人,也體現了自己 發言之初,鍾南山院士先講起這次獲得共和國勳章的簡單感受。 在回答新華社記者的提問時,蘇越明記得鍾南山老師說,「目前,防控還是要注意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這是最原始的防控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首先,公眾能不去武漢就不要去;其次,武漢要減少輸出,在武漢的人能不出來就不要出來,要提高防範級別,而不是單純地勸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
  • 年終獎揭開蓋頭:高的發9萬,有的一毛不拔
    同樣,在省級機關工作的小李告訴記者,他們早「陽光」了,他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年終獎」這三個字了。  同樣,在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小林說,他們的年終獎是2000元外加一箱水果。  公務員:多發一個月工資  「4000元,不多。」
  • 「年終獎」有別不能強求 法官:維權不能一概而論
    近年來,由年終獎而引發的糾紛也不在少數。海澱法院法官以案說法,從法律層面說一說大家口中的「年終獎」到底是個啥。  案例一 工資當年終獎 拒發終敗訴  小林是海澱區一家網絡公司的技術人員,與公司籤訂了兩年期的勞動合同。
  • 今年能安心過好年嗎,疫情是否會反覆,鍾南山院士這幾句話很重要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娛樂,每天關注娛樂新聞的【甜氣看見】,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1月10日,國務院聯合防控機構設立春運高峰專班,要求減少不必要的出行,確保疫情不會在春運高峰傳播,引導出行避開高峰。
  • 84歲鍾南山演唱會現身,唱哭觀眾,鍾惟德:我母親等他回家
    向來家國大事從來不分匹夫高士,是以皆會為此而動情。那個人的嗓音輕輕地響起,我就知道我的眼淚將交付於這深藏於心底的對我的祖國的依戀之中去。鍾南山院士,他唱著人人都會的歌,唱著無數人的心聲,唱著自己的家國大義,唱著人民的無盡希冀。我和我的祖國,一刻都不能分割……他是中流砥柱,也是我們的心中永恆的歌。
  • 百家號,讓我歡喜讓我憂
    大家看見「讓我歡喜讓我憂」這句詞是不是想起了多年前有一首歌的歌詞「你這樣一個女人,讓我歡喜讓我憂……」沒錯,百家號真的是讓我歡喜讓我憂。我是一個剛剛接觸自媒體兩個月時間的自媒體小白,還是一個兼職的小白,白天要上班,晚上八點鐘左右下班回來或者星期天才有時間寫寫文章。大家可能會問:你上班這麼長時間為什麼還要想做自媒體呢?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做自媒體有兩個原因:第一,上學的時候語文成績很不錯,寫的作文經常讓老師當成範文在班上閱讀。從小有了想當作家的想法,現在想通過做自媒體圓這個想法。
  • 報告顯示:近六成職場受訪者不確定能否領到2020年終獎
    前程無憂7日發布的《2020年終獎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近六成職場受訪者不確定能否領到2020年終獎。與2019年終獎的獲取情況相比,職場人普遍降低了2020年終獎金額的預期。據悉,前程無憂近日對十三大行業的職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
  • 鍾南山院士最新採訪全文,直面熱點問題!
    鍾南山:重點針對這兩群人,一個就是密切接觸者。我想在國外不太注意,現在當然也開始改變了。有一些國家,特別是美國,現在不光是關心有症狀的患者,無症狀完全也有可能發展為有症狀。或者說,有少數人病徵很輕,但是他能傳染給別人,這是最要害的。所以重點要關心這兩種人。
  • 2020年終獎,當年發和次年發有什麼區別?
    可以選擇「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或者 「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計算納稅」。(2022年1月1日起,應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稅,不能再選擇單獨計稅) 應納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年已預繳稅額 【案例1】
  • 每月6英鎊生活費,頭髮自己剪,鍾南山回憶41年前留學歲月
    鍾南山稱,自己是改革開放後外交部第一批派出留學的學生,到現在已經過了41年,所以對海外留學生感到非常親切,能夠體會他們在海外學習的快樂、艱辛和成就。 41年前初到英國時,學科工作重,語言方面也存在障礙,鍾南山坦言,感覺壓力非常大,很孤獨。「我到了英國以後,差不多過了大概一年零1個月,才真的能夠比較順利地跟大家交流。
  • 你給爸媽發「年終獎」了嗎
    你的年終獎發了嗎?」「你們今年年終能拿多少啊!」「今年年終獎會比去年多嗎?」……這幾天,對於忙碌了一年的南昌上班族來說,年終獎成為熱門話題。但在大家身後,默默付出的父母永遠是我們堅強後盾。快過年了,大家想過給年邁的父母發點「年終獎」嗎?1月23日,記者走上街頭採訪了一些南昌市民,他們告訴記者,每年都會給父母包紅包,有的幾百元有的數千元,錢多錢少的背後都是一份感恩、一份溫暖。
  • 事態緊急,美國人請來鍾南山
    連線畫面截圖不從全球範圍控制,無法戰勝疫情今天下午的發布會上,鍾南山指出,最近我國很多省份都是零增長,證明疫情在聯防聯控機制下得到較好的控制,而方艙醫院最大的作用是把患者和普通老百姓分開了。對於如何防止境外輸入,鍾南山表示,很多境外輸入病例並沒有明顯症狀,也不一定發燒,有些人剛開始出現感冒症狀,但是不當回事,後來回國、在隔離過程中才發現患有新冠肺炎。這和一開始中國收集的大約1100例病例的情況類似。這說明國外普遍對疫情不太重視,需要我國做更多的檢測,加強對輸入患者的管控,避免他們成為新的傳染源、傳染途徑。
  • 【中國夢•踐行者】「80後」院士鍾南山:人生字典裡從沒有「停步...
    當我獲授『最美奮鬥者』榮譽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團隊,那些和我一起奮鬥了幾十年的人們,這份榮譽也屬於他們。」...鍾南山動情地說:「當我獲授『最美奮鬥者』榮譽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團隊,那些和我一起奮鬥了幾十年的人們,這份榮譽也屬於他們。」「非典」來勢洶洶,他挺身而出鍾南山的名字,如今幾乎家喻戶曉,他始終和我國的公共衛生事業緊緊連在一起。
  • 鍾南山:人生字典沒有「停步」二字,願再奮鬥20年
    鍾南山動情地說:「當我獲授『最美奮鬥者』榮譽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團隊,那些和我一起奮鬥了幾十年的人們,這份榮譽也屬於他們。」 「非典」來勢洶洶,他挺身而出 鍾南山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他總是和我國的公共衛生事業緊緊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