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鏡頭告訴你:鍾南山是這樣的老師!

2021-01-09 騰訊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雲 林清清 徐振天 梁懌韜 陳輝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老師,節日快樂!」

9月10日上午9時,廣醫一院30樓的國際報告廳內,一支支鮮花由年輕學子遞送到教師手中。對於廣醫的師生來說,今年教師節的特別之處在於,剛剛獲得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來到現場,和在座的各位師生一起慶祝第36個教師節。

鍾南山:

教師是蠟燭,照亮了別人,也體現了自己

發言之初,鍾南山院士先講起這次獲得共和國勳章的簡單感受。「對此次獲得共和國勳章,我當然很激動,但當時更多的感受是一種責任。既然有這個稱號,對目前一直沒有停止的抗疫鬥爭就有很多的責任。」

「會議結束後,習主席過來與我簡單講了幾句話,我抓緊時間表達我的意思。第一句是,習主席您的講話太好了。第二句是:習主席我想請戰。我希望我們能建立更好的平臺,能夠把抗疫鬥爭,相關的藥物疫苗研究研發更好地做下去。我寫了一封信給您。」

對於回到廣州後的經歷,鍾南山用「出乎意料」來形容,「沒想到晚上省裡主要領導來機場接機」。而讓鍾院士更為感動的是回到廣醫的場景。

「我在車裡,遠遠看去似乎萬家燈火,近看原來是來迎接的同學們把自己的手機燈點亮舉起來。我看到了同學們的熱情,我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廣州醫科大學。」

在鍾南山看來,國家以最高禮遇來對待醫護人員,這份榮譽也屬於廣州醫科大學和廣醫一院。「我能為母校和廣醫一院增光,我也很開心。」

「當新華社記者問我,習主席說的20個字中,哪個字是我印象最深最有感觸的?作為一個醫生,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就是『生命至上』。習主席的這句話,也是醫生最常講的一句話,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醫生在治療中常說,一個也不能遺漏。這是一句鏗鏘有力的話。」

人們常常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但在會上,鍾南山院士說,「這句話,只說了一半。我以為,教師是蠟燭,照亮了別人,也體現了自己。什麼是有意義,社會和集體因你的存在而美好,才叫有意義。」

鍾南山說,當醫生的老師有雙重身份,既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是人類健康的工程師。「『南山班』的學子從本科開始就要培養多學習、多鑽研、多問幾個為什麼的能力,希望『南山班』的學生畢業後成為有思想、有創造性的臨床工作者或管理者。」

「我堅信,這一輩學生一定會超過我們。」鍾南山說。

學生給鍾南山獻花

【抗疫鏡頭】

十個鏡頭告訴你鍾南山是這樣的老師!

抗擊非典那年,他67歲。在全社會陷入巨大恐慌的背景下,他挺身而出,和同事們提出並證實「非典」的病因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並告訴大家「非典並不可怕,它可防、可治、可控。」之後還主動請纓:「把最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這裡。」

17年後,84歲高齡的他臨危受命,星夜逆行趕往戰疫第一線,隨後向全國人民公布最新情況,強調疫情存在「人傳人」現象,這個關鍵性判斷改變了中國的抗疫進程。

新冠疫情暴發初期,他呼籲人們不要去武漢和外出的同時,自己卻再次毅然決然地走進了疫情一線。

……

今天,我們就用十個鏡頭,告訴你,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在他的學生眼中,鍾南山院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鏡頭一

「國家需要我們去,我們必須今天就去!」

1月18日的廣州,天色有些陰冷。珠江上,薄霧籠罩。在蘇越明(鍾南山院士助理)眼中,鍾南山老師是踏著這片薄霧走進醫院的。

上午11點多,蘇越明接到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打來的電話,對方直奔主題:武漢疫情緊急,請鍾院士今天無論如何親赴武漢一趟。

當獲悉當天飛往武漢的機票已經售罄,高鐵無座票都賣光時,鍾南山老師依然強調了一句:「國家的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國家需要我們去,我們必須今天就去!」

1月18日,鍾南山院士在趕往武漢的列車上

鏡頭二

「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1月20日下午5時許,在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新聞發布會上,不大的會議室被來自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十多家媒體記者擠得水洩不通,一字排開並列坐著的專家們,離十數位記者們只有一桌之隔。

在回答新華社記者的提問時,蘇越明記得鍾南山老師說,「目前,防控還是要注意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這是最原始的防控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首先,公眾能不去武漢就不要去;其次,武漢要減少輸出,在武漢的人能不出來就不要出來,要提高防範級別,而不是單純地勸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

鏡頭三

「現代抗疫戰打的就是科技戰,科技攻關要跟病毒賽跑」

1月23日上午9時,從事呼吸感染基礎研究20多年、一直跟各種病毒進行零距離較量的楊子峰教授,一早就陪同鍾南山老師來到廣東大廈,參加由廣東省科技廳和省衛健委共同召開的疫情應對討論會。

會議上,鍾南山老師在詳細通報了在武漢和北京所了解到的情況後提出:「現代抗疫戰,打的就是科技戰,科技攻關要跟病毒賽跑。無論是病毒檢測,還是病毒傳播規律,無論是治療藥物的篩選,還是治療方案的制定,都要跑在病毒的前面,都要精準攻關,要準要快!」

這時,作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研究員、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臨床病毒研究專家楊子峰,終於明白鍾老師為何要帶上他來開會了。

鏡頭四

「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1月2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由於夜以繼日、兢兢業業地工作,鍾南山眼睛出現浮腫。而更加牽動全國人民之心的是,在採訪的最後時刻,他的雙眼泛起了淚光。

鍾南山說:「我在武漢的一個學生給我信息,他聽到武漢街道上、社區裡,老百姓唱起國歌,很感動!這說明,只要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1月28日,鍾南山接受採訪時雙眼泛起淚光。新華社圖

鏡頭五

「無論是家務事還是急難事,我們在後方都會幫你們解決」

2月22日上午9時15分,抵達武漢並接管協和醫院西院ICU第21天的張挪富,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那是鍾南山老師打來的:「我受省市領導的委託,給你們打電話。一定注意身體,努力工作,完成光榮使命。」

為了給所有在湖北戰疫前線的醫護人員「鼓勁」,鍾南山老師特別錄了一個視頻,視頻裡,他這樣說:

「我知道,比起我們這邊,你們在湖北前線的任務更艱巨,工作更艱苦。你們放心,所有的事情,無論是家務事,還是急難事,我們在後方都會幫你們解決。如果你們有心事,我們也可以談談心……你們在前方安心工作,期待你們勝利歸來。」

雖然有所準備,但那句句貼心的話語,還是讓看到視頻的人無不動容。

2月22日,鍾南山院士通過遠程視頻連線馳援湖北抗疫前線醫務人員

鏡頭六

「現在正是黨員衝鋒在前的時候」

3月2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裡,正舉行首批戰「疫」一線火線發展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徐永昊至今還記得那天的場景。

雖然隔著屏幕,但依然看到為抗擊新冠疫情已連續奮戰40天的鐘南山老師成為領誓人。

鍾南山說:「在這個有意義的時候火線入黨是終生難忘的。我國抗擊新冠肺炎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前線的醫護人員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和犧牲。烈火見真金,危難見真情。現在正是黨員衝鋒在前的時候,帶領大家克服困難、共渡難關。」

誓言錚錚!作為黨齡55歲的老黨員,鍾南山老師說到了,也做到了。

鏡頭七

「用知識縫製鎧甲,不遠的將來,各行各業都將由你們披甲上陣」

3月5日,東莞市石龍鎮中心小學四年級的凌幸殷小朋友收到鍾南山爺爺的回信,這讓她和家人興奮不已。

為了馳援武漢,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廣東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前往疫情災區救死扶傷的故事,感動並激勵著孩子們。

看到孩子們用心設計的圖畫,稚嫩真摯的文字和語氣,鍾南山提筆給孩子們回信:「我相信你們會好好利用『停課不停學』的這段日子不斷學習,用知識縫製鎧甲,不遠的將來,當你們走進社會,各行各業都將由你們披甲上陣。你們是未來的接班人,希望你們好好學習,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不懼艱辛,勇敢前行!」

鍾南山給孩子們的回信

鏡頭八

「我們已經把論文寫在地球大地上」

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全國科技工作者弘揚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勇於攀登科技高峰。

5月30日,鍾南山院士在談到習近平總書記給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時表示,這給科技工作者很大的鼓舞。正因為中國採取了正確的防疫策略,中國的患病率、病死率都是全世界最低的。

「截至5月10日,全世界在比較有名的雜誌上總共發表了2151篇關於新冠肺炎的文章,中國發表了650篇,差不多佔1/3,而且很多是在頂級雜誌發表的。這些文章對指導全世界如何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好的經驗。所以我們不單是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現在已經把論文寫在地球的大地上。」

鏡頭九

「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

9月1日晚,全國中小學生統一收看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的2020年《開學第一課》,這也是持續12年、每年新學年開學季的「同一堂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上,鍾南山院士在節目中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分享感人故事,向全國中小學生傳遞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他說:「『敬畏生命』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堂課教給大家最重要的事情。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用整整76天、1814個小時,換來了讓中國至少減少感染70萬人!我們跟有些國家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什麼是最大的人權?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麼多人的命,這是我們最大人權的表現。」

鍾南山在《開學第一課》。圖/節目組

鏡頭十

「不但要有志氣,還要爭氣;不但要有熱情,更要有激情」

9月8日晚,剛榮獲「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從北京乘機返回廣州。在廣州醫科大學,鍾南山老師受到師生們的夾道歡迎,那陣仗堪稱「大型追星現場」。

「南山風骨,國士無雙!」師生們高喊著這句話,一同舉著亮燈的手機,現場宛若一片星光海洋。

「鍾院士,我愛你!」有學生勇敢「表白」,現場一片笑聲和掌聲,鍾南山老師聞言,臉上笑開了花。

他鼓勵學子們:「不但要有要求,也要有追求;不但要有志氣,還要爭氣;不但要有熱情,更要有激情。」

9月8日晚,鍾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受到師生們的夾道歡迎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吳瑕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朱韻靈

相關焦點

  • 鍾南山的年終獎,我給不起丨百家號
    #百家故事#「我想來想去,只不過還是個醫生。」 ——鍾南山今天,距離2021年1月20號,還有22天。站在這一年的年末,回看過往,如果說有哪一天是值得被記住的,那麼2020年的1月20號,必然在列。那一天,鍾南山院士坐在鏡頭前,沉著冷靜地面對全國觀眾說出:「沒有特殊的情況,大家儘量不要去武漢。」
  • 鍾南山:我的醫學事業,其實是從36歲那一年才開始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爆發,一位老人在記者鏡頭前諄諄告訴觀眾:武漢疫情很嚴峻,大家"儘量別去武漢";一邊義無反顧登上開往武漢的高鐵。這位老者,就是84歲的鐘南山。他以院士的博學、戰士的堅強、逆行的悲壯,給迷茫無助的武漢人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 為什麼鍾南山英語這麼好?看看他父親的英文病歷就知道了
    其實,這並不是鍾南山院士第一次面對外媒講英語了。一個月前,鍾院士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在長約90分鐘的採訪,全程英語對疫情的預測進行解讀,對去世的李文亮醫生表示遺憾和敬佩。為什麼鍾南山院士的英語這麼好呢?這就不得不說起他的父親鍾世藩。鍾南山院士曾說過父親對他的影響很大,不論是人生方向,還是為人處世,父親都是他的領路人。
  • 看鐘南山的成長史,才知道家庭真的影響一生!請把這8個故事講給孩子聽
    這裡,或許有你苦苦尋找的教育哲學! 02 撒謊的後果 小學三年,鍾南山是在貴陽度過的。他不是個乖學生,時常逃課去玩。家裡給的夥食費,鍾南山也沒有交給學校,而是自己留下買東西吃。
  • 非典十年專訪鍾南山:不明原因死亡 不會再白死
    從開始籌劃非典十周年採訪,中國工程院士鍾南山,始終是一個無法繞開的標誌性人物。然而,鍾南山的忙碌是可想而知的。77歲的他,依然堅持著每周一次門診,每周一次全院大查房,如有可能,每天都參與一次查房和病例討論。因其忙碌,許多約訪鍾南山的同行鎩羽而歸。
  • 小夥用1.6萬個骰子拼出鍾南山袁隆平上熱搜 骰子怎麼讀,你讀對了嗎?
    小夥用1.6萬個骰子拼出鍾南山袁隆平上熱搜 骰子怎麼讀,你讀對了嗎?時間:2020-11-27 17:53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夥用1.6萬個骰子拼出鍾南山袁隆平上熱搜 骰子怎麼讀,你讀對了嗎?
  • 鍾南山的夫人:勸是勸不住的,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暴發,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一邊告訴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去武漢的高鐵,掛帥出徵。鍾南山在廣州參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及應對防控情況通報會 陳驥旻 攝春節假期,鍾南山除了參加廣東省和廣州市組織的會議外,都會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而他到醫院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聽取專家組匯報省內重症患者的病情,並逐一打電話詢問治療情況,給予臨床指導意見。
  • 鍾南山強調了這兩點
    這樣的反差,一定會造成外來輸入病例,而且一定會有外來的輸入以後感染的病人。中國現在控制傳播的速度已經很低了,差不多低到0.3%、0.4%了,但是在國外一個人比3、比3.5、比4,甚至少數的比5、比7都有。這種控制是靠預防,而不是靠中國人都產生抗體控制。接觸傳染源就會感染,這個肯定存在,這麼大的差距,所以輸入感染一定會有。
  • 鍾南山全程飆流利英文上熱搜!有他在,中國就不慌
    >「以為你是王者,結果是榮耀王者」而其實,這並不是鍾南山院士第一次讓大家驚嘆自己的英語早在2月11日,鍾南山在廣州接受路透社的全英文專訪就因一口流利英語讓人敬佩7年前,他在香港中文大學上更是熟練地用粵、英雙語無縫切換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鍾南山院士是
  • 事態緊急,美國人請來鍾南山
    鍾南山指出,冠狀病毒在溫度比較高的夏天是不活躍的,可能慢慢會變弱,但結束時間差一兩個月,對國家的影響差別很大,社會會動蕩,國民經濟增長都將有很大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把新冠肺炎疫情提升到「大流行」的高度,就是希望各國都採取措施去應對。例如義大利,其病死率接近6%,突然間病例猛增,會產生很多醫療資源問題,比如病床少、醫護人員不足等。
  • 第一個就是鍾南山
    此後,從高中畢業到淮北農村「插隊落戶」十年,直到30歲時才考入大學,35歲留學美國竟然跟老師年紀相仿,知天命之年從研究微生物學、生物化學改行拓展我國新領域——基因組學。 然而一路走來,趙國屏56歲就獲評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和團隊的努力在人類疾病定位克隆上打破了西方的壟斷。
  • 歐洲同行求助,鍾南山全程英文分享中國經驗:四個「早」是防控疫情...
    針對目前一些新冠肺炎治癒者核酸檢測結果復陽的情況,鍾南山認為,治癒出院者的IgG(免疫球蛋白G)抗體含量增加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檢測結果復陽不太可能是因為再次發生了病毒感染。目前,尚不清楚核酸檢測復陽患者是否還具有傳染性,鍾南山提出,治癒者出院之後應繼續堅持隔離、複查。
  • 鍾南山院士最新採訪全文,直面熱點問題!
    鍾南山:我估計也可能有很少的病例存在。比如說有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我們在調查裡頭,(潛伏期)14天以上佔的比例是很小的,1000多例裡面只有13例,那麼到24天發病,1000多例的只有1例,所以這個是非常少的。你可以說他是帶病毒者,但我想,他應該不會引起比較大的危害。
  • 蘇群:「女籃5號」原型是鍾南山夫人?這背後另有其人
    看了這部電影後,你會知道其實《女籃5號》真正的「原型」是當時第一代女籃國手,是她們群像的濃縮。所以,我認為只能「嚴格意義」上說,原型是楊潔,因為她在國家隊就是穿5號,電影片名由此而來,連主角林潔、林小潔母女的名字也與她有關。《女籃5號》是建國初期為反映體育領域朝氣蓬勃的場面而拍的,是導演謝晉領的任務。
  • 《故事裡的中國》走近「80後」鍾南山 再現敢醫敢言的國士風骨
    他曾對著鏡頭說:「我們很多醫務人員都不允許我進病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嫌我太老了」;今年9月8日參加授勳儀式,他自稱在紅毯上故意走快點,「證明我還沒有老」。節目將用見證者的直觀視角,結合照片、視頻、38年前的老報紙、密密麻麻的行程表,帶來一個個「首度揭秘」「一手曝光」。1月18日鍾院士夜奔武漢的高鐵照,是他的秘書蘇越明偷偷拍下的。正是這張照片,給了無數人極大的鼓舞和支持。在接受主持人撒貝寧採訪時,蘇越明直言拍攝時完全沒意識到會有這麼大的震動和反響。
  • 5個媽媽不想孩子看的鏡頭,王默被罰,最後1圖少兒不宜難倒所有人
    5個媽媽不想孩子看的鏡頭,王默被罰,最後1圖少兒不宜難倒所有人文|||阿布七月是一個動漫火爆月,孩子們都放假了,在假日裡對於孩子們最快樂的事,那就是看動畫片,看漫畫。那些經典的動漫,甚至有的更新了20年,有的像雨後春筍一般快速長大。
  • 三個鏡頭解讀「不一樣的六合」
    原標題:三個鏡頭解讀「不一樣的六合」   歲末年關,南京六合區再交科技創新亮眼「答卷」:新型研發機構「翻跟頭」式增長,高企數量大幅攀升,五湖四海的創新人才紛至沓來
  • 責任感極強的天秤座,最有代表性的是鍾南山,顏值與能力並存
    責任感極強的天秤座,最有代表性的是鍾南山,顏值與能力並存 通過這次讓全國人民都措手不及的疫情,相信很多人都認識了這位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他就是鍾南山,光是聽名字就很大氣。
  • 蠟筆小新:松阪老師究竟是個怎樣的人?3句話告訴你!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松阪老師究竟是個怎樣的人?3句話告訴你!她是《蠟筆小新》中的人物,雙葉幼稚園玫瑰班的老師。經常與身為同事的吉永綠(結婚後改名為石坂綠)發生吵架(但兩老師間的感情依然非常好),還常常受到小新的捉弄。但在《與神秘美女一起滑雪》一集中,小新對松坂老師的評價是「身材很不錯,打扮也很時髦,是個美女!但就是性格很變態~」。
  • 每月6英鎊生活費,頭髮自己剪,鍾南山回憶41年前留學歲月
    鍾南山稱,自己是改革開放後外交部第一批派出留學的學生,到現在已經過了41年,所以對海外留學生感到非常親切,能夠體會他們在海外學習的快樂、艱辛和成就。 41年前初到英國時,學科工作重,語言方面也存在障礙,鍾南山坦言,感覺壓力非常大,很孤獨。「我到了英國以後,差不多過了大概一年零1個月,才真的能夠比較順利地跟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