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時刻:無人間相的莊嚴相

2020-11-23 和訊

朱建忠    1954年生。江蘇南通市人。1982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現生活於南通。北京東京畫廊+BTAP在駐畫家。

《慎獨》之二 194×255cm 紙本 2019年

《空·度》之一 96×130cm 紙本 2019年

《虛空為四鄰》 255×194cm 紙本水墨 2017年

《空·度》 250×200cm 紙本 2018年

《2020之春》2 95×119.5cm 紙本丙烯 2020年

《2020之春》1 45×68cm 紙本丙烯 2020年

《虛空為四鄰》之二 200×400cm 紙本 2018年

《空·度》之二 320×144cm 紙本 2020年

《閒亭》 34×45cm 紙本 2019年

□楊鍵

二十世紀到今天,我們都在自己文明的中斷或是尾聲裡。我們的文明,主要是心性與道法自然的文明。在朱建忠的畫裡,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延續的既非齊白石的傳統,也非黃賓虹的傳統,而是中國偉大的心性與自然的傳統,心性與自然乃中國傳統藝術的至高之境,進入此兩者即是進入永恆之境。

聽說羅斯科的畫掛在教堂裡令無數人感動,朱建忠的畫如果掛在寺廟裡,同樣會令人感動,這是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感動,一者崇高,一者正大。一者因犧牲而來,一者因心性之覺悟而生。一者為理性之抽象,一者為真空之妙有。兩種感動,不相上下。羅斯科的每一張畫似乎都在一個重大時刻,朱建忠的畫同樣如此,為什麼朱建忠的畫總是可以在一個重大時刻?而無數的藝術家所描繪的都是一個次要時刻呢?原因有三,三者之間關係緊密,合在一起即會處在一個重大時刻,無此三點即是次要時刻。

一是主體精神的重建。

在我們的當代藝術裡,朱建忠是少有的有精神氛圍的藝術家。朱建忠的畫有道生一的感覺,一,就是超越,一,就是有一種大生命貫注其中,迎面而來,一無遮攔,而這種大生命是通過敞開到達的,漢文明是否就是心性的無餘留的徹底敞開?它因為徹底敞開反倒更顯神秘,神奇與神聖,有無相生,陰陽互補,又不在兩邊,相較而言,西方文明仿佛故作神秘,我們的神秘,言外之意,或是不可言,正在心性的敞開,在於無我,無人,無眾生,無東西南北,無上下長短,沒有這些分別,心性反而出場了。朱建忠的畫正是因為徹底敞開,才吞沒了人的分別心,回歸到一個巨大的漢人的心性場或是靈魂場。朱建忠的畫追求的不是時空的滄桑感,而是無人間相的莊嚴相,這是我們久違的漢人的生命感,久違的漢人的本色。本色即主體,不在本色裡,即在受難裡。朱建忠畫的主體精神令人驚奇,它是一種壓倒性的竣嚴,不知為什麼就在他的畫裡出現了,一個無去亦無來的心性故土,赤手空拳,直截了當,陡然而立又恰如其分,這就是我們的主體,太多的藝術主體仔細分析下來還是翻譯體,朱建忠的畫裡最感動我的就是這主體精神的歸來。

幾年前,我在北京保利拍賣場看見明末清初某個不知名的畫家的十二幅小品,使得那些畫活下來的根本不是技術、包漿,而是心性之氣韻,一個精神場,朱建忠的畫有一個同樣的精神場,這精神場博厚精深、彌滿橫溢,對我們頑劣的自我有一種摧毀性的作用,同西方講的空間感全然是兩回事。照我看這是通過泯滅自我才到達的心性的全然裸露,它是那樣的鮮活、滿溢,它對觀者的化育充盈著一種無我精神,不可說,但搖撼人心。我們知道,漢文明的永恆性、自然性、經典性,皆因泯滅自我而建立,沒有我,你才有自然性,你還有我,你就不可能有自然、有永恆。

在朱建忠的畫裡,我們可以看到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精神之美,它失傳已經很久了,在龔賢、在八大之後就失去了蹤影,以後更是銷聲匿跡,它還不是我們通常說的天地之美,而是沉潛得太久、磨礪得太久,因而呈現的心性之美,你會為這種重新再來的心性之美大為感動,你會為這種重新再來的文明之力傷心落淚,你知道,它又來了,這是我們文明的不死性。

二是非肉身的呼吸。

一旦你發現了心性,你的呼吸就不再是肉身式的。西洋畫不重呼吸,或者只是肉身的呼吸。中國畫首重呼吸,使得中國畫在時間的長河裡活下來的奧秘就是它找到了一種非肉身的呼吸方法,所謂非肉身的呼吸方法,就是開始與天地同呼吸、同起伏。看這樣的畫,你才明白,生命的吐納靠的已經不是氧氣,而是對心性的發現,其已經來到生命的根本處,父母未生前的永恒生命。朱建忠的畫,非常明顯,不在這種肉身的呼吸裡,而與心性與天地相連。

三是漢風之再來。

看朱建忠的畫還有一個最強烈的感受,就是漢風,是直陳的漢人的心性,撲

面而來。「五四」以來,我們深受翻譯體的影響,詩歌就不用說了,藝術更是如此。漢文明仿佛已經不是我們自己的文明,我們已經成為自己文明的陌生人。非常奇怪的是,朱建忠似乎剛開始就沒有受到西化的影響。

松樹或是杉樹,朱建忠只畫這兩種,兩種樹的特點就是直,尤其杉樹,特別直,直心是道場,以質直心為本。你很難說得清,在朱建忠的畫裡,究竟松樹是主體,還是松樹的背景是主體,兩者已經成為一體,精神已經非常成功地外化為自然,(因為內化如此成功)這棵松樹或是杉樹才可以如此無畏地挺立在我們面前。

有人問一禪師: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惡我、騙我,又如何處?

禪師回答:只是忍他、讓他、由他、任他、耐他、敬他,再過十年,你再看他。

朱建忠的畫就有這樣的感覺,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還有那種誠實的儒子的重量感,直心是道場的重量感,背景浩淼而樹木森然的重量感。這些都內化為心性,心性是既無時間,亦無空間的,這應該是最深處的漢風了。這樣的漢風的感人,也如同自然本身一樣,你只能消失在其中,彌散開來,既無時間,亦無空間,這是最永恆的漢風了。沒有這樣的對心性的認知,不可能有這樣的漢風。

這就是為什麼朱建忠的畫可以總是處在一個重大時刻的原因,心性在他的畫裡始終是第一位的。心性是個自在場,任何物,只要進入這個自在場,也就沒有了生死。出離生死場,進入自在場,這是任何一個生命裡的重大時刻,也是朱建忠的畫裡所呈現的最為獨到的地方。這是一個失傳了太久的世界觀——心性的顯現將會終結我們作為人在人世的苦難,這個心性的自在場,我認為是可以拿到世界上去也不遜色的一種世界觀。

而朱建忠在畫裡所做的工作,全在背景的渲染,一個重大時刻,一個大音希聲之境,一個無生死的黑白之境,全是他渲染出來的,我們所看見的,一個孤冷、肅然、紀念的世界,一個單純濃重,一個渾然迷離,幽微玄遠,布滿陰影又澄澈無比的世界,全在他的渲染之功與渲染之妙。這樣的畫哪怕是拿到元代或是未來的某一個時間,也一定是好畫,而我們這個時代的許多藝術品只與這個時代有關係,進入不了過去也進入不了未來。

家裡掛一張他的畫,等於是將心性掛在牆上。

孤注一擲,一棵樹只與天地相往來,不與生死相遊戲。

每當你抬頭凝望這張畫,你就進入了一個重大時刻。

一軒坐望浪淘沙

□丘挺

「靜」與「淨」是大德(朱建忠)所追求的山水意象,空寂、悠然、幽深。

大德的水墨是他自己心像中的世界,他善於在水墨暈染的反覆漬疊間寄託自己的情思。他的藝術不是現實生活反映,而是其安置靈魂深處的孤寂。中國山水畫向來講究人與自然的相望相化,在人與自然山水的不斷流變中反映出自然化的人格,人格化的自然,這是中國山水畫很別致的境界。大德的水墨往往是借一岡一壑,一樹一石,一亭一舍來描寫自然造化與心性的合一。或山丘遠近,陂湖巒崗,或雲氣隱隱,松濤颯颯,時而幽微玄遠,時而清靜空虛。又如幽人空谷,煙雲變滅,又或漫山梵境,若遠若近……

大德的三礬九染已不僅僅是其技術層面的嗜好,這種包涵著時間維度的專精注一,是中國畫「十日一石,五日一水」的典型造境心態,恰恰是他詩意地安頓心靈,嚮往幽深寧靜,遠離塵俗的精神,引渡來營造他的「墨戲」山水之境—正面染,反面染,層層疊加,段段生發,體會著一遍又一遍的細微變化,由實而虛,再由虛而實,不斷往復,沉深墨彩,筆思幽鬱,把所造之境推向幽微玄遠,迷離惝恍的極致,有如隔簾看月,隔水看花,這是大德山水世界幽微神秘的魅力所在。

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既執著又空靈的韻格世界,這是他的心緒,是有有與有無相生相化中獲得無限的古遠意境,為這個紛繁熱鬧、風風火火的現世提供了一種久違的清涼劑,他的水墨境域是來自其內心深處的孤獨的旨趣,是他刻意地保留著這份孤獨純靜的精神氛圍的呈現,我由衷地希望他能永遠持護著這份孤獨的思緒,慢慢滲出,安撫自心,希望這是大德的造化,也是山水的造化。

(下轉藝6、7版)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經典街機遊戲中經常出現的不動明王形象,每一式都自帶莊嚴法相
    不動明王給我們的形象一直是比較神秘的,而且出場自帶莊嚴法相,讓人不敢輕易褻瀆。這不不得不讓小編想起《聖鬥士》中的沙加,他的技能中就有一招「不動明王」,可以防禦並反彈攻擊,當年就是靠這一招抗住了撒加、卡妙和修羅的聯手進攻。在冥王神話中阿釋密達也同樣擁有這個技能。另外,在仙劍奇俠傳中出現過的鎮獄明王,其實也是以不明冥王形象而創造出來的人物。
  • 《原神》無相之風怎麼打 無相之風打法技巧分享
    不過有些還是比較難打的,而無相之風就是這些高難度BOSS中的一個,為了讓大家都能通關,這裡就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打法。 無相之風BOSS攻略 屬性介紹: 1、驚動無相之風后需要先遠離,避免被起手式壓縮風場吸住以至於無法逃離,隨後在無相之風攻擊後的核心暴露期進行輸出。當無相之風使用高風墜流時會有較長的前搖,且此時核心同樣在暴露狀態,此時是一個較好的輸出時間,只需要注意從天而降的風元素攻擊。
  • 也說相由心生
    古人講「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佛說「相由心生」,說的就是通過看一個人的面相,就能知道他的思想活動,換句話說,就能看透這個人今生的富貴窮通,知道這輩子他過的好不好。說到外國,亦是如此,義大利、日本人研究出來的手相學、掌紋學,再加之星相什麼的,一樣叫人眼花繚亂。總歸,中國人一套套看相的方法,「神相」「心相」等等,聽著就深奧。「有心無相,相由心變。有相無心,相隨心轉。」說是一個人思想變了,形態就跟著轉變。譬如我們說一個人快發脾氣了,是怎麼知道的呢?因為從他相上看出來了,他心裡發脾氣,神經就緊張,樣子就變了。所以說,看相是有科學道理的。
  • 相人相面,相面相心——三十二好相之面相
    又比如老百姓都知道如來佛、彌勒佛的大耳垂,其實就是三十二好相八十種好之一——大耳垂,耳如輪……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相人相面,相面相心——佛說「三十二好相」入門談》,這個入門談講的是手足。因為,三十二好相首先說的就是手足。手足很重要,面相當然更是如此了。說起手足,除了長、柔和等之外,手紋、足紋等特徵並不外顯,而面相則完全是「外向」的。
  • 如何看足相,腰臀相,眼睛相,可以學習此文
    但現在我覺得相學與其他易學流派並無本質差別。無論是八字,風水,六爻,奇門遁甲,相學等等,都是工具,為人而用。當你真的發現,這些沒有區別的時候,你才能達到高的境界。我這樣說,你可能不理解。我還是給大家講講吧。普通民眾對於相學的認識,就只看面相和手相。但是廣義的相學,其實不止於此,看相還包括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聲音精神。
  • 女人的酒相
    中國傳統相學有著深厚的底蘊,無論面相,手相,體相,骨相都是數千年觀察統計分析的結晶,中醫的望診就是相學應用的典型。任何事物的本質都有表面現象的表現,女人酒相就透露著女人的性情,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女人的內涵。關於女人喝酒是:一般女人不喝酒,喝酒女人不一般。喝點酒的女人,多一點特別,也多一份生活的品味。俗話說:酒後吐真言。從酒桌上看女人,往往比平時更準確,更清楚。
  • 佛教:有這兩種「福相」的人,命好福厚,一定要修出來
    相由心生,命由己造。在佛教中相由心生一般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說心內所想影響對外在事物的看法。一個意思是,人的相貌都是自己修出來的,你的相貌其實也代表了你的修養,你心中的善惡,都寫在你的臉上。相由心生,確實如此,人們的日常心理狀態可以引起相貌的變化,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心理發生了變化,他的頭部尤其是面部五官組織也會發生變化。
  • 麻衣相法、神相全篇論面相
    每個重要的歷史人物或每個重大的歷史事實背後,往往有相法或相術的影子。可以這樣說,相術的研究,對於完整地理解和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全面地開展歷史和文化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東漢時期著名的哲學家王充在《論衡骨相論》中指出:「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人命稟於天,則有表候於天。」
  • 佛說:有福之人,往往有這3大「貴相」,看看你有嗎?
    俗話講:命由己造,相由心生。這是說一個人的相貌是內心世界的反映,你內心世界的樣子都體現在自己的臉上。愛發脾氣的人多有嗔恚相,平心靜氣的人多有慈悲相。佛家講「一切唯心造」,一切相由心而生,隨心而轉,你的心是什麼樣的,你的相貌就會轉變成什麼樣,同時也造就了你的人生命運。
  • 因為相是所見具有客觀性而無主觀意識的介入
    三代學人的智慧[9]作者:孫月才最後才斷定唯有「相」才符合柏拉圖關於客觀對象的含義,因為「相」是指所見的,具有客觀性,而無主觀意識的介入。「相」雖然不像「理念」那樣一目了然,卻正好可以避免望文生義,逼得你從上下文去確定它的意思。
  • 哪些女人容易有菩薩相?
    每當我們提及「菩薩相」的時候,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個溫婉可親、端莊玉潤的女性形象。 「菩薩」不僅寓意女性姣好的容顏儀態,更涵蓋了女性慈悲純良的品質。 但佛陀莊嚴的德相,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經過後天修煉得來的。 每修一百福,才莊嚴一相,菩薩修行要經過一百大劫,什麼樣的女人才容易修成菩薩相呢?
  • 佛教:命好之人,臉上會有這3種福相,看看你有嗎?
    常言道: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一個人臉的樣子,就是他內心世界的樣子。心中有什麼,往往臉上就會呈現出什麼,這個瞞不了人。一個人的命運如何,其實也都寫在了臉上。佛說「一切唯心造」,心能轉萬境,一個人的相貌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人內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 葬禮屬相相衝後果
    葬禮不管是在哪裡都是非常莊嚴肅穆,非常悲傷的一件事情。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不同的地區葬禮的風俗不同,不過對於生肖方面是幾乎一樣的。那麼屬相相衝的人在葬禮中應該如何呢?大家可以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屬相相衝表示兩個人的屬相會有衝突,容易意見不合,彼此相互克制。如果一個人的生肖和亡者的生肖相衝,這樣的人忌諱參加葬禮。一般在葬禮上,都會貼有一張告示牌,說明有哪些生肖是和亡者的生肖相剋的,這樣的人在葬禮中必須迴避。有時候會在靈堂中放置一盆水,讓參加的來賓洗滌,祛除一些不詳之氣。
  • 麻衣神相解析:由食相觀人性格命運
    食相就是我們就餐時的相,良好的食相也是一個人文明程度和修養的體現,一個人的食相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習性以及他的貧富貴賤程度,從面相學角度,作為一個人,我們的一舉一動,從我們的走路、坐姿、臥姿、以及聲音都能反映出與我們特定人相關的許多個人信息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原文全文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願悉現與之。說是法時,經千億歲。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 釋迦摩尼法相莊嚴,釋迦五印,你知道是哪五印嗎?
    釋迦常用的印相有定印、說法印,降魔印,與願印,施無畏印,又稱「釋迦五印」。定印 定印又稱禪定印或三昧印。是以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於左手上,兩拇指的指端相接。這一手印表示禪思,使內心安定的意思。據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禪思入定,修習成道時,就是採用這種姿勢。
  • 木冥合相來了!這3個重塑自我的時刻,12星座如何開發隱秘...
    當兩者相遇,非常容易在神秘世界的探索中,碰撞出精彩火花,比如宇宙空間:1969年,月亮合相木冥,群星匯聚處女與天秤座,人類登月成功1981年,木冥合相天秤,美國第一家穿梭機,哥倫比亞號首次升空。1994年,木冥合相天蠍,NASA完成對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維護,首次傳回銀河光景。
  • 他從俗事去達真理,種種香說種種法薰習功德,心香真香無相勝有相
    在龍鬥時,人間產生一種象藏香。燒起來香雨濛濛,觸到的,一切成為象徵和平的黃金色;嗅到的,都身心快樂,沒有疾病,彼此不再互相侵害,離一切恐怖危害心。因眾生恚(huì恨怒)病的除滅,大家都慈心相向,志意清淨。那時,我就給他們說慈悲無嗔害法門,使他們發菩提心。南印度的摩羅耶山,有一種牛頭栴檀(zhān tán)香。假如把栴檀香塗在身上,就是跳入五欲的火坑,貪慾烈火也不能傷害他。
  • 談佛教三十二相之首尾之相
    世人常說修行無門,是為知見障也,其實修行法門就在眼前。 佛祖說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是一個表法,佛教的法門有無量無邊,根據眾生的根性而現。中國佛教有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淨土宗、禪宗、華嚴宗、密宗,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
  • 相合相衝相害相刑_地支相刑 - CSDN
    ", ("乙", "辛"): "相衝", ("丙", "壬"): "相衝", ("丁", "癸"): "相衝", }zhi_6hes = { ("子", "醜"): "化土", ("寅", "亥"): "化木", ("卯", "戌"): "化火", ("辰", "酉"): "化金", ("巳", "申"): "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