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90歲老人錄製視頻口述人生走紅 奶奶獨家講述:如何「乘風破浪」

2021-01-1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4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網紅」,大家不陌生。但是,「老年網紅」大家了解嗎?如果您對老年人的印象還是遛彎兒的大爺大媽,那麼,這個觀念未免有些過時了。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位年近90歲的網絡達人,她叫江敏慈,B站上錄製視頻講述自己的故事,網名「敏慈不老」,其視頻播放量破千萬。

「我85年前抗日戰爭逃難的故事」「70年前我的學生時代」「新中國成立時教的都是什麼人?」……打開江敏慈的主頁,可以看到很多類似這樣的標題。每一個小視頻都是對過往回憶的娓娓道來,奶奶講得緩慢悠長,網友們聽得津津有味,江奶奶就是在網際網路這個廣闊的舞臺上創作著獨屬於自己的人生紀錄片。有人說,江奶奶在年輕文化聚集地、後浪翻湧的平臺上「乘風破浪」了。3日晚,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主持人王嫻獨家對話了「網紅奶奶」江敏慈。

王嫻:我看到之前有媒體報導說,您想做一個自己的視頻自傳,講講自己從小到大的故事,是這樣嗎?

江敏慈:我覺得視頻最適合我表達自己這一生的經歷,我有這個願望。

王嫻:奶奶,您知道現在自己已經很紅了嗎?網上有好多您的粉絲。

江敏慈:那是他們太看好我了。實際上我覺得,我們這個年代的人都是這樣的,很平常。

王嫻:您知道您在網上有多少粉絲嗎?

江敏慈:我沒具體記,但我知道有很多。我覺得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不願意花精力累計這些數字,我知道很多就行了。我要感謝他們。

王嫻:我挺好奇一件事,奶奶您年輕的時候是做什麼工作的?

江敏慈:我是修建鐵路的工程師,我學機電的。

王嫻:您現在成為視頻創作者,是完全受到您孫子豆豆的影響嗎?

江敏慈:不完全。我一直對新的網絡世界,比方對手機、網絡等都是關注的。我覺得它們能夠使我們老年人跟上時代的發展,它們也能夠提高我的生活質量,所以我對這個事一直都喜歡的。我在老年大學也學了幾年電腦,現在還學了視頻設計。老年人除了求新知識,還要多用腦筋,腦子才能清醒。

王嫻:在這個拍攝視頻過程當中,您的技術是不是也在長進?

江敏慈:那肯定。開始做視頻以後感覺自己水平太差,雖然我也跟我的網友學了不少知識,但覺得比起他們,我差得很遠,我為了向他們負責,也在努力學習。

王嫻:現在有一個詞叫「網紅」,您知道您自己是個「網紅」嗎?

江敏慈:我沒什麼概念。

王嫻:就是說您在網上特別紅、特別火,好多人,不管是年紀大的人還是年輕人都很喜歡您。您自己的生活和您的想法有沒有什麼改變?

江敏慈:想法有點改變。自從做了這個視頻以後,有粉絲說,我對他們有鼓勵。我說的是一些故事,讓他們對過去的社會和過去國家的建設有更多了解,讓他們知道我們老一輩也很不容易。所以,我覺得自己更有責任好好學習,提高一點我做視頻的知識和本領,把視頻做好。

王嫻:對於更多的老年人朋友來說,他們做這樣的視頻博主,有沒有可能?

江敏慈:做這個視頻,我覺得只要他們肯學,一般的人都是可以的。

王嫻:所以將來您會繼續一直做下去嗎?

江敏慈:我會。現在都有興趣了。有很多網友,雖然我們沒見過面,不認識,但我跟網友也建立了感情,比如有個小女孩,她說,「很想有你這樣的奶奶」,我都被感動了,我就回復她說,「我也很喜歡有你這樣的孫女」。

相關焦點

  • 90歲硬核奶奶拒嫁富豪逃婚70年,央視點讚,450萬人圍觀火爆B站
    90歲還在B站的up主,是何方神聖?  前段時間,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突然「闖入」後浪翻滾的B站社區,玩起年輕人的一整套Vlog。    在敏慈奶奶90歲的人生中,對戰爭的記憶是刻在骨子裡的。  30歲那年,奶奶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只是他不講信用,70多歲就走了」。  03  從「up主」到「阿婆主」,90歲的奶奶怎麼就「闖入」了後浪社群?  敏慈奶奶說:「從年紀上看,我是老了,但從心態上來說,我覺得我不老,所以我給自己起名『敏慈不老』。」
  • 雨花英烈近親屬口述史
    口述歷史,是一種特殊的歷史記錄方式,它通過口述者個性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和對歷史的細節描述,還原歷史情境,營造出真切的現場感,繼而從更細膩的視角來還原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各個側面,成為對宏大歷史敘事的重要補充,實現歷史與現實的有機融合。
  • 70年闊別,4天短暫相聚 臺灣90歲老人實現歸鄉夢
    在與唐山市灤南縣宋道口鎮西澤坨村的親人不到4天的短暫相聚之後,臺灣90歲高齡尋親老人張萬龍以及兒子、兒媳對闊別了70年的家鄉難捨難分。70年的闊別與4天的短暫相聚,讓張萬龍這位鮐背老人在有生之年實現了歸鄉的夢想。5月3日,帶著對家鄉以及親人的諸多不舍和深深眷戀,張萬龍老人在兒子張建邦、兒媳趙容秀的陪護下,在家鄉親人依依不捨的深情中,登上了返回臺灣的飛機。
  • 6歲暖心孫女走紅,為環衛奶奶預約化妝,網友:戴上王冠仿若公主
    這不,在網上就有這樣一位6歲的小女孩,她從小由奶奶帶大,一直與奶奶有著深厚的感情。因此,當她許下的願望,既不是要玩具也不是出去玩,而是想讓自己的奶奶成為「公主」。
  • 離鄉70年,臺灣90歲老人唐山尋根重回老家
    4月29日近16時,經過近3小時的飛行,從臺北松山機場飛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BR750航班降落天津,臺灣90歲高齡老人張萬龍在闊別大陸70年後,16時37分,由兒子張建邦和兒媳趙容秀用輪椅推著走出接機口,看到前來接機的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宋道口鎮西澤坨村的親屬,張萬龍老人激動不已,與親人們緊拉的雙手不斷顫抖。
  • 90歲兩彈一星老人為老伴學網購,網友:相濡以沫
    老科學家葉鈞道曾是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插雷管的人,如今90歲高齡的他身體硬朗、心態年輕。為照顧老伴的起居,他在客服的幫助下學習用智慧型手機網購,為老伴花300多元買遙控燈,但給自己買100多元的羽絨服還要等打折。
  • 68歲韓國奶奶獨居生活太爽!自由美麗還有錢,網友酸哭
    「我25歲男子,沒有快進全部看完了,為此第一次給視頻留言」「這不是時尚穿搭視頻,這是人生課程啊!」一年前,韓國出現了這樣一位令網友驚嘆的博主。她不是網紅小姐姐,不是美妝大佬,也不是當紅愛豆,而是一位68歲的奶奶。
  • 「80後90後年齡表」走紅 網友調侃「人生不好說」
    「80後90後年齡表」走紅80後90後年齡表 哎,這人生,不好說啊! 「80後90後年齡表」走紅 網友調侃「人生不好說」  >大眾網淄博12月7日訊(記者 王萍)近日,朋友圈一張「80後90後年齡表」走紅,內附有自己年齡與孩子年齡的對比,以及該年齡的職位和年薪,網友們紛紛感慨「人生不好說」,還有網友調侃自己永遠18歲。
  • 口述——2020年的10個「暖」瞬間
    我與監獄多次溝通後,由監獄協調民警到老人所住醫院,安排了這次遠程視頻會見。  「媽媽,媽媽,媽媽……」60多歲的賈某在見到母親的那一刻,像孩子般動情地連喊了好幾聲「媽媽」。  視頻那端,90多歲的老母親聽到兒子的聲音,不停地顫動著嘴巴卻沒發出一點聲音。視頻這端的賈某潸然淚下,大聲喊著:「媽媽,媽媽,我是您兒子,您聽見我說話了嗎?」
  • 從人間失格到人間值得,90歲的日本奶奶讓日本人重獲生活的勇氣
    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經典暢銷書《人間失格》,其實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書名《喪失為人的資格》,該書介紹了主人公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人間失格》算是太宰治半自傳性作品,太宰治曾多次自殺未遂,最終在三十九歲時與最後一位愛人相約投水自盡。他的文學作品多是自我生活的寫照,表現了日本社會與現代人精神與感官世界的雙重萎靡。
  • 當過重機槍手獲過一等功 祁東90歲抗戰老兵講述崢嶸歲月
    紅網時刻衡陽5月23日訊(記者 王敏 通訊員 付姣龍)「肖老,您今天90歲大生,我們來陪您過壽。」近日,祁東縣人武部政委郭國平率領縣委宣傳部及縣信訪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來到黃土鋪鎮馬安村,看望慰問抗戰老兵肖芳連,轉達縣委、縣政府及全縣人民對抗戰老兵的崇高敬意和親切問候。「祝您生日快樂,身體健康。」「感謝黨和政府關心與照顧,也謝謝你們來陪我過生日。」
  • 做圖神器,如何在視頻中錄製GIF表情包?
    那麼如何製作表情包呢? 今天我們在這裡就來聊聊製作表情包的方法!! 表情包生成,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圖片生成,一種是視頻生成。 圖片生成:有多張圖片製作成動態的;也有直接是一張靜態的,配上有趣的文字便可。
  • 喬安山口述回憶錄講述真實雷鋒 披露第一手歷史
    該書為讀者講述了很多雷鋒生前罕為人知的、第一手的歷史。  喬安山:雷鋒精神的守護者  2012年,雷鋒離開我們已經有半個世紀,歷史的腳步在前進,有關他的回憶也從未停止。  喬安山,這個外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工人」,出人意料地擁有著多重身份:他既是雷鋒的工友,又是雷鋒的戰友,還是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的現實主人公。
  • 75歲奶奶堅持自考大學,稱不想人生留下遺憾
    75歲奶奶堅持自考大學,稱不想人生留下遺憾75歲原本應是安享晚年、共享天倫的年紀,但是來自四川綿陽的75歲老人李啟君奶奶卻在備戰自考大學。據了解,李啟君奶奶從小就熱愛漢語言文學,她也一直想考上大學。但是天公不作美,李啟君奶奶在高二那年突患重病,身體越來越差的她就這樣與高考失之交臂。
  •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對老人的其他稱呼還有哪些
    我國古代對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的稱呼,60歲是花甲,70古稀,那麼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呢?下面八寶網小編帶來:最新螞蟻莊園小課堂11月28日答案。「耄」和「耋」都是會意字,指人年老,因此就把80、90歲的人稱為「耄耋老人」。對老人的其他稱呼:耳順、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60歲以上。耆:古稱60歲的人為「耆」。下壽:古人以60為下壽,指60歲以上。還歷壽:61歲的壽辰。
  •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的稱呼時間:2020-11-30 12:22   來源:八寶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的稱呼 我國古代對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的稱呼,60歲是花甲,70古稀,那麼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
  • 多倫多105歲老人慶生,分享人生第二次大流行經歷
    加拿大疫情期間身邊有很多的暖心故事給所有人帶來驚喜和希望,據Global News報導,多倫多百歲老人Bessie Stallworthy在人生第二次全球大流行中慶祝自己的生日。Stallworthy第一次在世界大流行中慶生是在西班牙1918年流感爆發,當時她才三歲,直到現在人生中第二次趕上大流行今年年滿105歲。她承認自己對大流行的第一個生日不太記得,但這一次讓她永遠難忘。數十個人聚集在Stallworthy在Kingston Road上的住所門前,走著經過她的房子,給她送來最美好的祝福,每個人都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
  • 開局之年,幾位青年講述奮鬥與期待——乘風破浪,書寫新的精彩青春...
    原標題:開局之年,幾位青年講述奮鬥與期待——乘風破浪,書寫新的精彩(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27))龔誠(左)幫社區裡行動不便的老人拎菜。  李洋菲攝畢檉在實驗室裡做實驗。  本報記者 趙帥傑攝趙武陽(右一)講解智慧社區管理模式及應用系統。  李佳錫攝劉錦(右)和村民商量種養殖計劃。
  • 快過年了,86歲的「年糕奶奶」把紅包都準備好啦(視頻)
    而在千裡之外的家鄉,白髮花花的老人們此刻又在家中忙碌些什麼?為此,江蘇新聞廣播記者探訪了兩位八旬老人,令我們驚訝的是,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們,不但沒有停止奮鬥的腳步,更有著長者的責任與擔當。 「年糕奶奶」李玉嬌家中霧氣騰騰,一塊塊印有「福、祿、財、壽」的方正小年糕入袋、包裝、等待運輸。   86歲的李奶奶養育了三代人,兒子女兒,孫子,重孫。58年前,她嫁到這裡,借債娶了兒媳婦。隨後,蓋房子、帶孫子,忙了大半輩子也沒歇過。到了70歲那年,她居然要創業——打年糕。兒子心疼她,愣是沒同意。
  • 84歲的遊戲網紅,老奶奶靠直播吸粉90多萬,只要開始都不遲
    在每一個視頻的最後,她都會用同樣的問候語跟90多萬粉絲告別,「再見,孩子們。」 粉絲們非常喜歡這位老奶奶,有一條視頻的評論中。 有人提議「請求將庫裡奶奶列為我們的國寶」獲得很多的點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