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評估報告(摘登)

2020-11-27 中國教育新聞網

全國教育大會要求「大力辦好職業院校」。《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強調「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並把「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作為2022年要達到的第一個具體指標。為客觀評價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促進各級政府和學校按照設置標準加快改善辦學條件、規範辦學、提高專業教學能力,根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評估暫行辦法〉的通知》要求,2018年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受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委託,對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進行評估。

一、評估過程及特點

本次評估是繼2016年首次開展以來的第二輪評估,與2018年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同步開展。評估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學校數據採集與審核階段(2018年3月至7月),省級數據下載與自評報告撰寫階段(2018年8月至11月),全國數據分析與評估報告撰寫階段(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

本次評估主要體現以下特點:

1.堅持正確導向。評估使用的19個指標,體現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政策導向和發展要求。

2.堅持客觀公正。評估主要採用網上評估、不進學校的方式開展,評估數據以學校填報的客觀數據和校長、教師、學生問卷為主,同時參照公開統計數據、學校網站數據、自評報告等相關資料。

3.堅持科學可信。為避免統計分析中數據極值引起平均值波動等問題,評估以各採集項數據值分布的中位數代替平均數,進行數據統計分析,通過找出高於中位數、低於中位數的分布,進行客觀評價。注重對數據的處理分析,分別採用描述統計、假設檢驗、可信度分析、相關性分析、聚類分析、判別分析等多種方法。

二、基本評價

(一)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做出重要貢獻

2017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10671所,全日制在校生1592.5萬人,佔高中階段在校生總數的40%,同時注重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並舉,2017年資格證書培訓和崗位證書培訓的註冊學生數近332萬人次,結業生數達464萬人次。中等職業學校共開設320餘種專業,專業點近40000個,基本覆蓋國民經濟主要行業,推動了高中階段教育的多樣化和特色化發展,優化了新增勞動力結構。

(二)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有所提升

2017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84萬人,師生比1∶19,平均達到「師生比1∶20」的要求。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的比例達到91.6%,比2015年提高1.5個百分點。「雙師型」教師比例為31.6%,比2015年提高1.5個百分點,平均達到「雙師型教師比例不低於30%」要求。

(三)基本辦學條件持續改善

2017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超過6000元,比2015年增長28%,其中西部地區比2015年增長32%,教學資源條件改善成效顯著。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每百名學生擁有教學計算機27臺,比2015年增加2臺。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信息點數為17個,比2015年增加2個。根據問卷調查數據,80%的學校擁有管理信息系統。93.5%的中等職業學校設有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為0.44個,基本滿足校內實踐教學活動要求。

(四)校企合作有效性得到提高

2017年,90%以上的學校建立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80%的學校有畢業生進入校企合作單位就業,70%以上的學校有專業教師進入合作企業實踐,60%以上的學校聘請了企業兼職教師。全國半數以上學校開展了企業訂單培養,相比上一輪評估提高近10個百分點。

企業將設備放置在中等職業學校,學校有使用權但不納入固定資產,成為加快學校設施設備更新、推動實踐教學對接企業生產的重要途徑。2017年,25%以上的學校有企業提供的實踐教學設備,獲得企業提供實踐教學設備值超過10萬元的學校達450餘所。

(五)在教育扶貧中發揮積極作用

全國深度貧困地區有中等職業學校347所,在校生數近60萬人,2017年有14.2萬名學生實現就業,就業率超過90%。

2017年,全國有250餘萬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其中西部地區學生佔一半。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享受「雨露計劃」,按每生每年3000元左右的標準進行補助。按照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滇西實施方案,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四省(市)中等職業學校招收滇西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每年招生超過6000名,按照每生每年不低於9000元的標準給予資助。

三、主要問題

(一)基本辦學條件不達標問題仍然比較普遍

對照《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學校建設規劃用地、生均佔地面積、生均校舍建築面積等指標不達標的學校分別都佔半數左右,1000餘所學校的佔地面積不到10畝,不足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學歷教育在校生數不達標的學校佔四成以上。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不達標的學校佔三成左右。

(二)專業教師隊伍數量和結構問題突出

2000個專業點達不到「每個專業至少應配備兩名專任教師」的標準要求,涉及240餘種專業,覆蓋10萬多名學生。其中,電子商務、美發與形象設計等新興或熱門專業存在盲目開設和跟風開設現象,專任教師數不達標問題更為突出。1600餘所學校專任教師總數未達到「專任教師不少於60人」的標準要求,1400所學校師生比超過1∶20,超過七成的校長在調查問卷中反映學校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專業教師短缺,專業教師招聘存在政策限制較多。四成以上學校達不到「雙師型教師不低於30%」的標準要求。實地調研發現,「雙師型」教師缺乏統一標準;一些地區(學校)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培訓也面臨困難,如由於教師數量有限,部分學校難以協調教學與企業實踐、教師培訓的矛盾。

(三)「普職比大體相當」要求落實不力

部分省份對國家關於普職比大體相當的要求認識不足、落實不力。2017年,全國僅江蘇省中等職業教育佔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的比例超過50%,有14個省份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佔比低於40%。

(四)中斷學業的學生數量較多

近三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有60餘萬名學生中斷學業,以在校生數1200人計算,相當於500所學校的學生規模。其原因既有社會上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的影響,也有部分地區和學校重招生輕管理、忽視教育教學質量的問題。學生問卷調查顯示,32%的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就業信心不足,25%的學生對學校管理水平不滿,42%的學生認為學習困難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五)投入不均衡問題仍然存在

部分省份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不足,難以滿足學校辦學要求,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問卷調查顯示,仍有近一半中職學校的校長將主要精力投入到解決學校經費問題上。 

(六)貧困地區校企合作面臨困境

貧困地區中等職業學校為教育扶貧做出貢獻,但受制於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學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步履維艱,半數學校沒有教師進入企業實踐、沒有企業兼職教師,六成學校沒有企業訂單培養學生。

四、對策建議

(一)加大薄弱學校投入力度,全面提升辦學達標率

以提升辦學條件達標率為重點,聚焦經費投入、師資隊伍、專業建設等突出問題,加大政策、項目支持和引導力度,不斷改善薄弱環節,加快補齊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短板。

加大對貧困地區中等職業學校的支持力度,引導貧困地區中等職業學校做大職業培訓,提高服務脫貧能力。加大中央財政對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的轉移支付力度並加強督查,提高轉移支付的有效性。加大職業教育東西協作工作力度,擴大東部地區兜底式招收西部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數量。

(二)加強專任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

落實教育、發改、編辦、財政、人事等多部門有關增加教師編制的文件精神,形成足額配置專任教師的督促檢查機制。單獨設置中等職業教育教師的引入標準和任職資格要求,推動固定崗和流動崗相結合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實「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任務,細化教師企業實踐制度,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解決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不足的問題。

(三)加強地方統籌,進一步優化學校專業布局

各地參照國務院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的做法,建立由地方政府領導同志牽頭負責、相關部門參加的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職業教育工作,確保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保持在合理比例。加大布局結構調整力度,結合區域產業結構和《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通過合併、共建、聯辦、劃轉等方式,完成對一批在校生數過少、辦學效益低下學校的整合;合理引導學校專業布局,避免跟風開設熱門專業,對專任教師、設施設備嚴重缺乏的專業應予以調整。

(四)強化類型教育特徵,完善學校設置標準

加快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修訂完善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強化類型教育屬性,增加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相關指標;增加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而增強學校基本辦學能力的指標,如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值等;提高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統一規範的「雙師型」教師標準,同時提高對「雙師型」教師比例的要求。

(五)完善經費投入機制,保障辦學能力穩步提升

教育經費增量重點向職業教育傾斜,加快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加強財政經費投入等核心指標常規監測,建立內部通報制度和面向社會公開發布制度。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高質量職業教育。

《中國教育報》2019年11月28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辦學滿意度調查與分析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辦學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總體滿意度得分為60.65,處於「基本滿意」水平。 綜觀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數據,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效與不足,但是數據統計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採集學校發展信息的全面性,不足以全面反映教育發展的內涵和改革進展。為此,我們實施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滿意度調查,從一線辦學者的視角,了解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所取得的成效以及面臨的挑戰。
  • 漵浦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21年招生錄取分數線
    漵浦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21年招生錄取分數線 2021-01-07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2018年普高錄取分數線 2018年懷化普通高中分數線表格
  • ...負責人就《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暫行辦法》答記者問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有關要求,進一步完善高等職業院校評估制度,確保高等職業院校充分發揮辦學主體作用,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需求,依據《教育督導條例》,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研究制定了《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
  • 武陟縣職業技術學校2018年度質量報告
    由我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劉春霞同志主持編寫的「全國學前教育專業實用型創新規劃教材」《手工製作》一書,已於2015年9月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2018年2月,作為校本課程開始在學校全面使用。(四)2018年7月——2018年12月,我校30位教師參加焦作市教育局專業教師崗位培訓,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形成教師主動提高專業技術能力的氛圍,推動教師學用結合。
  •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二)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優化教育結構,把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改善中等職業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 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化為現實 全國政協委員縱論中國職業教育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職業學校老師的看法充分反映了當前中國職教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即從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此外,雖然近年中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已取得很大成績,但仍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關注職教領域多年的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許玲表示:「我們從供給方的自身,也就是職業教育培養的角度來說,職教質量是不均衡的。
  • 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等文件要求,加強過程監督診斷、發揮督導評估作用,引導培養單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規律,加快推進新時代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 2021寧夏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招生考試報名辦法
    一、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二)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高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中專班、成人中專班、技工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三)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四)戶籍和學籍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戶籍在寧夏且在我區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的應往屆畢業生
  • 南寧市2020年職業教育活動周 雲助力共享辦學成果
    11月13日,2020年南寧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展演暨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南寧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竹溪校區舉行。記者黃玲娜 攝南寧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捷致辭。實習生黃泳超 攝現場嘉賓雲集。實習生黃泳超 攝「南寧市職業教育專欄上線」啟動。實習生黃泳超 攝職業禮儀表演《抗疫物流,使命必達》。
  • 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方案
    實訓教學內容應基於真實工作任務、項目及工作流程、過程等,注重通過教師規範操作與有效示範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職業精神。  三、比賽分組及參賽限額   (一)比賽分組  中等職業教育組、高等職業教育組各分設3個報名組別。
  • 【湖北特色高職行】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老牌高職名校 行業辦學旗幟
    2018湖北特色高職行媒體團走進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合影大洋網訊 長江之畔,光谷腹地。5月27日,「匠心育人 高職榜樣——第二屆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大型活動第九站走進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來自全國40餘家重點新聞網站及本地主流融媒體對這所老牌高職院校的特色辦學模式進行探訪。
  • 《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發布:我國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排名上升
    光明日報北京5月8日電(記者姚亞奇)在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由應急管理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等單位完成,對2019年全球和中國自然災害、近30年全球自然災害及中國災害在全球和亞洲的排名情況等進行了分析評估。
  • 銀信封計劃——城市科技學校張巨浪
    投身教育三十年來,他從教師到教研組長,從教研組長到總務科副科長,從副校長到校長,身份變了多次,但他對職業教育始終是痴心不改,那種奮發向上、求真務實的本色沒有變。他,是「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校長獎』」獲得者、「上海市職業教育傑出院校長」。擔任校長十幾年,他積極貫徹大職教辦學理念,每年為社會輸送高技能人才1300多名。
  • 廣涉外學院李一玲:秉承五個堅持辦學理念
    主持人:親愛的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2012中國教育盛典嘉賓訪談間,在本期節目當中我們邀請到的是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的院長助理李一玲老師。您好,首先我們祝賀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獲得2012年十大品牌民辦高校的大獎,很多網友都希望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學校,我們邀請李助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學校的概況。
  • 甘肅職業教育「困」中求變,厚「技」薄發亟待「破壁出圈」
    目前,甘肅共有中職學校 205 所,在校生 18.67 萬人;高職高專 27 所,其中雙高校 3 所、國家優質校 5 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校 1 所,在校生 21.25 萬人,就業率保持在 90% 以上。(圖為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甘肅選拔賽比賽現場。
  •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李健 攝編者按:2013年2月27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在北京發布了《2012中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與就業報告》。這份報告作為第一份聚焦於中職學生發展和就業情況的報告,第一次以第三方的視角觀察分析,第一次從學生的角度說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 第二批自治區職業學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項目名單出爐
    12月17日,第二批自治區職業學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項目名單出爐,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動物醫學技術創新服務中心、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電梯工程技術專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等10個項目入選。據了解,新疆從2018年啟動職業學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項目工作,首批共有13個項目入選。
  • 初中生在成都職業學校畢業後是什麼學歷?
    職業學校是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學歷性的學校,學生畢業屬中職學歷。 職業學校簡稱「職校」。職業學校與中等專業學校(中專),職業高中(職高)一樣,等同於高中層次學歷。職業學校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管,招生層次包括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
  • 成都職業學校有哪些專業適合女生-應該具備哪些職業技能?
    在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相輔相成的,規範的學習行為是前提,是基礎。一般初中生畢業或者高中畢業的女孩子要報讀中專、大專類學校,就選擇一所比較好的專業學習更為重要。女孩子學什麼專業最好,其實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選擇對了專業將決定了你以後的職業方向。
  • |寒假|中小學|邵陽市教育局|中等職業學校...
    株洲記者從株洲市教育局了解到,株洲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定於1月29日正式放寒假。2021年春季開學時間為2月28日報到,3月1日正式上課,7月9日放暑假。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參照執行。衡陽各幼兒園、小學、特校、初中定於2021年元月27日(農曆十二月十五)開始放假;為便於中職學校教師專心到企業開展寒假實踐,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定於2021年元月20日(農曆十二月初八)放假;普通高中定於2021年2月3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二)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