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寺院不要做這些事,那是對佛菩薩的不敬!

2021-01-09 玄奘大師

佛教寺院是極其嚴肅端莊的地方,必要的禮儀規劃還是要講究的,這體現了對佛菩薩的尊敬,然而現代人懷著找樂子的心態遊歷寺廟,不經意間就會觸犯了禁忌。

一、不要踩踏在廟宇的門檻上。那個好比是佛祖和菩薩的肩膀,如果踩在上面就是對佛祖和菩薩的大不敬。

二、大殿中央拜墊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禮拜。宜向兩旁的墊凳分男左女右去禮拜,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前頭走過。不能用右手摸寺廟裡面的東西,因為右手是殺生的手,是不淨的。只能用左手,順時針轉三圈才能達到祈福的效果。千萬不能拿走寺廟裡的任何東西!

三、忌禮節失當。與僧人見面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四、忌談吐不當。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五、我們在寺廟拍照的時候忌與佛菩薩合照。那樣是對佛和菩薩的不尊敬。

六、入寺廟,服裝要整潔樸素。女人到寺廟拜佛,千萬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禮儀。

七、於佛殿內,站、坐的姿勢要恭敬。不得支腳、倚壁、靠桌、託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汙穢等,坐時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八、燒香的講究。一般進到寺院需按寺規上三炷香,拜完要將三炷香按順序插入香爐,並且嚴禁擅自燃燒大香,以免傷人。民俗中的燒香,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

相關焦點

  • 佛教:這3種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有損功德!
    如果我們常到寺院裡去,會看到寺院殿堂裡佛菩薩像前總是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擺這些東西,佛菩薩會吃嗎?會用嗎?當然不會。我們所看到的只是金身泥塑的佛像,只是佛門裡渡人的一種善巧方便法,以像渡心。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有損功德!
    不論是去寺院燒香拜佛,還是在自己家佛堂,都免不了會在佛前做供養,以修福修慧,增長功德。但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佛菩薩需要我們的供養,佛菩薩也根本不會用到和吃到,我們不要帶有功利心,不要生誤解。佛菩薩福慧圓滿具足,根本不缺世俗的東西。
  • 佛教:女性到寺院「拜佛」,這3條「禁忌」,要注意!
    佛教寺院是大眾修福修慧的清淨道場,每天我們都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人進進出出燒香敬佛,人們都非常的虔誠,也都祈願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庇佑,能增長福報,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只要人的心願是善意的,自然都有好處。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佛教寺院為眾生開放,不論你是貧是富,進入寺院就是與佛有緣、有善根福報之人。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三種行為,對「佛菩薩」不敬!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一定要注意,這三種行為,會對佛菩薩不敬。去寺廟燒香拜佛時,禁忌太多,經常有人說,去寺廟拜佛時,不能拍照、女性生理期不能拜佛、燒香時不能右手上香,這些行為都會對佛菩薩不恭敬。其實很多禁忌,並不是佛教的禁忌,在佛教當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禁忌,你去寺廟燒多少高香,並不是佛菩薩保佑你的原因。
  • 寺院中常誦但不外說的密咒:增長財物的大吉祥天女咒
    皆仁法師大吉祥天女咒,對於出家人和曾到寺院做早課的居士來說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它是早課中的十小咒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這個咒語的種種。這個咒語出自《金光明最勝王經》的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第十七。
  • 世間這麼多苦難,佛菩薩為什麼都不管?
    b.世間這麼多苦難,佛菩薩為什麼都不管?佛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只是先於我們開悟的聖者,是教導我們止息痛苦的導師。活得好不好不要怪老師,老師只能教導大家方法,怎麼做是各人自己的事。禍福自作,因果不虛,自己造下的業還得自己承擔後果。佛陀教導願意相信的人怎樣趨吉避兇,自求多福,及至徹底解脫。
  • 到寺院拜佛,如何正確「許願」和「還願」?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遇到難事,亦或者有所祈求,就會選擇到寺院裡向佛菩薩許願,希望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保佑,實現自己的願望。如果所許的願望真的得到滿足,還要回到還願處,對原來那尊佛菩薩還願。那麼,許願真的有用嗎?佛教又是怎麼看待許願和還願的呢?
  • 女性去寺院拜佛,這3點一定要注意!
    很多人都喜歡去寺院燒香拜佛,從而求得福報增長,善願實現。人們既然來到了寺院,就要升起恭敬心講究起來,遵循寺院的規矩,且不可因為無知而擾亂了清淨道場。尤其是女性朋友,在進入這男眾清淨修行道場時,除了需要帶有一顆恭敬禮佛的心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穿衣打扮。女性去寺院拜佛,這3點一定要注意!
  • 這些話不要說,這些事不要做
    春節是旅遊的旺季,特別是愛好旅行的朋友,在途經少數民族地區時候,一定要了解這些獨特的民俗文化,特別是一些民俗禁忌,以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一、藏族民俗禁忌玉樹地區藏族和其它地區的藏族一樣禁忌範圍十分廣泛,內容涉入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些禁忌已成為日常的生活習俗,下面重點列幾個禁忌習俗。
  • 弘一法師:新年到寺院是燒香拜佛還是抽籤問卦?
    佛在世時,在印度是用這些東西來供養佛的,燈燭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潔。信佛禮佛,一方面用這些東西來供養佛以表示虔敬,一方面即表示從佛得到光明清淨,並不是獻花燒香使佛聞得香味、點燈點燭佛才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還不是用這些東西嗎?這本是一般宗教的共同儀式。禮佛要恭敬虔誠,禮佛的時候要觀想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東想西或者講話,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禮佛的意義。
  • 燒香拜佛,祈求佛菩薩保佑,這3種願望不能許!
    生而為人,肯定會有許多難過的,想不通難過事!我們很多人都是硬生生憋著這樣那樣的委屈過日子,讓自己過得很累。而我們有些人也會去燒香拜佛,到菩薩面前說出自己的心事,還有自己的願望!希望佛菩薩能夠為我們做主,幫我們實現自己的願望!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佛心平等,不起絲毫分別,如果眾生能心懷恭敬,量力而行,那麼不管供養何物,都是在「舍」,也都是在降服自己的「貪婪心」。然而,佛教以慈悲為懷,本著導人向善的初衷,有些物品,並不適宜供佛。否則,非但是對佛不敬,反而折損陰德,平日一定要多加要注意。第一,葷腥不宜供佛。
  • 勤能補拙,誠心做事,敬事敬人
    第一個字:勤少數人為什麼能成事?為什麼能持續成事?為什麼能持續而成大事?而多數人手裡有一把好牌卻總是出昏招,總是打不贏,還有一部分成事的人暫時挫敗之後,暫時成功之後,就徹底慌了,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繼續做?這就是還沒有悟到成事的本質,成事不在乎失敗,在乎的是成事的人。成事諸多要素中, 第一就是勤字。
  • 佛教:因果報應,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
    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種什麼因、結什麼果,真實不虛,也絲毫沒有差錯。沒有誰能背離因果、逃脫因果,哪怕是菩薩。也不要覺得做壞事,一時沒有受到果報就沾沾自喜。因果會遲疑,但從來不會缺席。佛門裡有一句話,叫作「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隨業力流轉,即使經歷了百千萬次輪迴,業力也不會消失,一旦因緣聚合,果報就會顯現出來。
  • 佛教:去寺院,拜佛求願,有2件事不能求,要謹慎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人們常常去寺院燒香拜佛,來祈求家人平安幸福,自己事業高升,財富增長,婚姻幸福。但是並不是所有人求願都會靈的,因為求願想要成功是有前提的。第一個前提就是「心誠則靈」,就是指我們求願,必須要有著至誠心,是內心真真正正渴求的東西。第二個前提則是「符合因果」,佛教非常重視因果,告訴我們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女性到寺院拜佛,這4點常識,一定要注意!
    一、女性到寺院不要化濃妝寺院是大眾修心增慧的場所,因此一顆無比清淨不染的心最為重要,如果你化妝,尤其是化濃妝、戴過多貴重首飾,避免不了讓其他男性信眾生起不清淨的邪思邪念,從而令他人起惑造業,那我們就不是積德,而是結惡緣了,那對自己也是極為不利的。
  • 深度好文:為什麼教堂免費,而寺院是高消費?
    有人說,這是一門新的生意,不要技術,不需廠房,打的是廟宇的主意,靠他人的虔誠和信仰攫取暴利。 也有人說現在佛不像佛,成了「招財佛」;僧不像僧,成了假和尚;廟不像廟,成了收斂錢財的交易所。▌中國寺廟裡的「高消費」 如今中國的寺廟,只要稍微有點名氣,還有哪個寺是不收門票的?而且不僅收門票,廟裡的「高消費」服務項目還很多。
  • 佛教:萬事皆有因果,這4件事,千萬不要做!
    種善因結善果,命運在自己手裡,這4件事折損福報,千萬不要再做了!一、常殺生、殺業太重「不殺生」是佛門五大戒律之首,一切眾生皆為有情生命,彼此傷害,就會彼此結下惡緣。佛教慈悲為懷,戒殺放生就是在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對於出家人戒律非常嚴格,要完全茹素,不可食葷。那對於已經皈依佛門的在家人也必須要嚴格遵守嗎?
  • 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正門卻幾乎不開,為何遊客只能從邊門進入?
    相傳普濟禪寺始建於北宋年間,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說當年最鼎盛時期,寺內曾住過千餘名僧人,千百年來雖然幾經興廢,寺內很多文物古蹟依然保留完整,普濟禪寺作為普陀山的首剎,是供奉觀音菩薩正身的叢林寺院,同時它也是普陀山內,規模最大的寺院,因此每年來此祈福許願的遊客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