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並不是指今天的娛樂新聞,而是我國古代先民留下的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它用「—」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反覆組合,形成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種形式的卦象,稱之為八卦。這八種卦象代表著不同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澤。
古老的八卦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古代的先人們以此推演天地自然之道,探索社會發展的規律和奧秘,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懸而未解的謎題。其中最大的謎題,就是它精準的預測功能究竟是何原理。
八卦與科學
在揭開八卦圖的謎底之前,筆者想先講幾個故事,讓各位看看中國古老的陰陽八卦思想的神奇之處。
宋朝有位易學大師叫邵雍,據說他不僅知道世事的盛衰興亡和人生的吉兇福禍,就是一草一木的陰陽氣數也能說個八九不離十。有一天,他在觀賞梅花時,偶然看見麻雀在梅枝上爭吵,於是據此列出了卦象,推演了一番,並預言第二天夜晚會有女子前來摘折梅花,而且這個女子會被園丁發覺,園丁追逐她時,她會驚慌跌倒,傷到膝蓋。結果,他預測的這個現象果真在隔天夜裡絲毫不差地得到了驗證。
利用陰陽八卦理論進行預測的神奇故事不僅發生在古代的中國,鮮為人知的是,基於二進位理論的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該理論的啟發。
把視角轉向1667年的法國。當時,德國偉大的科學家布萊尼茨正在巴黎的一家博物館參觀,他在這裡看到了法國科學家帕斯卡製造的一臺加法機,受其影響,他決定創造一臺乘法機。四年後的一天,正當布萊尼茨為如何製造乘法機冥思苦索、百思不通之時,突然間收到了遠在中國的傳教士朋友寄給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他發現,八卦圖中的六十四卦顯示的,正是從0到63這64個自然數的完整的二進位數形,顯然,八卦屬於數學中的八階矩陣。這兩張圖給了萊布尼茨很大的啟發,在八卦圖中蘊含的二進位數學理論的基礎上,他的乘法機很快就製造出來了。
除此以外,八卦理論對現代分子生物學理論也貢獻頗多。1973年,德國學者戈德伯格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陰陽假說」,恰恰也是受到太極八卦圖的啟發。1981年,戈德伯格來華訪問講學,對他的假說又做了進一步的闡述。
諸多不可思議之處,讓人們對八卦圖和陰陽八卦理論充滿了好奇。那麼,古老而又神秘的太極八卦圖是怎麼來的呢?它到底蘊含了怎樣的奧秘,為何能如此神奇?
起源和影響
八卦思想,是中國古代先民原始的天文學知識與農業生產、人生哲學相互結合後產生的。從字面來看,「卦」字左邊的「圭」字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尺子,專門用來測量太陽影子的長度和位置;右邊的「卜」字是象形字,一豎表示在地上豎的杆子,一點表示太陽的影子。古人正是利用了這種立八圭觀日影的方式,將從四面八方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最終形成了八卦的圖像。
八卦又分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傳說,大約7000多年前,中華文明的始祖之一伏羲首創八卦,即根據四象推演八卦,進而生成六十四卦,被稱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而後,周文王又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後天八卦。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八種基本的卦象位置不同。而記載文王八卦思想的《周易》,也被後世儒家奉為經典,稱之《易經》,因此,我們所說的陰陽八卦,通常指的是文王的後天八卦。
中國古代先民認為,宇宙間共有八種基本的大現象,即天、地、水、火、雷、山、風、澤,這八種自然現象都是用肉眼可以觀察到的。而宇宙間的萬有、萬事、萬物,都是由這八種現象變化而生的,這就是八卦法則的起源,也是先天八卦的核心思想。
而後天八卦更注重八卦中的乾、坤兩卦,認為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根源。《易經》有云:「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句話說明,中國古人的宇宙觀認為,最初的世界為混沌的一個點,即太極,後來在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下,逐漸生出四種基本現象,即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分別對應東、南、西、北四方,春、夏、秋、冬四季,以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還有生、長、收、藏四種養生之液。而這四象又發展變化出八種基本的卦象,即乾、坤、坎、離、震、艮、巽、兌。也就是說,八卦不是單一的存在,它和太極圖共同組合成太極八卦圖。這種思維,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太極八卦圖以圓心為界,在同一個圓中畫出相等大小、相互擁抱耦合的兩個陰陽魚,表示萬物間的相互關係。黑色為陰魚,白色為陽魚,分別象徵著黑夜與白天。陽魚的頭部綴有一個黑色的陰眼,陰魚的頭部綴有一個白色的陽眼,表示萬物時刻都在相互轉化、滲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結合,相生相剋。太極八卦圖在後世為道教所尊崇,作為震懾邪惡的一種力量標誌,成為了道教的象徵。
陰陽八卦理論除了影響到宗教思想外,對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觀和中國傳統藝術形式都有重大影響。書法、國畫、建築等,無不體現其精髓。
拿書法來說,受易經中整體思維觀念和陰陽學說的影響,中國書法特別講究留白,其中就貫徹了周易「物及必反乾卦中」的思想,指做事不要走極端,要留有餘地。而周易中,太極、陰陽、八卦的學問也影響了書法中的點、線、面。書法中的太極就是混沌未分的一個「點」,每一個筆畫都有一個太極,每一個字都有一個太極,每一篇作品也有一個太極。所有的筆畫和字、詞、句,甚至整套書法作品,都是由一個萬能的,可以從無到有的創始之端——「點」延伸而成的,一個點延伸出任意的比劃,組成任意一個字。一幅作品的凝聚焦點或核心思想,也就是整篇書法作品的太極。
此外,周易講究簡易、不易和變易。而中國畫和中國式傳統建築中,都遵循這一法則。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領域,中醫和基於陰陽八卦理論的周易思想關係最密切。兩者的理論都來源於經驗的總結,經驗主義是它們的共同特點。可以說,中醫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周易思想的浸潤。譬如,周易講究天人合一,天人是一個大系統,人在天之內,天氣變化可以影響到人文。而中醫講究整體療法。此外,周易講陰陽,中醫也講陰陽,而且中醫所講的寒燥、溼熱等概念也都是相對的,能相互轉化的,這便是廣義的陰陽。周易講究「天人相應」、「四氣調神」、「五行相生相剋」,這些思想也自始至終貫穿於中醫學說裡。
中華民族之所以沒有像世界眾多文明古國那樣歷經劫難而覆滅,反而能上下五千年一脈相承至今,並不斷地發展壯大,與我們對易學思想的把握息息相關。正是由於秉承了中華易學文化裡陰陽呼應、剛柔並濟的思想,我們才能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將文明的種子一代代傳承下去。
周易的奧秘
八卦只有簡簡單單的64種組合。那麼,它是如何推演和預測萬事萬物的?其中的奧秘何在?
由於承載了陰陽八卦思想,《周易》所的是後天八卦,又稱後天易,比之先天八卦更加錯綜複雜,可謂萬象紛紜、流派眾多。今天我們所知道的看面相、手相,風水,奇門遁甲,生辰八字的測算等,都是從陰陽八卦中衍生出來的細小分支。因此,它變成了中國傳統文化最神秘的部分。
傳統易學分義理、象數兩大流派,每個流派又分出眾多小流派。
義理派研究世間萬物的大義和道理,屬於哲學的範疇。中國古代一流的哲學家必須深諳易學的義理,因為義理之學是中國哲學的母體和源頭。而哲學指導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易學大道無邊,無所不含,無論天文、地理、樂律、兵法、算術,還是中醫、氣功、美學、國畫、書法,甚至於道家用爐火煉丹,都受其影響。這就是易學思想能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深遠影響的主要原因。
與義理派不同,象數派則屬於應用學派,是義理學更深入的考察實用化,它根據宇宙萬象推演其背後的發展變化規律。
由於偏重應用,象數派中又分眾多流派。其中,以五行為基本應用元素,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應用的五行系統,以象數易學進行推演,「以象測藏」,根據事物的表相測算其內在的本相,大到國家興衰,小到芝麻瑣事,無不可推。該系統的主要流派有梅花易數、河圖、洛書、相學、風水、姓名學,其中,梅花易數代表了五行系統的最高應用層次。前文提到的宋代易學大師邵雍首創梅花易數,他可根據眼前所見的事物起卦,一個時間、一組數字、一個漢字,甚至某種聲音,都可以作為預測的依據,並且測算精準。
除五行系統外,還有以天幹地支和五行為基本應用元素,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應用的幹支、五行系統。其主要流派包括金口訣、奇門、太乙、六壬、四柱、六爻、紫微、鐵板、風水。其中,金口訣傳說是先秦時期的傳奇人物鬼谷子傳下來的,融合了奇門、太乙、六壬三式的精華,涵蓋了天地人神,有「斷言既出,無以改易」之美譽。它代表了應用易學幹支、五行系統中的最高水平,據說可以轉換時空、反敗為勝。而四柱則根據年、月、日、時來測算,相傳也是源於鬼谷子,發展到今天就是我們常說的生辰八字。
對於今天習慣十進位運算的我們而言,十六進位確實顯得非常深奧難懂,計算顯得很複雜,以至於我們對自己祖先創造的易學不知所云,將其神秘化,甚至將其完全歸為迷信。其實,在中國古代幾千年來一直都是用十六進位,如成語「半斤八兩」就體現了這一點,因為一斤是十六兩,半斤便是八兩。在今人眼中顯得很複雜的十六進位,在我們祖先眼中卻是平淡無奇的,因此,中國古代產生出基於十六進位的陰陽八卦,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推演方式也就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了。
被冠以神秘主義色彩的陰陽八卦,我們可以將之分成三部分:其一,簡單地說,就是古代高端數學,是現在計算機二進位和十六進位的雛形;其二,在一整套理論的基礎上,用特定方式預測吉兇福禍和世事、萬物的發展變化,並將此結果作為決策參考項的原始哲學;其三,混跡江湖,招搖撞騙,揚言「命運天註定」或「命不可改運可改」之類的封建迷信行為。
對於老祖宗留下的如此高深的學問,我們可以把易學當作一種哲學啟示,但無論採用何種推演方式測算出的結果,我們不可盡信,更不可迷信,否則便是「取其糟粕,去其精華」。再者,要想真正走進周易的世界,我們還需要重新熟悉和掌握古老的十六進位算法,以此來破解其中蘊含的深邃奧秘,可能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