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科學還是迷信?陰陽八卦背後蘊藏的文化和奧秘

2020-11-29 浩宇孤鳴

八卦,並不是指今天的娛樂新聞,而是我國古代先民留下的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它用「—」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反覆組合,形成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種形式的卦象,稱之為八卦。這八種卦象代表著不同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澤。

古老的八卦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古代的先人們以此推演天地自然之道,探索社會發展的規律和奧秘,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懸而未解的謎題。其中最大的謎題,就是它精準的預測功能究竟是何原理。

太極八卦圖

八卦與科學

在揭開八卦圖的謎底之前,筆者想先講幾個故事,讓各位看看中國古老的陰陽八卦思想的神奇之處。

宋朝有位易學大師叫邵雍,據說他不僅知道世事的盛衰興亡和人生的吉兇福禍,就是一草一木的陰陽氣數也能說個八九不離十。有一天,他在觀賞梅花時,偶然看見麻雀在梅枝上爭吵,於是據此列出了卦象,推演了一番,並預言第二天夜晚會有女子前來摘折梅花,而且這個女子會被園丁發覺,園丁追逐她時,她會驚慌跌倒,傷到膝蓋。結果,他預測的這個現象果真在隔天夜裡絲毫不差地得到了驗證。

利用陰陽八卦理論進行預測的神奇故事不僅發生在古代的中國,鮮為人知的是,基於二進位理論的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該理論的啟發。

把視角轉向1667年的法國。當時,德國偉大的科學家布萊尼茨正在巴黎的一家博物館參觀,他在這裡看到了法國科學家帕斯卡製造的一臺加法機,受其影響,他決定創造一臺乘法機。四年後的一天,正當布萊尼茨為如何製造乘法機冥思苦索、百思不通之時,突然間收到了遠在中國的傳教士朋友寄給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他發現,八卦圖中的六十四卦顯示的,正是從0到63這64個自然數的完整的二進位數形,顯然,八卦屬於數學中的八階矩陣。這兩張圖給了萊布尼茨很大的啟發,在八卦圖中蘊含的二進位數學理論的基礎上,他的乘法機很快就製造出來了。

除此以外,八卦理論對現代分子生物學理論也貢獻頗多。1973年,德國學者戈德伯格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陰陽假說」,恰恰也是受到太極八卦圖的啟發。1981年,戈德伯格來華訪問講學,對他的假說又做了進一步的闡述。

法國科學家帕斯卡

諸多不可思議之處,讓人們對八卦圖和陰陽八卦理論充滿了好奇。那麼,古老而又神秘的太極八卦圖是怎麼來的呢?它到底蘊含了怎樣的奧秘,為何能如此神奇?

起源和影響

八卦思想,是中國古代先民原始的天文學知識與農業生產、人生哲學相互結合後產生的。從字面來看,「卦」字左邊的「圭」字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尺子,專門用來測量太陽影子的長度和位置;右邊的「卜」字是象形字,一豎表示在地上豎的杆子,一點表示太陽的影子。古人正是利用了這種立八圭觀日影的方式,將從四面八方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最終形成了八卦的圖像。

八卦又分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傳說,大約7000多年前,中華文明的始祖之一伏羲首創八卦,即根據四象推演八卦,進而生成六十四卦,被稱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而後,周文王又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後天八卦。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八種基本的卦象位置不同。而記載文王八卦思想的《周易》,也被後世儒家奉為經典,稱之《易經》,因此,我們所說的陰陽八卦,通常指的是文王的後天八卦。

中國古代先民認為,宇宙間共有八種基本的大現象,即天、地、水、火、雷、山、風、澤,這八種自然現象都是用肉眼可以觀察到的。而宇宙間的萬有、萬事、萬物,都是由這八種現象變化而生的,這就是八卦法則的起源,也是先天八卦的核心思想。

伏羲先天八卦圖

而後天八卦更注重八卦中的乾、坤兩卦,認為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根源。《易經》有云:「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句話說明,中國古人的宇宙觀認為,最初的世界為混沌的一個點,即太極,後來在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下,逐漸生出四種基本現象,即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分別對應東、南、西、北四方,春、夏、秋、冬四季,以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還有生、長、收、藏四種養生之液。而這四象又發展變化出八種基本的卦象,即乾、坤、坎、離、震、艮、巽、兌。也就是說,八卦不是單一的存在,它和太極圖共同組合成太極八卦圖。這種思維,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太極八卦圖以圓心為界,在同一個圓中畫出相等大小、相互擁抱耦合的兩個陰陽魚,表示萬物間的相互關係。黑色為陰魚,白色為陽魚,分別象徵著黑夜與白天。陽魚的頭部綴有一個黑色的陰眼,陰魚的頭部綴有一個白色的陽眼,表示萬物時刻都在相互轉化、滲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結合,相生相剋。太極八卦圖在後世為道教所尊崇,作為震懾邪惡的一種力量標誌,成為了道教的象徵。

陰陽八卦理論除了影響到宗教思想外,對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觀和中國傳統藝術形式都有重大影響。書法、國畫、建築等,無不體現其精髓。

拿書法來說,受易經中整體思維觀念和陰陽學說的影響,中國書法特別講究留白,其中就貫徹了周易「物及必反乾卦中」的思想,指做事不要走極端,要留有餘地。而周易中,太極、陰陽、八卦的學問也影響了書法中的點、線、面。書法中的太極就是混沌未分的一個「點」,每一個筆畫都有一個太極,每一個字都有一個太極,每一篇作品也有一個太極。所有的筆畫和字、詞、句,甚至整套書法作品,都是由一個萬能的,可以從無到有的創始之端——「點」延伸而成的,一個點延伸出任意的比劃,組成任意一個字。一幅作品的凝聚焦點或核心思想,也就是整篇書法作品的太極。

此外,周易講究簡易、不易和變易。而中國畫和中國式傳統建築中,都遵循這一法則。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領域,中醫和基於陰陽八卦理論的周易思想關係最密切。兩者的理論都來源於經驗的總結,經驗主義是它們的共同特點。可以說,中醫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周易思想的浸潤。譬如,周易講究天人合一,天人是一個大系統,人在天之內,天氣變化可以影響到人文。而中醫講究整體療法。此外,周易講陰陽,中醫也講陰陽,而且中醫所講的寒燥、溼熱等概念也都是相對的,能相互轉化的,這便是廣義的陰陽。周易講究「天人相應」、「四氣調神」、「五行相生相剋」,這些思想也自始至終貫穿於中醫學說裡。

文王后天八卦圖

中華民族之所以沒有像世界眾多文明古國那樣歷經劫難而覆滅,反而能上下五千年一脈相承至今,並不斷地發展壯大,與我們對易學思想的把握息息相關。正是由於秉承了中華易學文化裡陰陽呼應、剛柔並濟的思想,我們才能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將文明的種子一代代傳承下去。

周易的奧秘

八卦只有簡簡單單的64種組合。那麼,它是如何推演和預測萬事萬物的?其中的奧秘何在?

由於承載了陰陽八卦思想,《周易》所的是後天八卦,又稱後天易,比之先天八卦更加錯綜複雜,可謂萬象紛紜、流派眾多。今天我們所知道的看面相、手相,風水,奇門遁甲,生辰八字的測算等,都是從陰陽八卦中衍生出來的細小分支。因此,它變成了中國傳統文化最神秘的部分。

傳統易學分義理、象數兩大流派,每個流派又分出眾多小流派。

義理派研究世間萬物的大義和道理,屬於哲學的範疇。中國古代一流的哲學家必須深諳易學的義理,因為義理之學是中國哲學的母體和源頭。而哲學指導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易學大道無邊,無所不含,無論天文、地理、樂律、兵法、算術,還是中醫、氣功、美學、國畫、書法,甚至於道家用爐火煉丹,都受其影響。這就是易學思想能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深遠影響的主要原因。

周文王開創後天易學

與義理派不同,象數派則屬於應用學派,是義理學更深入的考察實用化,它根據宇宙萬象推演其背後的發展變化規律。

由於偏重應用,象數派中又分眾多流派。其中,以五行為基本應用元素,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應用的五行系統,以象數易學進行推演,「以象測藏」,根據事物的表相測算其內在的本相,大到國家興衰,小到芝麻瑣事,無不可推。該系統的主要流派有梅花易數、河圖、洛書、相學、風水、姓名學,其中,梅花易數代表了五行系統的最高應用層次。前文提到的宋代易學大師邵雍首創梅花易數,他可根據眼前所見的事物起卦,一個時間、一組數字、一個漢字,甚至某種聲音,都可以作為預測的依據,並且測算精準。

除五行系統外,還有以天幹地支和五行為基本應用元素,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應用的幹支、五行系統。其主要流派包括金口訣、奇門、太乙、六壬、四柱、六爻、紫微、鐵板、風水。其中,金口訣傳說是先秦時期的傳奇人物鬼谷子傳下來的,融合了奇門、太乙、六壬三式的精華,涵蓋了天地人神,有「斷言既出,無以改易」之美譽。它代表了應用易學幹支、五行系統中的最高水平,據說可以轉換時空、反敗為勝。而四柱則根據年、月、日、時來測算,相傳也是源於鬼谷子,發展到今天就是我們常說的生辰八字。

對於今天習慣十進位運算的我們而言,十六進位確實顯得非常深奧難懂,計算顯得很複雜,以至於我們對自己祖先創造的易學不知所云,將其神秘化,甚至將其完全歸為迷信。其實,在中國古代幾千年來一直都是用十六進位,如成語「半斤八兩」就體現了這一點,因為一斤是十六兩,半斤便是八兩。在今人眼中顯得很複雜的十六進位,在我們祖先眼中卻是平淡無奇的,因此,中國古代產生出基於十六進位的陰陽八卦,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推演方式也就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了。

河圖洛書

被冠以神秘主義色彩的陰陽八卦,我們可以將之分成三部分:其一,簡單地說,就是古代高端數學,是現在計算機二進位和十六進位的雛形;其二,在一整套理論的基礎上,用特定方式預測吉兇福禍和世事、萬物的發展變化,並將此結果作為決策參考項的原始哲學;其三,混跡江湖,招搖撞騙,揚言「命運天註定」或「命不可改運可改」之類的封建迷信行為。

對於老祖宗留下的如此高深的學問,我們可以把易學當作一種哲學啟示,但無論採用何種推演方式測算出的結果,我們不可盡信,更不可迷信,否則便是「取其糟粕,去其精華」。再者,要想真正走進周易的世界,我們還需要重新熟悉和掌握古老的十六進位算法,以此來破解其中蘊含的深邃奧秘,可能會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文化和科學,哪個重要?如何判斷陰陽五行?
    看見有人提出問題,「陰陽五行是不是反科學?文化和科學,哪個重要?」對此問題,我先歸納幾條意見,言簡意賅:第一,"陰陽五行"形成於西周時期,它本身不是為了"反科學",但拿"陰陽五行"學說來胡亂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規律,甚至用來指導生產實踐和人的生活,則是反科學行為。
  • 6500年前的《易經》,到底是預測未來的宇宙奧秘,還是封建迷信
    所以才讓人誤以為《周易》和《易經》是同一部書,可以說中華文明的一切都是從《易經》發源的,它就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這套哲學體系的核心就是三個詞陰陽、五行、八卦。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這些還是封建迷信嘛……陰陽五行,八卦佔卜還不都是招搖撞騙的算命先生用的,其實還真不是這樣!
  • 伏羲八卦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寶庫
    可是大家還未必明白,在《易經》成書以前的五千多年,我們的老祖宗們,克服了沒有文化,沒有紙張、沒有記錄設備等的諸多困難,把伏羲八卦符號代代口述相傳了下來,靠的是記憶精神與智慧!因為那時候,還是洪荒的原始社會。《易經》是揭示伏羲八卦的宏篇巨著。而解釋八卦的文字是「系爻辭上、系爻辭下」。這說明《易經》是一部經典專著。因為伏羲八卦包羅萬象、博大精深。
  • 中國文化的邊緣(陰陽五行八卦)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家文化,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小說都是文化正統。佛教、道教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也衍生出許多學說理論。老子《道德經》更是以深奧的哲理,打動了全世界,發行量僅次於《聖經》列世界第二。
  • 算命是科學還是迷信?古代算命先生是怎麼算命的?
    算命在我們的印象裡算是有點迷信了,不過算命的的確確是一門學問,並且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我們看來有點迷信,不過這也是古人對於未來事情的一種推測,或者說在迷茫中探求一點事物發展的規律軌跡。算命這門手藝,以《易經》為基礎然後結合陰陽五行體系。而《周易》是源於先天八卦,而先天八卦又出自河圖洛書。
  • 如何科學的理解先天八卦?
    周易八卦一類「玄學」,原本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道家、兵家等諸子百家多與其有著關聯,但到近現代曾有所變味,一度被歸類為迷信,這樣理解恐怕有失偏頗,我們需要從更寬容、更開闊的角度去嘗試理解。從先天八卦聊起,聊幾種不神秘不玄學甚至科學的理解。首先來了解下先天八卦: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從古至今,這種認識經歷了許多輝煌的歲月,也遭受了許多扭曲和誤解。在其鼎盛時期,這一理論被廣泛地滲透到天文學、氣象、化學、軍事、醫學、音樂等諸多領域。  它對中國古代科學理論、哲學思想、文化藝術都產生了方方面面的影響。在最低谷的時候,它被社會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乃至在中醫界,大家都避而不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備受質疑。
  • 《易經》是科學還是迷信呢?
    《易經》是中國漢族歷史最悠久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始,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簡易、變易、不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的交替變化描述世間萬物。世界風水文化協會將組建一支由海內外知名學府教授組成的專家團,規範風水學,讓它儘早擺脫誤解,造福於人。風水學這門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得到全世界的認可,無論何種宗教和信仰,都肯定了風水對人、環境的改善作用,是「天人合一」的具體表現。那麼《易經》究竟是科學還是迷信《易經》最初用於佔卜和預報天氣,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醫學、天文等各方面。
  •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文/賀萬罡陰陽五行和八卦體系構築的中國許多文化的基礎,他在中國的很多文化體系中流傳甚廣,直到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中醫就是構築在這兩大體系下的一個碩果
  • 什麼是陰陽八卦,陰陽八卦代表了什麼,你知道嗎?
    當中是一個圓形,由紅色和藍色兩個頭大尾小、漩渦狀的圖案拼合而成,代表陰陽,稱為「太極」;圓形周圍羅列著八卦中的四卦。這幅代表陰陽八卦的圖形,與我國戲曲、影視、圖畫中太上老君以及道士們衣服上的圖形一模一樣。連外國國旗上都用上了陰陽八卦,可見其影響之大了。陰陽的觀念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對世界的一種看法。它代表一對矛盾,如晝夜、明暗、冷熱、上下、左右、等等,互相對立,互相補充。
  • 是迷信還是科學?
    它是迷信還是科學?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對周易預測的現狀分析一下。現在搞周易預測的人很多,從本質上來講,是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應用,傳播和發展。根據實際情況,大致可分為三大派:一、學術派。二、江湖派。三、靈異派。一、學術派。這一派的學習者和預測師。完全由《周易》的理論出發,認真學習和研究理論知識,並勤於實踐,力圖從學術的角度,去探求周易預測的真理。
  •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陰陽五行質厚意闊,不要動不動就稱之為迷信
    人們常用科學不科學一詞評價事物的存在意義。於是科學便成了最高價值的評論詞。用封建迷信一詞評價所謂科學無法解釋或解釋不清的論調。現在許多學者,雖志在弘揚國學,卻又把我國古代歷史上的陰陽五行、命理推測、風水、相術等術數稱作迷信當作糟粕加以摒棄甚至抨擊。 縱觀中國歷史,術數是中國古代文化最重要的形態之一。唐代、五代以後,廣泛流傳的術理測命術,以較其前輩更為精密的推算程序,贏得了一千多年來上至帝王君主下至平民布衣的誠心篤信。新文化運動時代卻把它稱作迷信。
  • 和修說易理:陰陽五行,一個璀璨的傳統文化,何以背上迷信標籤
    大家好,我是和修。關於陰陽五行起源已在上篇中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在前篇五行起源中提到中醫和易學是直接把陰陽五行拿來就用,兩個學科基礎高度一致都是陰陽五行。人能感知身體病痛亦如感知運勢順逆,所以人的健康疾病和運程好壞都是五行能量和時間作用的結果。如果你認為易學是迷信,那中醫可等同視之。既然易學有科學的五行理論作為基礎為何還是被打上了迷信的標籤呢?原因之一就是五行能量不是肉眼可見的神秘,神秘就容易看成是莫名其妙。
  • 八字算命是迷信?是科學?還是經驗之談?
    新中國成立後,有一段時間八字算命是消失不見了的,是要被打倒的對象,是封建迷信。直到改革開放後伴隨著國學熱的興起,八字算命才重回我們的日常生活。國學文化的繁榮,說明傳統文化雖然遭遇過挫折,但他的基因已經深入的我們骨髓,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所在,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也許有人會說,這些都是迷信,八字算命的興起,伴隨著愚昧。
  • 陰陽五行與迷信
    大家好,我是和修。關於陰陽五行起源已在上篇中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五行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材料屬性,對於身邊的金木水火土我們都是能看得見摸得著,所以很好理解。而能量有些往往是看不見的,就像我們隨時都在呼吸的氧氣,看不見但缺幾十秒鐘就會受不了。
  • 教授:「陰陽五行」寫入「科學素質基準」好得很
    尤其是「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寫入《基準》引發非議,甚至被斥之為宣傳迷信和偽科學。但我認為,把中國古代傳統對科學概念、理論和方法的這幾個重要表述寫入《基準》,不僅是合適的,而且恰恰體現了對科學的更深刻的認識,是科普思想和方法上值得鼓勵的進步。提到「陰陽五行」,人們常會斥之為迷信或巫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糟泊。其實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些概念和思想缺乏理解,或者是帶有偏見。
  • 《周易》太極陰陽八卦理解人生世界觀
    《周易》即《易經》,是集中國眾多古聖先賢探索宇宙自然奧秘、從事社會實踐的智慧的文化巨著。《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周易》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 四柱八字算命的源流,八字命理是否應該被禁止,民間奧秘
    民間奧秘/文八字又稱四柱,平時也叫做四柱八字,為什麼要叫四柱呢?它是指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就像四根擎天柱子一樣支撐著人的一生運勢起伏,所以也被古人叫做四柱。四柱八字術是一種古老的算命術,它是通過幹支,陰陽,五行相剋,八卦等各方面理論綜合而把人的出生期轉化為八個字,進而通過這八個字的五行,陰陽平衡來推算人的整體運勢,如富貴貧賤,禍福吉兇,窮通壽天,名利地位,家庭六親等。民間奧秘在看八字時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認為八字算命沒有科學依據。
  • 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無需用現代科學解釋
    很多人愛問,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是不是科學?特別是現代網絡上,有很多中醫黑,不明陰陽五行之理,恨不得把所有的理論都強加以科學去解釋,解釋不了就覺得不靠譜,真的有些無知了。科學這個概念要比陰陽五行理論晚幾千年,對於在不同認知環境下生成的理論,其不能解釋的還很多,所以,沒有必要把陰陽五行理論往現代科學上靠,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他們本身就建立在不同的體系之中,體不同,而用相仿。五行學說最早出現在黃老、道家學說中,主要是為了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和轉化關係,而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並不代表化學中的元素,而是天地萬物劃分的五種不同類象。
  • 位列六經之首的《易經》,究竟是迷信還是智慧?如今終於被證實!
    而正是因為《易經》具有"神奇預測功能",才使它在人們的思想認識裡走向兩個極端,甚至走在「風口浪尖「上,那就是「迷信」與「科學智慧」的判定。同時《易經》中凝聚了中國古代聖人的智慧,闡明了宇宙萬物生存演化的原理,蘊含著豐富的數理思想,不僅促進了中國古代哲學、數學、物理學的發展,在17世紀以後,其影響力通過文化傳播逐步擴展到西方。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受易經八卦的影響提出二進位運算法則,並運用其原理髮明了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