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有人提出問題,「陰陽五行是不是反科學?文化和科學,哪個重要?」
對此問題,我先歸納幾條意見,言簡意賅:
第一,"陰陽五行"形成於西周時期,它本身不是為了"反科學",但拿"陰陽五行"學說來胡亂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規律,甚至用來指導生產實踐和人的生活,則是反科學行為。

第二,"陰陽五行"本是一種原始、粗糙的哲學思想,是在古代科學知識匱乏時做出的不正確的經驗總結,後來被巫學所吸收、利用,成為了一種泛迷信文化。科普作家郭哥則直接認為,「陰陽五行更像是一種算命的話術,它使用模糊的語言,多角度下注的方法來構建一種思維的體系,是一種不能證偽的偽科學。」
我認為,非科學是一個大範疇,「偽科學」在「非科學」這個大範疇內。「非科學」可以是「反科學」,也可以是「不反科學」。陰陽五行在初期原本不屬於「反科學」,但由於被濫用,已經具備「偽科學」的成分,如何任由其繼續惡化下去,它就會進化成為真正的「反科學」,阻礙科技發展和社會生產力進步。
第三,"陰陽五行"儘管目前沒有成為最惡劣的"反科學",但是也絕對不算科學,只能算在"非科學"範疇內。或者,是「非科學」向「反科學」過渡的階段。
第四,"陰陽五行"當然也算一種文化,即「非科學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不等於傳統文化的全部。
第五,科學也是文化,有文化屬性。文化與科學並不衝突。
科學本身就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所以科學與人文是密切相關,兩者之間毫無矛盾之處。那些與科學發生摩擦、衝突的所謂"人文"思想,不過是唯心主義世界觀指導下造就的形上學範疇的人文怪胎,屬於低級層次的人文。而科學是最高級的人文文化,即科學文化。

所以,"文化"和"科學"哪個重要,這個提問本身就是偽問題。提法就是不合理、不恰當的。
問出這樣自相矛盾的問題,等於是在說,"學歷"和"博士"哪個更重要?有些人因為有了信仰,就反感科學,所以要貶低科學,說"不要迷信科學"。這就如同小學生要貶低博士生,千方百計的告訴旁人:不要迷信博士生。
博士是學歷的最高等級階段,小學學歷的人嫉妒博士生的成就,就鼓譟說,"不要迷信博士",還強迫大家必須站隊:
「小學學歷倒泔水提煉地溝油的人,和985名校的博士生哪個重要?」

如果你要說博士生更加重要一些,他就對你大扣帽子,硬說你:迷信博士生兼歧視倒泔水的,不尊重勞動人民。
在他們看來,倒泔水也是一種「勞動」,既然是參與勞動了,就算是勞動人民範疇,那還能批評和得罪嗎?至於博士生,別看他們學歷賊高,都是些笨蛋,笨得居然連提煉地溝油這樣的粗活都不會,還能不說他們是一群大笨蛋嗎?所以,博士生比倒泔水的人蠢多了,不要迷信博士生!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