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 ——龍群學術研討會系列報導之六

2021-01-15 大崑崙

本公眾號已開通讚賞功能,您的一份讚賞是對我們原創的支持!本公眾號文章如無特殊說明皆為伏羲會長卞偉光先生撰寫。    


根據本人在「中華伏羲論壇(龍群)」講座整理

 

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陰陽五行

 

自我介紹:我叫張世啟。1982年畢業於天津農學院園藝系。先後工作在天津大港區農委、科委、科協、天津濱海新區科協(退休)。37歲時,因病險些喪命,自學中醫恢復健康。進而探討中醫學理,著述《黃帝內經養生原理與應用》,從中發現陰陽五行理論是中華文明之源。今天能在這裡向大家匯,要衷心地感謝各位領導專家給我這次學習交流的機會。

引言:近日來,學習了各位專家學者從考古、歷史等不同角度探源中華文明的文章,使我受益匪淺。我認為,陰陽五行是伏羲文化不朽的靈魂,從這個角度探源更有利於傳承,以造福人類。問題的核心是自春秋戰國以來「陰陽五行」被曲解了,致使人類「人人生在五行中,百姓日用而不知」,古中醫幾乎走向了消亡。所以沒有中醫理論的復興,中醫就不能復興;沒有中醫的復興,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就是不完美的復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我們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之際,正本清源顯得尤為必要。我匯報的題目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陰陽五行。

 

 

如今「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之源」已成共識,但大家都沒忘了提到「中醫」,並說中醫源自易經,甚至更有「不懂易,不可言醫」的說法。

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醫易同源」之說。從這句話的語言邏輯看,「醫」和「易」是並列關係,是「孿生兄弟」。我的研究發現「陰陽五行」規律才是二者的「母親」。

我們先看「易」的基本符號「陰爻、陽爻」,完全是以「陰陽」概念為工具的。從伏羲的先天八卦、周文王的後天八卦、十二消息卦、六十四卦都是陰陽符號,應該說到了孔老夫子作「彖辭」,才有了圖文並茂的《易經》。可見,易經的哲學思維是從陰陽五行規律演化而來的,易經所推演的是天地間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給人類提供行為思想智慧。

 

我們再看「醫」強調「生之本,本於陰陽……治病必求於本」。「醫」研究的是生命運動規律、解決的是人類健康問題。

從《黃帝內經》中找到一句話,可以高度概括「母子三人」的關係:

「(五運)陰陽(四時)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易)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醫)必求於本。」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關於陰陽五行,我認為誰發明的,誰最有發言權。班固《漢書•藝文志》曰:「陰陽家之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

按今天的話說,陰陽家是掌管天文曆法的專家、與伏羲帝成見一致的官員。

即陰陽五行本是伏羲及以前的天文學家們發現的天地自然規律,卻被以齊國士大夫鄒衍為代表的一批文臣給改了。「陰陽」很具體被抽象成了「哲學」,「五行」很抽象卻被定義為「金木水火土」。結果使我們後人都不認得「媽祖」了。

 

什麼是陰陽?


我們看《太始天元冊》描繪的這張圖:「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揔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鹹章。」


這張圖告訴我們,宏觀到太陽系,太陽是最大的陽,地球和其它行星都是陰(微觀到原子核和電子),是陰陽的本體。太陽光熱輻射地球的陰陽幅度有別於其他星球,使地球生機盎然。從此我們得知,陰陽的本質是光熱能量。地球上的絕對真理是「萬物生長靠太陽」。

《六節藏象論》說:「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我們看,陰陽是不是很具體。

 


行,運動也。(見圖)。《 陰陽應象大論》:「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溼風。」五行即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春、夏、長夏、秋、冬,萬物「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天地間隨時都有這五種力量的制衡。

通讀黃帝內經發現「生長化收藏」是貫穿天地人的「綱」,圍繞這個綱,您才能讀懂《黃帝內經》。根據其原旨,我繪成了陰陽五行圖(運行圖,原理圖)。


 

第一,周年四時五行規律。見上圖,此處從略。

第二,日四時五行運動規律。中國古人對地球自轉的晝夜有「日出為春(日春),日中為夏(日夏),日入為秋(日秋),夜半為冬(日冬)」的論述。

地球生物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24小時對應24節氣,晚上9點是立冬必須冬藏(睡覺)的時間,5點是驚蟄,是必須起床的「點」,否則您就會一天精神不佳。生物能量都在夜間完成質的變化,生物細胞都在夜間旺盛分裂。我利用這個原理,解決了一些習慣性流產、死胎等病例。可見,地球上大多數生物都是遵循「一日四時五行」的動物,都是日落而藏,現在唯獨人不藏,是人體化學程序紊亂,產生所有疾病的根源。

 

第三,六十甲子的陰陽五行運動規律

《黃帝內經》運氣七篇的「五運六氣」規律,描述的是在六十年(六十甲子)中「生長化收藏」五種力量在每一年中的強弱結構——年運。這種規律是受同時圍繞太陽旋轉的「金木水火土」五星影響的結果。

《黃帝內經·氣交變大論》:

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上應歲星;化氣不政,生氣獨治,上應太白星。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上應熒惑星;收氣不行,長氣獨明,上應熒惑星。

歲土太過,雨溼流行,腎水受邪,上應鎮星;藏氣伏,化氣獨治,上應歲星

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上應太白星;收氣峻,生氣下,上應太白星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上應辰星;藏氣峻,長氣下,上應熒惑、辰星。

歲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氣失應,草木晚榮,肅殺而甚,上應太白星(金星)

歲火不及,寒乃大行,長政不用,物榮而下,凝慘而甚,上應辰星(水星)。

歲土不及,風乃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秀而不實,上應歲星(木星)。

歲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氣乃用,長氣專勝,庶物以茂,上應熒惑(火星)。

歲水不及,溼乃大行,長氣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數至,上應鎮星(土星)。

其中講的是每一年「風暑溼燥寒」的氣候,影響地球生物的「生長化收藏」。根據它可以預測災害天氣。

 

 

第四,陰陽五行的方位分布規律

我們看「河圖」所示,以我國中原為中心的陰陽五方分布的比例。是以距離太陽遠近和地理為依據的。東方三份陽,八份陰(水);南方兩份陰,七份陽;西方四份陰,九份陽;北方一份陽,六份陰。



「洛書」是在「河圖」的基礎上反應古人「陽(熱)主動,陰(寒)主靜」的思想,描繪其「陽佔正位,陰佔四偶」的景象。

 



第五,人體陰陽五行運動規律。

 

古人把人體作為一個小宇宙來描述的。這個「小宇宙」是天地陰陽五行規律所化生的。《黃帝內經》云:「人稟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之陰陽不以數推以像之謂也。」我們看這個圖表,每一行都是陰陽五行的一組像,從上到下,化生出肝心脾肺腎,隨日四時而生長化收藏,形成人體「一小宇宙」。


 

我們的肝主生發,心主宣長,脾主運化,肺主收降,腎主封藏,和天地陰陽五行一樣存在著「生、克、制、化」的關係(如圖)。

 

 

1、行為保障:人的起居、生活節奏與太陽升降協調一致。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氣機保障: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人體的氣機升降,心腎相交,如同天地氣交,地氣上升為雲,天氣下降為雨。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岐伯曰: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反常則災害至矣。

3、飲食保障:

《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飲(食)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揆度:寒熱、多少、五味搭配、該不該吃、時間等。

4、情志舒暢:中庸智慧,積極陽光,喜怒思悲恐,不卑不亢。

 


1、陰陽五行是太陽系最基本的運動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痾疾不起,是謂得道。——《四氣調神大論》」

 

它揭示了一個真理:在我們這個星球上,自然法必須大於社會法,否則必將是人類社會的災難。

2、陰陽五行規律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說它是源頭,是因為人類及地球生物是地球繞太陽旋轉40幾億年的結果,沒有它就不會有任何人類及其文明。

說它是活水,是因為它一直在滋養著地球生物,為人類提供著生存的物質基礎和抗逆智慧。《易》理即萬事萬物變化之理,萬變不離其宗。

醫理即天地之理。天地間日地運行規律不變,中醫學理就不會變。

3、陰陽五行規律作用於地球,不局限於中國、中醫,它的開發利用前景非常廣闊。比如根據它可以制定人類行為法,來規範提高人類生態文明和健康素養,可以提高對氣候、地震等災害預警水平等等。

總之,作為陰陽五行規律之「嬌子」——《易經》、中醫,已經讓中華文明的光輝燦爛了五千年。

現代人類,自從能讓微觀原子核(陽)外電子(陰)流動成為電流,就能使當今世界如此輝煌。可以預見,當陰陽五行宏觀理論被世界所接受後,人類文明將更加燦爛輝煌!








新書簡介:

 

·中國文化標準化建設智庫叢書·

·發現崑崙·發現連山·發現歸藏·發現醫道象數密碼


易道崑崙:連山歸藏演周易

 

卞偉光  卞 翔 合著


大崑崙出版社





【新書預約登記提示】本書現已啟動預約登記,全書約60萬字,精裝彩印(定價240元),預計2020年8月至9月出版。凡欲訂購者聯繫微信:13571833852,18292165831,須預付240元書款,預訂者可享受優先免費包郵發送服務。



目   錄

代序  國學之根:如何使易學上升為道術合一的實用之學

 

一、導  論

1、大災難:人類正向死亡和自我毀滅狂奔

2、文明的競爭:論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優勢

3、中國文明是全世界唯一只靠同化而不是靠侵略發展至今的文明

4、2017中華伏羲實證學派宣言

5、連山五爻卦與文王兩爻卦的區別是什麼?


6、大易經:連山歸藏演周易

7、「連山易」的破譯對中醫基礎理論的標準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8、「連山易」三進位卦式算法的破譯可引發第二次計算機技術革命

 

二、醫道救世:武漢戰疫與中醫藥的崛起

1、中醫會成為武漢戰疫的明星嗎

2、抵制中醫:西藥跨國利益聯盟在行動

3、中西醫療效比較鑑定結果

4、中醫是如何被洛克菲勒財團幹掉的

5、大疫大考:中國是優等生,歐美是差生

 

三、發現崑崙/發現連山/發現歸藏/發現醫道象數密碼

1、文化探源:你有整體邏輯思辨能力嗎

2、如何用連山易推演五運六氣

3、易出於天

4、河圖洛書的起源及其天文學背景

5、十分鐘讀懂八卦圖史

6、數論革命:發現卦式進位制數字模式

7、關於當易學研究之吾見

8、大風水:從三元九運看後30年國運

9、易經與榮格的深度心理醫學

10、系統文化工程:如何讓經前易走進大中小學教材

 

四、從易學角度解讀史前文化刻畫符號

1、甘肅大地灣遺址二期文化刻畫符號解讀

2、河南具茨山上的梅花窩易圖和九宮格易圖解讀

 

五、移花接木:河圖洛書傳奇

1、移花接木:揭開河圖洛書的真相連載1

2、移花接木:揭開河圖洛書的真相連載2

3、移花接木:揭開河圖洛書的真相連載3

 

六、老子《道德經》考辨

1、老子與開派隱仙尹喜

2、道德經傳奇:老子與孔子的恩怨

3、玄版《道德經》與三個真假老子

4、瞞天過海:玄本道德經誤導國人1500年

5、郭店楚簡《老子》告訴了我們什麼

 

七、災難聚合說:大洪水與民族命運共同體

1、大洪水:《山海經》與崑崙文明

2、細解三皇大系

3、最強文明古國四大標準

4、連山問道:論修行的十一個層次

 

八、世界大同的合題時代即將到來

1、文化自信:世界大同的合題時代即將到來

2、讓伏羲回家:打造伏羲號文化航母基地

3、聯合宣言:伏羲號文化航母盛大起航

 

九、思考與建議

1、關於組建國家易經智庫的思考

2、呼籲創建中華文化大學和道文化博物館

3、中國文化標準化建設智庫研究院簡介

作者小傳:三易知天下,感恩終南山



【新書預約登記提示】本書現已啟動預約登記,全書約60萬字,精裝彩印(定價240元),預計2020年8月至9月出版。凡欲訂購者聯繫微信:13571833852,18292165831,須預付240元書款,預訂者可享受優先免費包郵發送服務。

  

      



2019最新版中華伏羲論壇論文彙編(大十六開350頁共30篇頂尖學者論文)


論文彙編網購電話:18292165831(微信同號)  聯繫人卞老師


圖書網購電話:18292165831(微信同號)  聯繫人卞老師

圖書網購電話:18292165831(微信同號)  聯繫人卞老師


   




《大易經》講堂橫空出世!!!


初級班

1、 大易經體系的基本概念

2、 九九八十一步推磨補天法

3、 古爻演變史與實物易圖

4、 古代天文學及八卦的起源

5、 連山歸藏演周易



中級班

1、 龍手易生天幹地支

2、 龍手易生古六爻

3、 龍手易生五行

4、 龍手易與五星

4、 龍手易與大崑崙山五大龍脈

5、 五爻生漢字

6     龍手易生五運六氣

7、 龍手易與五藏六腑

8、 龍手易生八格九宮

9、 五指連山生連山易

10、龍手易生歸藏易

11、均數法與預測原理


 

高級班

 基礎部分

1、什麼是完整的易學觀

2、什麼是支離破碎的易學觀

3、揭開預測的神秘面紗:天地人同時性原理

4、道術合一:道與術的關係

5、道德合一:道與德的關係

6、萬變不離其宗:易經預測手段解析

7、低級的算卦方法僅為基礎,掌握一兩種就足夠了

8、全息卦只斷不算:最高的斷卦方法是全息卦:

9、 具備合格預測師的道德修養問題

10、靈感與通神:心法的修煉與天眼的開啟

 

實戰部分

1、信息的收集與篩選:天羅地網

2、各類信息的浮選方法和判斷標準

3、傳統預測方法的優缺點

4、基礎預測方法是不會淘汰的

5、避開嘈雜環境:子時開卦的優勢

6、通靈時刻:純思與純判

7、夢醒時分:瞬間激發出來的靈感

8、經典全息卦分解案例

9、掌握全息卦的八大要點

10、傳承與拜師


 



超存在哲學/超級思維方式的秘密

(講座簡介)

 

哲學是研究思維方式的科學,思維方式大致分兩種:第一種是西方哲學的思維方式,西方哲學屬純粹理性思維方式,即存在之內的哲學,也就是一元純粹邏輯思維模式;

第二種是中國哲學的思維方式,中國哲學屬超理性的思維方式,即是一種既在存在之內,又在存在之外的哲學,也就是二元混合理性思維模式。

超存在哲學屬中國哲學的升級換代版,將中國傳統哲學實現了現代化轉型,屬於中西合璧的雙向思維模式。雖然其產生於中國傳統哲學,但卻超越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故超存在哲學屬於超級思維方式的科學。

開天眼/超級思維方式的五大特點:全息性、快捷性、穿透性、

包容性、神通性。

開靈機/超級思維方式的五大優勢:模塊化、透視化、優選化、

通用化、組合化。

 

A、兩種存在/物的存在與人類意識之超存在

B、中西思維方式對比列表說明 

 

一、上善若水/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水性思維方式

1、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怎麼來的?/從「道」的基本概念說起

2、無處不在的道/從中國人的紅包文化說起

3、繞著走的水性思維方式/從中國人在美國打官司說起

結論:中國人是專為破壞規則而生,再好的規則對中國人都沒用。

 

二、簡單可靠/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機器思維方式

1、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怎麼來的?/從「理」的基本概念說起

2、邏輯理性/從無條件退貨談起

3、簡單可靠的機器思維方式/從德國人的一絲不苟說起

結論:德國人是為了設計規則而生,制定了規則就必須遵守。

 

三、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優缺點

1、優點/從中國人的人情文化說起

2、缺點/從中國人沒有契約精神說起

3、染缸效應/從中國文化的同化能力說起

結論:嚴防緊盯/從世界上公務員最多的國家說起

 

四、如何突破傳統的「羊群」式思維模式

1、傳統思維模式的固化/從儒家文化說起

2、模仿與超越/從「自主品牌」說起

3、逆反思維/從股神索羅斯說起

結論:模仿有餘,創新乏力。

 

五、超常思維/雙向思維的秘密

1、非選擇性思維/從基督教的懺悔制度說      起

2、選擇性思維/從漢語的人治語法關係說起

3、雙向思維/從中國的混合經濟說起

結論:因人而異,最適合的制度便是最好的制度

 

六、超常思維方式的實踐和運用

1、單信息思維/從分科制的邏輯思維說起

2、全信息思維/從混科制的通識教育說起

3、預警性思維/從全息經濟學的預警能力說起

結論:未來是全息理論科學的天下

 

七、機械思維模式的進化

1、純經驗思維/從實用理性說起

2、大數據思維/從統計學說起

3、機器人思維/從電腦戰勝人腦說起

結論:人類將淪為電腦的奴隸

 

八、人類救星/超級思維方式的發展前景

1、教育模式的突破

2、科學模式的突破

3、宇宙量子意識宣言

結論:超級思維將戰勝機器思維,主動思維將戰勝被動思維。

 

九、超級天道思維方式/超級天道思維方式出自伏羲

1、八卦九宮與伏羲女媧九九八十一步鍊石推磨補天法

2、中國古人天圓地方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3、黃帝內經五運六氣與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時同步原理

結論:超級天道思維方式能預測8000年的過去和預警不久即將到來的人類危機,並且能以不變應付萬變。

 

十、超存在哲學的使命:凡存在的都是暫時的,唯有超存在才能永恆。

 

超存在主義座佑銘:思維方式的較量不是比科技比錢多,比誰活得勞累與辛苦;而是比智慧比健康,比誰活得愉快且久長。

主講人簡介


卞偉光 中國超存在哲學之父、全息歷史文化哲學創始人、中西思維方式研究專家,語言文字專家。全球頂尖的史前易學研究專家、卦字一體化專家、儒釋道易一體化專家。主要著作有《超存在哲學概論/中國文化的母型特徵及其發展前景》(西北大學出版社2006.12)、《中國文明起源與文化復興之路》(大崑崙出版社.2015.12),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哲學、語言文字學、易學論文以及小說、評論多篇。2016年6月21日香港《大公報》新聞中心(電子版)全文轉載《中國文明起源與文化復興之路》前言,其研究成果已被百度收入「史前易學」詞條。

 

說明:以上講座內容並非不變,每期可根據客戶提出的具體課時要求及學員文化背景適當作增減調整。本講座需提前預訂,如需要請與其助理卞翔聯繫,可加微信號flyingbird52100了解祥情。 


相關焦點

  • 甲午戰爭雙甲子學術研討會
    6月29日,由武漢大學臺灣研究所、臺灣兩岸統合學會、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聯合主辦的「甲午雙甲子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大學珞珈山莊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40餘位著名學者、嘉賓參加會議。  大會圍繞以下主題進行了四場研討,第一場研討會議以「甲午雙甲子與中華民族的發展」為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雷頤研究員指出,甲午時期因中國尚為一前現代國家,日本則已步入現代國家,中國失敗實有其必然性,然中華士人痛定思痛,汲取戰敗之教訓,開始反思制度文化,開啟了從依附性社會向倫理性社會的轉化歷程。
  • 中華上下五千年,為什麼陰陽五行文化始終貫穿於我們的文化之中
    中華上下五千年,陰陽五行始終貫穿於我們的文化之中。目前作為中國人,仍然受惠於陰陽五行學說。因為我們的行為、處事都和他息息相關。像我們經常說的:中庸之道;仁義禮智信;孝道;吃虧是福;惜福;未雨綢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否極泰來;亢龍有悔;在陽盛的時候,要準備向陰轉換;在很順利的時候,要防備危險將至等等方面,這些思維方式都跟陰陽轉換的理念相關聯。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能像我們漢民族這樣,對待自己的後代這樣的不遺餘力。因為我們有一個陰陽互根文化,子女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生命之根的延續。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華本位文化的重建與認同
    其實,嚴格意義上的國學,是指一國之學術,一國之學術必有其獨特之體系。一國之學術體系,必定是經由長期發展、多方匯通、反覆汰選,獲得學界廣泛認可之後方才確立的。中國傳統學術體系以經、史、子、集為總綱,所謂《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皆得名於此。四部之學,以「經學」為首,即以儒家《十三經》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
  • 「朱自清的文化自信與文學意義」學術研討會揚州舉行
    「朱自清的文化自信與文學意義」學術研討會揚州舉行 2018-10-13 12:21: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蒞臨暨宋朝曜變建盞學術研討會
    2020年11月21日,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專家組一行蒞臨南平市曜變陶瓷研究院開展「宋朝曜變建盞學術研討會」。陸金喜細緻的為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專家組講解了飲譽海內外的建窯建盞陶瓷文化,並帶領專家組親身感受建盞燒制全過程。陸金喜還與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專家組分享了源於閩北的朱子文化以及自己多年收藏的建本老盞等。陸金喜表示,建盞是中華傳統名瓷,是來自土與火高難度結合的藝術。建盞曾風靡宋朝,被皇室作御用茶具,現更被日本奉若國寶。
  • 「中華話語」針對陰陽文化與太極的一場激烈辯論
    不學數學,想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很難的,也根本無門可入。執著地把自己看成是太急人,把別人看成是營養人,怎麼就不能從別人那裡吸收點營養啊?別人營養平衡,愛著您的什麼事了?難道您自己不需要平衡?難道心理失衡,才是您的常態?在傳統語境中,太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這些都是互相關聯的整體因素,你把這些概念全部分割開來,怎麼可能去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呢?
  • 「2019青紅皂白·黑龍江省青年藝術家邀請展」及學術研討會在...
    黑龍江省畫院院長蓋景福,黑龍江省美協常務副主席、秘書長李振宇,黑龍江省美協副主席李向宇,黑龍江省油畫學會副主席薛智國、林建群,黑龍江省油畫學會常務理事王丕、石鐵民,黑龍江省美術館學術委員會秘書長袁耕,黑龍江省美術評論家於顯達,黑龍江省美協油畫藝委會主任池穎紅,黑龍江省美協冰版畫藝委會主任朱曉東,哈師大傳媒學院教授王繪,哈爾濱油畫學會主席劉恆偉,鷹歌守藝人傳統文化體驗工坊負責人王雪蓮及全省藝術愛好者和新聞媒體的朋友出席了開幕式
  • 陰陽五行是精華還是糟粕?人類還會敬畏太陽嗎?
    —— 再談不懂天文曆法讀不懂中華文化  南方日報記者 王培楠  核心提示  去年10月17日,本報以《不懂天文曆法讀不懂中華文化》為題,報導了廣東一位工程師劉明武以太陽、月亮、北鬥星為坐標,從天文曆法的角度,去破譯中華文化的密碼。
  • 如何辯證看待八字命理與傳統陰陽五行相應的問題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影響最大、流傳最為深遠的學術文化中,應該非算命術莫屬。《三命通會》《淵海子平》《鬼谷算命術》等命術經典深受各界關注,尤其是在民間民俗上,把八字廣泛應用於擇吉選日子和預測事項上的基礎。關於八字問題,眾說紛紜,有必要去偽存真,為使大家對這一神秘學術有所了解,現對其理論根據做必要的解說。何謂「八字」?
  • 中國文化的邊緣(陰陽五行八卦)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家文化,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小說都是文化正統。佛教、道教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也衍生出許多學說理論。老子《道德經》更是以深奧的哲理,打動了全世界,發行量僅次於《聖經》列世界第二。
  • 從頂級功夫到文化魅力 中華年曆的深韻
    從頂級功夫到文化魅力 中華年曆的深韻 [腕錶之家鐘錶文化] 在2012年的巴塞爾鐘錶展,Blancpain寶珀極富創新性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枚中華年曆腕錶,方寸錶盤之中,盡顯中華傳統計時之道(生肖年、天幹地支、五行
  • 人身陰陽五行通行於天地(附語音)
    「五」指的是五行,對應的五臟的意思。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其氣三」註解就不一樣了,張介賓在《類經》裡面,他是這樣註解的,他說:「陰陽盛衰,少太有三,其氣三也。」(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人體分為陰陽,陰陽各有三條經脈。
  • 社會學重建40年與中國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南開舉行
    >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聶際慈 通訊員 吳慧星 攝影 聶際慈)9月28日,社會學重建40年與中國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南開大學開幕  中國社會學會會長李友梅為研討會發來書面致辭,南開大學副校長王新生、吉林大學前常務副校長邴正在開幕式致辭。  李友梅指出,新時代中國社會學界積極開展中國社會轉型研究,參與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話題體系構建,取得豐碩成果。
  • 《先天奇門》王偉光:陰陽五行及正克和反克
    《先天奇門》王偉光:陰陽五行及正克和反克。《先天奇門王偉光系列教程》並無書籍,皆為侵權假冒。目前的易學基礎理論框架都是錯誤的,市面上假奇門偽易學漫天飛,就連最基礎之陰陽五行也表述不清,或者乾脆是錯誤的。這些錯誤的基礎已經廣為流傳,以訛傳訛,導致學了幾十年的奇門愛好者都是一問三不知。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精神 2020-10-22 14:50:08 來源:水母網
  • 陰陽五行八卦之陰陽
    並不好奇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到底孕育了什麼。現在,我長大了,變得懂事了,知道抱大腿了,我的祖國和傳承下來的文化就是我最好的靠山。當然,並沒有說國外的東西都要嗤之以鼻,這個世界的東西沒有好與壞,只是看你需要什麼。現在我還是覺得教父是最偉大的電影,披頭四是全世界最好的樂隊。
  • 陰陽五行?陰陽六行?
    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剋,是極右一神邪教-道家與道醫的理論。陰陽六行(金與木、火與土、水與氣)中庸,這才是儒家與儒醫的理論。生命是陰陽之間中庸的結果,而不是陰陽之間相剋的結果。所以說:只有追求陰陽之間中庸的中醫與儒教,才會正確指導人類&34;,才會正確指導人類社會去&34;。而追求極端(陰陽相剋、非陰即陽)的西醫、道醫與各類一神邪教註定要「圖財害命、毀家、毀族、毀國、毀天下、奪天下"。
  • 《林繼中文集》新書發布會暨學術成果研討會在漳舉行
    《林繼中文集》新書發布會暨學術成果研討會在長泰龍人古琴文化村舉行12月19日,由閩南師範大學與上海古籍出版社聯合舉辦的《林繼中文集》新書發布會暨學術成果研討會在長泰龍人古琴文化村舉行。發布會現場發布會現場,閩南師範大學校長李順興、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高克勤分别致辭,高度評價了《林繼中文集》的學術價值。山東大學文學院院長杜澤遜、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吳在慶分别致辭,高度肯定了林繼中先生宏大的學術視野和科研成就。隨後,林繼中向母校山東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廈門大學、閩南師範大學圖書館以及漳州市圖書館、龍人古琴文化村贈予新書《林繼中文集》。
  • 陰陽五行與迷信
    關於陰陽五行起源已在上篇中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五行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材料屬性,對於身邊的金木水火土我們都是能看得見摸得著,所以很好理解。而能量有些往往是看不見的,就像我們隨時都在呼吸的氧氣,看不見但缺幾十秒鐘就會受不了。五行的能量是天體運行變化的結果,看不見摸不到,把這種能量應用到預測,給人的感覺就顯得神秘。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五行學說
    這就是天人感應,是陰陽家的宇宙觀,對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影響極其深刻。五德指五行的屬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照陰陽家的說法,宇宙萬物與五行是對應的,各具其德之一種,而天道的運行,人世的變遷,王朝的更替等都是五德轉移的結果。《呂氏春秋》說:「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蚓大螻。黃帝曰:土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