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認為臺灣窮?臺歌手炫富抗議 稱骨氣用錢買不到

2020-11-28 環球網

海外網7月4日電 還記得之前那位放言稱「不到大陸撈錢」的臺灣歌手謝和弦嗎?當時無數大陸網友回懟「這是誰啊戲真多」。近日他又來「怒刷存在感」,錄製視頻稱近年來「很多大陸人認為臺灣人很窮」,於是他剪爛衣物、摔壞相機以表示「抗議」,更嗆稱「骨氣是用錢買不到的」。

據臺灣親綠媒體報導,謝和弦近日在網絡上貼出一段視頻。視頻中,他談到有些大陸人對臺灣人的印象就是很窮,接著他拿出各種潮牌的帽子、外套與褲子,隨後用剪刀將衣物一一剪爛,再將手上一臺單眼相機摔壞,以對大陸人「表示抗議」。

謝和弦還反嗆,「你有錢又怎樣?」他聲稱,臺灣人雖然不像大陸可以賺那麼多錢,但臺灣人「都蠻知足」的,最後還叫囂,「還有一種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叫骨氣...來跟我念一遍,骨——氣——」

此前,5月25日,這位名叫謝和弦的臺灣歌手就曾在微博上發過這樣一條博文,「沒有打算透過任何管道去大陸撈錢」,「我全身刺青,你覺得我適合過去裝乖嗎…」一時間引來大陸網民的關注,然而絕大多數網友都表示,「真的不知道你是誰啊!」

據報導,謝和弦「亂說話」其實前科累累。2012年,他曾在臉書上自曝歌曲是吸食大麻後製作出來的,還說「臺灣需要大麻合法化」。

他還曾暗指臺灣某綜藝大哥以工作機會拐騙女孩,甚至直接點名就是吳宗憲,搞得吳宗憲還告他誹謗,最終他還是公開道歉平息事件。(綜編/姜舒譯)

相關焦點

  • 蔡批馬「卑躬屈膝」,臺網友諷:有骨氣的話,ECFA乾脆就不要吧?
    而看熱鬧的島內網友,對蔡英文所謂「卑躬屈膝」嗤之以鼻,拿出其會見「外賓」的照片打臉,還諷稱「要有志氣,也要有骨氣,那您選上之前宣稱是『糖衣毒藥'的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乾脆就不要了吧?」馬英九:與大陸互動「平等互惠、平起平坐」對蔡英文「卑躬屈膝」一說,馬英九表示,他「執政」8年從未卑躬屈膝,與中國大陸互動都是「平等互惠、平起平坐」。
  • 臺灣已大勢所去? 臺教授這麼說:大陸每年GDP增加1.4個臺灣……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9日在受訪時表示,「大陸已經用實際動作告訴你(臺灣)雖然(政策)細節還要進一步著墨,但這次是玩真的,不必擔心看的到吃不到」,同時,龐建國還提到一個細節:從大陸兩會公布的經濟成長率6.5%來看,大陸GDP是臺灣的22倍,也就是說「每年(大陸)GDP會增加1.4個以上的臺灣」。
  • 掏空臺灣!臺專家爆料:美國11月3日通知臺灣買美債
    臺灣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今天在一場論壇上提到,軍事與美元是美國統治世界兩個手段,美國打定主意要掏空臺灣人的鈔票,拼命賣武器。他更爆料,由於中國不買美債了,美國11月3日正式通知臺灣與新加坡「中央銀行」,告知臺、新外匯存底很多,要來買美國債券。
  • 「臺灣是不是瘋了?」臺議員怒批臺媒對大陸的報導有失偏頗
    美國越發嚴峻的疫情形勢讓人失去信心,所以去美國留學工作已不是大部分人的優先考慮。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陸的疫情卻並沒有阻擋臺灣人舉家搬遷前去工作生活。  但是這些從大陸或美國回來的人,在臺灣地區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紛紛開始對臺灣、對某些人的世界觀產生質疑。  此外,邱靖雅還發現,臺灣島內很多媒體對大陸的報導都有失偏頗。為此,邱靖雅直言稱,「臺灣是不是瘋了?」既使「美臺」關係日益變好,但他們卻沒有因此打開視野,這是因為臺灣地區太習慣「被重製」的東西。
  • 美國在臺協會太高調 臺灣買武器如買保險有什麼好...
    (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美國對大陸大打臺灣牌,美國在臺協會(AIT)近年來在臺灣能見度大增,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前天把臺美軍售當作政績宣傳,令人懷疑這是刻意刺激大陸?他在演講中,流露出高高在上的心態,彷佛軍售是對臺灣施恩,在他處長任內,臺美軍售達成史上最高紀錄。但說穿了,向美國買武器,就是買保險,保這麼多年,保費繳這麼多,有什麼值得臺灣好驕傲?
  • 娛樂 臺灣知名歌手林慧萍
    林慧萍(1963年8月20日-),臺灣知名歌手,20世紀80年代風行臺灣歌壇的玉女,八十年代臺灣歌壇最輝煌時期的代表人物,與金瑞瑤與楊林等成為臺灣後校園民歌的流行歌主流。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她拋棄了憂鬱的玉女形象,變成開朗自信的都會女子,1996年漸漸淡出歌壇。臺灣音樂人姚謙稱她為"國語歌壇超級推手"。
  • 大陸成不少臺灣學子求學首選 在渝臺籍學生期待未來在大陸求職
    原標題:大陸成不少臺灣學子求學首選 在渝臺籍學生期待未來在大陸求職
  • 臺灣電視臺:絕對不要認為環球時報是隨便說說!
    自打臺灣「行政院長」26日公開自稱「是支持臺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島內輿論好像就沒消停過。先是臺灣前警察大學教授葉毓蘭27日在臉書(Facebook)發文稱,很「佩服」賴清德主張「臺獨」心口如一的勇氣,但中共19大召開在即,這樣的勇氣,會不會給臺灣帶來什麼危險?
  • 臺灣實施兩項入臺便利政策 部分大陸遊客可一年多籤
    中新網北京8月1日電(溫雅瓊) 自8月1日起,臺灣方面開始實施便利大陸人士入臺的兩項政策:符合條件的赴臺個人遊大陸旅客可申辦入臺證「一年多籤」;大陸文教等優秀專業人才可一年多次入臺。  臺旅會(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北京辦事處副組長林蔚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表示,「一年多籤」僅是針對臺灣方面發給的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又稱入臺證)而言。  目前,大陸居民不管以個人還是團體的方式赴臺旅遊,都需辦理「兩證」,即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又稱赴臺證)和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分別由大陸方面和臺灣方面發放。
  • 文化交流讓臺灣青年看見「新大陸」
    張立齊(北大博士):臺灣青年中有一部分人已經覺醒。在臺灣經濟發展現狀下,民進黨讓人民很痛苦,讓年輕人沒出路。兩岸要交流、要開放,臺灣才會好。網上已經有很多人反映,支持兩岸交流,他們都覺得臺灣的經濟能因此變得更好。郭雪筠(兩岸媒體人):「韓流」(韓國瑜潮流)絕對是一個現象,很多老記者都沒有想到韓國瑜會贏,而且贏這麼多。
  • 日本告韓國禁核食沒告臺灣?臺官員竟仍稱「臺日友好」
    日本告韓國禁核食沒告臺灣?臺官員竟仍稱「臺日友好」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欲進口日本福島核災五縣食品屢被擋下。對此,臺外事部門亞東關係協會秘書長蔡明耀表示,日本認為禁止特定地區進口不符合WTO規定,之前已經在WTO對韓國提出起訴,但基於「臺日友好」的關係,一直沒有在WTO起訴臺當局。
  • 靠「黑大陸」博眼球,某些臺灣人請收起無知與偏見
    【兩岸快評第175期】日前,臺灣的財經名嘴黃世聰在節目上先是斷言「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後來又語出驚人「大陸人經濟不好,借酒消愁」。這是繼有些人認為。大陸「吃不起茶葉蛋言」論之後,又一次的對大陸的無知和偏見。
  • 引入央視及鳳凰衛視 大陸節目赴臺又成話題
    島內媒體報導稱,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透露,曾在4月28日舉行的「汪辜會談」20周年座談會上,向馬英九建議,可以考慮引入央視及鳳凰衛視國際新聞,希望藉此解決臺灣的媒體亂象。
  • 大陸表態想加入CPTPP,謝長廷聲稱:恐不利臺灣加入
    臺當局「助日代表」謝長廷昨天與媒體茶敘時被問到臺灣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問題,以及中國國民黨民調顯示7民眾反對「核食」一事。謝長廷稱,臺灣申請加入CPTPP可能排在英國、泰國之後,這可供臺灣參考。
  • 臺灣學者:金融戰才是臺海警訊!臺灣罩門在經濟
    據中評社報導,陳若暉教授分析,臺灣從「首戰即終戰」爭辯到「主流民意」,但是臺灣主流民意,跟大陸要不要打臺灣,恐怕是兩回事,除非臺灣的主流民意可以影響大陸,「不然就是空氣。」陳若暉認為,現在值得注意的是,國臺辦「提醒」的兩件事:今年1至7月,兩岸貿易額1349.4億美元,年比增長8.7%,臺灣所獲順差超過700億美元。
  • 臺灣新竹農民曆印有日本軍旗,國民黨怒撕表達抗議
    臺灣新竹農民曆印有日本軍旗,國民黨怒撕表達抗議 近日,臺灣新竹市政府推出今年製作的農民曆,不料封面上竟然印著日本軍旗,遭質疑是在宣揚日本軍國主義。新竹市國民黨團9日怒撕農民曆表達抗議與憤怒。
  • 中共臺灣書記蔡孝乾叛變 臺地下黨組織全軍覆沒
    至1947年二二八事變前夕,臺灣省工委發展了70幾名同志。  1948年5月,全臺灣正式黨員已有285人。此後至1949年4月不到一年,臺灣地下黨組織蓬勃發展,正式黨員增至1300多人,可掌握民眾達5萬人。省工委的實力,在1949年4月6日「四六學潮」中充分展現,這時省工委曾向中共中央提出《攻臺建議書》:「如果我們的攻臺計劃,需要考慮季節風勢的話,則攻臺日期,應以明年四月最為適當。」
  • 大陸導演江平退出東京電影節引臺媒抗議
    鳳凰衛視10月25日《有報天天讀》節目播出「內地導演江平退出東京電影節引臺媒互掐」,以下為文字實錄:邱震海:同時影人關注還有中國一個導演叫江平,這個江平不是法學家、老法學界江平,是另外一個中國的導演。
  • 12月26日,兩岸共同辦了一件大事,祖國大陸距臺灣又「近」一步
    新華社報導稱,12月26日上午,隨著G5322次列車從平潭站緩緩駛出,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鐵路——福平鐵路正式開通運營。該篇報導介紹稱,平潭是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與臺灣新竹相距僅68海裡。當兩岸共同辦了這一件大事後,讓祖國大陸距離臺灣又「近」了一步。
  • 南航臺灣分公司成立 成為首批獲臺營業執照大陸企業
    在臺北市成立,南航成為首批在臺灣取得營業執照並正式成立分公司的大陸企業。>業務負責人李龍文先生,臺灣旅遊業務負責人賴瑟珍及臺灣民航各界代表共同為南航臺灣分公司南航董事長司獻民在臺灣分公司成立儀式上表示,作為首批在臺成立分公司的大陸企業,南航深深感受到肩負著根植臺灣、溝通兩岸的企業責任,在為兩岸民眾提供「最便捷、最舒適、最安全」的服務之外,更希望臺灣消費者能感受到南航「客戶至上」的企業文化精神,把南航當作是每個臺灣民眾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