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2021-01-15 大河網

□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

「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人這麼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作為參與者、見證者,面對這歷史性的一刻是深深的感動和驕傲。」12月17日晚,太極拳申遺文本撰寫組組長、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館員尚春升感慨道,申遺成功是與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省文化和旅遊廳持之以恆的努力分不開的,凝聚著河南文化工作者以及太極拳非遺傳承人的汗水和心血。

太極拳是繼皮影戲、二十四節氣之後,我省第3個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這一刻,尚春升很自豪。「中國不僅向世界貢獻火藥、指南針這樣的科技力量,還貢獻了二十四節氣、太極拳這樣的智慧生活方式,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頭和底氣。」尚春升說,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意義在於提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見度,可吸引更多人關注非遺保護和發展。

此次申報文本中是這樣定義太極拳的:太極拳是基於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在尚春升的理解中,「沉靜和美」是太極拳的態度。

尚春升說,本次申報的太極拳並非太極拳的全部,如競技部分予以弱化,重點表達其文化意義。

此次申報從2018年9月18日在北京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行第一次會議開始,到2019年3月29日將申報文本遞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半年多的時間裡,開了無數次會議、申遺版本也修改了無數次。

回望申遺歷程,尚春升清楚地記得每一個細節。他回憶,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河南工作組每周有兩天的時間在北京聽取民俗、非遺、體育、哲學、歷史、外語等方面專家點評及修改意見,時常連夜趕回鄭州進行修改,兩天時間拿出新的文本。

申遺成功,對太極拳來說,也是一個新的起點,標誌著中國太極功夫正式走向了世界。「今後,我們將對太極拳進行更為深入、具象的研究,將太極拳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尚春升說。

相關焦點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①|太極拳申遺成功之後,又有「神仙」挑起紛爭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錘子從抬起到落下,僅用了幾秒的時間,但是對河南陳家溝而言,為了這記錘響走了12年,而太極拳則發展了幾百年。太極拳從誕生到成為人類「非遺」,中間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又經歷了怎樣綿延曲折的歷程?12月25日,記者來到陳家溝,尋找陳家溝的故事,感受申遺成功後陳家溝的變化。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什麼重大意義嗎?
    前段時間,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的消息,在國內,引發極大的關注!許多人紛紛奔走相告,慶祝這一重要的時刻。但是,也有人表示疑惑: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什麼重大意義嗎?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太極拳?但是,不可否認,相對於國外的一些運動項目,比如印度的瑜伽,太極拳的知名度,還是稍遜一籌的。而這一次,太極拳成功申遺,對於提高太極拳的知名度,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用行內資深人士的話來說,就是:太極拳成功申遺,讓太極拳,從陳家溝,走向了全世界。令世界為之矚目,讓全球為之驚嘆。
  • 太極拳成功申遺 我和太極拳有個故事
    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武術界沸騰了,愛好者們沸騰了。記者走訪不少健身鍛鍊點了解到,在港城,也有太極拳「粉絲」,以柔克剛、剛柔並濟的太極拳成為他們熱衷的健身項目之一。昨日,記者採訪了港城幾位太極拳愛好者,一起來聽聽他們與太極拳的故事吧。
  • 太極拳申遺成功之後:外村的都想來學拳,「四大金剛」弟子遍天下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錘子從抬起到落下,僅用了幾秒的時間,但是對河南陳家溝而言,為了這記錘響走了12年,而太極拳則發展了幾百年。太極拳從誕生到成為人類「非遺」,中間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又經歷了怎樣綿延曲折的歷程?12月25日來到陳家溝,尋找陳家溝的故事,感受申遺成功後陳家溝的變化。「外村的都想來學拳,討個好營生」陳家溝位於焦作溫縣城東,原名常陽村。
  • 「學習強國」專項答題平臺點名「太極拳」!
    為做好太極拳申遺成功宣傳工作,充分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創造力,進一步擴大太極拳影響力,促進太極拳在更大範圍內推廣傳播,焦作市委宣傳部策劃了在「學習強國」全國平臺開展「太極拳申遺」專項答題活動,組織編寫了一套專業性、知識性和地方特色較強的試題,試題難易適中,向「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提供,經「學習強國」編委會審批,於1月8日在「學習強國」全國平臺專項答題推出。
  • 我國又有兩個項目申遺成功,太極拳和送王船
    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③丨陳正雷:太極拳最初是搏擊用,你說能不能打
    縣裡派我去鄭州給陳文講陳家溝的故事,1979年,國際飯店剛挖地基,我在中州賓館給陳文講了三天故事。陳文3月回去,4月就帶了一個團隊拍《少林寺》。8月拍完回去匯報,電影公司老闆請了影視各路名人、武術指導審定樣片,大家一致的意見是,劇本很好,但演員沒打出少林拳的味道,一問才知道,請的都是戲劇演員,所以打鬥場景和畫面不真實。老闆一怒把膠片燒了。《少林寺》泡湯,《陳家溝》陳文也沒心情指導了。」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④|文旅產業謀轉型,「武太極」引爆「文太極」
    因為疫情和季節原因,陳家溝並不像網上所講人滿為患,這個國家體育總局認定的「中國太極拳發源地」,像一盤半成品的「太極佳餚」,等待火候和眾人的品嘗。那麼,太極拳申遺成功會不會為陳家溝的文旅產業帶來轉機?他提醒記者來晚了幾天,前幾天申遺成功時,陳家溝像一片熱鬧的海洋,12面被擂響的得勝大鼓訴說著喜慶,幾大太極拳社區的傳承人輪番表演,村裡一到晚上就像燈光之城,幾千人從全國各地匯集到這裡。趙錫說,熱鬧過去了,如今,大家該幹啥幹啥,陳家溝人是見過世面的,不過,晚上燈依然值得一看。
  • 話說太極拳|今天的故事有料!太極拳還有……(連載)
    陳鑫雖為太極拳高手,但相比於兄長陳垚,還是有一定差距,逢人問起他的功夫如何,陳鑫總是說我功夫不行,這是相對於陳垚而言。為闡發陳家溝世傳的太極拳理,陳鑫發憤著書立說。主要著作有:《陳氏家乘》五卷,《安愚軒詩文集》若干卷,《陳氏太極拳圖說》(原名《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出版時改為是名)四卷,《太極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六拳譜》等。其中《陳氏太極拳圖說》最為著名。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專家:申遺不是搶註商標
    這個項目申遺成功,對於傳統文化保護將起到怎樣重要的作用?昨天,文化部對此召開新聞發布會,一一解答熱點問題。  聽到二十四節氣評審通過的消息,當時在現場的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巡視員馬盛德,激動地站起來與周圍人握手。他表示,世界遺產再添「中國符號」,不僅是教科文組織對中國「二十四節氣」的一致認可,也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紫金山天文臺推算精確時間
    二十四節氣為啥能申遺成功?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歌,你會背嗎?「二十四節氣」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現出國家、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古人對節氣很重視,每到節氣都要休沐、祭祀。一個月兩個節氣,對老百姓們來說,是休息的時間、精神放鬆的時間,會進行很多文化活動。而這其實也是民族信仰的形成。」此次申遺成功,王露明表示,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很大進步。
  • 大運河申遺揚州牽頭 瘦西湖是重要「景觀遺產」
    掃碼看視頻昨晚,CCTV-4《遠方的家》系列節目《大運河》播出第34集《水廓帆檣運河事》,繼續講述揚州城的運河故事。鏡頭帶著觀眾遊覽了大王廟、瘦西湖、挹江門、運河三灣、江都水利樞紐等景點,講述大運河申遺故事,了解南水北調第一站是怎樣運作的。
  • 屬兔女成功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這世界不單單男人可以取得成功,女人也是可以取得成功的。那對於12生肖裡面的屬兔女來說,她們成功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一起來了解下。畢竟我們的屬兔女也是想用最後的成功,來狠狠地打下那些嫌棄自己人的臉。所以說,屬兔女成功的背後,是被嫌棄也不放棄。其實就像歌詞裡唱的那樣,沒有人的成功是隨隨便便的。有些時候或許你覺得別人好像什麼都沒做一樣,可是人家在背後的付出往往我們也是難以想像的。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完)
    簡化24式太極拳的出臺拓展了太極拳發展空間的深度和廣度,促進了太極拳的廣泛普及,描繪出太極拳無可限量的發展前景,是太極拳運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革新。2015年10月18日,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焦作市加快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倡議發起「共享太極共享健康」大型紀念活動,在國內外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全球10萬餘名太極拳愛好者集中演練,百萬名太極拳愛好者分散演練,其中,焦作地區組織5萬人集中演練,成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
  • 從「不傳外姓」到風靡全球,太極文化「丹田地」有啥傳奇故事?
    申遺成功,標誌著太極拳發展進入「後申遺時期」。從「不傳外姓」的家族秘技到風靡全球的中國功夫,養育它的這片熱土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頂流太極 痛點何解作為快速崛起的巨大國際文化頂流IP,太極拳的意義不再是看家護院,而被賦予健康與快樂的職責。如何將太極拳打造成一種被廣泛傳播的時尚文化,如何用太極拳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做強太極產業,才是傳承的關鍵所在。對此陳家溝人和一些專家學者的看法是一致的。
  • 八段錦和太極拳的區別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八段錦和太極拳之間的關係。八段錦之前我有做過介紹,是目前健身氣功裡面流傳最廣的功法。由於招式簡單容易上手,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謂是氣功入門築基不二之選,在中醫界,國學文化界及健身愛好者之間廣為習練,現就不多做贅述,今天主要介紹一下家喻戶曉的太極拳。
  • 太極拳的精髓就一個字:松
    作者 鄭永明太極拳的精髓就一個字:松。太極拳的精髓就一個字:松,特別是對現代人來說,身心放鬆能夠康復多種慢性病,克服亞健康,獲得真正的身心愉悅。但是,必須提醒大家,太極拳所說的放鬆和和我們認為的放鬆完全是兩回事,很多時候恰恰相反。
  • 揚州牽頭大運河申遺:鍥而不捨 十年磨礪一劍成
    揚州人下定決心,一定盡己所能,持之以恆,堅持不懈,舉全市之力做好境內運河遺產保護工作,為全線申遺作出榜樣。2009年9月25日,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會議在揚州召開。時任代市長的謝正義向出席會議的國家有關部委負責人、沿線申遺城市代表表示,作為大運河申遺牽頭城市和申遺團隊中的一員,揚州將以更加科學的方法,更加紮實的行動,履行好聯合申遺辦公室的職能,率先做好運河揚州段保護和申遺各項工作。
  • 太極拳的故事 | 一個家族和一門絕藝(連載二)
    即便一隻腳不能挨地,膝蓋跪在凳子上,老先生還要講太極拳。從那時起,陳照丕把太極拳編成了語錄拳,一邊練一邊唱。崔春冬記載了這段故事:「紅軍不怕遠徵難」,太極拳起勢;「萬水千山只等閒」,「嗵」,一個金剛搗碓。在毛語錄的庇護下,人們又開始練拳。村裡的批鬥會也照開。陳正雷和陳小旺為了避人耳目,只能偷偷跑到亂墳崗苦練。1967年,清理階級隊伍。
  • 揚州牽頭大運河沿線管護"申遺辦"更名"保護辦"
    記者22日從揚州市政府獲悉,隨著大運河聯合申遺的成功,原本設在揚州的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公室,將在本月26日更名為大運河保護管理辦公室。  據悉,作為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牽頭城市,揚州在大運河沿線城市率先頒布實施大運河市段保護規劃,率先制定大運河遺產保護地方規範性文件,建成數字管理和監測預警示範平臺,被國家文物局作為試點向沿線城市推廣。隨著大運河入列世遺,如何做好長效保護管理是全線35座城市面臨的共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