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張驍)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綜合管廊20日正式投入使用。延慶賽區所需的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電力、電信及電視轉播信號等將如「血液」般注入賽區。
延慶賽區綜合管廊內景。
延慶賽區綜合管廊是延慶賽區市政配套保障的「生命線」。「『生命線』一通,延慶賽區滿盤皆活。」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丁建明介紹,隨著延慶賽區綜合管廊投用,賽區造雪、造冰系統將進入運行階段,賽區內生活、生產、環保保障系統將開始正常運轉,為賽區服務的索道系統將很快開始試運行。
據悉,延慶賽區綜合管廊南起北京市延慶區佛峪口水庫、北至延慶賽區核心區,全長7.9公裡,是一條踐行「綠色辦奧」理念的「綠色大動脈」。
作為延慶賽區市政能源保障通道,延慶賽區綜合管廊具有集約利用土地和減少生態影響等優點。「傳統市政能源保障通道需要劈山開路架設管線,會對延慶賽區這個北京生態『後花園』造成傷害。而目前投用的延慶賽區綜合管廊,其中間泵站雖有7層樓高,但6層半建於地下,僅有一組通風口露出地面。」北京京投管廊公司副總經理韓寶江介紹。
工人在延慶賽區綜合管廊內作業。
據悉,延慶賽區綜合管廊還是國內首條投用的大落差、大坡度山嶺綜合管廊。其進口段位於海拔約550米的延慶佛峪口水庫,出口段位於海拔超1000米的延慶賽區,垂直海拔高差達500餘米,最大坡度達到15度。
「500餘米的垂直海拔高度差,決定了延慶賽區地下綜合管廊必須建設加壓泵站,分級進行能源供給。」韓寶江將綜合管廊的供水過程比喻為「三級跳」——水源先在佛峪口水庫進行第一次加壓「起跳」,到達小海陀山進行第二次加壓「起跳」,到達海拔1050米的賽區後進行第三次加壓「起跳」,才能最終送達賽道。
據介紹,延慶賽區綜合管廊於2017年9月開工,2019年9月完工,是延慶賽區率先完工並投用的「先鋒」工程。
圖片:北京市重大項目辦提供
文字編輯:張悅珊
籤發:徐徵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