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真司親自操刀,被稱為生化續作的恐怖遊戲——《惡靈附身》

2021-01-09 碎碎念工坊

大腦是人體器官中最複雜最重要的,也是我們人身上唯一可以終生發育成長的器官,同時它也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最為複雜的組織結構。作為人體的神經中樞,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都是由大腦支配和指揮的,更別提我們一生的寶貴記憶,知識等等重要信息都被儲存在大腦中,一旦大腦出現問題後果將不堪設想。迄今為止,現代科學技術也沒有解開多少有關大腦的秘密。這麼神秘又對人類異常重要的大腦,在如今各種藝術作品創作中自然也成為了香餑餑。今天,隨心為大家帶來的就是一款有關大腦題材的經典驚悚恐怖生存遊戲,在本作中我們將陪同主角一起上演一場"入侵腦細胞"的大戲,開啟一段"盜夢空間"般的恐怖之旅——這款遊戲的名字就是《惡靈附身》。

《惡靈附身》(英文名:THE EVIL WITHIN)是由TANGO GAMEWORKS開發製作,由BERHESDA SOFTWORKS於2014年10月發行的一款恐怖生存類遊戲。本作的製作人是木村雅人,總監三上真司,就看這陣容其實老玩家就啥都懂了。本作IGN評分8.7分,本作的遊戲可玩性非常高,很多玩家在剛開始接觸本作的時候,第一印象會覺得本作有點像生化危機+寂靜嶺的2合1,但是如果繼續深入玩進去後,就會發現本作的獨特魅力。本作遊戲的劇情設定方面會比較燒腦,遊戲全程恐怖氣氛營造的也非常NICE,光影效果與畫面表現上佳,戰鬥手感不錯並且遊戲整體節奏感也把握的很好。2014年德國科隆國際遊戲展中本作被評為索尼PLAYSTATION最佳遊戲。但是本作如果特別暈血或有心臟病的朋友就不推薦了。

《惡靈附身》自發售至今雖已有5年之久,2代也已經都出了,但是初代的劇本真的是非常精彩。不過本作的口碑在玩家群體中確實是一直飽受爭議、兩極分化嚴重的。因為初代遊戲故事被拆的七零八碎隱藏在主線劇情之中,又挖了很多坑再賣DLC的做法確實不招人待見。估計不少玩家朋友玩的摸不著頭腦就停下了,今天隨心將本作作為懷舊遊戲推薦,是想與大家一起再次重溫這款經典的恐怖大作,畢竟這款遊戲還是非常不錯的,兩極分化也是不少朋友沒能將故事捋順,缺少代入感而沒進行下去,這次隨心將會把本作的起源故事從零散的劇情中組合起來給大家說說。

三上真司設計的《惡靈附身》遊戲世界是虛擬架空的,所以很多地名啥的就別深研究了,並且本作某些觀點與曾經在2000年上映的電影《入侵腦細胞》跟2010年上映的電影《盜夢空間》非常相似,所以沒玩懂的朋友也是可以找這兩部電影看一看的......好了,現在說回故事本身。

在很久以前,曾經有一個非常有錢的家庭住在這個農場,這個四口之家表面看起來日子過的很幸福也不差錢,但是其實他們家是當地的邪教信徒,並且家中的一家之主在背地裡也一直欺壓村民,從事著土地強買強賣的非法勾當。在這個家庭中他們有兩個孩子,小兒子聰明機智,大女兒溫柔漂亮。不過小兒子從小就很偏執,並且他的愛好也有點恐怖自然也就成為了他人眼中的怪胎(這孩子打小智力非凡,有科學家的潛質,但是這個後面再說),再加上小男孩父親背地裡幹的那些欺壓村民霸佔土地的緣故,這孩子從小在農場上也自然沒什麼朋友,只有他的姐姐經常陪伴他身邊,不知不覺間,這倆孩子之間產生了那麼一絲情愫……

有一天,村民終於忍受不了長期以來這家男主人對他們的剝削,就自發組織起來到了他們這一家的糧倉,想給糧倉放把火小小示威一下,萬萬沒想到當時小男孩正在與姐姐在糧倉中幽會。外面的村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把火點燃了糧倉,瞬間火焰就包圍了這姐弟二人。姐姐頂著大火奮力將弟弟推到窗邊,讓弟弟爬了出去,但是自己卻被無情的大火吞噬,毀了容不說,還變成了植物人。而弟弟雖說被姐姐救了一命,但是也受了很嚴重的燒傷。

得救後的小男孩看著已經變成植物人的姐姐悲傷不已,突然就冒出了一個瘋狂的想法,雖然姐姐變成了植物人還被燒的不成人樣,但歸根結底姐姐只是身體壞了,她的大腦還是沒問題的,大腦沒問題就證明姐姐的意識還存在大腦中。如果能找到一個健康的肉體,再把這具肉體原有的精神意識統統刪除掉,然後把姐姐的意識導入放進去,這不就可以復活姐姐了嗎!?

小男孩六七歲的時候就熱衷於研究解剖動物大腦,可以說這孩子如果不跑偏,日後肯定也是一名科學家或者醫學家,會獲得很高成就那種,但是這場大火造成的變故將他徹底推向了黑化一面。在暗地裡,小男孩開始將解剖研究對象從動物轉到了人類,前期的實驗人體大腦就是之前燒他們糧倉的那些村民們,小男孩想辦法把他們一個接一個的綁架過來做了實驗……

而後面人體實驗的這些供體則來源自燈塔精神病院。這家精神病院的醫生馬塞洛是他父親的一位朋友,其實馬塞洛也是因為小男孩家裡有錢,巴結他父母拉贊助的時候偶遇小男孩,倆人聊了下之後馬塞洛就對小男孩的這個實驗設想特別感興趣,隨後就看了小男孩的一些實驗記錄,看後深信小男孩的實驗如果成功,將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到時候要錢有錢要地位有地位。所以暗地裡達成協議,利用他精神病院醫生的職務之便,將燈塔精神病院的患者作為人體組織樣本提供給小男孩研究使用……

時間繼續推移,小男孩與姐姐的不倫之戀被他父母知曉,同時也發現了他暗地裡做的這些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直接就把小男孩給教訓一頓關在家裡並阻止其在進行實驗,這孩子怎麼可能接受無法復活姐姐的現實,某一天趁著放風的時候殺害了他的雙親,然後偽造了現場騙過了警察的調查,順利的繼承了其父母名下的巨額財富成為了富翁,聯繫了燈塔精神病院的馬塞洛之後又獲得了很多先進的研究器材與更多的實驗樣本。

在經過一段漫長的研究實驗之後,小男孩也已經長大了,這些年馬塞洛也與小男孩一起合作,將小男孩收為助手,一通完善大腦共享轉移理論,最後這個理論也初步完成,但是這也只是理論層面的成功,小男孩終於開發出一套大腦共享設備STEM,借用這部設備可以讓人訪問其他人的大腦世界進入其思維深處獲取任何信息,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因為在人體實驗上還是會失敗,但凡使用設備連接進入STEM後的人基本都腦死亡了,即使個別有沒死的,也基本都成了瘋子,這並不是小男孩所想要的,因為小男孩最終目的是完美復活他的姐姐,這種是情況是其接受不了的。

不過後面的實驗中,小男孩發現了一個名為萊斯利的自閉症患者竟然可以安然無恙的往返於STEM,這為小男孩復活姐姐的願望打開了一扇窗,但是為了防一手,小男孩將萊斯利從實驗成功名單中劃掉了,也就等於是將他藏了起來。但是馬塞洛卻暗自將STEM的資料偷偷交給了莫比烏斯,"莫比烏斯"是一家非常有實力的大型跨國恐怖組織,它在普通人眼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卻又無處不在,並擁有近似無盡的資源,與生化危機中的保護傘公司類似。莫比烏斯當即就對這個實驗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要知道一旦實驗成功,那麼就可以控制全世界的政壇或者幹很多超乎想像的事情。

莫比烏斯勒令馬塞洛儘快開發完善這套STEM系統,但是馬塞洛根本沒那個能力,最後沒辦法還得想辦法抓了小男孩。但是小男孩早就料到有這一天,提前就將stem設計成需要用他自己的腦電波同步後才能正常運行。但是他還是低估了莫比烏斯,莫比烏斯從來都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你既然將你的大腦與設備同步,那你的人就沒什麼用了,直接就給小男孩幹掉並將其大腦完整挖出,專門泡在培養液製成的器具中用來啟動STEM,反正STEM已經可以進入其思維深處,自然就可以派人進去掌握小男孩大腦裡的核心技術。

馬塞洛也毛了,沒想到莫比烏斯會這麼狠,後面為了活命,也為了更高的地位與金錢,馬塞洛不停的實驗並派了更多的人進入STEM世界妄圖獲取小男孩的核心技術資料,不過無一例外全都以死亡失敗告終。最後還是偶然一次發現了小男孩的實驗報告,找到了曾經無傷往返STEM世界的自閉症患者萊斯利,萊斯利也成為了是否能真正最終拿到STEM核心資料的關鍵。最後要說一下,小男孩其實是有名字的,他叫魯本,並且他是本作的最終大BOSS。OK,說到這裡為止,《惡靈附身》初代的故事起源就算講完了,也從這起,本作的遊戲正式開始……

綜合來講,《惡靈附身》初代的劇本如果能整合到一起來說,確實非常精彩,但是其太過零散的散落在遊戲劇情中確實會讓人在一開始完全摸不到頭緒,從而失去最重要的遊戲代入感。如果完整的配合起源故事在重新玩一次本作的話會別有一番風味。本作的畫面效果與恐怖氛圍可以說都很優秀,而且對於大腦淺層夢境與深層夢境的描寫跟盜夢空間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通關之後對於結局的懸念更是細思極恐。如果僅僅是因為本作故事混亂而放棄的話,就是大大的遺憾了。多了不說了,各位玩家朋友如果還沒玩過本作,那麼趕緊找來一戰吧,相信本作絕不會讓你失望的。

關注"碎碎念工坊",每天分享更多精彩遊戲內容,讓你告別遊戲荒!

相關焦點

  • 惡靈附身2:恐怖神作的延續,空有惡靈之名,實則另起爐灶
    作為恐怖遊戲的粉絲,肯定對於著名遊戲製作人人稱「生化危機之父」的三上真司不陌生吧。他所創立的生化危機系列常年佔據恐怖遊戲榜上。就算他已經離開CAPCOM多年,他負責開發的《生化危機》前幾作依然是玩家心目中的神作。而三上也沒有一直靠著以前作品的餘溫過活。
  • 三上真司談新作:《惡靈附身》靈感源自禁閉島
    生存恐怖大作《惡靈附身(The Evil Within)》將在深秋10月帶給玩家不寒而慄的驚悚,同時該作也將推出官方中文版。對此,正在香港參加動漫節的製作人三上真司在接受採訪時談論了這款遊戲的靈感來源以及中文化契機。
  • 2014年十大最新恐怖遊戲 深度恐懼無比刺激
    殭屍、怪物、惡靈這些面目猙獰的輪廓又多少次驚醒了酣夢中的人們?恐怖遊戲作為現代電子遊戲中的一部分,雖然受眾不廣但總是能受到玩家的青睞與熱捧。  恐怖遊戲發展於90年代初,但受限於當時主機機能所表現出來的拙劣圖像質量下,很多優秀的創意無法展現出來。後來隨著PS系主機的崛起和主機機能圖像技術的進步,使得大量優秀的恐怖遊戲如雨後春筍版湧現,而那個時候也是恐怖遊戲發展的成熟和巔峰階段。
  • 用「愛」掃除內心恐懼——在《惡靈附身2》中勇敢面對未知的戰鬥
    恐懼是人類的本能感受,作為一種情緒,很難實現量化,為了達到共情的效果,很多遊戲作品都會從電影、文學中借鑑表現手法。驚嚇式恐怖偏重於"動態",開門殺、回頭殺是主要的呈現方式;而場景式恐怖往往是靜態的,通過詭異、黑暗的畫面來渲染恐怖氣氛。作為一款經典的恐怖遊戲,《惡靈附身2》在"恐怖"與"遊戲性"之間進行了平衡,從而巧妙地打破了上述悖論。
  • E3:三上真司發推稱彩排結束《惡靈附身3》當真有戲
    6月3日知名製作人三上真司在Twitter上宣布自己下周將去E3商務旅行,而這條簡單的推文也引發了大量玩家和外媒的關注。而今(8)日三上真司再次在推特上做出了簡短的回報:「彩排第一天,結束」。這麼看來三上真司去E3可能不僅僅是到場參觀或協商,反而的確有新作的消息會向外界公布。
  • 《惡靈附身》背景故事
    《惡靈附身》是Tango Gameworks開發,Bethesda Softworks發行的一款生存恐怖類遊戲,於2014年10月14日發行。該遊戲講述的是身為刑警的主角賽巴斯蒂安為了調查一起嚴重的謀殺案,便偕同他的搭檔約瑟夫與菜鳥刑警基德曼一同前往克裡姆森市,開啟一段恐怖的生存之旅。
  • AVG冒險遊戲消亡史(三):日式文字冒險遊戲與恐怖遊戲
    ,而且遊戲內容也非常一言難盡,但這款遊戲依然為廣大製作人拓寬了思路,《Night Life》如今也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款美少女遊戲。 不過僅僅一年後,恐怖冒險遊戲便迎來了一次遊戲形式上的巨大變革。
  • 歷史上的今天:生化危機 4(NGC,北美)(1月11日)
    本作的開發耗時 5 年,而且期間有各種改動,早期神谷英樹曾擔任過本作的製作人,但因為設計理念有些不同,而且動作要素太多,最後還是由三上真司親自負責了(神谷之後做出了《鬼泣》)。作為卡普空 NGC 五連發之一,《生化危機 4》在決定好開發路線後決定在 NGC 平臺獨佔,作為第三方廠商對任天堂做出支持。
  • 《萬聖街》泥泥無意放出惡靈,大毛慘被附身,水晶除魔只需要一拳
    他並沒有將箱子當回事,因此就將箱子直接放在了1031室客廳的桌子上。泥泥偶然路過,看到尼克帶來的箱子一直在動,很疑惑不解。 箱子自己在動,就意味著裡面可能有什麼東西。泥泥猜想,不會是小動物進入了箱子,被關在箱子裡面出不來了吧?原本泥泥的性格就很善良,對於他來說,如果真的是小動物被關在箱子裡,那可真不得了。
  • 十大最恐怖電腦遊戲排行榜
    而殭屍、怪物、惡靈這些面目猙獰的輪廓又多少次驚醒了酣夢中的人們?作為最能貫徹遊戲電影化理念的AVG解謎遊戲,在遊戲的表現能力獲得極大的解放之後,迅速發展為一個龐大的種類,而恐怖式解謎又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其中大部分玩家的駐足停留。
  • 2017可能錯過的那些好遊戲
    遊戲塑造了一個空中世界,引導玩家從天空中飛到一個地方進行戰鬥,這個不停的在空瓶中飛行的感覺是很特別的,而浮空的戰鬥又是可以通過多角度進行戰鬥,大大的豐富了戰鬥方式與過程元素,而且環境也是可以破壞的,同時期另外一個動作設計遊戲生化危機7也推出了,似乎PS平臺上的遊戲都需要找到一個創新點來重新吸引玩家,如果你經常幻想自己在大樓的邊緣跑動或者在空中漫步,重力加速2都是非常適合你的瘋狂想法但是卻又無比安全的夢想實現者
  • 《惡靈附身》作為一款生存恐怖遊戲來說,本作無疑是成功的
    正片裡的音樂以及音效,初期自然是營造一種恐怖壓抑的氣氛,時不時的聲響,都會讓你神經質的趕緊轉換視角。遊戲中後期進入開闊地區的戰鬥音樂,則是一如既往的激昂無比。遊戲中通往存檔點的房間音樂十分讓人舒緩,在這種壓抑環境下聽過這音樂的一般都不會忘記,大家在遊玩過程中只要聽到這種風格的音樂,就趕緊找存檔點吧,肯定就在附近。本作的戰鬥系統,其實在眾多的預告片裡就已經知道一個大概了。
  • 哪些超強的角色曾經被毒液附身過?就連奧丁跟惡靈騎士也無法倖免
    哪些超強的角色曾經被毒液附身過?就連奧丁跟惡靈騎士也無法倖免毒液是漫威旗下的反英雄,通過漫畫或者電影,我們都知道毒液其實是來自外太空,一開始只是毒液共生體,跟宿主結合後才成為毒液,一般來講,宿主越強,附身後的形態也更加強大,毒液最著名的宿主便是艾迪·布洛克,然而在漫畫中,大部分超級英雄都被毒液附身過,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角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毒液附身過哪些超強的角色吧。
  • 那些年把你嚇出心裡陰影的恐怖遊戲
    (玩過這款遊戲的玩家給予的評價)這款恐怖遊戲為 TECMO 最初於 2003 年推出的心靈恐怖遊戲《零》系列的《零~紅蝶~》,當初問世時就曾被國外知名媒體像是 IGN、GameSpot 等評為是截至當時他們玩過最恐怖的遊戲之一,甚至 IGN 直接以三個英文字形容這款遊戲「像地獄一樣恐怖(Scary-as-hell)」來形容它,就可以得知研發團隊將這款恐怖遊戲塑造得多麼成功。
  • 日本最恐怖遊戲你知道幾個?
    日本最恐怖遊戲你知道幾個?在恐怖遊戲與懸疑遊戲中,有很多恐怖生物。它們隱藏在陰暗處,一有機會便會露出駭人的面目,不管是動作還是聲音都非常噁心。有日本網友票選出最恐怖的遊戲,很多人都對它們產生過強烈的心理陰影。
  • 「纏繞者」橫空出世 《生化戰場》陣營更新
    騰訊(更多廠商)遊戲旗下FPS新作《生化戰場》(簡稱:WOZ)致力於打造至潮至爽的射擊網遊新概念,近日這款以生化背景為題材的遊戲再次推出更新,其中「變異者」陣營添加了一名全新角色——「纏繞者」。告別孱弱的「夜行者」,拒絕笨重的「斷頭者」,看「纏繞者」用它的「食人巨舌」爭霸WOZ。
  • 你們到底喜歡的是《生化3》還是吉爾?
    左起第三個就是《生化2》的遊戲流程並不算長,值得去細細品味的地方遠沒有懷念經典來的多,讓這款遊戲散發第二春的毫無疑問是那些腦洞大開的MOD。起先,大家只是覺得暴君帶來的壓迫感巨大,非常影響遊戲體驗,有人便開發出了把暴君的模型替換成更加搞笑的湯姆貓、海綿寶寶和託馬斯小夥子火車的MOD,這樣,「恐怖遊戲」也就變的不恐怖了。
  • 簡直分分鐘嚇哭 玩家評史上最恐怖單機遊戲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將恐怖元素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結合起來的「強大存在」, 05年發售的《極度恐慌》讓所有玩家眼前一亮,除了血肉橫飛的戰鬥效果與爽快的打擊感外,遊戲所渲染那種壓抑、陰森、恐怖的氣氛也讓玩家們津津樂道。
  • 何沐陽親自操刀創作新歌《大吉大吉》
    何沐陽親自操刀創作新歌《大吉大吉》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7年01月24日11:12 人民網北京1月24日電 在喜迎新春之際,中式電音教父何沐陽親自操刀創作新歌
  • 我心中的經典恐怖遊戲
    我心中的經典恐怖遊戲 淺談一下我心中的經典恐怖遊戲——鐘樓驚魂我認為一部出色的恐怖遊戲,必然有著一套獨特的遊戲系統,而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