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靈附身》作為一款生存恐怖遊戲來說,本作無疑是成功的

2021-01-09 漂浮紅塵中

畫面、音樂以及戰鬥系統

本作登陸全平臺並且包括PC,所以如果是畫面黨,最好的選擇肯定是玩PC版或者PS4版了。即便如此,玩過PS3版的同學也都有吐槽本作畫面的不堪的,這當然可以理解,不過我想說的是,在這種恐怖壓抑的環境之下,還是別蛋疼的去看鋸齒了,好好收刮一下周圍是否有補給品吧!本作即使在最簡單的難度,補血和彈藥的補給都是很有限的。不過如果是獎盃控,本作的收集也是要花一番功夫才能搞定的,終究還是要地毯式的四處搜尋。另外,本作的過場動畫和實際操作的無縫結合非常出色,大家到時可以好好體驗。

音樂方面,剛開始的主題曲還是挺讓人深刻的,之前的官方預告和試玩早就聽過多次了。正片裡的音樂以及音效,初期自然是營造一種恐怖壓抑的氣氛,時不時的聲響,都會讓你神經質的趕緊轉換視角。遊戲中後期進入開闊地區的戰鬥音樂,則是一如既往的激昂無比。遊戲中通往存檔點的房間音樂十分讓人舒緩,在這種壓抑環境下聽過這音樂的一般都不會忘記,大家在遊玩過程中只要聽到這種風格的音樂,就趕緊找存檔點吧,肯定就在附近。

本作的戰鬥系統,其實在眾多的預告片裡就已經知道一個大概了。為了強調是生存恐怖遊戲,主角非常脆弱,不升級的話,跑一段路就氣喘籲籲了,需要慢慢回復體力。加上初期子彈的缺乏,體術的威力也只是趕跑一般的怪物而已。於是乎,潛行暗殺、引誘敵人踩陷阱、用瓶子轉移敵人注意力、用火燒死,或者直接悄悄路過,就成了前期的常用手段了。這也是節省子彈的方法,子彈都是為了應對後期的變態敵人和BOSS。中後期,有幾次是要和大批敵人正面開戰的,還是可以利用場景的陷阱以及爆炸物擊殺敵人。不管是地區開闊的大型戰鬥,還是步步為營的攻關戰,都是很值得研究打法的。換句話說,本作的關卡設計加上本作多樣的殺敵戰術,值得各位同學好好研究。

總評

作為一款生存恐怖遊戲來說,本作無疑是成功的。三上帶領的團隊花了4年時間打磨這個遊戲,一切都是為了讓這個遊戲更加恐怖,更加讓人絕望。毫不誇張的說,能堅持到通關就是一種勝利。通關的一剎那,之前經歷的各種痛苦、虐心、絕望、壓抑以及無助感都會隨之而消散,因為你已經成功通過了完整的恐怖考驗,可以恭喜自己了。不過,解鎖的2個高難度,會更加具有挑戰性。如果通關後想報仇的話,也可以繼承原來的難度,還可以任意選關,有一種玩上之後根本停不下來的感覺。

劇情和解謎方面,由於是超現實超自然的題材,有點晦澀難懂。人物的刻畫主要是通過人物檔案和文件來展現而不是對話,給人的印象也就不是那麼深刻了。不過這也算是心理恐怖常用的手段之一吧。至於解謎,本作基本不會卡關,三上君這次沒有在解謎方面故意為難大家,大部分情況都有明顯的提示。

最後我想說說本作的適合遊玩人群。

A 如果你想無腦突突突和體術無雙,勸你趕緊放棄這個遊戲,遊戲裡你要面對各種陷阱,還要找到擊退BOSS的方法,各種教你怎麼做人,一個勁的開槍往前衝,你只會掛的更快。

B 如果你想體驗氣勢恢宏的劇情,也請你趕緊打消這個念頭,本作的世界觀和背景已經限定了劇情發展的框架,能夠從角色之間不多的話語中逐步接近事實的真相,已經很不錯了。

C 如果你是喜歡戰術的高玩,那麼這款遊戲絕對適合你。通關的表示,本作中同樣有很多大型的關卡和BOSS等著你們去研究最佳打法。

D 如果只是想在本作裡體驗恐怖的同學,我認為本作也不會讓你們失望!前提是,一定不要看攻略視頻,要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這樣才有緊迫感和壓迫感。

E 膽子小和對血漿敏感或者對爛肉噁心的同學,還是不建議玩這個遊戲。

萬事沒有絕對,如果一定要玩,感到噁心或者壓抑的時候,就要適度休息一下,再重新遊玩。合理的安排時間,才能更好的享受純粹的恐怖啊。

其實說了這麼多,主要原因是 ,筆者還是認為這是一個好遊戲。雖然由於題材的限制,這類遊戲的銷量也許不會很高,但絕對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款原創新作了。玩慣了FPS和沙盒遊戲以及清版割草的同學們,不妨試一下這款沒有任何聯機要素的恐怖遊戲,也許會讓你大呼過癮。

相關焦點

  • 三上真司親自操刀,被稱為生化續作的恐怖遊戲——《惡靈附身》
    今天,隨心為大家帶來的就是一款有關大腦題材的經典驚悚恐怖生存遊戲,在本作中我們將陪同主角一起上演一場"入侵腦細胞"的大戲,開啟一段"盜夢空間"般的恐怖之旅——這款遊戲的名字就是《惡靈附身》。《惡靈附身》(英文名:THE EVIL WITHIN)是由TANGO GAMEWORKS開發製作,由BERHESDA SOFTWORKS於2014年10月發行的一款恐怖生存類遊戲。
  • 惡靈附身2:恐怖神作的延續,空有惡靈之名,實則另起爐灶
    作為恐怖遊戲的粉絲,肯定對於著名遊戲製作人人稱「生化危機之父」的三上真司不陌生吧。他所創立的生化危機系列常年佔據恐怖遊戲榜上。就算他已經離開CAPCOM多年,他負責開發的《生化危機》前幾作依然是玩家心目中的神作。而三上也沒有一直靠著以前作品的餘溫過活。
  • 用「愛」掃除內心恐懼——在《惡靈附身2》中勇敢面對未知的戰鬥
    恐懼是人類的本能感受,作為一種情緒,很難實現量化,為了達到共情的效果,很多遊戲作品都會從電影、文學中借鑑表現手法。驚嚇式恐怖偏重於"動態",開門殺、回頭殺是主要的呈現方式;而場景式恐怖往往是靜態的,通過詭異、黑暗的畫面來渲染恐怖氣氛。作為一款經典的恐怖遊戲,《惡靈附身2》在"恐怖"與"遊戲性"之間進行了平衡,從而巧妙地打破了上述悖論。
  • 三上真司談新作:《惡靈附身》靈感源自禁閉島
    生存恐怖大作《惡靈附身(The Evil Within)》將在深秋10月帶給玩家不寒而慄的驚悚,同時該作也將推出官方中文版。對此,正在香港參加動漫節的製作人三上真司在接受採訪時談論了這款遊戲的靈感來源以及中文化契機。
  • 2014年十大最新恐怖遊戲 深度恐懼無比刺激
    殭屍、怪物、惡靈這些面目猙獰的輪廓又多少次驚醒了酣夢中的人們?恐怖遊戲作為現代電子遊戲中的一部分,雖然受眾不廣但總是能受到玩家的青睞與熱捧。  恐怖遊戲發展於90年代初,但受限於當時主機機能所表現出來的拙劣圖像質量下,很多優秀的創意無法展現出來。後來隨著PS系主機的崛起和主機機能圖像技術的進步,使得大量優秀的恐怖遊戲如雨後春筍版湧現,而那個時候也是恐怖遊戲發展的成熟和巔峰階段。
  • 《惡靈附身》背景故事
    《惡靈附身》是Tango Gameworks開發,Bethesda Softworks發行的一款生存恐怖類遊戲,於2014年10月14日發行。該遊戲講述的是身為刑警的主角賽巴斯蒂安為了調查一起嚴重的謀殺案,便偕同他的搭檔約瑟夫與菜鳥刑警基德曼一同前往克裡姆森市,開啟一段恐怖的生存之旅。
  • 簡直分分鐘嚇哭 玩家評史上最恐怖單機遊戲
    現在的玩家都喜愛快餐式的遊戲,畢竟快節奏的生活讓玩家已經很難靜下心來去品味一款遊戲,這也導致現在優秀的恐怖遊戲已經很少見了。現在小編就為各位盤點遊戲史上最經典的恐怖遊戲,小夥伴們敢去嘗試嗎?9-《極度恐慌》當我們提到《極度恐慌》這個名字時,相信對喜歡恐怖類遊戲的玩家來說,我並不需要多解釋些什麼東西。
  • AVG冒險遊戲消亡史(三):日式文字冒險遊戲與恐怖遊戲
    1982年,日本光榮公司發售了一款名為《Night Life》的遊戲,這是一款標準的"小黃油",主要供情侶玩家提升夜晚的幸福指數,雖然以如今的眼光來看,線條式的畫面其實相當粗糙
  • 史上最恐怖的5大單機遊戲,這些你敢玩嗎?
    因為初代是真正意義上的恐怖流遊戲,有趣的是,當時玩家做的只是被殭屍追著四處亂竄,並非像現在這樣,我們追著殭屍滿地圖殺。大概所有玩過初代遊戲的玩家都會記得這一幕:遊戲一開場進入到第一個殭屍場景時,那位衝你回眸一笑的殭屍。多年以後,這甚至被玩家認為是最恐怖的遊戲場景之一,筆者覺得,作為恐怖遊戲本身,再也不會有比這更高端的讚譽了。
  • 《萬聖街》泥泥無意放出惡靈,大毛慘被附身,水晶除魔只需要一拳
    原本泥泥的性格就很善良,對於他來說,如果真的是小動物被關在箱子裡,那可真不得了。 但是,等泥泥打開箱子之後,他才發現箱子裡面不是小動物,而是回收的惡靈。等尼克趕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惡靈已經上升到了天空。
  • 十大最恐怖電腦遊戲排行榜
    而殭屍、怪物、惡靈這些面目猙獰的輪廓又多少次驚醒了酣夢中的人們?作為最能貫徹遊戲電影化理念的AVG解謎遊戲,在遊戲的表現能力獲得極大的解放之後,迅速發展為一個龐大的種類,而恐怖式解謎又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其中大部分玩家的駐足停留。
  • 那些年把你嚇出心裡陰影的恐怖遊戲
    第一名:《逃生》由研發團隊 Red Barrels 開發的生存恐怖遊戲《逃生》最初於 2013 年問世。玩家在此款遊戲中扮演記者深入美國偏遠山區、一處原本廢棄卻又以研究名義開放的精神病院來調查;結果在探索過程中,不僅要面對眾多具有變態人格的精神病患追殺,後來還發現了神秘恐怖實驗,加上身為記者的主角手上拿的是攝影機,可說是手無寸鐵,面對被追殺常常無法反擊,更增添了遊戲的恐怖感。
  • 聊一聊《死魂曲》:沒有Jump scare 這款遊戲卻更讓人感到恐怖
    受到伊藤潤二影響的遊戲,並不僅有如今的這款《恐怖的世界》。時間推回到2003年,一款名為《死魂曲》的遊戲,就是將這種獨特恐怖風格體現到極致的作品。《死魂曲》能夠在這些恐怖遊戲中獨樹一幟的原因,其一就是遊戲中的畫面。《死魂曲》的畫面有多出色呢?其實與同時期別的遊戲相比,也不見得有多強,但這款遊戲厲害就厲害在它使用了獨特的面部捕捉技術。和如今需要複雜設備與細緻調整才能做出來的面部捕捉技術有所不同,《死魂曲》只是以8個角度來捕獲真實人臉的圖案,並將這些圖案貼在遊戲3D模型之上。
  • 2017可能錯過的那些好遊戲
    3:惡靈附身2有時候玩家需要那種臨場感非常強的第一人稱恐怖遊戲,還要那種慢慢的恐怖遊戲,那麼惡靈附身就是這種最好的答案,在2017年遊戲裡面,恐怖遊戲不算很多,而且恐怖遊戲已經少了非常多了,最近的要追溯到兩千年中段的生化危機4了,這個號稱不會獨佔的作品移植到了各種平臺,不過恐怖遊戲的內容只能靠那些變異的村民來實現了,實在稱不上正統的恐怖遊戲
  • 盤點十款劇情優秀的恐怖遊戲 驚險刺激讓人沉迷其中
    《層層恐懼(Layers of Fear)》  平臺:PC  《層層恐懼》由波蘭開發商Bloober Team製作的一款恐怖遊戲,本作以一位畫家的回到一棟豪宅展開劇情,玩家將通過這位畫家的不斷探索豪宅逐步揭開遊戲的劇情。本作遊戲風格較為陰暗:多樣的房間,未知的道路,奇怪的聲響,幽靜的走廊,灰暗的地下室。玩家在探索這棟豪宅時並不孤單,恐懼時刻與你伴隨。
  • 恐怖遊戲《靈媒》Steam預購開啟:折後124元 PC配置公布
    第三人稱心理恐怖遊戲《靈媒》(The Medium)已經在Steam上開啟預購,原價138元,促銷價124元,促銷到11月4日截止,本作將於2020年冬季發售。除Steam外本作也將登陸Xbox One和XSX平臺,在今天凌晨的Xbox展播活動中公布了新演示。
  • 光嚇人可不夠嗨 十款劇情上乘的恐怖遊戲
    《湖邊小屋》  平臺:PC、Mac OS X  《湖邊小屋》屬於小眾遊戲,不只是國內小眾,在國外也很小眾,因為這是款B級恐怖片風格的橫版像素遊戲。像素遊戲?還是恐怖遊戲?Are you kidding me?
  • 哪些超強的角色曾經被毒液附身過?就連奧丁跟惡靈騎士也無法倖免
    就連奧丁跟惡靈騎士也無法倖免毒液是漫威旗下的反英雄,通過漫畫或者電影,我們都知道毒液其實是來自外太空,一開始只是毒液共生體,跟宿主結合後才成為毒液,一般來講,宿主越強,附身後的形態也更加強大,毒液最著名的宿主便是艾迪·布洛克,然而在漫畫中,大部分超級英雄都被毒液附身過,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角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毒液附身過哪些超強的角色吧。
  • E3:三上真司發推稱彩排結束《惡靈附身3》當真有戲
    三上推特:「彩排第一天,結束」鑑於三上真司之前領導開發了《惡靈附身》,因此外界猜測三上可能會在E3 2019上公布《惡靈附身3》。《惡靈附身2》2017年10月發售,距離現在還不到2年時間。《惡靈附身1》2014年10月發售,兩代之間恰好隔了3年,所以如果現在公布《惡靈附身3》的話可能有點早,但也不是沒可能。
  • 日本最恐怖遊戲你知道幾個?
    日本最恐怖遊戲你知道幾個?在恐怖遊戲與懸疑遊戲中,有很多恐怖生物。它們隱藏在陰暗處,一有機會便會露出駭人的面目,不管是動作還是聲音都非常噁心。有日本網友票選出最恐怖的遊戲,很多人都對它們產生過強烈的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