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職場人才發展的規律。
除了自由職業者之外,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你的職業發展、收入增長、職業榮譽和成就都取決於不斷成為組織中「更重要的角色」。通俗地說,就是升職加薪。
你可能已經考慮過這些問題:
公司現有的晉升軌道能走多遠?
我應該走專業路線還是管理路線?
我現在的努力方向是什麼?
要回答這些問題,思考的出發點其實是能力。
崗位的必備能力是什麼?
你有能力嗎?
你的潛在能力是什麼?
有句俗話叫「去錯配」,意思是你的能力跟你的位置不匹配,做起來會很痛苦。即使你公司現在的上升通道很窄,只要你有相應的能力,你也可以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抓住外面的機會。
為了幫助你更好地思考自己的現狀,我根據職場就業的一般規律,總結了一張名為「從小白到專家」的能力圖。
無論你的職業目標在哪裡,這個能力地圖都可以幫助你確定你當前的能力水平和下一個飛躍的要求。
自下而上分為四個階段:小白、獨立、準大師、大師。
從小白到高手的能力圖
讓我們從第一個階段開始,我稱之為「小白:跟進」。
當我們第一次進入工作場所或是剛轉行到一個新的領域時,最初的狀態是「小白」。一般來說,會有資深同事來指導你的工作。
這個階段的關鍵是要迅速獲得他人的信任,也就是說,你需要在工作中表現出快速反應和可靠性的特點。因此,在這個階段,你應該特別注意提高執行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這個階段要避免兩種心態,一是怕犯錯誤,二是輕視基礎工作。
怕犯錯誤會讓你在遇到事情時容易隱藏,遇到新的任務時不敢上去,這在別人眼裡可能會被解讀為不努力或太懶。
基礎工作往往是你展示自我的窗口,也是別人與你合作的前提。它反映了一個人的職業素質。
如果你在做基礎工作時粗心大意,錯過了讓別人從小事中了解你的機會,很可能領導和同事會誤解你沒有安全感,不進步,不合作,如果你有好的機會也不會想到你。
在這個階段,如果你能把別人交給你的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得到大家的認可,就更容易進入第二個階段,我稱之為「獨立:自己動手」。
第二階段:自己動手。
現階段,你已經能夠獨立、完整地承擔責任,你的責任也比較明確。
這個階段的關鍵是知道如何脫穎而出。
只有兩種方法可以脫穎而出:
一是專業特別突出,在本專業領域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
二是綜合實力突出,不僅專業性強,而且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能夠整合內外部資源,實現工作目標,顯示出帶隊的潛力。
例如:
也許你和你周圍的人都在寫代碼。如果你有機會選擇一個項目組長,你會選擇誰?
如果你不能在專業上說服別人,這個機會絕對不是你的。但如果你很專業,在綜合能力上有明顯的不足,比如不善於與人打交道,不願意主動溝通,也不善於整合資源,那麼你很難得到這個機會。
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審視自己的優勢,看它是否更適合專業技術工作或管理工作。
如果你想在管理崗位上發展,我建議你學習管理相關知識,注重人際溝通技巧,如向上管理、跨團隊溝通與合作、指導新員工等。
在這個階段,你需要特別警惕:「安頓在舒適區」。
當很多人進入第二階段,就很難進入下一階段。這是因為當你熟悉崗位工作時,很容易習慣在自己舒適的地方工作,而且工作是固定的。尤其是當你在一些成熟的大公司裡,很容易習慣於解決問題的過程,也依賴於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漸成為固定過程中的「搬運工」。
如果你在這個階段,你需要考慮:
這份工作能充分發揮我的優勢嗎?或者我怎樣才能在工作中顯示出自己的優勢?我更可能是團隊的技術骨幹還是經理?
第三階段,準大師:制定計劃。
一般來說,準專家到了專業技術或管理崗位後,不再只是執行任務,而是需要具備項目管理、團隊管理和跨團隊合作的能力。
準大師是整個職業生涯中非常關鍵的階段,無論是通過內部晉升還是跳槽,都應該儘早進入這個階段。
如果你在一家大公司沒有達到準大師的水平,你很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晉升階段。
如果你在最初的競爭中一直扮演著陪步的角色,那麼當你與許多年輕的夥伴競爭時,你可能沒有競爭優勢。
在這個關鍵階段,我們將遇到更多阻礙職業發展的障礙。
首先是指導任務的分配。在這個階段,很多人還沒有學會如何通過管理下屬和團隊來獲得工作成果,他們習慣於直接參與下屬的工作。
第二是不會給別人權力。不知道如何輔導下屬,很難激發團隊成員的士氣。
第三是不知道如何跨團隊整合資源。如果缺乏處理人際關係的必要經驗,在需要合作的時候,很容易面臨跨部門合作的困難。
所以這個階段:
你需要能夠正確地定義你的職責和分配任務。
要注意與上下級乃至內外部客戶的深入溝通,了解各下屬的專業情況,密切關注下屬的工作進度,及時發現問題,指導他們解決問題。
你需要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不同的位置考慮你的老闆,並與你的合作夥伴建立雙贏的關係。
事實上,上述能力是這一階段的基本能力。現階段優秀人才有兩個特點:
一是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由于越來越多的組織面臨著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它們需要創新和變革。
二是能夠形成一套打法和方法論,不斷優化過程,賦予團隊權力,提高團隊在其領導下的競爭力。
最後是第四階段,掌握:戰略布局。
現階段的職位是金字塔頂端的罕見職位,很少有人能勝任這樣的職位。
在最初的幾個階段,你需要把事情做好。但在大師階段,做正確的事比正確的做事更重要。
這一階段的核心是做出戰略決策。
你需要有戰略思維。你需要能夠洞察整個行業的趨勢,思考在哪裡投資資源以及如何安排軍隊。與其他高管合作,為公司設定方向和商業模式。
要學會平衡利弊,平衡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合理配置資源。學習如何應對風險。
當你處於更高的職位時,你還需要制定戰略,知道如何培養和管理團隊,建立組織氛圍。這些對主人來說很重要。
所以,不要認為成為大師是安全的,其實更不安全。你的長處和短處會被放大。
如果你不能持續取得優異的成績,你很可能會被淘汰。尤其是當你超過40歲時,很容易遇到中年人的職業危機。
能力圖的「使用」
對於剛才提到的四個階段。
這裡有兩個問題要解釋:
首先,為什麼能力圖上沒有職位?
很多時候,不同的公司對同一職位或職級名稱需要不同的能力。例如,在一些公司,總監的工作實際上是經理所要求的。
工作場所的不同職位之間會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重點應該放在能力和責任上,而不是具體的崗位上。
第二,如果走專業路線,對管理能力的要求是不是不那麼高?
實際上,在專業路線上有兩個陷阱:
首先,專業升級其實相當快。如果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在專業領域有遠見,不能掌握制高點,就會出現斷崖或瓶頸期。
此外,即使走專業路線,也會面臨跨部門溝通和內外部合作,這應該不是問題。到了一定階段,要特別注意綜合能力,否則後續發展會受到限制。
不同崗位的晉升制度可能不同,但基本邏輯不會改變。您可以根據以上通用能力圖繪製自己的升級能力圖,結合本崗位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專業能力等因素。有時候你面前有多種職業晉升途徑。
例如:
例如,您當前的職位是開發工程師。在編寫代碼的過程中,您可能會嘗試成為產品經理或售前工程師,但您並不確定。
此時,您可以圍繞開發工程師、產品經理和售前工程師繪製專業開發能力圖。
在獲取更多信息的過程中,你也可能會慢慢搞清楚哪條道路更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