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潛龍、九二見龍之後的乾卦第三爻沒有稱龍,但還是喻指龍的。正如王弼所說的,這條龍,下不在田,上不在天。處在不上不下之處。
爻辭: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也有斷句為「夕惕若厲,無咎」。)
乾乾,勤勉努力。惕,警惕。厲,危險。咎,災難、災害。
爻辭的原意是,乾卦第三個陽爻稱為九三,意思是佔筮到乾卦這個爻,表示君子白天勤勉努力,夜晚又十分警惕,雖然身處危險境地,也沒有災難。
《象》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
反覆,往來行之而不舍。道,在傳中是指正道。
《象》傳的解釋的意思是:爻辭所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是說君子反覆行正道而不舍,白天勤勉不惰,夜晚反省警惕,所以雖處於危境,也沒有災咎。(但是,如果所行非正道,則有災咎。)
上述結論是怎麼來的呢?還是從九三爻所處的位子來分析。九三爻是陽爻,居陽位,本來是不錯的。可是九三之位也是處於一個上不上,下不下的位置。下卦的末端,無法確知下一步的發展途徑,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畢竟是陽爻代表君子,所以知道終日勤勉努力,夜晚又十分警惕。君子又走正道,即使有危險,也不會造成災難。
王弼認為,此爻處在下卦的頂端,上卦的下方,又不在中間位置。有「重剛之險」,即處於兩強相爭之地。上不在天,沒有讓尊崇之人安心;下不在田,自己的地位也不穩固。所以不僅要「終日乾乾」,而且要「夕惕要若厲」。居上不驕,在下不憂,因時而惕。不失其幾。雖危而勞,但是可以無咎。
後人將此爻比喻成代表人的一生35至45歲左右這個階段。此時處於事業不上不下、壓力最大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就得終日努力,時刻保持警惕,晚上還得反思自己。時刻有危機感,反而沒有什麼危險。
《文言》: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
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成,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上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當然,這並不真的是孔子說的,我們還是權且當作是孔子的言論。
知至,預知事業之發展將到某種地步。至之,作到某種地步。幾,微也,動之微,吉兇之先見者。知終,預知事業有某種結果。終之,作到某種結果。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孔子說:「君子增進自己的德性修治功業,忠誠信實來增進自己的德性。修飾自己的言辭表明其誠摯,所以才成就功業。預知事業之發展將到某種地步,自己就努力為之做到某種地步。這樣才可以談事業之吉兇的機微預兆。君子預知其將有某種結果,努力為之做到某種結果,這樣才可以與存正義。九三爻居下卦之上位而不驕傲,居上卦下之下位而不憂愁。是故,君子剛鍵自強而又隨時警惕,雖有危厲,最終也沒有災咎。」
看看,《文言》傳將這種九三爻辭演繹成了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