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中小滿啥來歷,初候「苦菜秀」又指什麼?易經:或躍在淵

2021-01-14 源易緣

24節氣中小滿啥來歷,初候「苦菜秀」又指什麼?易經:或躍在淵

一年中的傳統24節氣中,春夏兩季的節氣共有12個,古人智慧總結成的季節民諺歌曲稱: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在這些節氣中,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為上半年的6個月令「節」的名稱;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暑、大暑為上半年的6個月中的「氣」的名稱。

這些節氣名稱中,有些是古人根據一年四季中的特點起名,通俗易懂,從名字上就可以理解,惟有農曆4月中的「小滿」,讓人看後難以理解。

那麼,24節氣中的「小滿」是什麼意思,又有哪些來歷和講究呢?

「源易緣」注意到,傳統文化中,當北鬥星柄鬥轉星移,指向天幹中的「甲」時,太陽黃經為60°。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高達在22°以上。

從小滿開始,大麥、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開始結出果實,麥粒看上去有些充盈、豐滿、飽滿,但實際上卻還沒有完全成熟,完全熟透。因此,古人形象地稱之為「小滿」。

傳統文化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書中,指出: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可見,「小滿」由此而得名,正是「小得盈滿」之意。

2020年5月20日至6月5日前後,將迎來小滿的「三候」。其中: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按照古人劃分月令72候的時間來推算,進入「小滿」初候的時間段為:5月20日至5月25日。

初候中的「苦菜」具體指什麼,「秀」字又是何意?

在《本草綱目》古書中,李時珍將「苦菜」劃為菜部柔滑類的植物。又稱作「荼」、「苦苣」、「老顴菜」、「天香菜」等;

「苦菜莖中空而脆,折斷後有白汁流出。葉子像蘿蔔葉一樣,顏色綠中帶碧。葉柄依附在莖上,葉梢像鸛鳥的嘴巴,開起來的黃花,又好似野菊花……「

李時珍說,苦菜是在早春時期長出幼苗,有紅莖、白莖兩種。可以祛除五臟邪氣,常食用可以安心益氣,治療腹瀉及惡瘡疾病,清熱解渴……

苦菜又稱作「荼」,從草從木,或草木並從。

周公所著的《爾雅-釋木篇》說,「荼」就是苦茶,早採的叫茶,晚採的叫茗。

至於,「秀」字,古書《爾雅》中也有註解:對於植物不開花,但是結實的現象稱為「秀」;只開花不結果稱為「英」;這裡說的苦菜,也可以稱作為「英」。

傳統文化《易經》中,南方為火、水囚之地,期間往往會幹旱無雨,人們出於對自然的敬畏,民間有些地方便會出現有拜龍王、曬龍王等風俗,以祈求能夠早日下雨,解決農作物需要雨水時的燃眉之急。

小滿初候對應著《易經》乾卦的九四爻,爻辭是:或躍在淵,無咎。

乾卦九四爻,被稱作一條「躍龍」,龍或躍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淵……躍龍如能根據形勢的發展,審時度勢,靈活掌握,知進知退,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來建功立業,就沒有過錯。

孔子在解讀易經乾卦九四爻文言中說: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四爻處於天人交際的關鍵之爻位,從深淵中跳躍而出,進可取,退可守,風雲一作,便可扶搖直上。

但九四爻和九三爻一樣,處於眾陽剛之爻中,上不在天道中,下不在地道中,所以難免會有疑惑。

因此,老子在《道德經》第28章又提醒我們,應該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音,xi,小溪);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 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模式)。為天下士 ,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山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 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官長,故大制不割…… 」

甘願做天下低流的溪澗,永恆的德就不會流失,而回復到嬰孩般的純真柔和的境地;甘願做天下的模範,永恆的德就不會出差錯,從而回復到真樸的狀態。甘願做天下的川谷,永恆的德才能充足,而回復到自然本初的純真狀態。真樸的道分散成宇宙萬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樸,就會成為百官之長。

大成若缺,物不可窮!

花未全開月未圓,最妙人生是小滿。

老子在《道德經》中,不也正是在淳淳以導,教以世人應該把握良機,知進知退、知存知亡,而不失人間正道麼?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中國24節氣》、《易經》、《本草綱目》、《道德經》等;

相關焦點

  • 卦氣與四時節氣——立秋
    此說首倡於漢代易學家孟喜,他以陰陽來解釋《周易》,以易卦之卦象與四時氣候相配來解釋一年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如坎、離、震、兌,其爻配二十四節氣,坎主冬,震主春,離主夏,兌主秋,這四正卦各爻分別代表二十四節氣。在卦氣說中,用坎、離、震、兌這代表正北、正南、正東、正西的卦為「四正卦」,其中每一爻納入一個節氣,四卦共納入24節氣。
  • 穀雨的來歷由來起源及傳說故事 穀雨節氣與倉頡有關嗎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你知道在穀雨有什麼傳說故事嗎?穀雨的起源與倉頡有關嗎?
  • 易經乾卦第四爻:「或躍在淵,無咎 」——做到有功少過
    前些天筆者和大家聊了易經乾卦的第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那麼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乾卦的第四爻:「或躍在淵,無咎。」大道至易經乾卦第四爻:「或躍在淵,無咎。」什麼意思呢?我們看乾卦的第四爻,必須要結合之前的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來看,事物發展內在的規律是一個沉澱的過程。試想一下,沒有經過: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
  • 數九寒天是哪些天,與24節氣有什麼關係,怎麼科學理解?
    那麼這九個9天從什麼時候開始算呢?應該是從冬至那一天為一九的開始,根據24節氣,冬至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每年在12月21日左右,2020年的冬至就是12月21日。這四句順口溜,每一句就是一個季節的六個節氣,前四個字分別是節氣名稱裡面的一個字,代表著一個節氣,但不一定是前面還是後面的字,只是為了押韻和順口;後面的三個字是指一個季節的後兩個節氣。24個節氣分別為:春季的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夏季的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處暑、露水、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破譯24節氣:小雪、北鬥星與玉豬龍崇拜
    小雪是冬天的第二個節氣,也是24節氣的第20個節氣,迎來小雪,北方的冬天就真的到來了! 此時太陽黃經到達240°,對應射手座,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易經》12消息卦的坤卦、後天八卦乾卦的位置,同時也對應12地支的亥位。
  • 《降龍十八掌》之學習篇第八式:或躍在淵
    《降龍十八掌》雖然是金庸先生杜撰的武學,但金庸先生對《易經》何等精通,且金庸先生的書為什麼如此受人傳觀,很大程度上也是構思精巧,言之有理。所以才說金庸先生給我們展現了一個雖是虛幻,看似真實的武俠世界。或躍在淵這一式金庸先生說這是再不敢留力的一式,也說明了對這四個字的看重。
  • 易經乾卦六爻中,獨家解讀或躍在淵的真諦,網友:64卦要重學了!
    品味易經文化,解讀智慧人生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乾卦的五行屬性乾為天(九四爻辭)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或向上飛行,或回到淵中,不是有什麼邪惡的動機,進退變化無常,也不是和眾人脫離,而是君子在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當下形勢,因此不會有禍殃發生。 或躍在淵,無咎。躍是起飛前的助力動作;淵是再回到龍潭。指龍或躍出龍潭向上飛行,或回到原地龍潭,這樣都沒有災難。「或」字的意思是不確定,是向上前行還是向下歸回原位,要看具體情況決定。
  • 乾卦之或躍在淵
    乾卦第四爻說:九四,或躍在淵,無咎。這一句按照通俗的說法而言,並不難解,但是,《易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解釋,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下對《易經》語句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對於乾卦·九四爻的理解,要把握的關鍵字是「或」。
  • 24節氣「小寒」,與《易經》這一卦有關,看懂了大有收益
    北京時間2021年1月5日,11:23:17,農曆庚子年十一月(小)廿二, 小寒節氣。小寒是24節氣的第23個節氣,是幹支歷子月的結束,丑月的起始。進入小寒,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來了。一、小寒·知道「小寒已近手難舒,終日掩門深閉廬」。
  • 易經中「天幹地支」是如何搭配的,其實大有來歷,看完真長見識!
    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其實並不是指二十八顆星,而是指二十八個星區,這些星區也稱為宿。而每個星宿裡其實包含很多恆星,而最早的星宿學說,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古人仰望星空,把夜空中的星辰進行劃分,分為四組,也就是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同學,你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嗎?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了,二十四節氣就是中國農耕文明智慧的結晶,是華夏民族在長期自然環境中不斷總結、推演、歸納出來的。二十四節氣對人們的生活、農耕都有著極為科學的指導意義。即使是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依舊是如此。春季立春:鬥指寅;太陽黃經為315度。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公曆2月3-5日交節。
  • 農曆與24節氣的由來
    農曆其實是陰曆(月亮歷),24節氣其實是陽曆(太陽曆)。今天農曆,其實是清順治年間的《時憲歷》,是由德意志傳教士湯若望同志搞出來的,冬至日的測算是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準。與中國古代的平氣法測算二十四節氣完全不是一碼事。
  • 春分三候是什麼意思具體指什麼 春分節氣如何遠離春困
    在經過一個漫長寒冷的冬季後,申城終於入春了,而明天,2018年的「春分」節氣也到了。2018年春分是什麼時候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21日零時15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
  • 怎麼介紹24節氣?什麼是清明節?古代有什麼詩歌傳頌呢?
    在這樣一個節氣,如何向小朋友介紹清明節呢?清明節又有什麼詩歌故事呢?1.先從24節氣開始說吧: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被聯合國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老祖先生活的智慧。在古代農耕社會時,農民伯伯根據節氣的變換,知曉四季變換、溫度的變化、以及農事的時間哦。背下二十四節氣順口溜,記住24個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 春分後的節氣是什麼 春分下面是什麼節氣
    春分後的節氣是什麼 春分下面是什麼節氣時間:2020-03-20 00: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後的節氣是什麼 春分下面是什麼節氣 導語:春分後的節氣是什麼呢?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陰曆是農曆,24節氣是陰曆?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專家告訴你答案
    陰曆是農曆嗎,24節氣是陰曆?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專家告訴你答案生活在農村,對於很多村民來說,莊稼何時種?生日啥時候過,哪個個日子是村裡的大集,大多都是按照農曆來說的!在我國有,公曆,陽曆,陰曆,農曆,很多年輕人分不開有何區別,今天小編就簡單的說下,這四種說法到底有何區別!
  • 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三白」指的是啥?莊稼豐收嗎?
    隨著時間飛快的飛逝轉眼間就到了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在古書上記載關於大寒的節氣「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由此可見大寒是一年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今年的大寒節氣在臘月15元月20號也就是今天,24個節氣中一個節氣為15天,而再過15天就是立春了。
  • 24節氣順口溜全文 中國二十四節氣順口溜是怎麼意思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人們用來分辨節氣的時間及指導農事的一種方法。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的習俗都不一樣。人們常常說二十四節氣順口溜。那麼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中國節氣文化對24節氣順口溜解釋吧。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