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臨卦
鳳入雞群之卦,
以上臨下之象。
臨:卦名,象徵君臨,壯大,來臨,臨視。臨字是一個會意字,在金文中,左邊是人,右上角像人的眼睛,右下角像眾多的器物,整個字的形象是人俯視器物的樣子,所以臨的本義是指從高處往低處察看,後來引申為君王臨御天下,統率臣民,分類品鑑各類賢士與小人,依照其才能而量力使用,這就是君王臨視民眾,尊貴的人來臨到卑微人中間,上位來臨到下位。臨卦又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十二月,節氣為大寒。從卦象上分析,臨卦下面的兩個陽爻代表陽氣逐漸增強與壯大,所以臨卦也有壯大的意思。
從卦象上看,臨卦上卦為地、下卦為澤水,地的位置是高於澤水的,站在澤水旁邊上的地往澤水裡看,這就是臨,有一種偉岸的感覺。澤水卑微而土地高大,地在澤水的上面居高臨下,象徵監視、監察,有以尊貴的身份親臨卑賤之地。這不是一般的觀看,而是居高臨下的臨督與威脅,實際上就是用監督與威脅來直接逼迫它,含有統治的意思。引申為領導者如何對待他統治下的民眾,強調統治階層與百姓之間的魚水關係。民眾思考問題方法沒有窮盡,領導者要保護好民眾。
臨卦是居安思危的智慧。天下萬物相臨相近者,莫過於地與水,故而地上有水則為比卦,澤水上面有地則為臨卦。臨是由上往下看的意思,轉化為由上位的人給予下位人的支配與保護。支配的方法有很多,臨卦表示上下親近的狀態;同時有兩個陽爻,表示運氣逐漸朝向盛隆。但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速戰速決,否則會快速盛興又快速衰微,所以在時機來到時要迅速掌握。叧外也表示人的忽冷忽熱的性格,應該特別注意,以免後悔莫及。
前面的蠱卦是講如何去除盛世中的淫邪與腐敗,進行整治之後,君王還要經常巡視,觀察社會的勢態,以達到防患於未然的目的。同時也說明,盛大的事業是由事情的發生、然後才能生長變大,所以兩個陽爻慢慢長成盛大。蠱卦為出現了事情,臨卦為事情變大了,所以蠱卦之後是臨卦。
爻辭: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
臨卦的元亨利貞與乾卦的元亨利貞意思相同,區別是:臨卦的元亨指的是改革後的初始亨通,利貞則是說改革要堅持下去,要守於正道,不要半途而廢。八月有兇則是闡明白了陽消陰長,循環往復的道理;臨卦為十二月,此時陽氣在逐漸增強,天氣漸漸的轉暖,到了八月,陰氣開始漸漸增強,天氣開始慢慢轉涼;八月觀卦正好是臨卦的綜卦,就是觀卦的排列順序與臨卦正好相反,也就是說,陰陽相互消長與天的法則一致。八月有兇則是告誡君子要爭取有利時機,不要等到小人的勢力強盛後再剷除邪惡勢力,那時就晚了。"至"是指沒有來到而預防其來到的意思。"有"是指沒有而預慮其有的意思。陽消陰長是兇道,假如兇道來到身邊,雖然想躲避但已經晚了;如果萬事有吉而無兇,那麼天下就可以得到長久的治理。所以聖人作易以垂誡後人,應該先杜絕不好的開端,即踏上冰霜,知道寒冷的冬天就要來臨了。
從卦象上說,復卦的一陽生到臨卦的兩個陽爻漸漸增長,是說明下兌卦陽氣漸進而不是逼迫陰氣,所以上坤陰氣順從陽氣而不違逆,即九二陽剛與六五柔中相應。雖然陽剛漸漸的逼迫陰氣,然而並非是倚靠剛健而強暴的逼迫,所以彼此和順相應。陽剛之氣漸增這是天道的自然現象,是君子順應天時而行動,這是正道並且大亨通,因為九二剛中與六五柔中相應,所以為正。陽氣增長而陰氣消退,然而陰氣的消退豈能長久的消退;到了八月觀卦,陰氣重新增長而變的兇險了,所以陽消陰長,君子應該戒備,這樣才能避免兇禍。陽長陰消從天道來說,是寒暑交替往來;從治理角度講,是君子小人的進退。聖人特別在臨卦反覆垂誡,其意義深遠!
古代的水患最為突出,那時候是以農業為國家的根本,為了治水並且如何把水患變為水利,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臨是指領導、統治、管理,所以國家領導人第一件事就是關心水利問題。無論什麼東西用水浸泡都快不了,用水浸泡是一個漸漸變化的過程。八月有兇是指陽長陰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就是說在洪澇、洪汛季節中,陰消陽長的消息很快就要傳遞過來,也就是說水患和水利可以轉換的,陰消陽長也是可以轉換的。臨卦上地下澤水,地在上面澤水在下面,實際上是岸在澤水上面,是水患得到治理的景象。
用臨卦比擬人事,或者是登高而望遠,或者是臨淵而羨魚,或者是面臨事情而畏懼,或者面臨財富、面臨危難,都是臨。人事中出現的問題,不是失敗在過於剛強上就是失敗在過於柔弱上,所以剛強要補濟柔弱,柔弱要補濟剛強,這樣剛柔相濟,和悅順暢,則萬事必然亨通。公正是人事中最好的事情,陰陽消長這是天道的循環,非人力所能挽留,也是人事吉兇的伏藏。簡單的說,就是天氣不寒冷而不縫製厚棉衣服,等到天氣寒冷了就來不及了,必然導致挨凍;不飢餓而不畜積食物,等到飢餓再畜積食物已經遲了,必然導致飢餓。進而推之,當惡習不明顯時,如果不做自我檢討,而惡習必然會慢慢浸增,直至惡習巨大而無法改變;邪惡沒有強盛時,而不自我提防,則邪惡必然會漸漸的浸熾,至於邪極而不能改變,這些都是兇險之道。如果任由自己的欲望縱橫,並且放肆作惡,盜蹠最終變為盜蹠;恢復自己本性並使其光明,並且戒慎恐懼,伯夷最終也就成為了伯夷。天道的陰陽寒暑在慢慢的轉移,人事的善惡邪正也在慢慢的轉換。人有智慧則能明察事物,自然有先見之時的吉利,則沒有後來的兇禍,人們之所以趨吉避兇,就是這個道理。
用臨卦比擬國家,六五明君在上,受到民眾的擁護,為天下民心喜悅之時,六五君王順應天命,握乾而聞坤,提倡正氣而黜廢邪氣,平易而親近人民,這樣上下之間都得到正道而大亨通。如果是一個人管理天下,則是非常困難的;但是以天下人管理天下,則容易的多;所以君王貴在不獨自治理天下,貴在依靠賢臣而共同治理天下。例如當年舜帝文有五位大臣,武有十位大臣,就是這個道理。臨卦六五君王委任九二大臣,剛柔相濟,君王內心喜悅而大臣們順從,君臣觀察天時的變化,審度人事是否適宜,道足以教育天下的英才,德足以寬容保護子孫和黎民百姓。以此而君臨一國,則這個國家可以得到治理;以此而君臨天下,則天下平泰。但是君子不敢說自己已經治理平泰了,因為治理起來很困難而變混亂則很容易,必須在未亂之前而預防其亂,也就是泰極則否來,必須在沒有否塞之時而考慮其否塞的問題。所以古人看見鳥兒低飛而綢繆門窗,防止下雨;聽見牛喘氣而調理自己的陰陽之氣,這些都是有深遠考慮的人。臨卦的六個爻,沒有一個說兇,就是因為能夠思慮憂患而得到預防。所以說君王當陽,而群賢薈萃,君子道長而小人之道消退,陽喜悅而增強則陰順從而消退,這樣天時正、人事和,君明臣良,上下同心同德,眾人和樂又光明磊落,天下才能夠長治久安,這是臨卦的最高極致。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教是指勞苦的糾正其錯誤。思是指真心的教育,懇切出於至誠之心。無窮是指教育的心思既不厭煩又沒有窮盡,就如同澤水一樣的深淵。容是指民眾都在自己的統治之下。保是指民眾都得到了其所得到的一切。無疆是指沒有疆域的限制,就如同坤土一樣博大。無窮和無疆都與身臨民眾有關聯,因而君子要觀察臨卦的卦象。
地在澤水的上面而居高臨下,君子從卦中得到啟示:居安思危,教化民眾。也就是說接近臨督民眾,教導啟發民眾沒有窮盡的思想,目的是養育英才;以廣博的胸懷來包容民眾,就像撫育兒女一樣。君王恩澤要浸潤到廣大民眾中間,肚量能夠包容整個世界,就像大地一樣厚重而能夠承載萬物,這樣就能治理天下了。
古人云:防民之口,勝於防川。說的就是人民像水,採用堵口的方法是很危險的,那麼怎樣防止民眾叛亂呢?就是包容。臨卦上坤卦的卦德就是柔順之德,所以對民眾應該宣揚柔順之德,講道德,講正氣才可以維護社會的太平;同時還要寬容,這樣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寬容的方法是,減少民眾的勞役與賦稅,減少對民眾的壓迫,讓民眾富起來,讓民眾不受欺負,讓民眾享受歡樂富足的生活,這就是寬容。只有這樣,才能使和平盛世繼續發展下去,所以君王要臨,就是要經常察看民間的疾苦。
大地生有萬物,萬物生長要臨水,所以站在岸邊要察看水患。作為一個國家的君王,或者一個地方的官吏,或者是負責這件事的人,都要牢記古代水患的教訓。古代水患教訓太多了,大禹治水,就是變水患為水利。直到今天還有水患困擾,所以長江黃河不斷地治理,各地都在興修水利,不這麼做不行,也只有這樣做才能確保人民安樂無疆,才能真正保得住國家安泰平安。
初九:鹹臨,貞吉。
感應來臨,守正道吉祥。
啟示:一個人在事業處於上升的時期,不要忘記推行德育教育。
①鹹:是感應。鹹臨:是以感召來領導的意思。
初九有才智但地位卑下,目前還得不到大用,初九必須堅守正道,按照自然發展的意志行事才能吉祥。所以初九安分守己,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並因此受到領導的賞識。例如一個管理完善的企業,底層一線職工的業績是企業領導必須要掌握的,因為一個企業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把產品質量搞上去,才能減少損耗,控制成本,提高質量。但是總經理不能整天盯著工人幹活吧?初九與六四相應,所以初九的一舉一動都通過六四的觀察而反映到總經理那裡。對於一個君王也是這樣,他必須要了解他所有的臣民,管理方法也如同總經理一樣。由於上層領導能夠巡視民眾,下層民眾表現好就能得到上面的獎勵,表現不好會受到批評,自然每一個人都開始嚴格要求自己了。
初九居卦之初,初九陽剛陽位,但其陽很微弱;初九與六四相應,六四陰居陰位而得正;初九與六四行為舉止各得其正,相互感應而能行其道,以輔佐君王來治理世道,故曰貞吉。但是六四官員陰居陰位,勢力尚有缺陷;初九陽居陽位,雖有才華智慧但無地位,所以其志向不能實現,初九必須守持正固才能獲得吉祥。也就是說初九不是以威勢,而是以人格使六四感召服從,這是初九的意志行為純正的緣故。漢朝有舉孝廉制度,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對漢代政治影響很大。
對人民實行德育教育,去佔卜得到吉祥的預兆。德育教育的推行,使天下百姓受到感化而端正品何,從而形成良好的風氣。而好的風氣感染了人民,在你的周圍就會湧現出許許多多的正義之士;當你出現偏差時,及時為你糾正,而你受到這種好風氣的薰陶,也樂於接受別人的意見;這樣就形成良性循環,正氣就會越來越旺。當遇到大環境衰敗時,大家都能安守正道,積極應付。相反,在一個國家不推行德育教育生活的人們,連所謂正道都不知道,哪裡又談得上堅守正道?不堅守正道的人們,又哪裡談得上眾志成城呢?又哪裡能抵禦外在的變故呢?
九二:鹹臨,吉,無不利。
感應來臨,吉祥沒有任何災難。
啟示:因為人們還不能洞察天的運行規律,為了避免事情出現問題,因此按規律辦事,所以要對人們進一步推行德育教育。
九二陽居陰位,雖不得位但能夠居中,能夠以中正之道做事,自然會得到上面的嘉獎。九二又與六五君王相應,九二的一舉一動都得到君王的賞識,所以九二的升進不會有障礙,自然就會更加表現自己了,故曰吉無不利。但是九二上面有四個陰爻,四個陰爻不會心甘情願的服從九二,所以九二要以剛毅中庸的德行來感召他們,才能使其聽命,因而九二剛毅是必要的。這表明下層的老百姓還不能順應天命,還不能按規律辦事,還不懂得正道的具體含義,所以對老百姓要進一步施行德育教育,使他們的文明水平再提高一些,這樣做沒有什麼不吉利的。要注意的是,九二的吉祥是因為有剛中之德,從而陽勢上升,所以吉祥,並不是順從六五的命令。
九二與六五相互感應,兩方處境都很優越,九二陽剛是得中的剛,六五陰柔是得中的柔;兩方互相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即剛柔相濟。但是"吉無不利"給以後埋下了憂患,請問上面四個陰爻對下面的兩個陽爻是不是都順從了?下卦兌悅是不是真正對每一個人都這麼喜悅?你順從是誰的命?順的是天命還是自然規律的命?所以在吉祥的背景下埋下了伏筆。
九二雖然有官員的位置,但由於當官的時間不長,就得到了君王的賞識,就不能保證無人嫉妒他。如果九二直接進行改革等措施,肯定會有過失;應該等待上位的君王或長輩官員感應到九二的才德,然後再進行革新,這樣就可以得到吉祥。所以九二要德威並重的實施中庸之道來感召眾多人們,並使其聽從命令,並且要施行監臨,這樣才能獲得吉祥,沒有什麼不利的。暗示:天下還沒有歸順於王命,還需要一步教育。
這爻說明領導應德威並濟,剛毅是必要的。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甘美的對待來臨,來往不會有利益,能為處境憂慮,則不會有災難。
啟示:德育教育和討好人民有本質的區別,我們只有洞悉它的本來含義,擺正位置,才能避免遭遇災難。
①甘:是怡樂的意思。甘臨:是說不能臨人以德,而以甘言諂媚,必然無誠心實意。
由於六三官員不中不正,地位不當的緣故,所以他用花言巧語誘騙百姓,用甜言蜜語和悅的態度來領導人民,當然不利。如果被覺悟的人們找上門和他算帳,災禍就要來臨了,故曰無攸利,所以六三的處境不是很好。如果六三及早覺悟這種態度的危險性,能夠發覺這種隱伏的危機,有所醒悟並以此為戒慎,心存憂患而想辦法及早改正,則可以避免災禍的發生,故而既憂之無咎。
六三不中不正,當然也就無德;又處在兌卦的上爻,所以僅剩下一張嘴巴而已,只能多說幾句好話,多多美言幾句,所以叫甘臨。我們往往在順利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弊端,就是忽略了順從這件大事。美言幾句,當時是好聽,真正大的利沒有;也只是取悅於當面,轉身就丟了,空談而已。空談這個弊端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不是有意識的,而是在順境中就容易違背天命。雖然不是那麼嚴重,但是留下了一點憂慮,也就只能口說而已。
甘甜在五味之中,最為人們所喜愛。甘臨的人,心中有賊意而沒有一點道德,肯定是甜言蜜語而無誠心實意。六三陰爻靠近九二陽爻,看見九二不順從其命令,於是巧言令色求九二前往。仔細想想,六三言語雖然甜蜜,而位置不當,何利之有?既然六三知道自己做的不對而擔憂之,如果能反邪歸正,去惡從善,以今天的是、來彌補前日的非,則可以免除禍患。由於六三擔憂的迅速,所以其咎錯也長不了。
這爻說明領導不可以用誘騙為手段。
六四:至臨,無咎。
親自來臨,沒有災難。
啟示:以身作則是最有說服力的教育,最深刻的教育。
①至:是最高的,最優的意思。
六四陰居陰位,是一位諸侯,又與初九相應,所以他能夠深入基層,體察民情,與下層民眾心連心;又能夠善用初九賢才,且能親切的領導百姓,這種視察就是至臨。領導做到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怎麼會有災難呢?從卦象上看,六四爻下面是澤水,或者是江河湖水也好,那麼面臨澤水的最佳位置就是六四爻,就如我們聽課的時候,也要選擇一個最佳位置。這裡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是說領導要親臨第一線,要親臨實踐的第一現場,親臨民眾之中。因為 親臨第一線,能夠得到第一手資料。
六四大臣靠近六五君王,但其才華與志向都比較柔弱,以柔順的品性而位居國家重臣的位置;但是六四大臣能夠大致分清楚形勢並且忘掉自己的權勢,與初九陽剛相應,能夠尊敬賢才崇尚美德,情意十分誠懇,故曰至臨。也就是說六四大臣心懷寬容、氣魄弘大,誠心實意的喜歡也樂意隨從正道,沒有自我滿足的意思。並且六四大臣能夠以身作則而體察民情,俯首傾聽民間輿論,提拔基層優秀人才,又能親切的領導百姓;賢能之士也感激六四大臣並且歡悅的誠服,大家共同在一起謀劃國家大事,沒有什麼過錯的。臨卦的吉利莫過於此,這就是六四的柔正之德。
這爻說明領導應該能用賢才。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用智慧君臨天下,適用於天子的統治,吉祥。
啟示: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相處。
①知:指智慧。知臨:知人善任也。
六五君王柔順,與九二賢能大臣陰陽相應,象徵本身不必行動,可以完全委任下面的賢臣,而君王可用智慧來監督。這是君王用眾人的智慧來治理天下,這樣君王的眼睛能夠觀察到四方的情況,耳朵能夠聽到四方遠處的聲音,這對偉大的君王來說是最適宜的統治態度。身為君王必須要了解自己的子民,六五君王用智慧體察民情,能夠得到真實的情況,這是施政適中的緣故,所以吉祥。
用智慧去體察民情,這是天子必須要掌握的一種本領。因為大臣們會粉飾太平,對君王說假話,所以君王必須要親自去看一看百姓的生活。如果在外巡視的時間太長,朝庭出了奸臣叛亂怎麼辦,所以君王還必須回來鞏固自己的政權。例如天安門的兩個華表上,分別有兩個小獸。獸頭的方向一個朝南,一個朝北。獸頭朝南的便是警示國君不要忘記常到民間去體察民情。朝北的獸頭,則是警示君王在外巡視、遊玩不要忘了國家朝政的安危。六五爻地位高任務重大,眾人都忌妒,所以適用於君王而不適用臣子,即陰陽消長的時機也。聖人就此吉卦而突然顯示兇災,是因為長的時候、消已經潛伏了;福來的時候禍也跟著來到;今天吉祥但要預防將來兇險。
以一個人的智慧去面臨廣闊的天下,這是不明智的。惟有吸取天下人的長處而去做天下的大事,這樣才能周全天下萬物而道救濟天下,委屈自己而實行無為之治。六五有柔中之德,倚任九二剛中之賢士,實行中和之道,才能成就智臨的功德。六五爻不是蒞臨,不是依靠有權或有勢,而是憑藉智慧,這是領導的藝術、領導策略的高明。有的領導到下面去,理論一大套,但下面具體的情況他不管;只是擺擺架子,這不是智,連起碼的明智、理智都沒有;這裡說的是用智慧去啟發人、去感化人。但是無論什麼時候,發現問題就要去分析問題,而且分析的必須得中,處理也必須得中,不偏不倚,宜人宜事,所以得到吉祥。
用智慧和人相處,這是賢明的君王最適宜的態度。一是可以使你的眼睛更明亮,能識別君子和小人,能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大小,能發現別人的優缺點,從而做到知人善任,辦事果斷;二是能找到鏡子,照出自己的美與醜,不斷完善自身,使自己不斷走向完美;三是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的積極性。更主要的是,君王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要成就自己的大業,必須要有賢才來幫助他,必須要贏得人民的信任,否則縱使他有通天的本領,也只能留下千古遺恨。
這爻說明領導要以智慧運用組織。
上六:敦臨,吉,無咎。
以敦厚的性情接近人民,吉祥,沒有災難。
啟示:待人要寬厚,不要刻薄。
①敦:就是厚。
臨實際上是指領導之術,統御之術。臨卦是從上往下看,應該站在什麼角度看,看了以後應該怎樣去分析、怎樣處理,也就是說在不同的位置代表了不同的環境或處境。在有利的環境中,應該怎樣去認識、去領導;在不利的環境中,又應該怎樣去處理、去認識。所以只有真正把握住自己的志,志是指天的意志;只有牢牢把握住天的意志,順從天的意志,不違背天的意志,就能時時得到吉祥,事事無咎。上六居卦之終,居高臨下,但上六已經是極點,到達領導的極致。通常物極必反而不吉祥,但上六柔順,對下面兌卦的兩個陽爻能夠敦厚相待,這對上六來說是吉祥的,沒有災禍。換句話說,就是要把基層工作搞好,這樣有利於政權的穩定。
吉是指事物的發展方向沒有違背天道的規律,並不是說吉祥裡面就沒有過錯、沒有過失;無咎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沒有大的過錯,並不是有咎就不吉祥了,所以還是有區別的。而把握"吉"與"無咎"的微妙區別就是敦厚,因為敦厚柔順本身就是吉祥。上六陰居陰位,雖然敦厚但是有點太柔,處理問題可能還有不到位的地方,難免還會有點小咎;可能是因為敦厚掩蓋了另外一種傾向,掩蓋了處理問題得體的那一種方式。吉還在於你內心怎樣去把握,不要讓你外表的敦厚而掩蓋了你的柔弱,不要失去果斷和原則性,所以必須是內剛外柔,把握分寸。敦厚還要以誠篤為基礎,要講原則性;人敦厚,不是事事都可以讓步、都無限制,並不是無條件的寬容。
上六處於太上皇的位置,自然失去了一些君王的威風,所以他巡視民眾時要以敦厚的性情去巡視。在古代,天下是統治者家族的天下,所以太上皇也得為天下的和平做些貢獻。他平和的與民眾相處,是為了得到真實的民情,然後幫助皇上謀劃治理天下的決策。上六又屬於隱士階層,古代的隱士階層對社會的貢獻是很大的;他們表面上隱居山林,但實際上心繫國家,由於隱士沒有地位與權勢,所以他們更能了解到民眾內心的真實想法;並且隱士往往與統治者有一定的往來,也會對君王提出一些對治理天下有價值的忠告,統治者也很重視這一階層。按照今天的社會階層來講,上六就相當於發揮餘熱的退休幹部,他們以敦厚的性情與平民相處,自然可以了解到社會的真實情況,並把這些情況反映到有關部門,就能解決社會上的許多問題。
這爻強調領導應當敦厚,不能刻薄。
臨卦闡釋領導、統治的原則。天下有事,有志之士不能坐以等待,應當積極參與而有所作為。但是挽救危亡,必須結合群眾,運用組織力量,這樣統御、領導的才能就非常重要;而且時機稍縱即逝,監臨必須要及時。所以領導者要善於教育啟發民眾,包容保護民眾;領導者與民眾要建立魚水之情,這樣辦事才能成功。
居高臨下是領導人物應該具備的條件,特別是高層管理者,要站在相對的高位,善於用高度的原則,知事之明,知人之能,採用管理方略引導帶領部下。並且要深入到下層,與下屬打成一片,把自己的影響力深入到基層,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眾人的擁戴,才能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