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最關心的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幸福的生活;二是人死後將要何去何從。雖然很多人談「死」色變,但也難免疑問後世的存在與否。如何判斷人死後投生在何處呢?
一. 根據佛經判斷
根據佛經裡面記載:
「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
印祖解釋說:「人將死的時候,熱氣自下至上就是超升了,自上至下的就是墮落了。『頂聖眼天生」是說人斷氣後,通身都冷透了,只有頭頂是熱的,那麼就必定是超凡入聖,了脫生死。眼天生就是說,若只有眼睛和額頭顱骨處熱,就是生到天道去了。」以此類推,現在很多送往生的助念團體,便是用這個方法,檢驗亡者是否隨著助念之力,往生到了極樂世界。
但是,這個方法的局限性就是必須要了解這個方法才行,作為不學佛的人,幾乎是不知道要探視溫度的。另外這個方法也只能是針對於剛剛往生的人,如果已經斷氣很久,亦無法判斷其溫度如何。
二. 觀察生前的作為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
——三世因果文
比較客觀的方法,就是通過觀察往生者一輩子的所作所為與六道的相狀進行對比。一個人生前樂善好施,相對應的就是天道,若他向來尖酸刻薄,那多數墮落鬼道的居多。
粗略的匹配就是:
天道——修持十善
人道——受持五戒
修羅——性情暴躁
地獄——殺人放火
餓鬼——自私自利
畜生——愚痴邪行
如此劃分只是表面上的,具體的每個人的業果如同大網般交織參差。所以通過生前的判斷,其缺點就是不能完整的看透「三世因果」,假使某人一輩子壞事做盡,死後也未必墮落三塗,因為有可能憑藉多生多劫的善功德力,往生天界或繼續做人也說不定。
三. 修行經驗來判斷
努力的修行佛法,一個修行清淨心的人,對一些事物是可以有感知的,但不會究竟圓滿。除非這個人是有神通的聖者,他就會用禪定的功夫觀察得到答案。就像《地藏經》中:「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但是,能遇到一位有神通的聖者,實際上並不容易。
四. 如何做功德利益亡者
或塑或畫大士身 悲戀瞻禮不暫舍
三七日中念其名 菩薩當現無邊體
示其眷屬所生界 縱墮惡趣尋出離
——《地藏菩薩本願經》
亡者的一生,或許行善積德,或許平淡無奇,隨著生命的結束,投生到哪一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用真誠心,親近三寶,修行佛法,通過三寶的攝受和自身的功德力,令有緣眾生都得解脫,這才是最現實的做法。
如果想超度父母師長等有緣眾生,可以讀誦《地藏經》,把功德回向給它們,或者按照《地藏經》中開示的方法:「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或讚嘆,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供奉地藏菩薩像,回向歷代宗親父母師長早日解脫,離苦得樂!
內容整理 | 耀穩
排版 | 思然
責編 | 利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