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振華
去美國前就聽說了美國人的小氣,請客吃飯都是 AA制。這次我在美國就親身經歷了一次美國人的小氣。為了強化英語和近距離了解美國社會,代表團為每位團員安排了一家友好家庭。我的友好家庭男主人叫布魯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國人,女主人叫盧達,是俄羅斯人。第一次見面,我送了他們兩罐茶葉、一幅菏澤牡丹畫,想著他們請第一頓飯,肯定好好招待一頓,不想他們卻領到了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地方,居然不上酒,只點了四樣菜,且盤子都很小,而米飯每人一小碗。雖然肚子餓得咕咕叫,但我拿捏著不敢多吃,怕惹外國人笑話,最後盤子裡只剩下拇指大小的一段魚肉、七八根豆芽。盧達讓我再吃點,我認為把菜吃的一乾二淨是對請客人的不禮貌,於是停箸不動。不想這時戲劇性的場面發生了,布魯斯竟然喊來服務員打包。事後,跟同學們議論起此事,還戲謔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美國人請客吃飯。
伴隨著與友好家庭交往地深入,我徹底改變了這種看法。布魯斯和盧達有三個孩子,其中一個有殘疾。後來才聽布魯斯說起,那個有殘疾的孩子是他從福利院領養的。我問他:「你已經有了兩個孩子,為什麼還要領養孩子呢?」布魯斯回答說:「我領養這個殘疾孩子,就是要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生活中充滿笑聲,這樣我就覺得心裡安寧了,特別有幸福感。」布魯斯每年還要把自己家庭收入的四分之一捐獻給慈善組織。
這自然讓我想起了中國人的請客吃飯。我們的飲食文化非常發達,酒場上十分講排場,不管人多人少,酒菜都非常充足,以至酒場結束,菜餚竟剩下一半,但誰也不提打包的事,揮揮手揚長而去,顯得十分「大方」。然而,在這些「大方」的人中,又該有多少毫無同情心的「小氣」之人呢!這些人不僅沒有慈善之舉,甚而還為富不仁。由此,美國人的小氣和大方,不是對我們很有警示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