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是一句常用的祝福用語,在長輩壽辰或者過年過節敬酒的時候,我們小輩常會用這句話來祝福老人或長輩,希望老人將來福氣多多長命百歲。這句話很多人可能都說過,但卻並不知道為什麼用「東海」和「南山」來做比喻。今天我就來深入的了解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比喻人的福氣像東海海水一樣連綿不絕,而人的壽命像南山上的青松一樣能夠四季常青。這個比喻是不是形容得相當好。
關於這句話,其實還有兩個典故,也是源自於古老的美麗傳說。先說福如東海,這個地方就在鹿回頭村(今天的三亞市)那邊,據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年天降旱災,到處都是河堤乾裂,莊家顆粒無收。有一個勤勞善良的小夥子叫阿富,他天天到大東海裡捕魚分享給顆粒無收的鄉親們。
有一天,他在海裡捕到了一條非常大的魚,他也全部分享了給鄉親們,自己就留下一個魚頭,他在燒水煮魚時門外來了一個要飯的老太太,並稱自己已經餓了三天三夜了,阿福趕忙把煮熟的魚頭也讓了給她。這時那老太太變成了一個勝似天仙的美女。說她是東海龍王的三女兒,阿美。知道人間遭受天災,到這裡來是想告訴人們到大東海喝三口海水便能夠轉危為安。聽到這阿富立馬帶上鄉親到大東海喝海水。等回家後發現乾旱的田裡冒出了清澈的淡水,村子裡還出現了一條又長又寬的河流。這下鄉親們不愁沒水喝也不也不愁沒水澆地了。
阿福他也因為人品善良和龍王三女兒阿美成了婚,從此村民一旦遇上難事就到海邊去喝上三口海水,定能心想事成。這個幸福也就是東海給予的,從此也有了福如東海這麼一個說法。
再說「壽比南山」,傳說很久以前,瓊州被雷電劈開,被剝離出大地,成了一個孤島。島上生靈塗炭,河流山脈全都消失。只有南山(今三亞市的鰲山)安然無恙,山上的的一草一木人畜均絲毫未損,而經歷過這次天崩地裂的南山人都活了幾百歲最後全都成了仙。公元748年鑑真師徒等三十五人從揚州起帆,但在海上他們遭遇了颶風,一直漂流到現在的三亞市被南山上的人救了起來。一上南山他們都感覺精神倍增,後來傳說就是只要到了南山的人都會長命百歲。
而南山上還有不老松,學名也叫龍血松,樹齡已經有6400多年了,在世界上已經瀕臨滅絕,而在南山這個地方卻長有六萬多棵。這就是這句話後面傳說。
其實這句話也只是一個簡稱,真正的全稱,應該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以後再遇到和長輩拜壽送祝福,不妨也可以老人講講這兩個傳說故事,這樣也可以讓長輩更加開心也更能顯示我們的誠意,雖然傳說是人們出於善意編造的,但是我們祝福長輩的心意是全完出自真心的。
好了,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此類文章請別忘記關注哦!